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阿斯伯格女孩備考研究生,父母育兒日記大公開一

2020-12-22 大米和小米平臺

很多家長都很關注高功能自閉症孩子以及阿斯伯格孩子成長曆程。

22歲的阿斯伯格女孩沐陽,在大米和小米報導過她的故事後(點擊閱讀:融不進幼兒園的阿斯伯格女孩,如何成為智商140的學霸?),成為了很多家長心中幹預成功的典範,她陽光自信,聰明樂觀,雖然還保留著譜系特徵,但一點也不影響身邊的人喜歡她。

目前讀大四的沐陽,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考研,每天至少花上10個小時學習,用她自己的話說「忙得像狗」 ,但依舊樂此不疲。

沐陽近照

這樣的沐陽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在大米和小米的軟磨硬泡下,沐陽翻出了她從事特殊教育康復工作的媽媽和從事兒童心理研究工作的爸爸早年寫下的《育兒日記》,開始整理適用於現在自閉症家庭的內容。

今天是沐陽整理的第一篇——處理高功能自閉症及阿斯伯格孩子情緒問題的方法,文末還有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大米和小米教學總監曾松添的獨家點評哦~~

生氣、傷心、恐懼……

孩子情緒上來了,試試我這幾招!

作者|沐陽

自閉症孩子由於存在語言表達障礙和情緒認知障礙,在面對事物的變化時,往往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從而爆發造成情緒。

孩子情緒來臨時,家長首先要找出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再有針對性的進行疏導。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在以下3個情境中,家長可以嘗試一下我爸媽曾經採用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把壞情緒扔掉!

孩子發怒時 繪畫引導

孩子情緒衝動時,切忌與孩子硬碰硬。家長可以拿出一疊畫紙,一支彩筆,鼓勵孩子將情緒畫到紙上。繪畫,既能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狀態,也能幫助孩子找到情緒的出口。

場景:

3歲的安安,患有孤獨症和動作障礙,普通孩子很輕鬆就能做到的伸直頭、接球、拼拼圖等動作,對安安來說都極其困難。

這天,媽媽工作完回到家時,安安正坐在地毯上拼四塊大板子構成的動物拼圖,安安已經拼好了三塊,正在努力地拼第四塊,只見他額頭上滿是汗珠,顯然已經奮鬥了很久,仍然放不進去。看見媽媽進門,安安躺在地上打滾哭鬧起來。

錯誤示範:

媽媽拉起安安:「不哭了,我們等下再拼。」

安安仍然哭鬧不止。

媽媽有點生氣了,繼續拉安安:「不行!你這樣會……」

安安哭鬧得更厲害了……

媽媽(給了孩子一巴掌):「你真是個任性鬼!自己待這兒!別來煩我!」

正確示範:

安安哭鬧時,爸爸試圖拉起安安,媽媽阻止了,拿來一疊彩紙和一支紫色的筆塞進安安手心。

安安抹著眼淚,在紙上「噌噌」畫線,非常用力,紙頁被劃出一道道深痕。畫滿了,又開始用筆猛戳出小洞。

媽媽適時遞過另一張紙。安安不再哭鬧,開始在紙上快速畫圈,臉上依然有些許的怒火。

第三張紙。安安在紙上畫出了一個大大的笑臉:「我現在心情好多了!」

「那麼,我們一起來把壞情緒撕掉!扔進垃圾桶!」

孩子傷心時

使用簡短的語句引導

高功能自閉症和阿斯伯格孩子容易感到傷心,並且長期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

幼年的我就有這樣的問題,家裡鴿子死了、花兒枯萎了、媽媽去上班、老師先去抱了別的孩子……都可能招來一場長達數十分鐘的嚎啕大哭。

對於已經有一定語言能力的孩子,孩子傷心時家長切忌用長篇大論來說教,或對孩子的情緒野蠻打壓。

最簡單的辦法是,做一個友好的傾聽者,使用「嗯」「哦」「這樣啊」等短語引導孩子將自己的感受描述出來,並表達你對孩子情緒的理解。

場景:

7歲的莉莉早晨起床發現魚缸中的烏龜死了,捧著魚缸哭哭啼啼去找爸爸。

「爸爸……爸爸,我的小烏龜死了,一動都不動了……」

錯誤示範:

爸爸:「沒事沒事,我再給你買一隻。」

莉莉(開始哭哭啼啼):「不,我就想要這一隻。」

爸爸:「烏龜都是一樣的啊,我一會兒就去給你買。」

莉莉(大哭):「我就要這一隻!」

爸爸:「不就是一隻烏龜嗎!你這孩子!真是無理取鬧!」

正確示範:

爸爸:「哦?」

莉莉:「它是我最好的朋友……」

爸爸:「爸爸能理解。好朋友死了一定很難過。」

莉莉:「我給它餵食,給它換水,還和它一起玩。」

爸爸:「是這樣啊,我們把它埋起來吧。」

「好啊。」爸爸和莉莉一起去埋烏龜。烏龜埋好了,爸爸輕聲問莉莉:「寶貝,你還願意交個新朋友嗎?」

莉莉:「嗯。」

爸爸:「那我們再買一隻小烏龜吧。」

孩子恐懼時

真實且平靜地向他描述將要發生的一切並鼓勵他

自閉症孩子有時會對常人忽略的事物感到無比的恐懼。

這種情緒可能來自嘈雜的人群,醫院的來蘇水(一種消毒防腐藥),閃亮的針頭,高分貝的影廳,甚至是計算機的嗡嗡聲。

對於我來說,噪聲和針頭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物。和普通孩子一樣,面對護士和針頭時,迴避、拒絕、驚恐甚至哭鬧都是我經常爆發出的反應。

孩子恐懼時,父母不要打壓或否定孩子的情緒。

▲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通過擁抱等方式喚起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對於略大的孩子,則要提前將事實真相告訴孩子,並以堅定的態度鼓勵孩子接受。

▲當然,在孩子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心理後,父母一定要當面給予鼓勵和嘉獎,來強化這個行為。

錯誤示範:

孩子每周都要去打過敏針。儘管並不是很痛,孩子依然非常恐懼,每次都大哭大鬧。

媽媽:「真搞不懂你這孩子!那有什麼疼的!你哥哥打過敏針就從來不哭!沒用的膽小鬼!」

孩子:「嗯……既然媽媽都認為我沒用,是個膽小鬼,那就算了吧。」

正確示範:

10歲的軒軒,阿斯伯格症候群孩子,即將面臨核磁共振檢查。媽媽知道,軒軒非常恐懼噪音,但這個檢查必須要做,而軒軒,不得不在充滿了噪音的環境中躺大約15分鐘。

直接跟軒軒解釋核磁共振的作用,他不能完全聽明白,媽媽找了一些醫學影片,陪軒軒反覆看其中病人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片段,並向軒軒灌輸明天要配合檢查的概念。

檢查當日,媽媽攬著軒軒坐在檢查室外:「一會兒我們要進去做檢查了,你得自己躺在床上,躺大概15分鐘,不要動。檢查時會有咔咔的切片聲和吱吱的電流聲,不過都不會傷害到你。如果你感到不舒服,可以直接告訴醫生。媽媽也會坐在旁邊陪著你。」

聽到「媽媽也會坐在旁邊陪著你」,軒軒長舒了一口氣,眼神中還留著一絲緊張:「那,如果我還是害怕呢?」

媽媽:「那麼,軒軒就在心裡對自己說,我是最勇敢的孩子,我一定能平靜地面對這一切。」

默念著媽媽傳給自己的「秘訣」,軒軒獨自躺在床上完成了檢查,儘管中間因為緊張兩次需要媽媽安撫情緒,總體還算是順利。

出了檢查室,媽媽拿出手機跟軒軒的外婆打電話:「媽,你知道嗎?你的外孫子真是太棒了!儘管很害怕噪聲,他還是一次做完了檢查!多麼勇敢的男孩子!」

聽到媽媽的褒獎,軒軒驕傲地笑了。

專家點評

對付自閉症孩子的情緒問題,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大米和小米教學總監曾松添也有妙招來傳授——

文 | 曾松添

大米和小米教學總監

美國華盛頓大學特殊教育博士

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BCBA

自閉症孩子和我們普通孩子一樣,都會有喜怒哀樂等情緒行為。

作為家長或老師,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時,首先心態上要接受「人都會有情緒」這個大前提,千萬不能用聖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文中提到的孩子有情緒時的錯誤示範,其實總的問題就是「不允許孩子可以有情緒」。

相反,有經驗的家長或老師,在孩子處於情緒爆發時,更應該放下身段,用關切的眼神表達你的理解,用平靜的語氣描述你明白孩子為什麼傷心憤怒(我知道你因為蛋糕掉地了不開心),自閉症孩子會感受到你其實能理解ta,自然就為接下來的情緒平復做好了鋪墊。

這個階段最切記的是火上澆油。

有位家長跟我分享,有一次自己的自閉症孩子因在公共場合打別人被家長投訴,他想阻止但拉不住,於是狠狠地打了孩子一耳光,結果導致孩子情緒完全爆發,把商城的盆栽擺設摔了一地……

其實,你的每一次粗暴動手,都在示範壞的情緒處理方法。大人的角色不是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和他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學習如何與情緒好好相處。

幫助孩子平復情緒的最常用方法就是轉移注意力,畫畫、數數、深呼吸、吹「蠟燭「或離開現場等方法都可以。

等孩子平復了,我們一定要及時復盤,和孩子一起商量下次遇到類似情況可以怎麼做(替代行為)。日積月累,孩子一定能通過您的引導,用更理性合理的方式去應對情緒。

破解自閉症孩子的情緒問題,更多方法請點擊:

自閉症兒子發起情緒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不受控制,怎麼破?

74%自閉症兒童存在情緒調節能力不足問題——

注意!可能正是你的態度左右了孩子的情緒問題!

教會孩子處理情緒,先從這件事開始

不按孩子的「套路」走他就鬧情緒,怎麼破?

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按這些步驟來!

孩子在學校有情緒問題怎麼辦?美國心理學博士教你見招拆招!

五步,做孩子的情緒教練!

搞定重度自閉娃的情緒問題,全靠這五招

END

編輯| 春桃 主編|潘採夫 圖|包圖網

相關焦點

  • 「我們是阿斯伯格,但也可以過得很不錯!」
    今天,我們邀請了3位阿斯伯格人士,講述他們的經歷。通過他們的自述,我們或許可以打開一扇窗戶,看清阿斯伯格人士的痛苦和快樂,夢想和未來。@渣黑女,24歲,研究生在讀,2020年確診為阿斯伯格@北淼男,20歲,大專生在讀
  • 阿斯伯格是天才病嗎?
    阿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典型自閉都是同屬於自閉症譜系下的發育障礙,簡單的說,阿斯伯格是最輕微的一種自閉症。阿斯伯格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能力弱,一般智力正常,學習能力正常,語言能力也基本正常。 很多阿斯伯格症的孩子長大以後擁有了高學歷和好工作,成為醫生、工程師、大學教授和科學家。臺北市長柯文哲就是阿斯伯格症患者,他的兒子也是。
  • 阿斯伯格孩子的世界有誰懂 智商高卻難融入社會
    3月底,發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則社會新聞,將一個特殊的人群推向了公眾視野——阿斯伯格症候群兒童。7歲的男童歡歡,張口就滔滔不絕地講述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關係,平時也唯獨喜歡看時政新聞,尤其關注美俄關係。歡歡的父母原本還曾為孩子的突出表現而欣喜,但隨著歡歡年齡的增長,他這一特殊才能讓別的小朋友幾乎無法與他交流,家長開始擔心了。經醫生確診,歡歡得的是典型的阿斯伯格症候群。
  • 一文讀懂阿斯伯格綜合症——天才在左,自閉在右?
    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驚人的天賦、卓越的功績,然而,殊不知,阿斯伯格綜合症(Asperger’s Syndrome,AS)已經成為將這三個人聯繫起來的新方式,目前神經科學家已經認定這三人都罹患這一特殊的神經源性疾病。
  • 患阿斯伯格的丈夫在治療師妻子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的自我幹預
    好書共賞:阿斯伯格人士婚戀指南《最佳實踐日記》首先,她讓我完成了每晚8點半的日常程序,她充分意識到這對我內心平靜有多重要:我每天晚上8點半必須在樓下按順時針的方向轉一圈看看有哪盞燈是開著的,然後盯著前面的窗戶,從視覺上把鄰居的屋頂排成一排。完成了所有這些工作後,我終於坐在了她的辦公桌旁,Kristen 坐在電腦前,對我實行了在線阿斯伯格症候群評估。Kristen穿著長睡衣,看起來就像一位臨床醫生,她囑咐我誠實地回答問題。
  • 劉璇曬八本育兒日記:父母的堅持,才能換來孩子的成長
    最新一期節目中,劉璇因為臨近預產期,把照顧雄赳赳的任務交給王弢,她拿出了八本育兒日記 從3歲開始練體操,12歲入選國家隊,到21歲退役,劉璇在多年的刻苦訓練中養成了高度自律的堅持意識,這也成為了她當媽媽後的育兒法則。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 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堅持到底的意志品格,看似很難做到,但是只要父母跟孩子一起努力,必定會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 孩子備考不在狀態,父母這個動作,讓孩子從新振作起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今年高校畢業生有創近幾年有一次新高874萬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很多人,為了能更好的就業,會選擇考研,或者提升自己的學歷以及深造,而考研一直以來人數都比較多,也不比高考簡單,因此競爭也會比較大。
  • 兒童出現性格孤僻,無法正常的社交,請家長警惕阿斯伯格症候群
    01undefined一、undefined什麼是阿斯伯格症候群?其病因和症狀有哪些?1、疾病定義阿斯伯格症候群屬於孤獨症的一種譜系,是廣泛發生於剛出生的嬰幼兒期到六歲左右的孩童時期的發育障礙。在臨床醫學上阿斯伯格症候群被誤診的現象十分突出,許多八歲甚至青少年都會因為不合群被同學孤立,使青少年情緒低落,久而堆積成疾,進而發病成抑鬱症等症狀。阿斯伯格症候群患病率並不高,其中剛出生的兒童發病率低一些,但是一歲到三歲兒童發病率較高一些,是一種大腦廣泛發育性障礙。
  • 茂名17歲少女遭父母逼婚嫁22歲男子,女子:想上高中父母不給學費
    近日,廣東茂名高州雲潭鎮17歲女孩小閒(化名)前往鎮婦聯「舉報」,其父母逼婚讓其嫁給僅見面了6次的隔壁村22歲男子,引發廣泛關注。 小閒出生於2003年1月,今年17歲,2017年,剛初中畢業的她被父母帶到外地打工。
  • 劉璇曬八本育兒日記,網友:世上只有媽媽好
    近日,演員劉璇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中,曬出八本育兒日記引起熱議,這些日記每一本都厚厚一疊,事無巨細的記載了兒子從出生到現在的睡覺吃飯過敏喜愛等,堪稱絕世好媽媽。劉璇是榮獲世界冠軍的前運動員,運動生涯也斬獲無數冠軍,後來於2001年退役,然後參與拍攝了電影《我的美麗鄉愁》飾演女主角細妹,憑藉此電影榮獲當年最受歡迎女演員銅獎,隨後陸續出演了電視劇《我和我的父親》《終極目標》《女拳》《穿警服的那些女孩兒》等令人印象深刻,並於2013和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王弢登記結婚,此後生下兒子『赳赳』,近日劉璇也在個人社交平臺發布稱妹妹來了,意味著二胎是個女孩
  • 14歲阿斯伯格男孩與媽媽的一場對談,暴露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以上問題,來自14歲的阿斯伯格男孩和他的媽媽之間一場面對面,直擊心靈的對話。這是我國臺灣地區一家媒體製作的一檔真心話對談節目。孩子是父母最大的軟肋!多少次,為了孩子,多少父母低下了從不曾低的頭,走過了從未曾走的路。問題2我是否覺得你不夠愛我?
  • 當年,上海22歲女研究生被拐賣,被整個村子囚禁71天,後來怎樣?
    這位22歲的研究生,被賣到了偏僻的山村,而且被囚禁了整整71天,還被迫要給一個駝背生孩子,這位女研究生的一生差點就因此而毀。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一、偶遇女孩 事情發生於1988年,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蓮(化名),當時的她已經成為上海某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在當時,一個大學生就已經十分金貴了,作為研究生,她的含金量可見一斑。
  • 大晨媽媽:《大晨媽媽手繪育兒日記》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乖起來要把媽媽融化,瘋起來也能把媽媽弄瘋」的熊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媽媽眼皮底下長大,又是如何感動所有人的吧…… 。。。。。。。。。。。。。晨媽出版的前幾本書是文字+插畫的模式。
  • 鄒小兵薦電影①|《亞當》:阿斯伯格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可以說,《亞當》較全面地描述了阿斯伯格症候群人士工作、生活和愛情的狀況。今天主要談談男主角亞當的愛情故事。電影的開始,亞當一個人住在紐約曼哈頓的一套公寓中,年輕漂亮的女孩貝絲因為失戀決定更換住所,也租住了亞當住的同一間公寓。亞當跟貝絲第一次見面,就充分「展示」了阿斯伯格症候群的特徵,讓貝絲感覺失望和沒趣。分享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
  • 請考慮吳謝宇是阿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可能性(2/3)
    被阿斯父母帶大的孩子,會因後天養育的原因,呈現出不少阿斯的外顯行為特徵。先說你是阿斯的可能性。其實大多數阿斯的自我認知並不好,尤其沒有好到能進行比較細緻、完整的自我觀察和反思。無論是ToM心理理論還是共情,都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對他人,一個是對自己。因為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缺乏認知了解和應對,阿斯會表現出對一些錯誤的不知反悔、缺少自責,更很少愧疚,常常一犯再犯、堅決不改。
  • 無法治癒的阿斯伯格症候群主要病因有哪些?怎麼治療會更好?
    導語:阿斯伯格症候群這種疾病一說起來很多人都會覺得十分的陌生,其實這種疾病在中國兒童孤獨症譜系的患病概率是會在26.50/10 000的,阿斯伯格症候群患病概率大概是會在為14.00/10 000。這種疾病的男女患者比例是2.3∶1~6.5∶1,一般會在患者3歲之前起病。這種疾病的好發人群主要是0~6歲嬰幼兒以及男性發病率多於女性。
  • 又一11歲女孩跳樓自殺,為人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
    前天,我在知乎看到一個熱門話題:如何看待揚州11 歲女孩墜樓身亡,目擊者稱「作業沒做完,和父母發生爭執」
  • 15歲女孩交往22歲男友遭父母反對,之後二人竟合謀將父母殺害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本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近日,一名來自印度的15歲女孩,竟因父母反對她與22歲男友交往而將他們殘忍殺害。 據印度媒體12月19日報導,12月17日,一名來自中央邦的女孩因殺害父母而被當地警方逮捕。同時,她的男友也因為策劃這起謀殺案而被刑事拘留。
  • 媽媽讓阿斯伯格兒子退學去讀特校後驚訝發現:孩子居然變了樣子
    2歲多被確診為阿斯伯格症候群,緊接著馬上幹預,之後跟著普通孩子的步伐上幼兒園,上普通小學,初一時遭遇勸退……今年,這個叫包子的男孩15歲了,在一所特殊學校讀高一。由於上天「眷顧」,給了我們一個阿斯伯格孩子。他不一樣的成長道路,使得我們當父母的路也不一樣。感謝這個不尋常的孩子,讓我能夠在陪伴他的路上不斷自我救贖、自我成長。所以,比起這些年他學到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他的這段經歷,讓我學到了什麼!
  • 正經人誰寫日記啊?你還別說,每個家長都應該有本「育兒日記」
    家長擁有「育兒日記」的必要性家長的額「育兒日記」與不同日記有很大的不同:普通日記是記錄心得、抒發情感的,而育兒日記更像是一份「觀察報告」,從第三者的角度對寶寶進行全面客觀的記錄。如果寶寶被懷疑患有兒童發育性疾病,這種日記的意義將會更大。育兒日記,其實也是對寶寶成長的一段美好的回憶。很多家長都會用照片和視頻記錄寶寶生活的一點一滴,其實這何嘗不是一本「育兒日記」呢?只不過它沒有被寫在紙上罷了。育兒日記都要寫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