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洹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田傑棠日前在國新辦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此處的自立自強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在開放條件下進行。
田傑棠在吹風會上表示,當前全球正面臨著新一輪的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抓住機會,加大研發投入,來實現科技的自立自強,「現在我認為的確有一些創新的全球化遇到一些逆流,技術保護主義抬頭,這確實也讓我們認識到很多關鍵技術,所謂的『卡脖子』技術是買不來也拿不到的,所以我們也為了自己的經濟發展的安全,為了國家安全,要把這種科技創新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田傑棠認為,科技自立自強並非閉門造車,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我們國際科技合作是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進行的,它不是一個單純的以引進哪國技術為目的的,所以希望我們各個合作方大家都能夠從中獲益的是這麼一個邏輯。《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有一句話,我們要建立面向全球的開放的科學研究基金。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這種合作其實不是針對哪個特定國家,而是面向全球的。我想各個國家只要是雙方有意願有能力,我們都可以開展合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還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田傑棠表示,首先應該發揮市場激勵創新的作用,同時政府也要幫助企業降低創新的風險和成本,「因為任何一項科技創新本身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政府可以在降成本的方面做一些,比如我們講的研發費用的抵扣,稅收抵扣,比如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這種稅收減免都是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