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得以發揚的本因,是否是人類的劣根性 雷天大壯易

2020-12-22 雷天大壯易

文/雷天大壯易

禪宗因六祖慧能發揚光大,根本原因卻是源自人的劣根性。

傳說世尊在靈山講佛,僅拈一花卻不言語,眾人愕然,只有迦葉會心一笑,瞭然於心。

從而世尊傳其佛法,迦葉成為佛教禪說第一祖。

菩提達摩帶著佛教禪說到中土少林寺,創建禪宗,成為中土禪宗第一祖。

把禪宗在中土大地真正發揚光大的是禪宗第六祖慧能。

慧能目不識丁,但悟性極高。

在五祖弘忍選拔繼承人時,高超作答,力壓大師兄神秀。

當時選拔考試,大師兄神秀作答為: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而慧能作答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就算我們不懂佛法,也能感覺到慧能的作答要高明得多。

文/雷天大壯易

至此,慧能成為禪宗第六祖,把禪宗正真開始發揚光大。

但禪宗之所以由六祖慧能發揚光大的根本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人的劣根性。

六祖慧能所講的禪宗主旨為:

直指本心,見性成佛。

這是說每個人本心中就有佛性,但被世俗紅塵遮蔽、汙染,如果能掃清紅塵,就能成佛。

也就是六祖慧能所宣揚的禪宗修佛是可以頓悟的。

而在此之前的修佛都是只能一步一步的修、身心疲苦的修。

世人發現還有這樣一種頓悟法門,取巧之道,因此趨之若鶩。

取巧之心人皆有之,實乃劣根性之一。

當然六祖慧能的本意並非取巧,只是被功利急躁的世人歪曲、擇己所好而已。

六祖慧能有言:非上上根器者不入此門。

可功利急躁、善於取巧的世人又怎麼會聽呢?

文/雷天大壯易

相關焦點

  • 《紅心女王》得到你 到底是出於人類本質的劣根性
    人類的本質都是有劣根性的。這部電影將人的劣根性展現的淋漓盡致。男女性別地位的倒置可以說是他最大的一個亮點。安妮熟悉這人世間運作的規律,清楚的明白這個體系是需要靠體面來維繫的。而古斯塔夫作為不更事的少年,憑著一腔熱情做著困獸之爭。安妮接納了他最早去的去改善了他們的關係,可同時她「叢林深處的欲望又被少年的青春怒火所點燃」。於是成人的世界開始崩塌。
  • 《阿黛爾的生活》所謂人類的劣根性
    從此我對女性主義中那所謂的愛和同理心,是否能消解權力意志和社會階級產生了極度的懷疑,我漸漸懷疑那就是人本身的劣根性,無法改變。
  • 延禧攻略:裕太妃一生吃齋念佛,為何最後被雷劈死,天大的笑話!
    延禧攻略:裕太妃一生吃齋念佛,為何最後被雷劈死,天大的笑話!用高貴妃的話就是這個人就是天大的笑話,但是我覺得裕太妃一生吃齋念佛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她一生做了很多壞事兒,並且從小就為自己的兒子收拾爛攤子,劇中出現的就是她的兒子強行了魏瓔珞的姐姐阿滿,後來魏瓔珞進宮為姐姐報仇!
  • 阿爾伯特·克雷格:繩文文化
    阿爾伯特·克雷格:繩文文化 2020-07-02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禪宗與西方當代藝術
    禪宗不是什麼深奧的東西。今天借這個機會介紹一下。禪宗,有時候你自己不知不覺地就做到了,不過就是你不知道它的存在而已。在說明你自己其實就具備了禪宗的思維或行為之前,先繞個彎子,說說禪宗的來歷?古代人類的虛擬世界主要指希臘神話/基督/道/佛/古蘭經等等。古人很早就開始玩Gamefight了,每一個虛擬世界都有正邪打鬥的故事。而且為了豐滿人物的需要,故事那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的虛擬世界就是電子網路遊戲,從精神層面上說,這其實和古代的宗教區別不算太大,基本離不開精神的安撫和發洩。人類其實離不開這些,沒有精神,那我們還能為了什麼而活?行屍走肉?還是僅僅就吃喝拉撒?
  • 要復興人類,必先滅絕人類!這部機器人培育幼女的科幻片太前衛了
    機器人開始培育玉米,讓地球重新恢復生機,適合人類生存。女兒滿懷期待的和女子一同尋找同類,卻發現一切並不像女子描繪的那樣《吾乃母親》在第三幕做出了驚人的落幕,讓影片不斷抬升,主題一下子拔高了幾個層次。其實,機器人母親是人類的造物,但她的任務卻是幫助自己的造物主提升自己。人類對自己完全失望,認為其無法通過自我進化得以延續。人類的貪婪,人性的劣根性導致了種族的滅絕,甚至殃及了地球。
  •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雷大壯
    文/雷天大壯易 雷大壯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的道篇,第八章。這是一句看著都明白,其實都不明白的話。在解釋這句話之前,我先說一個前提。而老子處在當時的環境中,能直觀的看到,周邊未開化的人類氏族部落跟動物群落一樣,各自劃分領地後就少有同類爭端,各自安好,和平愜意。文/雷天大壯易 雷大壯老子有嚮往之意。結合當時的背景,通讀過《道德經》的學者都認為老子要表述的主要思想是:要人類遠離文明,要無為,要出世,回歸自然等。
  • 六祖壇經|六祖惠能開示,佛祖到禪宗六祖一共傳承了幾代?
    六祖壇經|六祖惠能開示,佛祖到禪宗六祖一共傳承了幾代?中國佛教的發展得以傳承和弘揚,禪宗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原因主要能適應於時代的變遷,適應於社會的思想文化改革,以愛國愛教的思想逐步滲透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那麼禪宗到至今一共傳承了幾代呢?是否是從達摩初祖到六祖惠能呢?
  • 禪宗公案,是風動還是幡動?禪宗六祖慧能,一語點醒夢中人!
    禪宗公案,風動還是幡?悟性高的人,都會這樣回答!學佛不僅僅是念佛行善,拜佛持戒,學佛還需要我們去悟才行,禪宗有個很有趣的公案,你的回答,就決定了你,在學佛的過程中,到底悟到了多少?一日,六祖慧能來到廣州法性寺,忽聽見一僧道:風吹幡動,又聽另一僧說:幡動而知風吹。
  • 周易第34卦_大壯卦(雷天大壯)_震上乾下
    本卦第34卦:大壯卦(雷天大壯)大壯卦的主卦是7卦乾卦,卦象是天;客卦是4卦震卦,卦象是雷。威力強大的主方,面對剛剛出現的新生力量,無疑可以輕易擺布客方,但是,也可能濫用自己的力量,給自己帶來麻煩,「大壯」有過於強壯之意,告誡主方不要過分濫用權力。易經六十四卦第34卦 雷天大壯(大壯卦)壯勿妄動。 這個卦是異卦(下乾上震)相疊。震為雷;乾為天。乾剛震動。天鳴雷,雲雷滾, 聲勢宏大,陽氣盛壯,萬物生長。剛壯有力故曰壯。
  • ...人才培養目標」篇—— 「全球視野」:「天大人」的時代擔當
    「全球視野」——融於血脈的基因延續作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探索者,天大前身北洋大學在建立伊始就是一所真正的國際化「學堂」,擁有良好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因。在125年的辦學歷程中,國際化人才培養理念始終貫穿其中,不斷得以延續和發展。
  • 中國禪宗六大祖庭「掌門人」齊聚一堂 為你開示禪宗真義
    佛教在線登封訊 2019年7月17日,由中國佛教協會指導、河南省民宗委批准,嵩山少林寺主辦的「少林寺與禪宗祖庭」學術研討會在禪宗祖庭少林寺隆重開幕。中國禪宗由初祖達摩祖師在少林寺創立,經禪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中國佛教主要宗派。
  • 從五祖到一休,禪宗為何大師輩出?︱佛坐嶺宿世因果
    千百年來,諸多禪宗弟子在這裡修行,因此,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被薰染,縈繞著淡淡禪意。自古以來,石蓮洞看作是一處修行證道的洞天福地。禪宗五祖弘忍37歲離開雙峰山來到這裡,一住13年。大師隱修之處,被人們稱為「仙居谷」,半山腰那塊兒蓮石是大師經常冥想的地方,這座山也因這樣的因緣被稱為「佛坐嶺」。作為五祖弘忍大師的修行道場,後人在佛座嶺半山腰上建起一座五祖禪院。
  • 人的劣根性,了解下
    人性的劣根性,了解下。第一、威脅到對方的地位和升職加薪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一位商人在一次旅行途中登上了一個小島,島上的人們都沒有穿鞋,商人發現了商機,準備把自己的鞋子推銷到這裡來。哪怕一人買一雙,他也會獲得很大的收益。第1個銷售員來介紹鞋子時,一味的強求島上的人買鞋子,反而沒人理他,最後一雙鞋子也沒有推銷出去。
  • 《最美的鄉村》我們的貧窮與奮鬥——兼論「中國人的劣根性」
    曾經就「中國人的劣根性」跟同學吵了半天,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差點鬧到絕交,半夜聽著那句「來自來自湖北四川廣西寧夏河南山東貴州雲南的小鎮鄉村」,在視頻網站點開了這部劇。開篇那個小會場太熟悉了,我們小學經常在那樣的小會場裡,聽校長用非常次的話筒給我們講話、念稿子。
  • 重溫電影《寄生蟲》,深度剖析窮人階層固有的劣根性及啟示
    這裡僅談談我兩刷這部電影後,綜合電影裡面展現及現實社會長期以來客觀存在的,窮人(或者說社會底層)本身固有劣根性的思考及啟示。當然,在剖析窮人自身劣根性之前,有兩點需要提前闡述清楚,也是電影裡有明確展現的。
  • 【晨禱六點半】悖逆的劣根性是靈魂喪亡的罪魁禍首
    (弗2:1-3) 在這裡,聖保祿謙卑地承認了自己是悖逆之子,這就是承認悖逆的人類始祖亞當和厄娃犯原罪後所造成的墮落人性和真實處境。因此,整個人類需要天主的拯救,從而能棄惡從善,回歸正道。這是因為他們悖逆的劣根性還沒有根除,不斷重蹈以色列祖先在曠野中抱怨試探上主;鑄造金牛犢加以膜拜;聽從假先知祭拜邪神;殺害天主派遣的先知們的覆轍。最終,因他們徹底地悖逆真理,竟然將救世主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可見,悖逆的劣根性是靈魂喪亡的罪魁禍首。今天,是聖西彼廉主教殉道紀念日。聖人樂善好施外,為人光明磊落,守道不阿,享譽之隆,在非洲教會,首屈一指。
  • 念佛和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否矛盾,看元音老人怎麼說
    念佛和禪宗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否矛盾,看元音老人怎麼說(一)1980年春應諸同參之請在滬上講《楞嚴經》次,大家囑我將佛法的中心問題一關於「明心見性」的修證問題。簡單扼要地寫出來,供大家參研討論,以免聽過忘卻。同時筆者因眼見廣大佛子對「明心見性」有很大的誤解,心懷憂慮。
  • 禪宗的三境界是什麼?
    這道出了禪宗的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執迷於塵世外物界。  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對世俗的否定。  第三境界: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是放下一切,萬法隨緣。  對此,另外還有一個著名的說法。宋代禪宗將參禪分為三個境界,是對佛教「空」這一概念的三種不同理解。  第一境界: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
  • 大虛法師:禪宗和淨土
    六祖站在禪宗祖師,站在禪宗明心見性、向上提持的角度,他在這種公開弘法的場合談淨土,他只能這麼談,他必須這麼談,否則禪宗的宗風就立不起來。因為他自己是從「頓悟見性」這條路走過來的,他自己證到的就是和諸佛無二無別的「唯心淨土」,所以他提倡的當然就是禪宗風格的「當下即是」的修法。這個修法其實也就是我們淨土宗四大類念佛法門裡面的「實相念佛」法門,這兩者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