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李,昨天跟我抱怨:跟孩子又吵架了。因為孩子上網課的時候,偷偷用手機打遊戲。小李說了孩子幾句,還把家裡網線拔掉了,孩子就跟媽媽吵起來。
這段時間因為疫情,孩子們都宅在家裡,沒法去學校上課,所以新知識的學習,也都是通過網課的形式進行的。
這就使得很多孩子在這段時間,對於遊戲非常沉迷,甚至引發了一些家庭矛盾。
這種情況,媽媽與孩子,究竟是哪一方的錯,才導致的這一結果?
問題出在哪裡?心理學家這麼說
在上述事件中,因為媽媽把孩子的網給斷了,導致孩子出現非常極端的表現。
那麼在這個家庭衝突中,究竟是媽媽的錯還是孩子的錯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1、媽媽選擇的方式比較極端
在這場衝突中,媽媽所選擇的方式,是直接將女兒的網給掐斷。但卻忽視了孩子的個人需求,所以導致孩子的情緒非常激動,並做出了過激的行為。
從心理學角度來,孩子有叛逆階段,媽媽所選擇的極端方式,正好激起了孩子比較叛逆的心理,所以才會有後續這場鬧劇。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媽媽所選擇的方式存在錯誤。
2、孩子情緒以及行為控制能力弱
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在媽媽斷網後,表現出來的樣子非常極端,跟自己父母吵架。
那麼無論是從中國傳統道德角度來說,還是從其他方面進行分析,孩子行為都存在著問題。
心理專家陳憲博士曾經提到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情緒以及行為控制能力,處於不斷輸入以及輸出的過程。
所以他們可能會因為外在的一些因素,表現出錯誤的理解以及反應,那麼像這個女孩的表現就是如此。
3、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出現障礙
媽媽與孩子的溝通存在著障礙,所以導致二人都用著非常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情緒。
媽媽先是進行了相應的勸誡,但是發現沒有效果後,就直接使用了令孩子反感的極端方式。
孩子又因為家長採取了極端方式,所以表現出了另一種極端。這兩種極端的表現,主要也是因為雙方溝通存在障礙,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問題出現。
父母與孩子關係處理不當,會帶來哪些問題?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處理得不當,就會像這對母女倆一樣,引發非常多的問題。這對孩子的成長,以及整個家庭而言,都非常不好,因此要引起重視。
1、會使孩子與父母出現隔閡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家長發出這樣的牢騷,認為自己在外面工作非常辛苦,一心都是為了孩子,但孩子卻非常不聽話,說什麼都有自己的道理。
但孩子也同樣有著牢騷,他們認為家長對自己不理解,無論什麼事情都非常武斷或者專制,導致彼此間的關係非常糟糕。
這其實就是因為雙方關係處理不當,繼而出現的各種牢騷。如果一直這樣的話,會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讓雙方對彼此都更加有看法。
2、會使孩子心理成長受到影響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可能並不會出現孩子比較情緒化的行為,他們可能會對家長非常恐懼,這其實和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處理不當有關。
因為父母沒有把握好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所以使孩子面對父母的時候,出現了比較緊張的情緒。
這甚至會使他們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也有著同樣的的心理,甚至會朝著內向、自閉的情況發展。
3、影響孩子學習成績
親子關係的好壞直決定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曾經有研究學者做過調查,發現成績在後30%的學生,近八成與自己父母關係處理的比較糟糕。
這是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所要面對的事情比較少,可能除了學習外,就沒有其他什麼事了。
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如果一直比較糟糕的話,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精力以及狀態。
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自己與孩子間的關係?
很多家長在看到自己與孩子關係比較糟糕時,往往也會感到非常著急。畢竟做家長的,都不希望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變僵,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1、家長應該多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良好的溝通,是讓孩子聽話的「利器」。
很多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其實和溝通頻率有關。大多數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缺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聯繫。
他們甚至認為,家長與孩子是不能成為朋友的,而是應當讓孩子,無條件的聽從家長安排。事實上,家長如果能夠增加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頻率,往往可以解決大部分的障礙。
2、家長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空間
很多孩子出現叛逆的原因,並非是他們自己想要叛逆,而是家長給孩子的空間,實在是太少了。這就迫使孩子,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叛逆行為,來引起家長的重視。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適當的,給予孩子一定空間,而不是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要一一了解或者操辦,這對孩子的成長以及家庭關係也沒有好處。
3、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樣
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小孩一點都不理解自己,或者對自己非常不孝順,這其實和家長自己的一些言行舉止也有關係。
例如家長對待老人的態度就非常糟糕,但又希望孩子對待自己態度好,這其實是非常不現實的。
因為家長的言行舉止,往往會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該做到最好,給孩子起到榜樣的力量。
其實家長面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其實可以通過比較柔和的方式進行解決。畢竟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犯錯是不現實的,但如果能夠使用的方式,往往能更好的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