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司改紅衛兵變「司法恐龍」?

2021-02-18 小明哥哥

從司改紅衛兵變「司法恐龍」?

離開檢察界近30年後,邱太三強勢回歸,擔任法務部長。 攝影◎郭晉瑋

1988年是臺灣司法界改革標誌性的一年,當時的菜鳥檢察官邱太三遇上「吳蘇案」,讓他憤而離職,開起律師事務所。因常接到集會遊行等案件,讓他熟識民進黨立委洪奇昌等人,之後更進入民進黨,一連當選國代、立委,人生居然轉行從政……

運動健將、法律人、民意代表、地方官員、黨務主管、兩岸事務幕僚……做為政治人物的邱太三有著一段「非典型」的從政經歷,也正因歷練完整、經驗多元,在民進黨贏得島內「大選」後,他就被寄予厚望,成為「內閣閣員」的熱門人選。最終,邱太三被林全「內閣」延攬為「法務部長」,在政壇轉了一圈後,回到法律人的軌道。

2017年3月24日同婚釋憲案憲法法庭上,臺灣地區「法務部長」邱太三一席「考妣說」,在網絡上引來撲天蓋地的批判。加上前一天不在政壇的同黨同志羅文嘉也在媒體上批評,邱太三有關警察盤查的辯護讓他「難以入眠」。頓時,邱太三彷彿成了一隻「司法恐龍」,一個民進黨政府保守法律觀的代表。

其實近三十年前,邱太三曾經是臺灣地區最激進司法改革的象徵人物之一。那時臺灣才剛解嚴,但法院,依照當時流行的說法是,還是「國民黨開的」。

1988年是臺灣地區司法界改革標誌性的一年。當年「司法院」第四廳廳長吳天惠與擔任律師的太太蘇岡,涉嫌司法黃牛、關說案,引爆了新竹一群「司法紅衛兵」鬧革命。先是高新武「抗命」拘提吳天惠夫婦,之後吳蘇兩人被判無罪,再度讓新竹地院謝啟大等四位推事、新竹地檢署一位檢察官與新竹調查站三位幹員集體辭職抗議。

那位辭職的檢察官叫做邱太三。他當時還在臺大念法律研究所,擔任檢察官才兩年。當時他愈來愈覺得司法圈有一股內化的力量,沉浸其中愈久,對正義的追求也愈消極。吳蘇案的判決,讓他對司法革新愈悲觀,於是辭職。

辭去了人人稱羨金飯碗的邱太三,從此以後的人生故事轉了彎。之後他棄法從政,歷經民代及縣市副手的洗禮。2016年5月20日,離開檢察界將近三十年的邱太三,終於以「法務部長」姿態強勢回歸。

他有著首長少見的坦率,最常掛在嘴邊的不是輝煌的政治路,而是運動史。一個始終放在他心上的願望是當體育老師,他說當官從來不是夢想,只是被政治的洪流推著走罷了。

現年六十歲的邱太三出身臺中大甲望族(1956年8月30日生於臺中縣大甲鎮今臺中市大甲區日南地區打鐵莊),與臺中政壇勢力「紅派」關係很深,臺灣地區「立法院」前院長劉松藩就是他的表叔。據稱,邱家興盛時期,僅每年從佃戶收取的租金就足夠在鎮上買到整排樓房。雖然家境不錯,但好動的邱太三少時卻無甚大志,想過經商,想過到山區當體育老師,卻從未想過從政。

他個兒不高但熱中運動,國小是躲避球校隊,國中是桌球與籃球校隊,高中是桌球校隊,大學是田徑與桌球校隊,課業對他來說從來不是積極目標,當個體育老師則是夢想。「我曾經在運動會裡的撐竿跳,贏過名將古金水(已歿)。」這個秘密他潛藏在內心四十年,直到2016年擔任「法務部長」,才在記者會上漏了口風。


邱太三初中就在臺灣省桌球比賽中拿過名次,差點被保送體專學校。高中雖然就讀於著名的臺中一中,但因為始終對課業不上心,第一次考大學只考上一所普通私立學校的會計系。嚮往商學院的邱太三原本欣然接受考試結果,卻因被女同學說「沒志氣」而決定重考。他原本還是想進商學院,但為證明「我也能」,不服輸的邱太三於是燃起戰鬥魂,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結果誤打誤撞進了久負盛名的臺大法律系,也讓他遇上一生真愛、現任妻子宋富美。

進了臺大,邱太三依舊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課外。他加入院系的各種球隊,四處徵戰;也參加登山社,四年間登頂臺灣「百嶽」中的四十餘座;更成為校田徑隊一員,曾與臺灣田徑名將古金水同場競技。至於課業,對他而言,及格就好。

在臺大校園內,邱太三跟著教授李鴻禧與翁嶽生鑽研《憲法》,在校外他則因緣際會接觸黨外人士,還幫黨外大老黃煌雄助選。政治悄悄接近了他,課業卻因為馬虎而遠離了。不愛上課,所以考試前總得借筆記來惡補,邱太三就這樣遇見一生的伴侶——同班同學宋富美,這段緣分也真正成就了邱太三的法律人之路。畢業後,認真學習的宋富美沒有懸念的考取了司法官資格,而立志從商的邱太三則毫不猶豫地到民間企業就職,宋家父母為此質疑邱太三「不務正業」,認為邱太三沒前途,無法確保女兒幸福,大力反對兩人交往。為了挽回這段關係,邱太三放棄工作,為愛覺醒,決心專心從法,全心準備司法官考試,而且考取臺大法律研究所。至此,邱太三讓宋家同意了婚事,也「意外」對法律產生了興趣。


「他大學很活潑外向,但不太認真上課,所以畢業後聽說他考上司法官,我覺得……滿厲害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這段話,讓邱太三笑出聲來:「大家都知道我大學成績是倒數,考上司法官還有人說,『三仔都考得上,那我也要來考。』」

若說是愛情驅使邱太三走上法律之路,那麼《金水嬸》則繪出他價值觀的底色。他讀書時大量涉獵臺灣鄉土文學與政論雜誌,王拓代表作《金水嬸》是他的政治啟蒙讀物。書中展現「上層人」的醜陋與扭曲、貧苦人的絕望與韌性,刻畫了一位臺灣鄉村母親慈悲、善良的形象,也影響了邱太三對公平與正義的看法。

邱太三苦讀兩年後,在同一年考上司法官與臺大法律研究所,用行動說服宋家把女兒交給他。但世事多變化,邱還在當菜鳥檢察官時竟發生「吳蘇案」,讓他憤而拋棄這個得來不易的金飯碗。

進入司法體系後,邱太三先後在臺南、新竹等地任檢察官,正遇島內轟動一時的吳天惠、蘇岡關說司法案。時任「司法院第四廳廳長」吳天惠與其妻蘇岡律師以能向法官關說為賣點,向委託人索取巨款,企圖影響一宗貪瀆案件。此案起訴到法院,最終以吳天惠被判無罪終結。1988年,新竹地檢署檢察官高新武越區辦「吳蘇案」後遭彈劾。次年,任檢察官不滿三年的邱太三,因不滿「司法院」與「法務部」息事寧人的做法,與同事高新武、新竹地院法官謝啟大等八人憤而辭職,表達對體制的不滿,並發起向司法改革運動。「他(邱太三)是很有正義感的人,當年我們都認為,司法制度需要大幅改革,身為司法人員,不能毫無作為。」謝啟大日後回憶道。

辭去檢察官少了檢察官頭銜後,邱太三回到臺中市經營律師事務所,並組織起「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免費提供諮詢,還繼續嘗試在民間推動司法改革。

邱太三做律師期間,正值島內政治改革風起雲湧,多元訴求沛然勃發之時,加之少時受到黨外政治文化的薰陶和法律人自身的正義感,他常常接手民眾參與集會遊行遭起訴的政治案件。這一段經歷埋下他與民進黨新潮流系重量級人物、時任「立委」洪奇昌、「國代」蔡明憲等人合作,進而踏入政壇的種子。

邱太三在洪奇昌「連哄帶騙」下進入民進黨,一連當選國代、立委,人生居然轉行從政。洪奇昌回憶道,「他對司法改革有理念與熱情,又很積極參與公眾事務,所以1996年國代選舉,民進黨在臺中需要一個新人選,我馬上想到邱太三。」這段因緣際會,讓「邱律師」的人生走上新的軌道:加入民進黨,1996年當選第三屆「國代」,1999年當選第四屆「立委」,2002年連任第五屆「立委」,邱太三的從政之路越走越遠、越來越寬。

1997年至1998年間,身為「國代」的邱太三兼任民進黨籍臺中縣長廖永來機要秘書,扮演類似今天副縣長的角色,當年民進黨在臺中縣議席不多,而議長是地方上舉足輕重的顏清標,在此背景下,邱太三往往能居中斡旋,讓議長配合縣政府。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曾任邱太三助理、辦公室主任的「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評價昔日老闆「立場堅定但態度和善,又有律師的條理和口才。」

邱太三當選「立委」後,民進黨內一度以其法律專業,安排其在「司法委員會」效力。但時任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認為黨內缺乏對兩岸經貿政策熟悉的專家,考慮到邱太三執業律師期間曾協助企業主到大陸了解設廠與投資環境,還在大陸待過一段時間,於是讓他日後三年多的「立委」生涯在「財經委員會」度過。邱太三勉力為臺商利益奔走,也成功讓馬來西亞臺商企業在臺灣上市,還曾赴大陸參訪,逐漸樹立起他在民進黨內的兩岸財經專業招牌。

當上立委的邱太三卻給法官妻子宋富美帶來困擾。原來邱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卻有選民在開庭時,故意拿著邱的見解當庭挑戰宋,讓愛惜羽毛的宋富美無法忍耐。她堅持:「你要選立委,我就辭法官。」最後拗不過邱太三,宋富美辭去法官一職(近年才回任),邱則識趣地停止法律諮詢服務。妻子的忍讓換來邱太三的自由,在「立法院」也過得頗愜意,問政之餘一有空檔就運動,還與好友組成泡湯大隊。

2004年陳水扁拿下第二任地區領導人後,也點名他擔任「陸委會」副主委。2004年5月,遊錫堃重新「組閣」。由於邱太三在法律、財經、兩岸領域的歷練以及外界的高度評價,在民進黨欠缺兩岸、財經人才的背景下,他成為新「內閣」一顆活棋。遊錫堃起初徵詢邱太三意見時,即確定延攬他擔任政務副首長級職務,最終根據相關首長安排,在「財政部」、「經濟部」、「金監會」或陸委會中擇一。為此,也有報刊諷刺民進黨當局道,這些職位由得他挑,對邱太三個人或機關本身,「不知道是尊重還是欺負」,面對遊錫堃的抬愛,「邱太三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最終,邱太三被任命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成為吳釗燮的副手。由於吳釗燮是國際關係學者出身,邱太三此番赴命被認為是法律人細緻、規範化的思維和行動來輔助吳。事實證明,邱太三在短暫的陸委會生涯中,在兩岸春節包機等事務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邱太三與吳釗燮合作默契,私交也很不錯。

仕途看似順遂的邱太三,2005年卻被迫接受黨內徵召,辭職投入臺中縣長選舉,在這場不可能的戰役裡,邱太三打得辛苦,遇上了人生最大的挫敗。2005年3月,邱太三為參選下屆臺中縣長而辭去陸委會副主委職務。有趣的是,邱太三與其前任副主委陳明通、繼任副主委遊盈隆三人曾是臺大男四宿舍的「三劍客」,也是每天串門的短褲、拖鞋之交。2005年6月,邱太三在民進黨內初選中小勝前「立委」林豐喜,獲提名參選臺中縣長。最終,他以27.5萬票、39.1%得票率負於競選連任的國民黨籍臺中縣長黃仲生。輿論認為,當時在陳水扁弊案風暴影響下,大環境對民進黨不利,邱太三儘管落敗,還是給外界留下不錯的印象。

競選失利後,邱太三有意淡出政壇,申請成為美國哈弗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儘管新一屆「內閣」改組再度讓他成為媒體熱議和揣測的對象,但他最終選擇攜夫人赴美進修。邱太三大約沒有料到,旅美不及半年,就在一次返臺助選後,被剛當選高雄市長的陳菊留在了身邊,2006年12月獲任高雄市副市長。「光復」高雄市的陳菊讓邱太三再度重返政治路。外界觀察,邱太三政治歷練完整、溝通能力強,是地方首長希望倚重的那種人才。也有評論認為,邱太三所屬的新潮流系在民進黨內屬兩岸政策較開放的派系,由他出任副市長,有助於推動高雄市自由貿易港區計劃及增進高雄港與大陸的交流。上任後,邱太三盡心扮演一名副手的角色,幫陳菊落實政見,在市議會上擋炮火,也在陳菊中風治療期間代理市政數月。

考上臺大國發所博士班的邱太三,始終在政治與學業之間猶疑,最後他決定先完成學業。2007年,陳菊身陷高雄市長選舉官司,市長職務去留可能受判決影響,一片混沌之際,邱太三被視作替補人選。年底案件判決後,陳菊職位不再受到威脅,邱太三即表達倦勤之意,一則希望回到與友人開辦的律師事務所幫忙,二則因在臺大國發所讀博士,有完成學位論文的壓力,至2008年8月,辭呈在被陳菊壓了半年後終獲批准。而友人透露,邱太三堅辭副市長是主動給民進黨敗選後的「青壯失業潮」騰職位。

邱太三回到校園,再次在法學大老翁嶽生的指導下,一年之內完成資格考試與博士論文《臺灣政治民主化與刑事人權法制的立法變遷》。拿到學位後他到亞洲大學任教,過著平靜生活。但人緣極佳的他,在耳邊勸進他重出江湖的人,始終不在少數,邀約不曾間斷,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顯然是蔡英文。

蔡英文2008年扛下民進黨主席重責,力邀邱太三擔任民進黨副秘書長。2011年,邱太三表態爭取「立委」選舉黨內提名,但最終未能出線。儘管一段時間都未出現在臺面之上,但邱太三長期參與「小英基金會」司法改革議題,2012年蔡英文競選失利後邱太三也沒有棄之而去,每周召開兩岸小組會議,邱太三也是必到成員。邱太三的務實認真,讓蔡英文賞識。2014年蔡英文回任民進黨主席,邱太三硬要出任民進黨副秘書長,以其柔軟身段幫助蔡處理黨務。外界評價,出生日期僅隔一天的邱、蔡兩人「非常合拍」。

2014年12月,民進黨在地方縣市選舉中大勝,也迎來一波「用人荒」。新潮流要角鄭文燦拿下桃園市長寶座,新潮流系特別要邱太三到桃園擔任副市長,用他的經驗協助較年輕的鄭文燦。以邱太三的資歷,其實不必去桃園當副手,但桃園市政權得來不易,鄭文燦又是新潮流系的明日之星,故邱太三此去桃園,以老臣姿態「輔弼」之意明顯,日後施政中,邱太三也著實在大溪分局警察肇事逃逸、新屋保齡球館大火等事件處理中幫了鄭文燦大忙。這個經歷也讓他完整了北、中、南政治版圖,這是政壇少有歷練。

蔡英文競選地方領導人時,邱太三就在幕後為司法政策操盤,英全連線挑選閣員時,經歷豐富的邱太三,自然成為內閣裡的活棋。由於邱太三在政府與民進黨智庫都有兩岸政策經驗,原本被視為接掌陸委會的最佳人選。蔡其昌評論,「邱太三很有才能,人緣很好,專長很多,兩岸關係頁數,又是財經法律系系主任,新政府有很多的位置,以邱太三的能力和條件都合適。」但最後蔡英文仍順著邱太三的意願,讓他在睽違近三十年後,重返檢察體系,並擔任最高行政長官、「法務部」部長。出身檢察官體系的邱太三饒了一大圈,又回到熟悉的領域。邱太三需要面對的既有「赦扁」等高度政治化議題,也有包括「廢死」在內的司法改革浩繁工程,綠營對其表現充滿期待。

來到「法務部」將近十個月,邱太三逐漸掌握帶兵的竅門,在他最重視的檢方改革、獄政革新等政策,邱幾乎不假手他人。他對政策熟稔,連記者會都親自上場講解,包括這次憲法法庭,他也堅持要親自出馬。

在政策上,邱太三採取強力主導的做法,但在面對臺灣地區一千多名檢察官時,他會適時放軟身段傾聽基層意見,這種懷柔政策,讓一向好惡分明的檢察界對他的好感度逐漸攀升。

新新聞侯柏青、郭宏治在「邱太三為何從司改紅衛兵變司法恐龍?」一文中批評說,從他上任就高喊「剷除司法界敗類」的口號,可見得深藏在他心裡將近三十年的「吳蘇案」這根刺,始終沒有過去。不過,近三十年前曾激進地追求司法正義的邱太三,卻在三十年後遇到同婚議題時,顯露出他沒有「與時俱進」的一面。

(根據新新聞、華夏經緯網等報導整理)

關注司法改革與發展

小編微信:xiaoming2962

相關焦點

  • 司改戰神:許玉秀
    臺灣媒體報導說,曾是最年輕的女大法官許玉秀卸任後轉任司改會議召集人,她自許「將一生奉獻給司改」,但她支持廢死及陪審制、法庭全面直播的立場,卻與法界多數人意見不合,她嗆辣個性不輕易妥協,點燃司改戰火、讓爭執對立不斷。臺灣地區法界直言,司改會議如年改爭議般,已擴大法律界立場分歧、加速對立檯面化。
  • 【司改】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八)
    2019年,共評查發改等重點案件941件、篩查文書12840份、巡查庭審1000餘個。增設重大敏感案件監督管理系統,利用系統強制檢索、全程留痕、實時查詢、有效追溯,通過對「四類案件」軟體監測,有4件案件納入院庭長全程監督範圍。三是嚴格落實問題案件整改。
  • 高平陵兵變
    這也是一場奠定了三國歸晉基礎的兵變。曹孫劉三家的江山都是用槍桿子打下來的,因此在那時兵變已經變的越來越陌生了。雖然在三國前期,有過王允等人策劃兵變成功的除掉了董卓的先例,但是之後董承伏完等企圖複製王允模式都告失敗。  兵變在後漢王朝的的最後歲月裡,是宦官打倒外戚或者是外戚消滅宦官的法寶,屢試不爽。
  • 主動溝通贏理解 凝聚共識促司改
    7月6日下午,李少平赴寧波市奧克斯集團總部走訪鄭堅江代表,就其提出的統一裁判尺度實現同類案件同一裁判、用判例法實現司法公正與統一的建議進行溝通。座談中,李少平對人大代表對人民法院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李少平強調,人大代表就人民法院深化改革提出的建議很有針對性、實踐性,在修改制定《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和有關司法解釋、司法政策過程中予以充分吸收採納。
  • 「司改措施千萬條,證人出庭最關鍵」
    他告訴南都記者,這個老問題尚未得到較好解決,「司改措施千萬條,證人出庭最關鍵,這個問題不解決,改革的實效就難以落地」。    圍繞證人出庭、冤假錯案防範以及檢察機關「重塑性改革」,近日,南都記者專訪周光權。    南都:你今年為何會關注刑事案件「證人出庭率低」這個問題?    周光權:這其實是個老問題,可就是一直推不動。
  • 彰顯底色 聲聲入心|「紅衛朗讀者」主題系列活動啟動
    「紅衛朗讀者」主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紅衛小學樂學樓3樓多媒體報告廳舉行。(紅衛小學校長肖焱致辭) 紅衛小學校長肖焱首先上臺致辭並解讀了「紅衛朗讀者」的實施方案。她提出,學習是有方法的,閱讀也是有門道的,而朗讀就是閱讀的一個門道、一扇窗口、一把鑰匙,舉辦「紅衛朗讀者」系列活動將讓全校2984名學生的童聲「聲聲不息,聲聲悅耳」。
  • 登州兵變和皮島兵變,明朝東江鎮為何會消亡?
    本文就以時間為主線,揭示東江鎮的兵變,分析其成因以及結果是如何改變了後世局勢的。第二次皮島兵變孫上書朝廷,告知皮島第一次兵變,請黃龍擔任東江鎮總兵。三月,劉興治再次作亂,殺參將沈世魁的家丁。沈世魁是毛文龍的嶽父,暗中謀劃,藉此機會殺掉劉興治,自己管理皮島,處理東江鎮事務。而與此同時,後金趁亂偷襲皮島,沈世魁連同部將張燾擊退後金的入侵。這一年十月,沈世魁見黃龍已繼任東江鎮總兵,心懷不滿,發起兵變。
  • 臺灣著名刑法學者許玉秀談司改
    司改國是會議在各方好奇和質疑聲中落幕了,第一分組王薇君委員兩度上臺拿出來的布條「總統司改玩真的嗎?」收藏著一些國是會議委員和蔡「總統」的籤名,也收藏著對「總統玩真的」的相信。 司法院長與法務部長的圖像 會議的最後一幕,是王委員對著「法務部」邱太三部長說:協助犯罪被害人是極為細緻的工作,在重大案件介入時,要由案件協助專責人員審慎評估,全國總共只有52個專責人員。邱部長回應時被大聲打斷:你根本不懂,我已經努力了四年,根本口吠火車,不懂可以來問啊!
  • 特攝:《假面騎士OOO》火野映司:不想自己後悔,所以會伸手援助
    對於這一事件抱有罪惡感的他開始和本家保持距離,對自身的欲望及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執著,並且改跟母親的姓為火野。由於火野映司自身並沒有欲望,因此可以駕馭使用欲望的結晶王之硬幣而不失控(能夠容納超乎常人的欲望),因此可以使用欲望的結晶王之硬幣而不失控,也是成為擁有「OOO容器」的OOO最適合的人。
  • 宋太宗趙光義到底有沒有參加陳橋兵變?
    公元960年,後周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稱帝之後的趙匡胤由於諸多原因並未著急立太子,相比對兒子的態度,他對弟弟趙光義更加重視。徵討李重進之後,趙光義被封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後又兼中書令。進佔太原之後,趙光義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尹開封加親王的配備這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是「準太子」的配備了。
  • 春晚進行時| 「瑤」看春晚探秘包頭新特產「紅衛皂米」
    2021年包頭春晚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主題系列策劃——「瑤」看春晚也是忙得不亦樂乎關注春晚動態探秘春晚臺前幕後近日「瑤」看春晚網紅主播「不服氣小姐」跟隨導演組赴紅衛皂業生產車間了解包頭老品牌網紅爆品——紅衛皂米
  • 司法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深度解析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政法機關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確立司法體制改革主體框架,逐步形成符合司法規律的體制機制,令改革深層次效應不斷顯現。新時代、新階段、新任務,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任務也歷久彌新。7月24日,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深圳召開,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出席並講話,要求奮力開創新時代司法體制改革新局面。
  •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 記江西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
    四十三載的村小堅守——記江西贛州南康區橫寨鄉紅衛教學點教師羅光祥【教師畫像】紅衛教學點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橫寨鄉最偏遠的寨坑村,羅光祥從參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這所學校,一晃就是43年。從農家小院到設施完善的村級小學以前的紅衛教學點與其說是一所小學,倒更像是一個農家小院。學校只有一間教室和一間辦公室,地面沒有硬化,到處塵土飛揚;沒有電,上級配置的各類先進教學設備用不上。
  • 電視劇《兵變1929》南寧熱播
    35集大型情感戰爭劇《兵變1929》,日前正在南寧電視臺熱播。作為今年廣西唯一一部講述廣西題材、廣西元素,由廣西團隊創作,在廣西立項的電視劇,該劇播出期間受到本土觀眾和業內人士的好評,普遍認為電視劇情節懸疑緊湊,情感飽滿有張力,無論是愛情、兄弟情,都令人感動,是一部以「情」制勝的佳作。
  • 《鶴唳華亭》頻現的「三司」:三法司在我國法制史的地位與發展
    可以說,《鶴唳華亭》中,出現的每一場案子,幾乎都會伴隨一個名詞的出現——「三司」。電視劇中的「三司」,指的並不是從西周開始出現的、如《衛盉》、《五祀衛鼎》銘中記載的「三有司」,即司徒、司馬、司空。它指的是負責古代司法程序的衙門合稱:「三法司」,分別是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
  • 聊齋陸判官的司法實驗
    這一套管理系統,很像人間的司法系統。 陸判官的故事,起因於陸判官與司徒判官兩位判官的學理之爭。陸判官認為蠢人犯罪應該輕罰,因為蠢人心並不壞,是因為不明理而上當犯罪,所以,如果讓蠢人變聰明一點,就會少犯罪。而司徒判官認為人性本惡,愚蠢人犯罪不應輕罰,因此讓蠢人變聰明只會提高人犯罪的能力。
  • 揭秘:日本二二六兵變事件
    1936年,日本皇都東京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兵變事件,也由此引發了法西斯勢力在日本國內的大肆擴張。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講講日本二二六兵變事件。二二六兵變又被稱為帝都不祥事件,是1936年2月26日發生在日本國內的一次失敗政變。
  • 明朝的大理寺,司禮監,東廠,西廠和錦衣衛都是幹什麼的
    大理寺屬於中央司法機關,但刑罰之事由刑部處理,大理寺是執行機構。大理寺最高長官是大理寺正卿(三品),職責是審理和判定案件。大理寺與刑部和御史臺,並稱三法司。但大理寺正卿與刑部尚書和御史臺大夫職責各有不同。職能和權力都是最低的。
  •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 一般人知道的趙匡胤乃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另外就是「燭影斧聲」,搞不清楚怎麼突然就死了?事實上趙匡胤在中國歷史上是個非常重要的開國君主,他結束了兩百年的割據、動亂,建立起一個文治斐然的朝代。連毛澤東都把他比作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之輩,可見他對中國影響至巨。
  • 《慶餘年》在原著小說上改了多少 司理理還會不會懷上範閒孩子?
    《慶餘年》在原著小說上改了多少 司理理還會不會懷上範閒孩子?時間:2019-12-04 23:59   來源:今日頭條 小木要來看世界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慶餘年》在原著小說上改了多少 司理理還會不會懷上範閒孩子? 《慶餘年》在原著小說上改了多少,司理理還會不會懷上範閒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