【娛樂】雙性戀?變色龍?絕世妖孽?關於大衛鮑伊的秘密和過去

2021-02-22 旅法華人戰報

1月10日,是大衛·鮑伊(David Bowie)逝世5周年。

就在前不久的11月,描述大衛·鮑伊成名經歷的傳記片《星塵》登陸院線和網絡平臺。

大衛·鮑伊是誰?

一時間大概很難概括他所有的身份和他整個絢爛的一生。

他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全球唱片銷量過1億張搖滾音樂家,與披頭四(The Beatles)、皇后樂隊並列為英國20世紀最重要的搖滾巨星。他不僅影響著歐美的主流流行文化,還影響著時尚潮流和科幻小說。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演員、畫家和行為藝術家。所有對於他的評價和總結大致關乎這三個詞:中性、大膽、先鋒。

他1947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的布裡克頓,60年代後期出道,70年代成為華麗搖滾宗師。

他的音樂充滿前衛和實驗性,他大膽多變,完全不受世俗束縛,雌雄莫辨的「非主流」造型將華麗搖滾推向新境界,風靡了一個時代。

他的一生也極富爭議。他曾經承認自己的同性性取向,但後來他是先後娶了兩任妻子。

從藝妓樣式緊身衣到單腿連身褲再到閃電妝,他的造型不斷地啟發著各個大牌設計師。包括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山本寬齋(Yamamoto Kansai)、德賴斯·范諾頓(Dries van Noten)、讓·保羅·高提耶(Jean Paul Gaultier)等。

他的服飾被搬上各個T臺,每個造型都成經典。

他的風格和審美依然對當下有影響。從音樂、藝術再到時尚,在諸多領域中,都可以找到人們對他的致敬——

紐約Broadway-Lafayette地鐵用他的海報來布置。

在他去世之後,Vans也推出了致敬大衛·鮑伊的全新聯名系列來紀念。


粉絲們為他製作了專門的紀念網站:大衛·鮑伊記憶地圖。從世界每處,點點滴滴來回顧他。

他也是眾多巨星的偶像。《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是涅槃的傳奇主唱科特·柯本 (Kurt Cobain)最愛的專輯之一,他讓Lady Gaga為之崇拜,他也是張國榮一生的偶像。

他被稱為「變色龍」,年輕的我們依然還有他的崇拜者,稱他為:寶爺。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又該如何說盡呢?

但人們的共識是:不會再有第二個大衛·鮑伊了。

妖魅反叛的化身,獨特到極致的,制霸銀河系的傳奇——大衛·鮑伊。

就像前面說到的紀念電影《星塵》一樣,將時間帶回最初,那個初探世界的大衛鮑伊。前衛,天才如他,在成名之前,也有過蒼白、充滿恐懼和不安的歲月。

那就從最初開始,一起來窺探他背後的故事和秘密吧。

大衛·鮑伊的本名叫大衛·羅伯·瓊斯(David Robert Jones), 但年少的他準備開啟音樂事業時,發現(The Monkees)的首席歌手戴維·瓊斯(Davy Jones)在音樂界已經是知名人士,為了不讓大家搞混, 因此,大衛·瓊斯(David Jones)改名為大衛·鮑伊(David Bowie)。

他的眼睛被狂熱的歌迷們稱為「金銀眼妖瞳」

因為兩眼確是不同的顏色,起因源於十四歲,他和好友George Underwood為了一個女孩發生激烈爭吵,憤怒中George誤傷了他的左眼,導致他的左眼括約肌損壞,瞳孔不再對光線產生反應,永遠呈放大狀態。

大衛·鮑伊的兩隻眼睛本身是很淺的藍綠色,從此左眼因為反光不同,總是顯得與右眼顏色不一樣。當他成為巨星之後,受傷的眼睛反倒成為最顯著的招牌之一,和他的造型設計完美搭配。

他曾經學過默劇,與英國著名默劇演員林賽·肯普(Lindsay Kemp)的特殊情誼,讓他不僅更能掌握舞臺,學會如何利用肢體語言,如何跳舞,如何擺姿勢,用身體去傳達思想,將搖滾樂與戲劇、電影及舞蹈融為一體。

他在1972年發明了搖滾樂史上最著名的「舞臺人格」——Ziggy Stardust,之後又有「瘦白公爵」(The Thin White Duke),他在舞臺上像是有了分身,活在幻象裡。

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另一面是電影演員。

除了音樂上的卓越表現,他也參與多部電影演出,許多導演認為,僅僅是大衛鮑伊出現在畫面裡,就能賦予不同的意義。由於他雌雄莫辨的中性長相,以及獨特的性取向,看他的電影,有一種妖媚恍惚的感覺。

在大島渚導演1983年的名作《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裡,他和同樣是摩羯座的日本現代音樂大師,大帥哥坂本龍一對戲,那一種亦敵亦友、欲拒還迎的同性之間的曖昧氣息,火花四濺,讓人難忘,也成為兩人的代表作。

鮑伊也經歷過迷失,吸毒、名聲曾衝昏他的頭腦。他曾有過「英國需要法西斯首領」和「希特勒是最早的搖滾明星」等危險發言,一度讓人擔心他會走向很多搖滾明星的自我毀滅之路。

還好,他放慢了腳步。

1975年後鮑伊在柏林住了幾年,他被魏瑪時代(Weimar)的頹廢氣息和表現主義藝術所吸引,創作了著名的「柏林三部曲」。

他再度蛻變,由熱烈誇張轉變為陰鬱而溫文爾雅,並從危險中急流勇退,進入相對平緩的時期,褪去了具有衝擊力的誇張造型,愛上了穿西裝。

但抽菸的樣子還是依然是獨特的魅惑和迷人。

他與索馬利亞模特伊曼結婚已有十年,二人定居紐約並育有一個女兒。

人前特立獨行的大衛·鮑伊其實是居家男人。平時在家作畫,輔導女兒做功課;到佛羅倫斯欣賞他鍾愛的文藝復興畫作,時不時也逛逛書店。

大衛·鮑伊平時的愛好是時不時動筆畫畫。

他曾回答過一份普魯斯特問卷,在「最喜歡的職業」裡,他的答案是:在畫布上亂塗亂畫。

大概,甚至還超過唱歌?

他畫了很多自畫像,以及部分略顯黃暴的作品。

大衛·鮑伊說過:「藝術是我唯一想要擁有的東西。它一直是我的穩定養分。」

藝術顧問Christina Shearman說他是一位真正的藏家:「他並不考慮市場行情,他只關心藝術本身。」

在過去的一些採訪中,大衛·鮑伊分享了一些他的藝術喜好與見解。但他的收藏行動很低調,常常直接向藝術家購買。直到2016年他去世後,這些收藏品才第一次被展出於世人眼前,並被拍賣。

從瘋狂到寧靜,從色彩豐富的視覺系裝扮到酷愛黑色西裝,超前的閃耀的巨星都是他,永遠的「絕世妖孽」大衛·鮑伊。

他將自己活成了一個時代的icon,他以自己的肉身創造出結合音樂,視覺、時尚的藝術。

百大英國人當中,大衛·鮑伊排名第二十九。他的音樂作品銷售總量約1億4千萬張,並進入了搖滾名人堂。

在冷戰時期,他的歌曲《Heroes》被認為是東德、西德的「地下國歌」。因此在大衛鮑伊過世當天,德國外交部發推特感謝他協助推倒柏林圍牆:

「再見了,大衛·鮑伊,你現在也成了英雄,謝謝你幫助扳倒柏林圍牆。」

再見了,大衛·鮑伊,再說一聲再見。

-END-

相關焦點

  • 雙性戀?變色龍?絕世妖孽?關於大衛鮑伊的秘密和過去
    就在前不久的11月,描述大衛·鮑伊成名經歷的傳記片《星塵》登陸院線和網絡平臺。大衛·鮑伊是誰?一時間大概很難概括他所有的身份和他整個絢爛的一生。他是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全球唱片銷量過1億張搖滾音樂家,與披頭四(The Beatles)、皇后樂隊並列為英國20世紀最重要的搖滾巨星。
  • 「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與古典音樂
    據BBC報導,英國著名音樂人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兒子確認,在與癌症抗爭18個月後,大衛·鮑伊於2016年1月11日離開人世,享年69歲。多變的大衛·鮑伊這位頗具影響力的歌手、詞曲作者和製作人,在長達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涉足過華麗搖滾、藝術搖滾、靈魂樂、硬搖滾、流行舞曲、朋克以及電子音樂,被稱作「搖滾變色龍」作為同時徵服音樂界和時尚界的標誌性人物,大衛·鮑伊實際還十分關注音樂對兒童的積極作用。
  • 一個時代逝去 我們在銀幕上錯過了大衛-鮑伊
    >>>>大衛鮑伊去世享年69歲:搖滾變色龍的瑰麗人生  >>>David還是時尚界的icon!無數驚豔造型引領潮流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1月8日是大衛-鮑伊的69歲生日,才過去兩天,訃告傳來,大衛-鮑伊突然離世,他來不及接受自己第25張專輯帶來的聲譽,也看不到自己兒子執導的《魔獸世界》了。大衛-鮑伊是一個時代符號,在搖滾音樂的殿堂中有屬於他的耀眼位置。
  • 大衛·鮑伊:最後的時光
    2016年大衛·鮑伊去世後,2月11日期《滾石》雜誌封面痛感來襲的時候,大衛·鮑伊正在唱《Reality》。這首歌出自此前發表的同名專輯,內容關於面對死亡和放棄幻想。2004年6月下旬的一個布拉格夜晚,巡演舞臺上的大衛·鮑伊57歲,正進入歌中所述的人生階段。他已菸酒全戒,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請了一位健身教練。
  • 大衛·鮑伊:一直美到死!
    關鍵語:擁有波斯眼睛的變色龍、男女莫辯、不老傳奇、紙醉金迷、雙性戀(他曾公開承認自己的同性取向,但後來他先後娶了兩任妻子)。他給上世紀七十年代抹上妖嬈風大衛·鮑伊橫空出世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那時的搖滾樂壇是披頭四和滾石的天下。
  • 他只是在做大衛·鮑伊
    外星、怪客、酷兒,大衛·鮑伊在六十年代末左傾迷幻文化蕭條、嬉皮沒落之際橫空出世,在七十年代大面積的朋克文化與迪斯科文化這兩個極端之間提供了一個饒有魅力的異端形象。(引自玲瓏:董楠譯的大衛·鮑伊語錄)如果不是大衛·鮑伊這樣一種清醒,藝術上的頹廢主義沒有這麼快能進入流行文化。「我每天都在變。我並不是反覆無常,我只是在做大衛·鮑伊。」——年輕時的大衛·鮑伊在一次談及自己的裙子時說。
  • 面孔·大衛鮑伊|去世前的他用MV發出了什麼信息
    「我從未窺見自我——那個旁人眼中的戲子」1972年,大衛·鮑伊把自己變成太空搖滾歌手Ziggy Stardust。他從令他中意的一切事物中汲取靈感:克裡斯託夫·伊斯伍德筆下1930年代的柏林;1940年代的好萊塢女主角……鮑伊相較其他搖滾藝人的真正出眾之處,可以說是他的服飾光一般的更換速度。其音樂風格轉變與服飾變化互為映證,從早期「地下絲絨」風格的震動旋律到科特·威爾尖叫刺耳的曲風,及至1970年代費城迪斯科節奏。
  • 誰是大衛-鮑伊?這個男人的死登上了全世界的頭條
    在音樂界和萬眾粉絲扼腕痛惜的同時,這位「搖滾變色龍」的傳奇也給人們以無限遐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大衛·鮑伊的個性人生。他自己稱在他5歲時,發生了一次關於「茶」的事故,導致他從此無法喝茶。英國人嗜茶,難以想像鮑伊是如何生活在「茶」之恐懼中的。
  • 鏡頭:大衛·鮑伊
    在這本書裡,集合了25位曾經拍攝過搖滾變色龍的攝影師,他們不僅奉上了關於大衛·鮑伊的經典照片,更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私人回憶。今天我們將通過這一些照片和回憶,從這些片段裡重溫大衛·鮑伊。那隻狗原本應該趴在他腳邊,到這時候為止一切都還很順利,鮑伊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然後我開始工作。」「但我的相機每拍一下,狗就更激動一點。相機的喀嚓聲和燈光的啪啪聲相配合,一定是把狗激怒了。有一次,盤旋在鮑伊和狗頭頂的頻閃燈惹得那隻狗吠叫著跳了起來,圍觀的人們驚叫著躲避不迭。我安全地躲在我的相機後面,而大衛呢?大衛完全處變不驚。」
  • 當大衛·鮑伊遇上日本浮世繪
    ——時裝權威媒體WWD誰是大衛·鮑伊?偉大的音樂家、出色的電影演員、時代的造型偶像……作為一個影響了近半個世紀流行趨勢的標杆性人物,他像一隻變色龍般令人捉摸不透。我們甚至無法想像,一個不曾有過David Bowie的世界,該有多平淡。
  • 鏡頭:大衛·鮑伊
    《大衛·鮑伊:偶像(David Bowie: Icon)》是一本不一樣的影集,在這本書裡,集合了25位曾經拍攝過搖滾變色龍的攝影師,他們不僅奉上了關於大衛·鮑伊的經典照片,更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私人回憶。今天我們將通過這一些照片和回憶,從這些片段裡重溫大衛·鮑伊。
  • 大衛·鮑伊離世 愛子:這是真的,我將離線一陣子
    隨後,大衛·鮑伊的兒子、電影導演鄧肯·瓊斯也發文:「非常遺憾和悲傷地告訴大家這是真的。我將離線一陣子。愛你們。」他還曬出了童年時和父親的親密合影。  搖滾變色龍的變色音樂人生  提起大衛·鮑伊,「搖滾變色龍」是他一生最著名的標籤。
  • 海綿寶寶的爸爸:大衛·鮑伊
    戴維·鮑伊1947年1月8日出生在倫敦南部的布裡克斯頓區。他的第一首熱門歌曲是1969年的《太空怪事》。最初的流行變色龍,鮑伊成為一個神奇的科幻角色,他的突破曲奇星塵專輯。他後來與卡洛斯·阿洛瑪和約翰·列儂合寫了《名聲》,後者在1975年成為他的第一首美國單曲。」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鮑伊主演的《人》誰在1976年墜落地球。他在1996年被選入搖滾名人堂。
  • 大衛·鮑伊《星塵》:沒拿到歌曲版權的傳記片有看頭嗎?
    與此同時,71歲的安吉剛剛封筆一部關於大衛·鮑伊從前愛人、亦是她閨蜜洛莉塔·華生(Laurita Watson)的書。鮑伊的兒子鄧肯宣稱:「觀眾自己會決定是否觀看一部沒有鮑伊的歌,亦無其家庭祝福的傳記電影」。他們的態度反而讓人想看看這部電影。一方面是因為,天才去世後,遺屬緊緊護著遺產的形象總是令人反感。另一方面,沒有版權仍拍出優秀音樂家傳記片的先例不是沒有過。
  • 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金融遺產——「鮑伊債券」
    中國日報網1月12日電(信蓮)被稱作搖滾變色龍的英國傳奇音樂家大衛·鮑伊於1月10日去世,享年69歲。就在兩天前的1月8日,他的最新,也是最後一張創作專輯《Blackstar》正式發行,而這一天,也正是他69歲的生日。
  • 沒有大衛鮑伊的青春才是被狗吃了
    短短三天時間,沒有一點點防備地重磅炸彈傳來: 「在勇敢地對抗癌症18個月後,大衛·鮑伊今天安詳地在家人守望下離世。」(發表在大衛·鮑伊官方Facebook上的訃告)死訊傳出後震驚古今中外東南西北洋樂壇,英國首相卡梅隆也深感哀戚,發布推特表示『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大衛是本寶寶的童謠小英雄%#$*^&*(&%'..
  • 「David Bowie Is」展覽推出 AR 應用,從這裡了解大衛·鮑伊的一生
    展覽包含上百件和大衛·鮑伊相關的物品,是過去幾年中最受歡迎的個展之一。不過在去年(2018 年 7 月 15 日),David Bowie Is 已經永久關閉,主辦方承諾會推出虛擬展覽以供人們在線觀看。在 1 月 8 日大衛·鮑伊生日這天,同名的 AR 應用終於上線。
  • Slash說他的母親是"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的情人,原來是這樣
    我母親和大衛· 鮑伊有過一段不慍不火的戀愛slash母親Ola Hudson與大衛· 鮑伊1975 年, 大衛· 鮑伊在錄製《站臺之間》專輯(Station to Station)時與我母親有過緊密合作。
  • 大衛•鮑伊:我已置身天堂 帶著看不見的傷
    大衛•鮑伊1947年生於英國倫敦,身兼演唱者、詞曲作者和唱片製作人等,其音樂遊走於民謠、迷幻、龐克、搖滾、電子樂,並結合電影、舞臺劇、佛學概念和超現實主義嘗試各種曲風,被稱為「搖滾變色龍」,對許多人而言,大衛•鮑伊是「星光俠」,不拘泥於塵世,頹廢又自由,是人們膜拜的巨星。
  • "搖滾變色龍"戴維·鮑伊病逝 曾稱有雙性取向
    被稱為「搖滾變色龍」的一代傳奇戴維·鮑伊驚爆因癌症去世。這位和披頭四、滾石樂隊、皇后樂隊並列的搖滾明星對整個樂壇影響深遠,是英國乃至全球搖滾樂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搖滾音樂家,更因為在「華麗搖滾」開拓到藝術界和時尚界,被稱為「極品妖男」。剛過完自己69歲生日的戴維·鮑伊,不久前才發布了自己的新專輯《Blackstar》,卻最終不敵癌症,讓全世界粉絲為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