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 June Paik, Global Groove, 1973
20世紀60年代以來
隨著攝像機、電視機以及膠片的普及,
Video art成為新的藝術創作形式
本次為期兩天的Moving Image 移動影像工作坊
將為你帶來一次理論與技術並行的影像創作體驗
在實踐中探索視頻藝術的奇妙之處!
Moving Image Workshop
移動影像工作坊
Nam June Paik—Internet Dream
視頻藝術 (video art)是一種利用視頻技術作為視聽媒介的藝術形式。視頻藝術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當時電視機和攝像機的逐漸普及,開始擺脫膠片昂貴費用所帶來的創作局限,大量使用視頻和錄像技術,帶動與興起了藝術中的一場媒介革命,形成了以電視等為展示工具的視頻藝術。當我們已經了解了這種以時間為基礎的媒介在過去的使用後,我們將如何利用我們現在所擁有的資源來進一步探索它呢?
Stills from An Optical Poem by Oscar Fischinger
本次移動影像工作坊將以「what is this place?」 為主題,以視頻藝術為媒介,對「this place」(工作室附近的某個地點)進行探索與藝術創作。同學們將會首先用單眼相機拍攝一段時長為30秒的鏡頭,將此片段在班級中共享,並利用共享序列中的片段進行剪輯創作,表達自己對「this place」的探索與理解。
1.什麼是moving image 以及它的歷史
2.藝術家介紹
拍攝的前期準備--從鏡頭語言景別,鏡頭角度的入手,了解基本的畫面構圖再到如何通過鏡頭的移動講故事
2.拍攝後期—Adobe Premiere 入門
以『what is this place』為主題,
製作一段60秒以內的視頻作品
以景別的講解為例:
1. 什麼是景別?為什麼要劃分景別?
2. 有哪些常見的景別?劃分景別的依據是什麼?
3. 在視聽語言中,不同景別各自的表現重點是什麼?
4. 在一段影片中,不同景別的鏡頭是如何協同工作完成敘事的?
宋溪桐
表演創作者,藝術影像製作人,裝置藝術家
畢業於Central Saint Martins BA Performance: Design and Practice ,擁有表演設計與應用數學雙學位。藝術作品取材於詩歌,哲學文集,宗教經典,神話故事,運用舞蹈和燈光表現情緒,情境。
曾於UAL預科學習電影製作。本科期間與Trinity Laban的舞者合作舞蹈視覺影像The Origin of the Human Being;同參演馬修伯恩男版天鵝湖的舞者合作拍攝舞蹈影像Shrinking World 並於同年9月受邀參展位於拉脫維亞首都裡加的影像展Teikums;與Rambert School of Ballet and Contemporary的舞者合作舞劇Curdled Glass並於Platform Theater進行展演。2020年Shrinking World受邀參加四川當代演出季2020破殼行動舞蹈影像公開展映並參與線上作品推廣。
Still from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Being
Still from Shrinking World
2020年12月19、20日
10:30 am – 12:00 pm
1:00 pm – 4:30 pm
FA孚愛國際藝術(深圳分校區)
高新南九道99號A8音樂大廈2302室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