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曲】李斯特 愛之夢

2021-02-19 田藝苗的田

李斯特於1850年將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編成的三首抒情鋼琴曲,題作《愛之夢》。其中以第3首降A大調最著名,一般提起李斯特的《愛之夢》,指的就是這首樂曲。原歌詞第1、第2首由德國詩人烏蘭德作,名為《崇高的愛》和《幸福的死》。第3首樂曲的原歌詞由德國詩人弗萊裡格拉特作,名為《盡情地愛》,其歌詞大意是:


愛吧!

能愛多久,願愛多久就愛多久吧!

你守在墓前哀訴的時刻快要來到了。

你的心總得保持熾熱,保持眷戀,

只要還有一顆心對你回報溫暖。

只要有人對你披露真誠,你就得盡你所能,

教他時時快樂,沒有片刻愁悶!

還願你守口如瓶:嚴厲的言辭容易傷人。

天啊!

本來沒有什麼惡意——

卻有人含淚分離。


李斯特根據這首詩創作的樂曲,並沒有局限於歌詞提供的內容。原詩的情調低沉,表現了生離死別的傷感情緒,而鋼琴曲的形象卻煥發著充沛的熱情。三首樂曲都採用夜曲體裁,前兩首不經常演出,本曲卻流傳較廣,並被改編為管弦樂曲以及小提琴或長笛的獨奏曲等。


樂曲的開頭以恬靜柔和的旋律貫穿其中,右手的分解和弦具有流動感和起伏感,烘託出浪漫主義時期特有的音樂氛圍。深情婉轉的旋律深深的打動著每位聽者的心。樂曲的中段情緒不斷高漲,熱烈而激昂從而逐漸推向高潮。樂曲再現部分的主題旋律又回到開始時的那種抒情、寧靜、安詳的氣氛中。句尾旋律的律動漸行漸慢,使音樂變得空曠而遼闊,讓人意猶未盡,在夢一般美麗的感覺中,戀戀不捨的結束全曲。

基辛:李斯特《愛之夢》

相關焦點

  • ​李斯特《愛之夢》
    可以說李斯特為現代鋼琴演奏技術奠定了基礎 ,開闢了現代鋼琴演奏的道路。《愛之夢》創作於李斯特在魏瑪的時期 ,雖然這一時期管弦樂隊震撼人心的威力佔據了李斯特的心,但他仍然寫 了許多的鋼琴作品,而且由於他思想上的轉變這些鋼琴曲的風格比以往深刻得多 。
  • 世界經典名曲:李斯特《愛之夢》
    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 愛讓我們戰勝一切苦難丨李斯特《愛之夢》第三首作品賞析
    《愛之夢》第三首是他的改編的具有奏鳴曲式的鋼琴曲之一。筆者將對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音樂形象和樂曲的情感做以闡述。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寫為三首鋼琴曲,題作《愛之夢》(Liebesträume,S541)。原來的歌詞,分別作為鋼琴曲的題詩。
  • 鋼琴之王李斯特,被初戀傷透了心的天才
    他從小居無定所的經歷影響他創作出的音樂是多元化的,在一點上比肩古典主義音樂家莫扎特;他思想宏厚,前瞻遠望,有容乃大,是浪漫主義時期最出類撥萃、最耀眼的音樂家;李斯特早年借鑑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作品《鍾》,創作出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鋼琴之王」的美名逐漸被叫響,但李斯特本人卻說:「我的一生宛如一出五幕的古希臘悲劇……」。
  • 鋼琴之王李斯特 披著僧袍的魔王
    這是一場19世紀鋼琴演奏界的世紀之戰,在陪賽的名單上,除了李、貝,還有4人,其中就有李斯特的恩師車爾尼和李斯特的摯友蕭邦。一曲終了,掌聲四起。最後,輪到壓軸的李斯特登場,他面帶微笑,瀟灑地落坐於場中央早已擺放好的、他最愛的帶獅鷲裝飾的德國貝希斯坦鋼琴旁,側對觀眾,據說這樣可以讓女觀眾們更真切地欣賞他彈奏時的英姿。
  • 鋼琴之王,樂之巔峰:品味李斯特超凡的藝術人生
    我告訴你,我會帶她一起去君士坦丁堡,但現在她卻死了。當我想起她時,心中總激起莫名其妙的古老而奇異的哀歌。人生變來變去,總還是那麼一回事。」瑪麗現在明白了,當一個被理想化的人突然變得殘忍起來,開始剝削別人對他的愛時,那是一種徹底的幻滅。瑪麗的自尊心極強,她雖然願意成為李斯特的情婦,卻不願變成他的情婦之一。於是她開始報復,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糟。
  • 【星人物】鋼琴之王李斯特:披著僧袍的魔王
    這是一場19世紀鋼琴演奏界的世紀之戰,在陪賽的名單上,除了李、貝,還有4人,其中就有李斯特的恩師車爾尼和李斯特的摯友蕭邦。一曲終了,掌聲四起。最後,輪到壓軸的李斯特登場,他面帶微笑,瀟灑地落坐於場中央早已擺放好的、他最愛的帶獅鷲裝飾的德國貝希斯坦鋼琴旁,側對觀眾,據說這樣可以讓女觀眾們更真切地欣賞他彈奏時的英姿。
  • 李斯特與標題音樂
    《愛之夢》淺談李斯特在標題音樂上的主要成就往期內容:1、霍洛維茨談李斯特丨「 李斯特是鋼琴史上無比重要的一個人物,一個超凡的人,真正了解鋼琴的性能。」 2、每晚音樂課堂丨布倫德爾解說演奏李斯特《旅行歲月》丨李斯特要我們聽到的,不只是那音樂本身…… 3、你真的了解車爾尼嗎?他是如何培養李斯特的? 4、李斯特的一生丨"他沒有自己,時時準備為別人犧牲,猶之十字架上的基督!" 5、與兒子談李斯特丨我想他已經有能力享受音樂,從而讓他的生命更豐富!
  • 【每日一曲】 孟德爾頌《婚禮進行曲》
    【每日一曲】
  • 村上春樹與李斯特的《巡禮之年》
    而此次引導主人公多崎作踏上旅程的旋律則是弗朗茲·李斯特的《巡禮之年》。《巡禮之年》創作的背景,乃因李斯特在巴黎結識了已婚的瑪麗‧達古爾伯爵夫人,而她為了遠離世人議論,拋夫棄子,與李斯特前往日內瓦定居。接下來的四年,兩人旅遊瑞士與義大利。
  • 被貝多芬親吻的12歲鋼琴神童,李斯特
    《鍾》,創作出六首《帕格尼尼練習曲》,「鋼琴之王」的美名逐漸被叫響。 接下來的12年裡,李斯特與世隔絕,佳作迭出。 其作品包括《b小調奏鳴曲》、《但丁交響曲》、《浮士德交響曲》等,著名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開始發表。李斯特與《匈牙利狂想曲》是完美的統一體,正如圓舞曲之於施特勞斯、交響曲之於貝多芬一樣。經典動畫片《貓和老鼠》中,就穿插了李斯特《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等曲目。
  • 李斯特沒有花生餅
    掌心大小,中間微凸少許,四周薄如蟬翼,餅身香脆,色澤如同優格焦糖,香酥花生以均勻的分解體,不規則地俯臥在餅乾表面。花生餅的魅力,如同蜂蜜之於小熊,香腸之於小狗,在美味中催化音符與節拍,奏成幸福迴旋曲。在那個講求出身和階層的時代,雖然李斯特只是親王府一名低階官員的兒子,卻因兼具天才和魅力,一生尊若君王:無需追求成功,成功自來找他。我想,對於李斯特來說,他不需要燻魚的獎勵,也錯過了花生餅的歡喜。對於天才,形式主義的物質獎勵略顯尷尬,如英雄無用武之地。
  • 鋼琴之王 — 李斯特!
    今天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的冥壽。頭一仰,把頭髮甩回去,這時琴旁的身影令人聯想起我們青年時期照片上靈氣風發的神情。他是個自大狂,誰不把眼睛盯在他身上,他就受不了。在音樂會上,樂隊全奏時,他說話、做手勢、打拍子、跺腳、搖動身體,故意讓他常愛佩在身上的勳章獎牌叮噹作響。臺上往往放三架鋼琴,選用其中任意一架。難得有鋼琴最後不斷弦斷槌子的。
  • 浪漫的鋼琴之王——李斯特
    代表作:交響曲《浮士德》《但丁》,鋼琴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成就: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的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 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首創背譜演奏法,被譽為「鋼琴之王
  • 李斯特,浪漫主義時期的大師
    很多人說李斯特是一流的演奏家和二流的作曲家,但我覺得這個說法很不準確。關於李斯特的演奏效果與技巧都是當時的頂尖,很多記錄也說明了整個歐洲對李斯特的喜愛。第九首回憶,淡淡與寧靜的優美感;第十首熱情很激烈,第十一首夜之和諧用大量的八度和和諧的和旋把樂曲推向高潮,樂曲的壯闊大氣是古典主義中很少出現的。第十二首追雪,我每次聽都會感覺一震,印象派的很多作品其實都能在李斯特的作品中找到開端---對具象事物的描述和模糊輕盈的旋律。常見的作品,愛之夢,鍾,森林的呼嘯,侏儒之舞,等等等等很多人也已經表述過很多了。
  • 李斯特一生所愛的三個女人為何全是伯爵夫人?
    《梅菲斯特圓舞曲》李斯特一生所愛的三個女人為何全是伯爵夫人  很多年後,當兩個人在巴黎重逢的時候,李斯特風度良好地說:瑪麗,讓我用鄉下人的方式說話,願上帝與你同在,不要再怨恨我吧。聞此瑪麗聲淚俱下,她一輩子都深愛著李斯特,可是對於李斯特來說,雖然他表面上從來沒有責怪過她,實際上他一直對她公開的毀壞耿耿於懷,以至於在瑪麗死後,李斯特表示,這是一個不值得提起的女人。
  • 李斯特《鬼火》到底多嚇人丨免費索取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練習曲》樂譜
    :1、喬治亞美女鋼琴家卡蒂雅的《李斯特》;2、淺析李斯特的鋼琴曲《嘆息》丨他的晚期「作品在具有高難度技巧的同時,也具備人文關懷和深厚的藝術底蘊。」 3、李斯特童年輝煌的日子;4、朱雅芬編譯丨鋼琴大師談鋼琴演奏(四)丨李斯特曾經對我說:「不要模仿任何人,而要培養你自己的個性,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的路走。」
  • 李斯特 開啟浪漫主義的輝煌時代
    有著傳奇演奏與愛情色彩的伊沃·波格雷裡奇,比他大20歲的妻子,鋼琴家愛莉莎·克扎拉茲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斯特·西羅第學派傳人;《阿蘭胡埃斯協奏曲》作曲家華金·羅德裡戈的妻子,土耳其鋼琴家維多莉亞·卡米也是李斯特的嫡傳弟子,自從與羅德裡戈結婚後,即中斷自己的演奏事業而全力協助雙目失明的丈夫;阿瑟·弗裡德海姆是作為最能體現李斯特演奏風格的門徒,其最著名的學生是後來獲得第一屆柴科夫斯基鋼琴比賽金獎的範·克萊本的母親
  • 鋼琴之王——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出生於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
  • 李斯特《鬼火》龔井演奏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作曲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浪漫主義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世人尊稱為」鋼琴之王「。弗朗茨·李斯特於15歲時完成《12首超級練習曲》的模版,贈予恩師車爾尼。《鬼火》是其中的第五首,降B大調,小快板,因其中有類似鬼火般到處隱約出現的音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