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麥山丘宣布北京五道口店暫停營業,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家2013年成立的「老麵包店」一時間成為了輿論的風口,外界對其質疑聲不斷,認為原麥山丘「不行了」。
2017年,原麥山丘曾一度將門店開進瀋陽、大連、哈爾濱、南京、揚州、重慶、青島、武漢。原麥山丘門店數量巔峰期達到30家,如今除去早餐店和便利店渠道,其門店數量已降至19家,其中北京16家、天津3家。
面對這種局面,原麥山丘打算布局全渠道,嘗試在門店之外,以全新的產品線拓展商超市場。
客單價過高,用戶忠誠度不夠
2013年,原麥山丘首家門店在北京中關村開業。核心商圈位置、重金打造的門店裝修、軟歐包主打產品定位以及少糖、少油的健康理念宣傳,讓原麥山丘迅速成為網紅烘焙品牌,而一開始的網紅路線,在日後的發展中卻遭受到了阻礙。
原麥山丘主打大麵包產品,客單價高,普遍在20元以上,短保烘焙不易儲存,就導致了回購率的降低。麵包在近幾年成為了烘焙店毛利率最低的產品,這就使得產品結構單一的原麥山丘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隨著樂樂茶,奈雪等品牌紛紛入局歐包市場,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原麥山丘的境遇更加窘迫,與其他烘焙品牌相比,原麥山丘門店面積普遍偏大、裝修講究,據說一家店面的成本在200萬以上,這就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壓力,如果原麥山丘現金流不穩,或投資方、管理團隊出現問題,很容易加速其門店關閉。
為了口味變得更符合消費者需求,原麥山丘對麵包的餡料等成分進行改良,可以說原麥山丘已算不上純正的歐包,沒法滿足真正的歐寶訴求,致使用戶太容易被同質化品牌分走,導致用戶忠誠度不夠。
入局快消品,冷凍麵包成核心技術
2018年,原麥山丘嘗試在全家便利店進行售賣,方法是在全家便利店設置一個獨立的貨櫃,裡面售賣的麵包是原麥山丘為全家特供的商品,相對來說體積更小更適合便利店售賣。
但當時售賣的麵包都是當日烤制完成後,運送到門店銷售,這意味這種售賣十分受制於物理距離,必須在中央廚房當日可達的範圍內,也產生了較高的成本。
為了改變成本和距離的限制,原麥山丘聯合了一些食品科研機構,研製冷凍麵包,這種冷凍麵包在到達門店後,進行簡單化凍即可售賣,這意味著可以鋪設到更多商超、便利店中去。
這樣一來,主打高品質對抗現制烘焙店的原麥山丘,競爭對手轉變為了桃李等短保快消品牌,這樣的嘗試還有很多,在門店現制麵包、冷凍麵包之外,原麥山丘還在嘗試研發一些更為健康的烘培產品。
「只賣麵包的麵包店」原麥山丘的品牌堅持
原麥山丘看好自身的健康食品方向,維持少油少糖的產品特性,堅持做「只賣麵包的麵包店」,原麥山丘表示會圍繞自己的產品做一些飲品,但不會作為重點。
作為中國歐包的鼻祖,我們有理由相信,全渠道布局下,原麥山丘會在健康歐包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入局快消品將成為打開原麥山丘困境的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