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告急,深陷泥淖的韓系車,這次能挺得過來麼?

2020-12-23 網易新聞

導讀:前線告急,深陷泥淖的韓系車,這次能挺得過來麼?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前線告急,深陷泥淖的韓系車,這次能挺得過來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近年來,在汽車市場「冷潮」的影響下,國內汽車市場格局悄然發生變化。日本品牌趁機崛起,德國品牌仍主導整個汽車市場,而韓國和法國品牌逐漸下降。特別是,韓國汽車在2018年遭受了集體「降溫」,銷量直線下降,幾乎崩潰。


2019年,韓國汽車在國內市場的狀況也相對較差。其中,現代汽車2019年累計銷量為71.6萬輛,同比下降9.4%。僅進入2020年,北京現代1月份銷量僅為6.6萬輛,同比下降40.1%。一月份銷售量排名前15位的製造商中,北京現代成為上汽通用五菱除外的降幅最大的合資品牌。今天,北京現代復甦的跡象仍然不明顯,東風悅達起亞的表現也很糟糕。


韓國品牌目前仍停留在國內汽車市場上,無法自拔,但與韓國汽車在國內市場的表現相比,還有更多不利消息,受疫情影響,上遊零部件短缺現代汽車曾嚴重影響其工廠的正常運轉。此前,現代汽車集團宣布由於中國零部件短缺,現代汽車集團將暫停在韓國的汽車生產,因此現代汽車已成為中國市場之外首家宣布汽車生產的汽車製造商。停產。


據了解,現代汽車韓國工廠停產的原因是汽車線束供應不足,儘管汽車線束不是汽車的核心部件,通常不起眼,但它們仍然在汽車中起著重要作用。現代汽車發言人表示,儘管中國大部分線束部件都已到達韓國工廠,但它們沒有收到足夠的線束供應,這導致工廠的開工率降至50%以下,該公司再次決定靈活安排每個工廠的開始時間。
根據韓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估計,如果零部件供應仍然短缺,僅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將減少當地50,000輛汽車的生產能力,估計銷售損失將超過1萬億韓元.5.88十億元
然而,儘管流行病對現代汽車的影響更大,但從以前的計劃來看,現代汽車仍然對中國市場的復甦充滿信心,根據該計劃,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將採取多產品戰略在2020年。


除了發布的第十代索納塔和菲斯塔純電動車型外,北京現代還將推出首款MPV,新領軍者和全新車型。據官方透露,北京現代將在2020年實現其年銷量目標75萬輛,以及將中高端汽車+ SUV銷售的比例提高到47%。


此外,東風悅達起亞計劃在2020年推出四款新車。除了新的K5和新的KX7外,還將推出新的K3純電動車型和小型純電動SUV車型。這些新車的到來也將進一步改善其產品陣營。

感謝各位看完這篇文章,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的話,請記得給小編點個讚哦,小編收到大家愛的鼓勵,一定會元氣滿滿,繼續給大家推送每天不同的精彩內容的。長得好看的人都聚集過來啦,你還在等什麼呢?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為了「翻身」,韓系車做了什麼?
    去年八月份筆者寫了篇稿子,標題是《韓系車的絕地反擊》(拓展閱讀:韓系車的「絕地反擊」| 賈新光汽車評論)在文章裡,筆者列舉出去年的下半年內韓系車「頻頻落子」,產品線拉開——其中就包括了現代、起亞的重磅車型,索納塔十代與K5凱酷、平行進口的SUV帕裡斯帝,以及十月上市,定位A級的轎車第七代伊蘭特。
  • 為啥車主們都不喜歡韓系車?是它燒油了,還是它的A柱斷了
    為啥車主們都不喜歡韓系車?是它燒油了,還是它的A柱斷了為什麼很多車主討厭韓系車?是它A柱斷裂了,還是燒油了放眼看向汽車市場,要說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除了德系大眾外,還有省油著稱的日系車。而要說最不受歡迎的,那麼絕對是韓系車莫屬了。尤其是在受到疫情的影響下,韓系車的銷量就更不如從前。說句實話,韓系車雖然在國內的影響力不比德系跟日系,但是它的造車技術卻是毋庸置疑,在這方面上國產車跟它們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價格上也貴不到那裡去。但是,為啥很多車主都不喜歡韓系車呢?是它燒油了?還是它A柱斷裂了?
  • 韓系車在走下坡路?其實他們過得很好!
    韓系車曾經是非常受歡迎的車系,比如索納塔、K5,賣得非常火爆,但是近幾年來,韓系車似乎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甚至和小編的同事聊天也很少涉及到韓系車,有些人甚至覺得韓系車已經被自主品牌車型全面超越了,真的是這樣嗎?
  • 韓系車鹹魚生存指南
    當自主品牌在品牌效應維度戰役中逐漸升維,其他合資主流品牌的價格下探的double kill下,市場留給綜合水平強但缺乏核心力度的韓系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對數字報表有相當執念的韓系車開始通過降價促銷以求保住原有的份額,從而走進了「降價-品牌力下滑-再降價」的鬼打牆處境。
  • 拿什麼拯救韓系車失去的品牌力?
    韓系車在全球的崛起韓系車在全球的崛起可以說幾乎完全copy日系車。以皮實耐用、高性價比敲開市場大門,再通過推出豪華品牌、深耕汽車賽事拉高品牌定位榨取溢價。這個套路在歐美確實成功了。在西方用戶的眼裡,韓系車最初可以說是廉價的代名詞,幾乎約等於中國部分低端自主品牌的地位。
  • 韓系車被黑得最慘,但省心耐用的性能卻一直無人敢反駁!
    最近幾年,韓系車不斷被黑,車漆偏薄,車輛較輕,安全性不足,減配嚴重等等,但是有一項性能,至今無人敢說三道四,那就是韓系車的穩定性及耐久性。如果說韓系車不耐用,絕對會被打,韓系車的耐久性及穩定性是非常牛的,拿韓系車主的話來說,買了韓系車,至少可行駛至20萬公裡以上。
  • 家用車選國產還是韓系?老司機:給你三個必買韓系車的理由
    現在已經檢查了好幾次車的價格,但是買車的時候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現在的車型分國產車和合資車,合資汽車中有韓裔、美籍或裔,最近選家用車的時候應該選國產車嗎?還是應該選擇韓國車?對於這個問題,老練的司機是這樣說的,我列舉了需要買韓國車的三個理由。
  • 貴為四大車系之一,韓系車質量究竟怎麼樣?老司機來幫你捋一捋
    韓系車來到德國,德國知道汽車工業大國,很多優秀的汽車品牌,包括奔馳、寶馬、奧迪、保時捷、大眾等等,各個都不是善類,然而韓系車卻能夠在這些強者面前面不改色,可見其自身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也是有底氣和實力的。如果沒有穩定可靠的質量,韓系車敢提出7年的質保期嗎?
  • 異類設計頻現,韓系車能否憑顏值在國內C位出道?
    在北美、歐洲等市場的消費者對韓系車的評價很高,比如價格合理、質量穩定、配置豐富、維保便宜等等,但放在中國市場,韓流明星的熱度比韓系車的熱度還要高許多。近年來韓系車在國內的銷量、品牌地位與實力都在不斷下降。
  • 有人說國產車質量上來了,現在的國產車質量能超過韓系車嗎?
    拿韓系和國產車比,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如果用日系、德系、美系車來做比較,我覺得還可以接受,用韓系車來比,你是有多瞧不起我們的自主品牌?一、汽車質量是由什麼決定的?我們總說開不壞的豐田,以為日系車質量好,這其實是一種思維惰性形成的刻板印象。其實從數據上看日系車的質量並不出色,甚至比之國產的一線品牌尚有不及!
  • 危機四伏 美系車會是下一個韓系或法系車嗎?
    初期,這種降價優勢帶來銷量上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但從長遠的角度看無異於飲鴆止渴,韓系就是最好的例子。在中國汽車市場「得A級車者得天下」,絕非誇大其詞,日德系能在風雲變幻的環境中穩坐釣魚臺,和它們在A級車領域的強勢表現密不可分。比如德系朗逸、寶來、速騰,日系軒逸、卡羅拉、雷凌、思域常年穩居轎車銷量榜前十。以東風日產為例,2019年軒逸佔據了其總銷量的近四成,可以說是A級車成就了日德系。
  • 又一韓系車倒地
    在汽車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很多廠家也在打價格戰,也想依靠價格優勢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以提升旗下車型的整體銷售業績,而在眾多的汽車廠家中,韓系車更是直接憑藉著比較大的優惠力度直接威脅到了我們一貫專注於百姓自己的汽車品牌市場,再次 贏得了我們國內消費的認可。
  • 韓系車不值得買?8年車齡現代索納塔,是寶還是草?
    關於韓系車網上的爭論很多,大餅看到,甚至有的網友覺得韓系車不如自主品牌。大餅身邊就有一位朋友在幾年前買了一輛起亞KX5,落地價格超過了18萬元。用他的話來說,就因為自己買了一輛韓系車,這幾年來總是被人說道18萬買這車不值得。
  • 「連摩比斯都不知道,還說什麼超越韓系車」?
    另一條,是像長城、比亞迪那樣,不管是在燃油車領域,還是在電動車領域,都要樹立自己的價值方向,通過外籍技術人員,快速充實自身實力,這也可以。 供應商強勢,是自主品牌反超韓系車的先決條件。 他告訴我,像韓系車這樣的車系,中國品牌想要真正意義上超越,還不太可能,因為韓系車強大的不僅僅只有企業,整個產業鏈都很強勢。
  • 韓系車到底質量怎麼樣,還是有人說保質量低,是這樣的嗎?
    長期以來,韓系車在國內走的是一條低價路線,與同類產品相比,售價會更低,同時配置也會更豐富,而且韓系車的外觀很符合我們的審美要求,像過去的領動、菲斯塔、現在的索納塔、伊蘭特等車型,都有著很好的造型,深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 開了13年「老氣」伊蘭特我還挺喜歡,新款韓系再酷我也提不起興趣
    在那個網絡不發達的時代,小黃的舅舅從論壇上了解到伊蘭特,人們對它的評價都還不錯,再加上銷量也還行,小黃的舅舅在4S店看了之後就決定提車了。2003年12月23日,04款伊蘭特上市,被當時的媒體稱為「攪局者」,一輛品牌名氣不大價格還高的韓系車卻在當時的汽車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
  • 韓系車的實力有多強?超乎想像,國產車要想趕上還需要時間
    臨近年底,又到各大車企曬成績的時候了,乘聯會11月銷量的已出,還是日系車和德系車佔一大半。就連奔馳、寶馬都能擠進前15,卻看不到韓系車的蹤影,而國產車則佔據了5席。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人覺得國產車已經超過韓系車了。但從全球銷量看,兩者的差距很大,國產車要想趕上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 日系、德系、美系、韓系、法系,哪個對中國產業幫助最大?
    經常有人諮詢,說日系、德系、美系、韓系、法系、國產哪個口碑最好?哪個質量最好?這樣的問題是很難回答的,現在的汽車,基本都是全球車,全球採購,全球製造,各大車企之間互相兼併、合資、互通有無,在技術上越來越同質化,已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車系了。所以,真的無法說哪一個車系更好。
  • 韓系車的「冰火兩重天」,全球狂賣635萬輛,在中國跌出前十五名
    銷量下滑必然帶來佔有率的降低,根據數據顯示,韓系車2020年的銷量只有3.5%,而在2015年,韓系車的市佔率還有8.2%,短短五年,韓系車的銷量下跌了一半還多。並且韓系車已經跌出了國產汽車廠商銷量的前15名。韓系車的銷量為何會下跌?
  • B級車的品質A級車的價格,這韓系車頂配不到13萬,開十年不用換
    韓系車如今在我國的汽車消費市場上,處於頗為尷尬的地位。不僅要面對德系、日系、法系等車系的較量,還要面臨來自自主品牌的擠壓,可以說,目前他們在國內的地位岌岌可危。還記得剛大學畢業那會兒,身邊開韓系車的人還是非常多的,例如起亞K3、福瑞迪、伊蘭特等車型在街上也算是街車了,甚至一度德系和日系車都只能將銷量寶座讓給他們。那曾經是韓系車在我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黃金時期。而如今,韓系車雖然在國內的際遇大不如前了,但是整體來說,旗下還是用不少高性價車型的,例如,今天要介紹到的這款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的B級車——現代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