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直銷廣告問題之探究

2021-01-13 正義網

  電視直銷,是以電視為載體,集宣傳、組織、銷售於一體的社會商業性活動。電視直銷廣告是一種藉助電視臺的影響,通過多種藝術手法,詳盡地對商品和服務進行宣傳推銷的廣告形式。當前我國電視直銷零售總額只佔零售業總額的1%左右,遠遠落後於韓國、日本的12%,美國的8%。這顯示電視直銷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然而,電視直銷廣告雖然對方便群眾的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引發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誇大產品功能,誤導消費者。媒體對於電視直銷廣告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屢有報導,以致有消費者稱電視直銷廣告銷售的就是「信了就後悔,買了就上當」的「坑人」商品。在一片質疑聲中,電視直銷廣告水分較多似乎毋庸置疑。如部分保健食品電視直銷廣告胡亂宣傳食品功能,鼓吹有治療作用,或者藉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暗示療效;將魔鏈、魔環等電視直銷廣告產品冒充醫療器械,或宣稱有治療疾病等功能,或利用名人、患者的名義和形象證明產品的「神奇」療效。

  二、商品價格虛高。本來,電視購物渠道應該是最大的賣點,因為直接從廠家拿貨,少了層級的代理商,物流成本較低,價格相應較低。但是消費者在買到商品後才發現,與市場同類商品相比,一些直銷商品的價格實在是高得離譜,價格嚴重背離價值。

  三、折扣子虛烏有,質量低劣。由於電視直銷特殊的推銷方式,消費者不能親眼見到實物進行仔細辨別。一些不良商家借電視直銷之名,採用虛假折扣、張冠李戴等方式,矇騙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如某電視直銷廣告銷售的「原價3990元的電腦手機,視頻9小時暢聊,290項技術,現一折399元」,根本就是早已過時的山寨機,產品製作粗糙,無生產廠家、地址、日期,屬於不折不扣的「三無」產品。

  四、消費維權艱難,售後無保障。很多電視直銷商家是臨時成立的「草臺班子」,租借經營場所,僱用三四個業務員就開展業務。一些電視直銷企業在註冊中打著「貿易公司」、「商貿公司」的旗號。這些公司異地從事廣告經營,「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有些商家賣出產品後,就認為完成了任務,不開具發票等憑證,對售後發生的任何質量問題置之不理。這種行為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發現所購商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需要維修或退貨,異常艱難。

  電視直銷廣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上述問題,如果不加強監督、管理和引導,勢必如「橘生淮北則為枳」,在中國「水土不服」,最終走向衰弱和邊緣化。為改變這一狀況,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立法,細化電視購物管理規範。電視購物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當中,擁有很高的誠信度和美譽度,其長足發展的根本之道,正是健全的法律法規。在我國,這方面的規定有所欠缺。因此,在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法》、《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現有法律法規的同時,應出臺專門的電視直銷廣告法規,完善電視購物的市場準入、產品質量、電視廣告、售後服務等各個環節。這樣才能從法律層面保障電視購物市場規範有序。

  二、打造品牌,設立專門的電視購物頻道。美國的QVC、韓國的CJ和我國臺灣的東森電視臺都有固定的、專業化的電視購物頻道,它們本身就是一種品牌,一旦所售產品出現問題,消費者能很好地進行維權。電視直銷企業銷售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商品就越具有競爭力,繼而使企業擁有更大的市場。電視直銷是電視產業化的最佳切入點,電視臺完全可以通過電視直銷參股、控股一批生產企業,構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同時成立專業的製作公司。

  三、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指導。工商機關應加強對電視購物廣告的日常監測,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發布廣告監測通告,披露監測中發現的虛假違法行為,集中力量查處一批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電視購物違法廣告,並及時發布消費警示,揭露電視購物中存在的消費陷阱;充分利用各級12315投訴舉報平臺,切實加強電視直銷消費維權工作,對消費者不滿意的商品,推行「無障礙退貨制度」。

  四、加強源頭把控,強化電視媒體信息審核責任。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對家庭電視購物的需求會逐年增加。由於電視購物取消了商店實體銷售,把商店搬到電視這樣一種虛擬空間中,因此電視媒體只有承擔起審核信息真偽的責任,才能讓消費者樹立起對電視直銷商品的信心,才能拉動我國電視直銷經濟快速發展,才能最終與國際電視直銷巨頭爭奪全球市場。那些誇大、虛假的電視購物廣告,只會損害電視臺自身形象與公信力。

  □吳衛光  錢  偉

相關焦點

  • 未來,廣告主將如何投放電視廣告?
    文丨孫潔瑾 Miku  本文經原創媒體:媒介360授權轉載原刊於微信公眾號:媒介360(imedia360)在招商季,面對各家電視平臺如此繁多的資源,廣告主應該如何選對資源實現高效的ROI回報?媒介360聯合數字新思調研了百大廣告主需求,調研了在廣告投放量佔80%以上的廣告主高層。在他們看來,電視廣告投放的策略和需求以及投放分配又怎樣的變化?媒介360做了如下調研,廣告主高層們對未來電視趨勢做了預測。上圖是我們對廣告主未來在電視平臺省級衛視、央視、省級地面頻道、地方臺、數位電視平臺的投放結果。
  • 福建永定土樓旅遊以電視購物方式直銷臺灣
    福建永定土樓旅遊以電視購物方式直銷臺灣2014-02-18 15: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孟雅詩這標誌著今後永定土樓即將登上臺灣電視購物直銷節目,寶島消費者打開電視即可身臨其境地感受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永定縣旅遊局稱,這一做法是永定縣旅遊營銷的又一創新舉措。  聞名遐邇的「土樓之鄉」福建永定縣,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和客家祖地之一,也是全國對臺工作重點縣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觀察 | 意想不到的電視購物
    也正是在這時,有關部門認識到國內電視購物的經營方式和理念與國際發展成熟的家庭電視購物相差甚遠,便逐漸開始重視對電視購物的監督和幹預。 然後就是從2004年開始的復甦期。2003 年,國家廣電總局公布《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17條和第18條對電視臺播放廣告的時長、時段作出詳細規定,對電視廣告市場的約束,一定程度上了規範電視購物市場。
  • 關注丨意想不到的電視購物
    也正是在這時,有關部門認識到國內電視購物的經營方式和理念與國際發展成熟的家庭電視購物相差甚遠,便逐漸開始重視對電視購物的監督和幹預。 然後就是從2004年開始的復甦期。2003 年,國家廣電總局公布《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第17條和第18條對電視臺播放廣告的時長、時段作出詳細規定,對電視廣告市場的約束,一定程度上了規範電視購物市場。
  • 營銷案例解析/那些年你看過的電視購物廣告
    但早在90年代初期其實還有一種類似於直播帶貨的方式特別火,它就是電視直銷購物。 電視直銷是指由廠家或者代理商直接操作,以電視節目形式出現的有情節,有故事,經過精心設計和包裝,既含信息,又有廣告,欣賞性娛樂性較強,一般選在收視率較高的頻道和時段插播的購物廣告。
  • 廣電總局清查整治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全部停播!
    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2月25日通報,針對監看發現部分電視購物頻道播出的收藏類購物節目存在虛假宣傳等違規問題,廣電總局近期組織有關省局開展全國電視購物頻道收藏類購物節目專項清查整治工作。目前,涉及19個購物頻道有違規問題的23檔收藏類購物節目已全部停播,同時停止了相關違規商品銷售。
  • 海南報刊亭直銷廠家
    海南報刊亭直銷廠家, 。海南報刊亭直銷廠家, 仔細詢問,原來是整治街道環境時拆除了。街道環境整治就必須拆掉報刊亭嗎?報刊亭和街道環境的關係似乎並不是一對矛盾。報刊亭曾是城市街道一道亮麗的風景。由於每天出售的報刊都是最新出版的,冒著熱乎氣兒,又位於百姓家門口,抬腳就能到,所以很受老百姓喜愛。
  • 看電視購物廣告,你就是這樣被坑的.
    該廣告稱有W iFi就可以免費打電話,「站在路由器邊都搜不到信號,開機玩了幾分鐘就發燙,只能玩點內置的遊戲」。  據介紹,該電視購物廣告銷售的手機問題層出不窮。在深圳消費者投訴網,輸入「美隆」或「電視購物」有大量投訴信息,多數指向「美隆公司」。
  • 直銷之風,危害教會!來自天堂的信!
    經常有主內弟兄姐妹因為直銷損失慘重而跟我溝通,許多人認為直銷公司大多是基督徒創辦的,而且直銷人員很多都是基督徒,其實直銷模式本來就是基督徒「發明創造的」,完全套用傳福音的模式:講課,見證,分享,邀約參加聚會.不同的是,傳福音是聖靈的工作,直銷是魔鬼模仿的一個假聚會,傳福音是為認識崇拜真神上帝,而直銷敬拜的對象是:錢(瑪門),邪教全能神頭目趙維山就是從直銷得到「靈感」。
  • 淺談電視購物主持人的問題與前景
    由此,電視購物主持人作為一種新興的職業走入了大眾的生活,與傳統的主持人相比,購物主持人有其自己的特色,兼顧主持、銷售、購物專家於一體,但在現實生活中又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語言的規範、職業道德的提升等等,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這個職業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 樂利來經銷商涉嫌傳銷被監管部門罰沒2300多萬 「無牌直銷」多年涉...
    這種以銷售業績為條件的經營行為違反了《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第(二)(三)項之規定,平邑縣永紅筋骨養護中心的行為構成組織策劃傳銷行為,21730138.31元為非法財物。  事實上,創立至今已有十年的樂利來國際,不但未取得中國商務部的直銷經營許可證,甚至從未出現在中國商務部公示的「申牌受理企業」名單中。  旗下多款產品宣傳治療功效涉嫌虛假宣傳  公開資料顯示,樂利來國際旗下有多款熱銷產品,包括鴕鳥油、骨健寶、樹脂寶排毒貼、鯊魚肝油、蘆薈礦物晶、生物章之寶、婦潔寶等。
  • 東森購物跨足直銷 與日本直銷第一品牌成立合資公司
    圖:東森購物跨足直銷,與日本直銷第一品牌亞朱蘭在臺成立合資公司,東森購物總裁王令麟(圖右二)親自示範產品。
  • 因在電視購物節目中發布違法廣告 風尚購(834446)被罰48萬
    中國網財經記者近日獲悉,新三板掛牌公司風尚購(834446)因其在電視購物節目中發布違法廣告,被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48萬元罰款。然而,作為廣電系電視購物第一股的風尚購在頻繁試探虛假、違法廣告的邊界,多次因為發布虛假、違法廣告遭到處罰。據了解,2019年4月12日,風尚購利用江西廣播電視台風尚購物頻道宣傳「法國 SUGAR 手機」,涉嫌虛假廣告宣傳。經初步核查,廣告含有「後置攝像頭是日本進口的索尼攝像頭」等內容,風尚購不能提供證據材料或依據證明其來源,涉嫌違反了《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
  • 2020年的直銷有哪些關鍵詞?
    疫情的爆發讓各行各業的形勢嚴峻且複雜,2020年直銷行業都經歷了什麼?正值年末,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直銷行業2020年的關鍵詞有哪些,好好斟酌,細細琢磨! 直播賣貨這一場風潮,打破了中間環節,不僅解決了消費者的需求,也為企業走出困境提供了效果顯著的渠道,成為新一輪企業品牌營銷的大熱門,諸多直銷公司也都完成了直播嘗試。 異常火爆的同時,關於直播的一些弊端也隨之被拔出,有人說直播帶貨虛假宣傳嚴重,是沒有底線的吹牛,還有人說直播帶貨只不過是一個移動端的電視購物。
  • 福能源直銷之惑:因涉傳被凍結半億
    四川福能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獲得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是目前全國91家直銷企業之一。在獲得直銷經營許可資格後,福能源也正式成為了四川省第一家直銷企業、西南地區第二家直銷企業。彼時,福能源負責人的感慨之情,言猶在耳:「多虧了工商部門的『面對面』行政約談與指導,讓我們嚴格依法經營、規範經營。」
  • 【揭秘】電視購物梟雄們的那些事
    熟悉電視廣告的人都會記得,9年前,好記星廣告覆蓋了中央電視臺以及全國26家衛視,造就其當年第一季度超5億元的銷售額。9年後,曾憑藉「電視直銷模式」聲名鵲起的一批民營電視購物企業和操盤人,如今流雲四散。橡果國際採取的是風行了幾乎整個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購物模式,即「尋找產品-製作廣告短片-在電視臺租時段播放-通過電話訂購銷售」的電視直銷模式。1992年國內第一個電視購物節目誕生之後,一大批電視購物企業迅速崛起,其市場規模在六年內達到200億元。
  • 沒有牌照的霸王,放棄成龍王菲,靠「直銷」吸金90億?
    依靠著強力的廣告營銷手段,尤其是善用成龍、金喜善、韓庚、王菲等大牌明星做代言,到2009年,霸王一度佔領國內中草藥日化市場的半壁江山,與寶潔、聯合利華等國際日化品牌形成抗衡之勢。巔峰時期,霸王集團市值一度達到200億港元。而陳啟源夫婦也憑藉霸王股權登上2010年胡潤富豪榜第74位。
  • 有直銷牌照就是正規傳銷?瞎說
    但上述產品及技術卻不在市場流通,而是要求參加者需購買0.25萬元、0.5萬元、1.25萬元、2.5萬元、5萬元或者10萬元的商品,才能成為華林公司相對應的「E、D、C、B、A、W」等六個等級的會員,並通過設置「廣告分紅獎」、「直推獎」、「管理獎」、「合作獎」等四種返利形式引誘他人成為會員後積極發展下線,並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以發展下線會員的數量作為返利的依據
  • 天津電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因變相發布藥品廣告等問題被罰款共計43...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廣島) 11月5日,天津市和平區市場監管局公布多條關於天津電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電視公司」)發布違法廣告的處罰信息,涉及藥品廣告中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變相發布藥品廣告等問題,罰款共計43萬元。
  • 什麼是分銷和直銷,他們和傳銷又有什麼關係?
    但提到分銷和直銷,我們是不是經常會傻傻分不清楚,有時候甚至會聯想到讓人聞之色變的「傳銷」。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搞清楚什麼是分銷和直銷。什麼是直銷先說直銷,顧名思義,就是直接銷售,他利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不需要有什麼固定的經營場所,也不需要打廣告,只要我認識你,那我就可以賣給你。但它也有自己的限制,也不是一般的什麼小公司就能做的,想做直銷,你首先要有國家辦法的直銷牌照,也就是說你產品的質量肯定是要過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