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泰國榴槤相比,馬來西亞的榴槤刺短個頭小,皮呈青色;而我們平時見到的基本是泰國榴槤啦~現在國內吃的榴槤多是泰國產或是自己種植的,而馬來西亞的榴槤我們基本是吃不到的。
原因在於採摘方式,泰國榴槤在未完全成熟時被砍下,再被催熟,我們在超市當中見到的很多也是有裂口的。
而馬來西亞的榴槤採用的是自然成熟脫落,然後再用刀劈開的。
當地人認為掉落時間越長新鮮程度越差,如果有裂口當地人更是不會去食用了,所以對榴槤要求這樣高當然不會說把榴槤整個出口。
因此我們在網絡上很多途徑看到的就不知道是什麼方式,總之應該不是正規途徑的。
榴槤的品種很多,泰國榴槤中最有名的是金枕頭、越南榴槤是幹堯,馬來西亞有名的要數貓山王。
然而要總體來說,榴槤品種多達200多種,這還是有編號的,沒有編號的野榴槤更多啦。
記編號這件事很有(zhuang)意(bi)思(o),也會讓榴槤攤主感覺你更專業一點,想一下你說:「我要吃貓山王!
「和」老闆,開一個D197!
「後者是不是拉風多了?
而榴槤的編號是跟發現的順序有關的。
比如D197貓山王是在1993年註冊的品種,這二十多年來,才編號到D200黑刺,所以可見榴槤的培育也需要很多時間呀~比較有名的是這些,可以對號入座一下。
貓山王D197(MusangKing/Kunyit)、蘇丹王D24(Sultan)、紅蝦D175(RedPrawn)、綠竹(GreenBamboo)、小金鳳(GoldenPheonix)、紅肉D101、黑珍珠(BlackPearl)、橙肉D88(Mardi)、葫蘆D163(Horlor)、XO。
對於我們這樣的外行人來說,這些榴槤外形與口感上的細微差別很難分辨出,不過也不需要,因為馬來西亞的榴槤價格並不算高,找對了店家也不會故意去坑你。
只要記住兩種貴价榴槤去分辨就可以啦。
貓山王榴槤貓山王應該是國人必吃,而且價格昂貴,不會分辨的話可能人家隨便給你拿一顆說是貓山王你就吃了還誇很好吃。
貓山王最好分辨的特徵,就是底部有五星形狀的延伸,這是跟它口味相似的蘇丹王所沒有的,另外蘇丹王的核會比較大,而貓山王的核是小的,也可以用它來區分,不過這時,你已經付過錢吃完了!
黑刺榴槤黑刺榴槤是2013年培育的新品種,相比貓山王更是可遇不可求,價格已經不能用昂貴來形容,被當地人稱為樹上的黃金。
某寶搜一下,1250一顆,這次帶我們去榴槤園的當地朋友說去年從朋友的園子拿了兩顆,兩顆加起來600馬幣,折合人民幣也得500一顆。
每到成熟季,採摘的黑刺立馬就被社會名流富商搶購一空,國內幾乎吃不到,即使在馬來西亞當地都不是非常容易嘗到。
黑刺的特徵是尾部有一根黑刺而不是說它長得是黑刺,可一定分清,它的底部向內凹陷,不是凸出的。
另外可以根據價格和產量。
如果一個攤子放那裡一堆都說是黑刺而且價格便宜,你覺得會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