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寫為以《愛之夢》為主題的三首鋼琴音樂,靈感來自德國詩人烏蘭德《崇高的愛》《幸福的死》和弗萊裡格拉特的《盡情地愛吧》三首詩。音樂旋律深情婉轉,曲意浪漫溫馨,富有極強的歌唱性。
其中以根據弗萊裡格拉特《盡情地愛吧》詩意創作的第三首最為著名。下面是原詩:
鋼琴《愛之夢》
李斯特根據這首詩創作的樂曲,並沒有局限於歌詞提供的內容。原詩的情調低沉,表現了生離死別的傷感情緒,而鋼琴曲的形象卻煥發著充沛的熱情。三首樂曲都採用夜曲體裁,前兩首不經常演出,本曲卻流傳較廣,並被改編為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或長笛的獨奏曲等。
大提琴《愛之夢》
《愛之夢》為快板,降A大調,單主題三部曲式,採用了夜曲的題材,樂曲的開頭以恬靜柔和的旋律貫穿其中,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動感和起伏感,烘託出浪漫主義時期特有的音樂氛圍。深情婉轉的旋律深深的打動著每位聽者的心。「李斯特的華彩手法極其講究色彩的豐富與技巧的輝煌。並要傳達出詩意的柔美色調。」樂曲的中段情緒不斷高漲,熱烈而激昂從而逐漸推向高潮,體現了對愛的渴望和執著追求之情。樂曲再現部分的主題旋律又回到開始時的那種抒情、寧靜、安詳的氣氛中。那豐滿的和聲與優美如歌的旋律讓聽者久久沉浸於其中,難以忘懷,默默地享受著那幸福甜蜜的感覺。句尾旋律的律動漸行漸慢,使音樂變得空曠而遼闊,讓人意猶未盡,在夢一般美麗的感覺中,戀戀不捨的結束全曲。
沙畫版《愛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