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2020-04-27 竹英的成長計劃

"在最黑暗的時候,人們會看到星星, 它們一直都在,只是你要記得抬起頭往上看" —愛默生

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閒來無事,去看了一部電影,電影末了,我淚流滿面,我為這夢想的芬芳所感動,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堅持有意義嗎?從這部電影我看到了關於夢想、關於愛的勇氣,更是看到其教育背後的深刻意義是愛。

這部電影是《聽見天堂》,是由導演克裡斯提諾波頓長期合作的工作夥伴——義大利國寶級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的真實成長經歷改編而來。

也是因為真實,所以更能夠打動人心。所以這部電影先後斬獲超過25個國際獎項,這些都是源自電影故事本身的魅力。

電影講述了一位擁有電影夢想的小男孩——米可,從小擁有一個電影的夢想,但是在他六歲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導致失明,好像關於電影的夢想從此與他無緣,他被送入特殊的盲人學校接受教育,在學校他收穫友誼、收穫青春的愛情更是獲得自己人生的良師唐老師的幫助,重獲追求夢想的勇氣,但是最後還是面臨被開除的危機,但是最終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傳統教育垮臺,米可可以獲得與其他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這背後不僅僅是教育的平等更是每一個夢想的平等。

接下來我將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三個方面探究教育對米可夢想的影響。

一、家庭教育:愛的教育給予人勇氣去種下夢想的種子

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家庭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在我們的人生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氛圍、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宋慶齡曾說:「孩子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讓人的發展也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在一個人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可以說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對其早期的人格樹立有著重要影響。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可見童年的生活對一個人的影響深刻,而童年生活大部分是與家長在一起,接受的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顯得越發重要。

在電影中米可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儘管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家庭氛圍很溫馨,有尊重他的父親,還有溫柔的母親,米可喜歡看電影,從小就有一個電影夢,每次吃完晚餐,爸爸幫他去佔電影的前排位置。家裡人對米可的愛好小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可見他的家庭教育是愛的教育。

這份愛的教育給他童年的夢種下的勇氣的種子,此後遇見困難,也會有勇氣重新來過。

二、學校教育:成長的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但是幸好一直有愛陪伴

後來米可因為好奇,玩起了爸爸的獵槍,沒想到意外就這樣來了,槍不小心走火,米可受傷了,他的眼睛視力變得很低,這在當時義大利的規定是無法上正常學校學習的,米可將會被送到特殊學校進行他接下來的學習。正是在這裡米可開始了他人生的新徵程。

1戰勝新環境下的不適,收穫純真的友誼

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米可被送到了新的學校,這裡面都是有缺陷的孩子,他們每天的學習就是為了以後做一個電話接線員或者紡織工作人員,能夠在今後的人生中擁有一門手藝,不至於餓死。

在這裡的教育就是培養工作的機器人,扼殺了每個人內心的夢想,失去了很多的人生可能。

新環境,也許正是新的開始,米可在這裡開始了他的新生活。

剛開始米可與這裡的環境格格不入,他拒絕融入這裡,他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在這個特殊的學校裡,同樣有同學,也會有小男孩之間的矛盾,米可剛入學就遇到了校園的小團體之間的矛盾,孩子之間的矛盾來的快,去的也快。

菲利契是米可到學校後交到的第一個朋友,菲利契與米可不同的是,他是先天視力障礙,他告訴了米可很多關於這個學校的事情。

米可也給菲利契講顏色是什麼樣的。

「顏色是什麼樣子的?」
「棒 極了!」
「藍色像什麼?」
「像是騎腳踏車時風拂過 臉龐的感覺,或是……像海……」
「還有棕色,摸 摸看,棕色像這粗糙的樹皮。」
「那……紅色呢?」「紅 色……像火一樣,像太陽下山的天空。」

這段對話相信很多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有很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像力,以這樣兩個盲童之間的對話,描繪出這個世界的美,讓人覺得這個世界世多麼美麗與溫暖。

後來米可將自己聽到的很多聲音混合錄下來,這個作業吸引了很多小夥伴的注意,後來米可遇到了學校女幫傭的女兒,美麗善良的法蘭絲和米可成為了好朋友,兩人一起騎自行車去電影院,後來米可想錄一個電影故事,以聲音的形式展示,法蘭絲成為了編劇。

兩個孩子開始了這場秘密的遊戲創造,後來因為劇本的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參與,米可的行動也暴露了,那些曾經一起打架的孩子們也請求加入這個遊戲。

在米可的鼓勵下他們一起偷偷逃出去看電影,坐在電影院的他們笑的如此燦爛,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擁有和正常孩子一樣的權利去電影院看電影。

後來他們一起製作了一場只有聲音的劇作,並且得到了很好的響應,米可在學校收穫了人生寶貴的友誼。米可之所以能夠勇敢做自己,與他在學校收穫的朋友的精神支持是離不開的。

他拒絕學習盲文,拒絕和大家交流,後來小男孩直接的打架一切也就和好。

2戰勝失明重挫下的灰心,重獲追夢的勇氣

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米可在學校的時候拒絕學習盲文,心情很低落 ,他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但是又無法改變。

他叛逆,不肯學習盲文,逃課。

這個時候是唐老師幫助了他,唐老師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老師,面對米可的叛逆,他選擇了小心的保護好這個孩子內心深處的敏感,他沒有採取粗暴的方式,而是輕輕地來到米可身邊對說:

「你看得見,我也看得見,但是當你看到一朵花, 難道你不想聞聞它嗎?下雪時,你不想走在雪上面 嗎?捧著雪,看著它在你手中融化?告訴你一個秘 密,我注意到音樂家在演奏時,他們會把眼睛閉上。為什麼?因為這樣可以感受到更強烈的音樂。音符 會蛻變,變得更有力量。音樂仿佛變成具體的觸覺。 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只用一個呢?」

可見一個好老師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從一個正常的小孩變成一個視力障礙的小孩,剛開始他的內心是拒絕接受這個事實的,所以他到了學校後拒絕學習盲文,也拒絕上課。

現在米可被唐老師這番話給打動了,他開始留意身邊的聲音,並且把這些自然的聲音變成了一個作品錄了下來,也開始學習盲文,去好好的上課,慢慢的接受自己的現狀,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電影夢想,雖然看不見,但是米可以另一種方式——聲音的方式繼續著他的電影夢,所以他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很棒的聲音作品。

唐老師發現米可這個天賦的時候,並沒有因為他是視力障礙兒童就打壓他的天賦,而是選擇了欣賞與鼓勵,他當著全班人的面表揚了米可的錄音作品。

巴特爾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霖,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甦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

正是唐老師的愛讓米可重新鼓起勇氣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可見教師對一個孩子的命運影響是相當大的,好的老師能夠幫助你成就好的人生,唐老師正是那樣的老師,而米可很幸運能夠在人生低谷時期遇到這樣的良師,在他的鼓勵下重拾追夢的勇氣。

3戰勝傳統教育的限制,實現夢想的自由

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和大多數追夢的故事一樣,途中總會遇到一些困難,米可的天賦得到了唐老師和同學們的欣賞,但是卻遭到了這個學校最有權力的人——校長的反對 。

這個學校的校長也是一位盲人,是後天受傷導致視力缺失,他有點敏感與頑固。所以在米可入學第一天他對米可的父母說:「不要看你想做什麼,而是看你能做什麼。」

他的教學理念就是盲人應該去學習一些生存技能,註定做一個流水線的工人,這種教育扼殺了做人的一切可能,認為盲童註定是不能擁有自己的夢想,而是成為一個能夠工作的機器,減輕政府的負擔,這種教育是一種極其不平等的教育,它扼殺了盲童與普通孩子一樣擁有追求自己的夢想的權利。

所以當校長聽見了米可的錄音作品的時候,他認為這不是一個盲童應該學習的東西,阻止米可這樣的行為,甚至威脅如果繼續下去,米可可能會被開除。

米可因為追求自己的夢想卻遭到了要被開除的危機,這個時候法蘭絲知道了,她跑到街上尋求社會人士的幫助。

最後才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米可得以在學校繼續學習,同時因為米可的事情,後來義大利政府廢除了盲人學校,讓 盲人能進入一般學校就讀。取消了盲人學校,意味著取消了差別對待,體現了對盲人的尊重。同時米可多年後成為了義大利的國寶級的電影音效師。

三、社會教育:教育平等背後是每一個夢想的平等機會

豆瓣8.9《聽見天堂》:教育的意義在於用愛去維護夢想的種子

米可最後能夠留在學習繼續學習,並且政府後來由於輿論壓力使得盲童也能夠與正常孩子一樣擁有平等的教育與人格的尊重。

最後能夠成就自己的夢想,成就自己的人生,離不開社會的幫助。

一個人的發展,不僅僅受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影響,同時社會教育也對整個生態環境有很大的影響。

穩定的社會環境能夠提供穩定家庭與學校教育環境,同樣一個自由平等是社會環境才會用一個自由平等的教育環境。

義大利當時社會上出現很多盲人工會,他們憑著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贏得一席之地,當時法蘭絲求助的社會人士也是一名有影響力的盲人社會人士,在他的幫助下工會呼籲盲童接受平等教育,整個社會呼籲而出。

可見當時義大利自由平等的社會觀念已經深入人心,最後才會廢除盲童不平等教育,實現每一個孩子擁有平等的夢想與人生,而米可正是在那樣大環境下得以有機會完成學業,成就自己的夢想。

結語

關於教育,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什麼是更好的教育?一直都是我們整個社會,每個學校與家庭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想不管是什麼教育,除了教給我們知識,培養我們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以愛去呵護每一個夢想的種子。

我們應試教育教我們考高分,上更好的大學,找更好的工作,這些都沒錯,但是不要忘記,你在疲憊生活中還有那個曾經夢想變成想要的模樣的種子,好好去想,想起後,記得好好去呵護它。

這是一個溫暖的電影,也是一個關於成長和夢想的故事,更是一部關於愛的教育的電影,我下班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除了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美麗故事,更重要的是這裡面體現出的家庭、學校與社會愛的教育對一個人命運的影響,至今值得我們去深思。

相關焦點

  • 豆瓣8.9《聽見天堂》:無色外衣包裹下,是孩子對愛與自由的渴望
    《聽見天堂》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主角原型是義大利著名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導演克裡斯提諾波頓曾與米的交談中,得知米可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學校長大,後經過主人公的同意翻拍成電影。這部電影豆瓣有2萬餘人標記看過,豆瓣評分高達8.9分,高於96%的劇情片。
  • 聽見天堂,聽見愛
    本期推薦經典電影——《聽見天堂》推薦導演——克裡斯提諾波頓電影介紹——《聽見天堂》是由克裡斯提諾波頓執導,盧卡·卡波裡提
  • 高分電影《聽見天堂》:是誰限制了我們表達自我的自由?
    導演被米可的故事所感動,於是拍攝了影片《聽見天堂》,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故事讓盲人不僅能夠坦然面對身體上的缺陷,並能在此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能夠用另一種方式去傾聽世界,表達內心,創造夢想。於是,我們便看到了這個讓人溫暖感人的故事《聽見天堂》,講述了十歲的男孩米可,因為意外而失明,之後被迫送進盲人學校,在學校裡他努力克服了失去視力帶來的沮喪和迷茫,努力用聲音去表達他內心對世界的想像和愛。尋找自我,繼而表達自我,這是很多成年人做不到的事,但米可做到了。
  • 電影《聽見天堂》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於是,米克選擇了用耳朵代替眼睛,去記錄他生活的點點滴滴。這時,我們才發現:原來,不僅可以看見天堂,還可以聽見天堂。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聽見天堂》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學校的阿姨能以教訓的口吻告訴唐老師 「如果你很肯定了就去行動吧,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而這樣的她卻只能在睡夢中呼喚唐老師——她情人的名字,可見她也是社會保守觀念束縛下的不幸人。
  • 《聽見天堂》:從教育理念洞悉人生百態,探討電影的獨特魅力
    &34;優秀的電影在於描述人生百態上。&34;我想,優秀的作品,大概就是能夠讓我們品嘗到人生百味,感受其酸甜苦辣。《聽見天空》這部電影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卻給我們觀眾帶來人五味雜陳的人生狀況。在我看來就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 高分電影《聽見天堂》:你真的自由嗎?一個勵志盲童引發的思考
    義大利國寶級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聽見天堂》是導演克裡斯提諾波頓根據長期以來的工作夥伴,義大利著名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的故事改編的。在一次閒聊中,導演獲悉米可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學校長大,因為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義大利,盲人兒童是不能跟正常孩子在一起上學的。失去視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不僅要遭受身體的痛苦,還要忍受來自社會的不公:失去視力就是失去希望和夢想。
  • 推薦電影:《聽見天堂》
    同學們好,今天我想為大家分享一部做《聽見天堂》的電影。我原先認為這部電影是部勵志片,看完一定會讓我心潮澎湃。
  • 行知大影院 義大利影片《聽見天堂》
    義大利影片《聽見天堂》便帶著我們回到了1970 年夏天的託斯卡納,去經歷米可• 曼卡西生命中的變故,去感受他靈魂和心靈的成長。我們可以看見一朵花開的豔麗,可以聽見花骨朵綻放的聲音,可以品嘗花蕊的甜蜜,可以嗅聞淡淡的花的芬芳,也可以觸摸花兒溼潤而飽滿的花瓣。其實,這個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像這朵花一樣的多姿多彩,我們可以用更豐富的方式去認識這個世界,去表達自己的內心,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啊!
  • 重溫經典《聽見天堂》:落入俗套的故事情節何以成為經典?
    《聽見天堂》是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原型米可曼卡西是義大利國寶級盲眼音效大師。這部電影豆瓣有2萬餘人標記看過,評分高達8.9分,高於96%的劇情片。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一名叫米克的小男孩玩弄一支來復槍時不幸走火,從此失明。
  • 電影推薦——《聽見天堂》
    《聽見天堂》作者:克裡斯提諾波頓類型:劇情主演:盧卡·卡波裡提、馬克·科奇 、Paolo Sassanelli語言:義大利語獲得獎項:第51屆義大利大衛獎大衛青年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該片根據義大利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失明的孩子如何成為世界一流聲音剪接師的故事
  • 豆瓣8.6《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在於你在於的
    如果我問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會如何回答我呢?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活著就是你人生的意義,答案眾說紛紜,沒有真正確定的一個。胡適先生曾說:「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遺願清單》,覺得這句話正是它想要表達的主題。
  • 【看電影】願你被世界溫柔以待:《聽見天堂》電影課例
    (7)影片的名字叫《聽見天堂》。那麼,你認為米可聽見的天堂是什麼樣子的呢?作為學生你的夢想又是什麼呢?失去了視覺,他依然可以用他敏銳的聽覺去感知大自然的聲音,去發現和製造故事裡的各種聲音,在沒有視覺的世界裡,他依然在聲音編造的世界裡,實現了自己的電影夢。 二、教學設計(一)預設目標1.通過觀看影片和討論,理解怎樣的人生才能「聽見天堂」。
  • 豆瓣8.9!皮克斯獻給打工人的治癒佳片
    目前豆瓣評分8.9,爛番茄新鮮度96%。 這部電影小編也看了,看到結尾時,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當Joe回到地球,本以為接下來會是Joe繼續追逐他的音樂夢,過完他精彩的一生,但沒想到的是就這樣就結束了。但回想一下,也明白了些什麼。
  • 《聽見天堂》:聽一聽來自天堂的聲音
    我打開電腦,打開了《聽見天堂》,擱置許久的電影,未能有心情品評,成年人的世界太過紛亂,我們哪敢停下腳步觀看純真。疫情的寂靜覆蓋了城市往日的喧囂,而大人的孤寂也掩蓋了孩童的稚氣。隨年齡增長,我們在離孩童時代漸行漸遠,我已好久沒有關注過關於小孩子的世界。
  • 豆瓣8.9,此片不宜深夜觀看
    豆瓣評分8.9,好於97%的劇情片,數據足以說明一切。有人說:影片描述的生活與完美只差一個wifi的距離。她騎著自行車去採購食材,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車鏈條譁啦啦響,衣角隨風飄揚。大自然的偉大之處就在於:饋贈。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以土地山林為友,和植物動物為鄰。好好吃飯,認真生活。事已至此,先吃飯吧。
  • 《墊底辣妹》:用極致化的反差刻畫教育眾生相,揭秘教育的真諦
    該片在日本上映時盤踞排行榜達3個月之久,贏得絕佳的口碑,收割近30億票房,目前在豆瓣評論量依然穩居8.2高評分,是一部值得所有父母、老師、孩子觀看的成長勵志型影片。聽見這個名字和介紹,一定會懷疑我是否表述錯誤,畢竟聽起來完全不搭調。
  • 豆瓣8.6《遺願清單》:生命的意義在於你是什麼
    如果我問你,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麼回答我?你可能會說,賺錢;也可能會說,生活是你生命的意義,答案不同,沒有真正確定的人。胡適先生曾經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怎樣看人生。」再看看《遺願清單》,感覺這句話正是他想要表達的主題。
  • 豆瓣8.9《返老還童》:勇氣才是愛情裡的強心劑
    2009年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13項提名,並獲得3項大獎:最佳視覺獎、最佳化妝獎、最佳藝術指導獎、豆瓣總排名64名,在豆瓣斬獲8.9的高分,非常值得大家一看。《返老還童》豆瓣評分8.9主角班傑明一出生就是一個老頭,因為母親難產死亡,他的長相可怕。
  • 讓有夢想的種子都開花
    讓有夢想的種子都開花本報評論員 趙業乾袁世志除了擔任黃驊市齊家務小學的體育老師外,還任學校足球隊的教練。4年多來,他帶著孩子們在簡易的土操場上訓練。如今,女隊員劉洋已經成為昆明佳仕景足球俱樂部的職業球員,參加了中國足協女子甲級聯賽。
  • 聽見天堂:講述了一個失明的孩子,成為世界一流聲音剪接師的故事
    《聽見天堂》是由克裡斯提諾波頓執導,盧卡·卡波裡提、馬可·科奇、Paolo Sassanelli等主演的劇情電影。該片根據義大利盲人音效師米可·曼卡西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個失明的孩子如何成為世界一流聲音剪接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