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堂:《三明治效應》

2020-12-24 騰訊網

1

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

心理學是研究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19世紀末,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了20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義。

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從1879年德國學者馮特受自然科學的影響,建立心理實驗室,脫離思辨性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的。

《三明治效應》

在批評心理學中,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

知識點:解答

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後味無窮。這種批評法,不僅不會挫傷受批評者的自尊心和積極性,而且還會積極地接受批評,並改正自己的不足方面。

我們提出意見,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感。三明治法的「二加一」方式就很好地給被批評者留有「面子」,因為自己身上某一部分的價值被看見了,被人捅了,所以對方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的意見,我們只會覺得是善意的,而不是惡意的。

圖 源:千圖網(侵刪)

文 字:網 絡(侵刪)

編 輯:離墨先生

療愈文化生活社區

心理|小憩|溫度|港灣|牢騷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接受批評,掌握「三明治效應」,讓孩子將批評聽進心中
    這種方法叫做"三明治效應"。"三明治效應"被稱為最有效的批評方式,那它究竟好在哪裡?在開頭先來講講孩子不願意接受家長批評的原因有哪些?1、家長的情緒化批評。人都願意聽誇讚的言語,孩子當然也是愛聽好話的一個群體。
  • 巧用「三明治效應」,讓「批評」也「悅耳」
    這時我們就要提到心理學裡的一個名詞:三明治效應。三明治相信很多人都吃過,通俗點說就是兩塊麵包中間夾著火腿腸、肉片和生菜,同時配以奶酪和調味,於是就成為了西方人最喜歡的快餐形式。當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應該學會運用三明治效應。
  • 巧用「三明治效應」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評
    孩子小點還好,等孩子大一些的時候,家長再批評他們,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甚至不接受家長的批評。其實,批評人也是一門學問,批評人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先揚後抑、潑水激將的批評方式;換位思考、責己感人的批評方式;恩威並施、自我教育的批評方式等等。
  • 原來這就是「三明治效應」(深度好文)
    今天有書君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效應——三明治效應。如何利用三明治效應指導我們的生活呢?一起和有書君來看看吧。工作中,同事犯了錯誤,你好心提醒,對方非但不領情,嫌你多管閒事;生活中,朋友缺點明顯,你善意批評,對方半點不接受,友情多了隔閡;感情中,戀人的缺點讓你難以忍受,你出於為她好的立場,表明你的觀點,對方強烈回擊,引發激烈衝突。
  • 每天學點心理學:三明治效應
    三明治效應 批評心理學中,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會使受批評者偷快地接受批評。 這種現象就如三明治,第一層總是認同、賞識、肯定、關愛對方的優點或積極面,中間這一層夾著建議、批評或不同觀點,第三層總是鼓勵、希望、信任、支持和幫助,使之回味無窮。
  • 「批評的極致藝術」,三明治效應,讓批評變得可口!
    表揚一批評--鼓勵,這種方式也叫三明治式批評或三明治效應,指的是當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的中間時,被批評的人會更愉快地接受批評。這就如同一塊三明治,第一層先是讚揚、賞識或積極面,第二層就是建議、批評或負面觀點,第三層繼續鼓勵、信任或支持。
  • 家長了解「三明治效應」,讓娃不再輕易犯錯
    什麼是「三明治效應」?其實面對孩子的犯錯,有不少的父母是很頭疼的,因為批評孩子的話很有可能會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也不知道怎麼和孩子溝通會更好。在這裡父母可以嘗試著用「三明治效應」,「三明治效應」指的是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不要全都是批評,這樣顯得過激,可以在批評中夾雜著讚揚,就像是三明治一樣。
  • 家長要用對辦法,「三明治效應」幫你輕鬆解決
    其實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常見,家長對孩子失望,因為覺得孩子不夠努力,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而孩子對家長失望,覺得家長只會一味地要求自己,不會理解自己,這樣的時間一長,孩子會變得叛逆,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差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各位家長可以試一下"三明治效應",更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
  • 影響生活的12個心理效應,你品!你細品!
    6、酸萄萄效應 寓言中狐狸得不到葡萄就說它酸,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人們拿自己能夠接受的 「理由 」來自我安慰,以避免心理上受到更重的傷害。 圖片來源網絡 心理防衛功能的確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生活;然而,沉溺其間卻對生活有明顯的副作用
  • 巧用「三明治效應」,讓孩子愉快接受
    當父母把指責、抱怨,當成了批評,教育效果是有限的,還帶來反作用,傷害了孩子,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導致孩子悲觀、逆反,與父母關係緊張,無心學習。字典釋義中特地指出:批評不是指責、不是抱怨、不是批判,反之亦然。批評不是貶義色彩的詞語。
  • #說壞話的技巧:三明治說話術
    預備好了外在環境,有助於說與聽者處於舒適自在、適合溝通的心理狀態之中。2. 說話時的句型結構重頭戲來了!讓我們把上述預備階段中所想過的內容,搭配走到哪都可以用的「三明治說話術」(Positive, Negative, Positive; PNP)好好地說出來吧。
  • 用好九種心理學效應,辦學路上溝通更輕鬆
    今天,我們將介紹與溝通關係密切相關的9種心理效應,希望可以使大家有所收穫。01自己人效應常言道:「是自己人,什麼都好說;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規矩來。」02角色置換效應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交往雙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換從而產生的心理效應現象,稱為角色置換效應。它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即「同理心」。用中國人的話,就是「將心比心」。
  • 決策中常見的心理效應學習指導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在管理學裡面是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但是在實際的考試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大綱以外的心理效應的考查,所以為了方便考生,使考生遇到超綱的效應能從容對待,中公教育輔導專家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超綱心裡效應,考生在掌握的時候大概了解其內涵即可。
  • 色彩情感與心理效應
    當顏色與具體事物聯繫在一起被人們感知時,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形成心理顏色,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應。色彩的情感純在於千變萬化的色光於色料之中,這些色光於色料可通過人的視覺作用於人的生理及心理,並通過人的鑑別、審視和判斷,而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及心理機能,使人對它們產生新的認識與變化。
  • 心理科普 | 巴納姆效應
    導語:巴納姆效應也被稱為福勒效應,這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心理狀態,使人不能更清晰認識了解自己,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甚至於影響自己的判斷。
  • 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心理效應
    所以在開始戀愛之前,你需要知道一些有關戀愛方面的心理效應,可能會讓你對心動和愛情有更深的了解,有助於你更了解有關戀愛的心思。1、富蘭克林效應富蘭克林說過: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願意再幫你一次。
  • 「三明治溝通法」有必要了解一下!
    在心理學中批評,人們把批評的內容夾在兩個表揚之中從而使受批評者愉快地接受批評的現象,稱之為三明治效應。為什麼運用三明治式的批評就會產生如此大的效應呢?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去防衛心理作用。可見,三明治的第一層就起到了去防衛心態的作用,使受批評者樂於接近批評者。  二、去後顧之憂作用。許多破壞性的批評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批評,批評結束時還讓人心有餘悸,讓人感到是在受批評還是受罰搞不清楚,因此,總會有後顧之憂。而三明治法的最後一層就起到了去後顧之憂的作用。
  • 生活中有趣的心理效應
    19世紀末,心理學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到了20世紀中期,心理學才有了相對統一的定義。由此可見,心理學其實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它的許多理論都是不完備的,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就算是如此,心理學這門科學仍有令人十分欣喜的成就,以下就是一些有趣的心理學效應,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巴納姆效應:正確控制心理的依賴性
    定義 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
  • 10個神奇的人類心理效應 你都知道嗎?
    心理效應,是指大多數人在相同的情況下或對某種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應的現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異性。1、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莎翁的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羅密歐與朱麗葉相愛,但由於雙方世仇,他們的愛情遭到了極力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