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範曄
世上好詩無非貓詩。不是寫貓的詩,就是貓一般的詩。
貓詩有豪放派。史蒂文斯一言以蔽之:「巨貓必須強勢地站在陽光裡。」
「火焰似的燒紅,/在深夜的莽叢」(徐志摩譯),是布萊克的大貓。「強韌的腳步邁著柔軟的步容,/步容在這極小的圈中旋轉,/仿佛力之舞圍繞著一個中心,/在中心一個偉大的意志昏眩」(馮至譯),是裡爾克的大貓。
貓詩有婉約派。吾友清心閣主人亦貓奴中人,為我搜羅日文貓詩並提供漢譯,奇文共賞。小林一茶的貓俳句,清新可喜:
蒲公英(たんぽぽ)の天窓(あたま)はりつつ貓の戀
頭頂蒲公英,貓之戀
鼻先に飯粒つけて貓の戀
鼻尖沾飯粒,貓之戀
貓の子が 手でおとす也(なり)耳の雪
小貓仔,抬爪掃落,耳上雪
豐子愷與貓
悼亡貓詩,無過於夏目漱石為《吾輩是貓》原型貓題寫的墓志銘:
この下に稲妻起こる宵あらん
這裡無夜間閃電
貓詩另有格物致知一派。有日本古歌謠說:
六つ丸く 五七卵に 四つ八つは 柿の核なり 九つは針
六圓,五七卵,四八柿核,九成針
大意是說:貓的瞳孔早晨六點是圓的,上午八點和下午四點是雞蛋形的,上午十點和下午兩點如柿子核,正午則細如針。
此說應源自蘇軾《物類相感志》:「貓兒眼知時,有歌云:子午線,卯酉圓,寅申巳亥銀杏樣,辰戌醜未側如錢。」
另見清王初桐《貓乘》:「《易經存疑》:貓兒眼中黑睛,一日隨十二時改變。其歌曰:子午線兮卯酉圓,寅申巳亥如棗核,辰戌醜未杏仁全。消息之理最明白,此見造化之妙處。」
博爾赫斯與貓
貓詩有玄學派。《老虎的金黃》讓全世界都知道博爾赫斯是大貓愛好者。上帝造貓為了滿足我們撫摸老虎的欲望,波德萊爾的這句話一定讓阿根廷的盲詩人心有戚戚。以撫摸貓背來撫摸歷史,辨識永恆的斑紋(或交叉分岔小徑)無須眼睛。
比恆河或者日落還要遙遠。
你的脊背容忍了我的手
慢條斯裡的撫摸。
你,自從早已遺忘的永恆,
已經允許人們猶疑的手撫愛。
你在另一個時代。
你是像夢一般隔絕區域的主宰。
陽光,茉莉花香,黃絹衣服,Fleurs du Mal(惡之「華」),然後就是嫩手的撫摸了。 ——芥川龍之介這一篇《波斯貓》算什麼派好呢?
拉蒙·戈麥斯·德拉·塞爾納說:貓認為月亮是一碟牛奶。他似乎太過低估貓的想像力了。貓在想什麼,這一千古難題才配得上半人半貓的斯芬克斯的終極提問。
古巴女詩人杜爾採·瑪利亞·洛伊納茨(Dulce María Loynaz)的小詩讓我們堅信,主人公是貓版的瑪麗·雪萊,而我們都是它的弗蘭肯斯坦:
這隻黑貓盯著
我火紅的小心臟
在它的玻璃魚缸裡……
海明威與貓
貓詩有風雅頌。西班牙詩人翁布拉爾(Francisco Umbral)讚美一切貓,因為他們有「中華智者的東方美」。
聶魯達的《貓頌》是必須引用的:
動物都
不完美
……
貓
只有貓
一出現就完全
且高傲:
從誕生就毫無瑕疵
獨來獨往並知道自己要什麼。
人想成為魚和鳥,
蛇想長翅膀,
狗是迷失的獅子,
工程師想當詩人,
蒼蠅學習要成為燕子,
詩人努力模仿蒼蠅,
但貓
只想作貓……
讚頌一隻貓是對詩人的終極試煉。詞語魔術師聶魯達毫不吝惜各色比喻修辭,除了「具備船身的線條」這樣對他來說最高級的讚譽外,仍嫌不足:
噢無疆土的
小小帝王,
無祖國的徵服者。
迷你的沙龍之虎,新婚的
蘇丹來自
以愛欲為瓦的天國
……
薩特與貓
《貓頌》幾乎不可避免地寫成了一首宗教詩:
當你經過
將精巧的四足
落在地面,
嗅著,
質疑著
塵世的一切
因為一切
都是俗物
在純潔無玷的貓足下。
論貓詩的教誨功能——可以興,可以觀。如斯神聖造物,引導我們學習謙卑的智慧:
人們自以為是貓的主人,所有者,同伴,學生或朋友……
我不。
我不能苟同。
我不了解貓。
我知曉一切,生命及其群島……
但我無法破譯一隻貓。
好詩取神象外,無跡可尋。羚羊掛角,天馬絕塵,不足以形容,應如:
雌貓晃動尾巴,
天鵝絨的雷達,
操控身後的黑夜。
(翁布拉爾)
詩貴含蓄。就像貓在被愛撫時一副無辜的樣子,像翁布拉爾的貓,藏起利爪「好像女王藏起匕首。」
貓詩證史,貓實正史。詩人告訴我們,想要了解世界,最好的辦法是把一隻動物放出去一段時間。就像諾亞在方舟上放出鴿子,歸來時帶回了橄欖枝和可棲息之地的消息。於是翁布拉爾每天下午放他的貓出去,就像射出一支箭,射向確定而未知的目標。
「貓是唯一能返回的箭。它有箭的耳朵和箭的速度,但卻不會留在靶心,而是帶著全世界的文字回來,都寫在它輕盈的背上,女沙皇的眸子裡……沒有任何動物,東西,書本,女人,旅行能概括人類的歷史,像一隻射向世界的貓那樣。」
村上春樹與貓
貓詩有有貓之境。有貓之境,以貓觀物,故物皆著貓之色彩。如翁布拉爾的《雌貓和雪》:
我的貓在看雪
她看見的是一隻大白貓。
她看見的是一隻雪花貓。
她看見
雪溫柔的抓撓,
大貓精巧的爪子。
一隻冰冷的貓,
神秘的貓
從天空的平臺而來,
來自沒有老鼠的房頂,
雪柔軟純潔的腳印,
帶著貓的尾巴,他的千條尾巴
和這雙貓的眼睛
雪觀看我們的生命。
新來的貓,巨大的貓,
手腳潔白輕巧,
美麗,會融化的貓
你嚇著了我的貓,
或者讓她感到無聊
就像純潔最後總讓人無聊。
貓詩有無貓之境。無貓之境,即物即貓,非我非貓,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貓。西班牙詩人海梅·席勒斯(Jaime Siles)賦得《北京故宮》:
木為柱
遠古漆紅
仿佛時間之血
無盡旋轉。
在一重重
漫長遲緩的屋簷下
只有一個囚徒,
被畏懼他的人
稱之為皇帝。
我整整一生
就像這座宮殿:
其中唯一的禁地
正是我自己。
本詩完全可以獻給紫禁城一品鎮殿靈貓,人稱武英殿小白的那位(那天去宮裡看畫展時見到了好幾隻流浪貓,其中一隻神情依稀相似)。
故宮的貓
另有一種貓詩。比如這首《在海灘》:
在細沙上
我要蓋座城堡。
等漲水的時候
送給海潮。
她會對我說:謝謝!
我就說:不客氣!
她會在城堡裡
留下一條魚。
在細沙上
我要蓋座城堡。
本文節選自
《詩人的遲緩》
範曄/著
東方出版中心
202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