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剖析自身的藝術項目和國際成功的案例,解構在當代語境下的社會和文化現象所出現的問題和創作主題。
結合學員過往的創作實際,分析存在的問題,對未來的創作作出新的調整。作為長期投身藝術的教育者、藝術家、編輯及策展人,沈昭良導師將以國際大視野,分析和指導項目的具體實踐。紮實理論系統,多元思維訓練方式,實操性強,更結合學員自身實際,讓案例教學、經驗分享更具參考性。為期4天,半封閉式深度學習,與導師及同期學員深度交流;不止於「聽君一席話」,更能及時練習,且得到第一時間反饋。沈昭良導師將與你分享項目運作方法論,梳理思維流程,課程目標清晰,極具實踐參考性。理論知識的分享並不是課程終點。課前課後形成有效的「學習-實踐-反饋」閉環,得到全面的思維提升訓練。從羅伯 · 法蘭克到尤金 · 史密斯,從日本到韓國,關於原作的參考基準面,帶你從作品中解析一個藝術項目的主題表述與呈現。· 報名者必須有一定的攝影基礎,對藝術項目有所了解,有項目運作經驗以便參與研討.
· 最好提交個人已完成或正在創作的項目作品十五張,附帶作品闡述交由導師指導.
招生人數:
10-15人
註:
本學習班不接受旁聽和插班。
5800 / 人
註:
· 5A1系列工作坊老學員報名可優惠800元。
· 凡參加過2019中海湯泉全國攝影邀請賽的學員可優惠800元。2019.11.09(周六) - 11.12(周二)報名聯繫方式:
帳號:6222 0240 0004 9686 211
1968年生於臺灣臺南,早期曾留學日本東京,畢業於日本工學院專門學校,後於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完成碩士學位。歷任《自由時報》攝影記者、副召集人、中央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及Photo ONE臺北國際影像藝術節召集人。目前除從事影像創作、評述與研究,並受邀主持工作坊及展覽策劃,同時兼任臺灣藝術大學、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1993年起,沈昭良即投入數個專題式影像創作,2001年首度推出《映像·南方澳》系列專題,其後陸續出版《玉蘭》、《築地魚市場》、《STAGE》(舞臺車)、《Singers & Stages》(歌手與舞臺車)、《臺灣綜藝團》等長篇攝影著作,殷實細緻的紀實影像風格與嚴謹的攝影集製作,普遍為相關專業人士所肯定。其中,《STAGE》並同時被收錄於《The Photobook : A History volume III》以及《The Chinese Photobook》這兩本研究攝影集的專書中。
相關系列作品除於海內外刊物發表,並曾受邀於中、美、加、法、英、西、荷、丹麥、義、葡、俄羅斯、秘魯、巴西、瓜地馬拉、阿根廷、日、韓、新加坡及柬埔寨等地的美術館、雙年展與攝影節中展出。作品同時廣受公私立美術館、藝術機構以及私人收藏。
策展活動則包括有《遊走前衛-韓國當代攝影展》、《歲月之旅-張照堂攝影展》、《再凝望-臺灣當代攝影的新視野》、《回望 - 臺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 1970s - 1990s》、《東北亞當代攝影展-意義的流轉》等。
http://www.shenchaoliang.com
2000年 金鼎獎最佳攝影獎
2002年 金鼎獎最佳攝影獎
2004年 日本相模原攝影亞洲獎
2006年 韓國東江國際攝影節,最佳外國攝影家獎
2011年 紐約Artist Wanted:2011年度攝影獎
2012年 金鼎獎最佳攝影獎
2012年 美國IPA國際攝影獎-紀實攝影集職業組首獎
2015年 中國大理國際影會最佳出版提名獎
2015年 吳三連獎
《Internazionale, Italy 2015》《De Volkskrant, Netherlands 2014》《The Photo Book A History Volumn III, USA 2014》《AZART PHOTO, France 2012》《Singers & Stages》(歌手與舞臺車) / 2013-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