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工作坊之實施,「影像寫作」工作坊熱身筆記最後一篇。重點是,離開死板僵硬吐沫星子橫飛的「課程講座」,靠近朝向追求一種生動開放之創作研討現場。
圍繞「影像寫作」創作案例展開探討的工作坊,不會是某種已成定律的創作手段,所以不會是「創作秘笈寶典大招」傳授。來自民間記憶計劃道路行走中的創作實踐,將會是工作坊主幹構成,不會是那種一個人吚哩哇啦獨唱課程(網課)講座。具體實現是,一個人(主持)的穿針引線,民間記憶計劃作者們集體出場,共同分享創作探討。
還想著工作坊實現的其它可能,比如說,一種「工作坊劇場」。「劇場」在這裡的意思是,離開「課堂講壇」,追求「現場」,比如:即興,互動,參與,反饋(討論爭論),激發(迸發爆發),意想不到(計劃設想之外)出現,等等。
我,算作一個「穿針引線」角色,提前把場子鋪好,準備好該輪工作坊焦點話題及相關創作案例。這些創作案例來自也在工作坊現場的民間記憶計劃作者,這些作者的解釋與共同討論構成「集體出場」。一個有關「影像寫作」的創作研究探討(希望是充滿即興並刺激思考)的工作坊現場。
工作坊計劃做成開門方式,而且「門」開得儘可能大。目前已有過60人報名,有帶著「創作參與」願望,也有「感興趣旁聽」,大致各一半。我們當然希望參與者不止是「興趣旁觀」,還「準備跳入同一條河流一起遊」,所以在報名申請表格中專門列出「你有一個和自己有關的村子並是否打算回去創作拍攝」提問。
是否「參與創作」選擇在他們。有的參與者可能在工作坊中途下車,有的可能會一直跟隨下去,並有想法「回村創作」。那時我們就需要準備鋪出通向創作實施的其它工作坊,比如「閱讀素材」工作坊,剪輯工作坊等。
提前預告1月30日開始的工作坊「第一幕」:主題是,「敘述的打開」。
影像成為寫作,自由是一個動詞。
「影像創作」工作坊,草場地工作站之民間記憶計劃創作群常年保持創作訓練方式之一。2021將開始新一輪工作坊,動作方式為「影像寫作」。
這是一個蓄謀已久的工作坊。我們追求的影像創作立基於「運用真實材料」,或稱「真實影像創作」。注意,這裡沒提「紀錄片」,我們尊重「紀錄片精神」,但不想遵循「紀錄片準則」(如果有的話)。
我們熱愛:「散文電影」「作者影像」「個人影像」等等迸發自由精神之創作,但不追求成為被某個詞修飾或限定的一種「影像」。
我們熱愛動詞,熱愛動作本身。
順著說下去,「自由」是一個動詞,被我們認知並被落實到具體動作,比如「影像寫作」,或稱「以影像進行寫作」,目標為探尋影像創作如何自由深潛並飛翔並抵達。
需要說明的是,民間記憶計劃十年(2010-2020)創作實踐,是該工作坊「創作田野實驗之地」。意思就是,工作坊將不會是大師經典名片講堂,所選擇創作討論案例主要來自民間記憶計劃之創作。
和往年創作工作坊不一樣的是,因為疫情,草場地工作站所有活動轉移線上。意外收穫的是,刺激我們拓展網絡線上功效,跨越地界與封閉,打開工作坊之門,朝向更多好奇或有興趣於此方式之創作者。我們努力走向一個別開生面影像創作工作坊。
計劃
工作坊預期2021年1月中下旬開始,每周一次(一般安排在周末晚8點,每次時長約兩小時),預計工作坊持續八周至十周(為期約兩個月)。方式為網絡線上進行。
策劃:草場地工作站
協作:凹凸鏡DOC
主持:吳文光
出場:民間記憶計劃創作群(十餘位作者)
此工作坊非課程或講座或論壇,努力實現的是,創作者之間發生的工作坊創作交流與訓練。基於「真實影像創作」之呈現、交流、切磋與討論,有議題但追求即興的「正在進行時」現場。
一個「主持」與十餘個創作者共同出場;前者屬作者之一,同時扮演穿針引線人,後者們帶著自己的創作和實踐,他們是這個工作坊的燃燒之火。
工作坊接受一定人數申請參與與旁聽:
參與:10人(加入創作實踐)
旁聽:20人
報名申請方式:
填寫以下申請表格並郵件發至草場地工作站郵箱:ccdworkstation2010@263.net
影像寫作工作坊申請表格
姓名
性別
出生年
目前身份或職業
目前居住地
聯繫方式(郵箱及微信)
註明申請工作坊是「參與」或「旁聽」,並簡要說明參與想法
如申請進入工作坊為「參與」,請回復下列問題
1,是否有一個「和自己有關的村子」(出生長大或父母或更上一輩家鄉村子)?何地?
2,該村子和自己現在是何種關係?
3,有否打算選擇合適時間回村子創作?有何具體打算或計劃?
是的,該工作坊無門檻並免費,但並不意味「容易」「粗糙」「隨便」,有一定條件和要求的,如下:
1,如申請進入工作坊為「參與」方式,回復「和自己有關村子」一項進入工作坊的優先考慮(「民間記憶計劃與回村創作」相關介紹可參看草場地公號)。
2,獲準進入工作坊參與或旁聽者,將會收到回覆郵件,並建立一個微信「影像寫作工作坊參與群」,每次工作坊議題、時間、地址將通過微信群通知。
3,線上工作坊進行時,所有參與者須用真名並打開視頻(使用真實所在環境並保持靜態環境)。如不願按此方式,建議退出。
4,如連續兩次缺席工作坊且無說明,視為放棄工作坊,由候補申請者代替。
草場地創作工作坊(熱身筆記)→影像寫作① | 立意
草場地創作工作坊(熱身筆記)→影像寫作② | 指向
草場地創作工作坊(熱身筆記)→影像寫作③ | 道路
草場地創作工作坊(熱身筆記)→影像寫作④ | 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