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34;郭沫若先生稱讚他:&34;春風化雨&34;尊重人的價值&34;因材施教、有教無類&34;人本主義&34;愛死深深的理解和接受。&34;優秀的電影在於描述人生百態上。&34;我想,優秀的作品,大概就是能夠讓我們品嘗到人生百味,感受其酸甜苦辣。
《聽見天空》這部電影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卻給我們觀眾帶來人五味雜陳的人生狀況。在我看來就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1、採用直接敘事的拍攝手法,引導觀眾思考人生
本部電影從開頭到結束都是採用直敘的拍攝的手法,借用鏡頭畫面,把故事的一點一滴的真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影片剛開始就是米可和小夥伴們在田野中一起玩遊戲,接著和爸爸為了看電視而早點過去佔位置,因為一次意外失去視力,被迫送到盲人學校。這些都採用簡單的直敘拍攝手法,讓觀眾更直觀的感受電影帶來的人生思考。
簡單直白的鏡頭,讓我們看到了缺陷人生的艱辛和苦澀。也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理念對孩子的身心影響,更看到了這些特殊孩子對希望與夢想的追求。電影以&34;作為感情基調,將每個觀眾都帶到故事的另一個時空。我們在故事中,體會著生而為人必須要面對的局面,思考著屬於自己的人生。
2、偶然性事故的突然出現,讓我們感恩生活、感恩過往。
影片中,米可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每天過著父母寵愛,朋友相伴的日子,卻因為一次突然的意外,讓自己失去雙目。因為這場意外的發生,讓米可被迫來到了盲人學校,在那裡的米可很沮喪,很迷茫。可是因為米可反社會的態度,讓他在學校受到了很多苦。可是,他卻意外的找到了自己內心的希望之光。因為失去視力的原因,米可對聽覺有了敏感的表現,從而開始尋找內心渴望的世界。在這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老師、同學、朋友的幫助,最後完成了偉大的節目表演。最後自己成為了義大利著名盲人音效師。
一切事故的發生,在我們看起來是那麼的順其自然,正如我們的人生,往往只有在回憶中才能發現曾經那些偶然事故的發生成就了如今的自己。正所謂:&34;或許那些偶然性的事故就是上帝給你開的一扇窗。往往我們都會去責怪那些事故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卻從不會看到事故中打開的那扇窗。正因為米可失去了視力,才會對聽覺有了更加的敏感度才成就了如今的他。
當我們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生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的順其自然、理所應當。比如:你什麼時候上學,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結婚生子......現在回想起來,是不是覺得曾經生命中出現的那些偶然事故都不值得一提呢。人生,就是這樣,只有感受到了五味雜陳,才代表著你一直活在這個世界上呀。所有我們要感恩生活給我們帶來的苦難,因為那些讓我們更堅強的生活在這世上。我們要感恩過往,因為那些讓我們在生活中學會了珍惜。
3、探討電影的獨特魅力,解讀教育對我們的啟示
&34;--蒙特梭利
①接受、理解孩子,做孩子成長路上的指明燈
唐老師在米可完成作業時 ,給予米可最大的肯定,在米可失望透頂的時候,給予他夢想物質上的支持。因為他看見了這個孩子的與眾不同,也看到了這個孩子在一點點的接受世界對他的不公。我想在唐老師眼中,每個孩子都有擁有夢想的權力,他們都應該為了自己心中的希望,砥礪前行。就像《放牛班的春天》中所說:&34;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想法奇特,就用有色眼睛去看待他們。這個時候的他們,需要我們的理解。教育要的就是尊重和理解,尊重個性差異,理解不同的想法,接受他們獨特,然後用正確的方式去強化,引導孩子。做孩子成長路上的指明燈,給孩子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②寬恕、包容孩子,做孩子最知心的心靈伴侶
&34;
影片中,面對米可拒絕學習點字而把書寫板扔在地上時沮喪的態度,唐老師並沒生氣。他告訴米可,優秀的音樂家都是閉著眼睛彈奏,因為這樣他們能夠更強烈的感受音樂帶來的力量。唐老師這樣的做法,其實很讓我感動。我想如果發生在校長的身上,肯定會體罰米可的。而唐老師面對孩子這種無理的衝動,非但沒有責怪還寬恕、包容了米可。我想這就是人文主義教育的力量。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好孩子與壞孩子的化身。他們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如果我們通過暴力,謾罵去糾正他們的錯誤,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你,從而你會失去任何交流的機會。
不管是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給予他們包容,父母和老師,要用真誠去打動孩子,用包容、寬恕的心態去面對他們,認真的去了解他們的想法,或許你們就會成為很好的心靈伴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
③鼓勵、肯定孩子,讓孩子微笑自信面對生活
影片中,唐老師知道米可對聲音獨特的情感,就私下把錄音機送給米可當禮物,還讓米可不要告訴別人。這就是老師對米可音樂天賦的肯定與鼓勵。再加上影片最後,唐老師為了幫助孩子們完成作品,不惜和校長正面對抗,也要讓孩子們完成屬於他們的作品。其實,這些都是對孩子們的一種鼓勵、一種肯定。也是因為這些忽如其來的關心,讓孩子們更喜歡唐老師。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對於自己的認知會受到外界的影響。當你對孩子說:你很好,你是最棒的。孩子就會用這種心理暗示自己,然後自己去行動去努力。當你和孩子說:你不行,你太笨。只會給孩子帶來一種負面情緒,時間長了孩子就自動生成自負的心理,從而產生消極的生活態度。
對於特別的孩子,我們一定要發現其身上的發光點。去鼓勵、去肯定、去支持他們,讓他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可以擁有希望與夢想的人。而不是無情的打壓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失去探知世界的能力。只有心懷希望,他們才能微笑面對生活。
寫在最後:
《聽見天堂》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所有的不幸都會成為你的幸運。因為有了&34;的老師,缺陷兒童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轉機。它感動到我們的不僅僅是唐老師對孩子們的理解與接受、寬恕與包容、鼓勵與肯定,更多的是這部電影背後蘊含的人生百態。
優秀的電影不在於導演的拍攝手法以及演員的表演技術,而是在於我們生為觀眾能夠真切的感受到什麼。導演通過這部電影提醒了我們,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也提醒了我們孩子應該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鄭淵潔說:&34;這句話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讚美。也是我所感受到的美好。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真實的存在,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想法,我們只需要引導孩子,幫組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只有找到真實的自己,做回真實的自己,他們才能獲得感知世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