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衰老了,對死亡會感到很恐懼嗎?

2021-01-12 楊立新心理師

大多數人對死亡會充滿恐懼,這是人的一個本性。同時,也由於人的衰老,五臟六腑功能的弱化,難以調整情緒的起伏,所以也會更加的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

但是,人是有理性的生命,人需要在生命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修養,參透生命的死亡是一種必然,那麼面對自己的衰老,面對死亡的接近,恐懼心理也會減弱乃至消失的 。

不管人類怎樣來看待生死,生死本身更像是一種道,是超越人的理解,也是超越科學的進化論、基因學說和自然主義的。

不管怎麼說,在這個世界,生命一定會來,又一定會走,從不停止也不重複。

生命在宇宙間存在著,我們實際上也永恆存在著,這是生命的延續性決定的。珍視自己和所有的生命形式,善待自己與他人,是我們為整體生命輸送的有益能量。

更多心理話題和分析,歡迎加「關注」,感謝支持!

從生活抽身,來這裡思考

相關焦點

  • 人類對同類的「屍體「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這證明有些時候,我們的想像和聯想確實能夠產生極大的恐懼心理,而這種恐懼真的能讓我們的身體產生病態,這就是俗話說的「人嚇人,嚇死人」。既然搞清楚了人恐懼的由來,我們再來看一下為什麼我們對人的屍體會感到恐懼?首先,人對同類的屍體會感到恐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因為,對於嬰兒來說,他們甚至不知道死亡、屍體這些詞彙到底是什麼意思。
  • 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會感到恐懼嗎?我們有哪些選擇
    人都走了,除了所有的節日都為他祭奠,觸景生情的時時想念,什麼也做不了!我的同事小韓,留守兒童的他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感情比父母還深。和他關係最好的是他小姑,但爺爺得了直腸癌,他卻既沒有陪伴左右,又沒有給他養老送終!太可惜了。那時,我們正在埃及做工程,3年的工期,小韓是我手下的小兄弟,人很厚道,實在,工作主動,肯賣力氣。由於是同類人,我很喜歡他,他也和我無話不談。
  • 天下論點:人死亡後,會感到痛苦嗎?
    在死亡跟前什麼事都不值一提,生和死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這也是世間最平等的事,誰都不想提起死亡,但死亡卻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經歷出生的喜悅,也要承擔死亡的痛苦,人們在死亡前咽下最後一口氣跟鮮活的世界訣別時會是什麼感受,會感到痛苦嗎?
  • 人在死亡前的一瞬間,大腦會知道自己即將死亡了嗎?
    生老病死,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規律,所有出生在這個世界的人終將都會面臨死亡,最後離開這個世界。那麼,人在死去的一瞬間,是否會感到恐懼呢?大腦會知道自己即將死亡了嗎?死亡,意味著肉體生命的終結,大腦停止運轉,腦電波變得平直。
  • 為何人面對死亡會恐懼?科學家給出了解釋,只因我們體內有它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走向滅亡,大自然的發展規律我們要遵守,同時我們也是無法改變的,即使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高級生物也避免不了這樣的發展規律,人生老病死也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每天都會有人離開這個世界。
  • 這部新「遺傳厄運」說透了人類對衰老的恐懼
    回到家鄉的凱伊和薩姆到處尋找失蹤的母親,同時感到那個久未回去過的家有點陰森恐怖。 多日尋找毫無線索,連警察束手無策,就當所有人哀嘆不已時,母親突然回到了家中。除了多日流浪的痕跡,以及身上的一些不明黑斑,母親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同。 對於這次失蹤,母親也三緘其口,不願多提及。
  • 從月球觀察地球,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懼?
    阿姆斯特朗是首個登上月球的人,在阿波羅計劃中,總計有12人登上過月球,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也只有這12個人有機會站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我們只能通過各種照片,體會從月球觀察地球的感覺。為什麼從月球觀察地球會讓人感覺到恐懼呢?
  • 人類為什麼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我是一個無神論唯物主義者,所以她很愛在我面前進行「傳教」,從前我們一起談論死亡的命題時,女人總說死亡不是真正的結局,死後會去往另一個世界,沒什麼可怕的。但是當死亡來臨時,她感到了恐懼。有一天我去醫院看她,她抱著我哭,她用懷疑的語氣哽咽地問我:「真的如你所說人死如燈滅,真的沒有天堂,沒有往生嗎?」我沒有回答她。
  • 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會生病?
    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會生病?發布日期:2020-11-0514:13:21 瀏覽次數:14一、人為什麼會衰老,為什麼會生病?早在2000多年前,祖國傳統醫學《黃帝內經》就已經開始了對有關衰老機制的探討,中醫認為元氣的盛衰與人的生、老、病、死密切相關。所謂「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亡」。
  • 人能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嗎?死亡瞬間會害怕嗎?瀕死體驗是真的嗎?
    同樣的道理,對於生者而言,無法進入死後的世界,而對於已經死亡的人而言,他也無法再與生者實現交流,所以死亡對於人類而言永遠是一個謎。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想盡一切方法來探尋死亡的奧秘,哪怕是能夠獲得一點點啟發也好。人類之所以如此執著,是因為死亡是人類內心最深的恐懼。那麼對於一個掙扎與垂死邊緣的人來說,他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死亡嗎?
  • 面對衰老和死亡,古人都有哪些看法?
    中國是一個重生諱死的國度,衰老和死亡是許多人都不願意提及的話題,其實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員,老死和出生是同等重要的大事。當衰老和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在這方面,古人的詩作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 能這樣修行,就是面對死亡也不會恐懼,反而感到快樂!
    很多人認為,離開這個世界,面對死亡,是一件不好的事。對世間人來說死亡是一種恐懼,每個人都想逃避,都不想死亡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什麼呢?第一沒有明白死亡的真相,第二對死亡沒有做好準備。  修行人對死亡會有所準備,因為他懂得無常,他知道死亡隨時隨地都會來。死亡來臨的時候,對他來說一點也不突然,他對死亡不會有恐懼。他會面對死亡,他有方法,他知道怎樣去面對死亡。
  • 理性地分析人為什麼會怕死,其實死亡真的不值得恐懼
    現在已知的所有的生命最終的歸宿是死亡。這一點毋庸置疑。人類恐懼死亡,更不願意面對死亡。但是你無論如何,都無法逃避。死亡是一種未知的結果。你永遠不知道你將來會上天堂還是會下地獄。畢竟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曾做過幾件壞事。比如,你踩死過一隻螞蟻。踩死一隻螞蟻也是殺生,也會下地獄。
  • 當13號遇到星期五,為什麼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懼?
    人類會想出各種各樣有趣的小事情,有些人相信它們,有些人則不相信,還有一些人喜歡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無,只是為了以防萬一。害怕「黑色星期五」是廣為人知的迷信之一。人們相信當某個月的13號恰好是星期五,那麼將是不吉利的。考慮到2020年迄今為止的混亂局面,11月13號星期五那天比平常更讓人抓狂,即使是那些不那麼迷信的人。
  • 史上最全戰勝恐懼的方法集,讓我們認清恐懼的本質,建議收藏!
    如果一個人想成功,想活得精彩,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喜歡的,那麼就必須把恐懼這個原始的屬性從自己的血液中去除。本文可能有點長,但堅持看完的朋友定會有所收穫!恐懼和害怕一樣嗎?很多時候大家會把恐懼和害怕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有本質的區別,害怕是相對於即將發生的事情,而恐懼是相對於未發生的事情。
  • 人如果沒有信仰,怎樣才能擺脫對死亡的恐懼?一個故事,給你啟發
    人,往往會對死亡產生恐懼,所以會選擇信仰,希望通過信仰,可以給自己一個很好的歸宿,可以戰勝對死亡的恐懼。那麼,人如果沒有信仰,又怎樣才能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呢?下面分享的一個故事,給你啟發,看完恍然大悟。過了幾天,其中的一隻蟲子感到自己體內有了不尋常的騷動,它不自覺地開始順著一根水草往上爬,其他蟲子看見了,就齊聲喊:一定要回來,我們都等著你!這隻蟲子感到全身充滿了張力,好像體內有個東西快要爆開了,於是它不自覺的奮力往上爬,只覺得兩眼昏花,快不行了!
  • 老年人不應該恐懼死亡,應該正確地對待死亡
    我們在世的每一個人,都是上天叫我們來到這裡的,叫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走一走。不過,也就是走一走而已,看看就叫你回去了。生命就是一個過程過程,所以一個人對生命的死亡,完全不用恐懼。老了身體有這樣的毛病,那樣的毛病也都是很正常的。老年人不能要求,像年輕人一樣的身體健康,那也是不實際的。
  • 莫言:真正對我造成傷害、讓我感到恐懼的是人
    我曾經在吃飯時要求點燈,但我的祖母生氣地說:「不點燈,難道你能把飯吃到鼻子裡去嗎?」是的,即使不點燈,我們依然把飯準確地塞進嘴巴,而不是塞進鼻孔。在那些歲月裡,每到夜晚,村子裡便一片漆黑,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為了度過漫漫長夜,老人們便給孩子們講述妖精和鬼怪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似乎所有的植物和動物,都有變化成人,或者具有控制人的意志的能力。
  • 直面死亡,生命方燦若驕陽|歐文.亞隆《直視驕陽,徵服死亡恐懼》
    亞隆 即是以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想為哲學內核,從人的存在這一終極問題入手,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焦慮、憂鬱、恐懼等心理問題。歐文.亞隆著述頗多,其中《存在主義心理治療》一書,是講解存在治療知識的佳作;而他著述的《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媽媽及生命的意義》等書,又描繪了自己做心理諮詢的一些實例,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極度珍視人與人真實關係的人。
  • 伊壁鳩魯:不要恐懼死亡,死與我們無關
    ————點擊藍字,輕鬆關注————人們對死亡感到恐懼,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死亡是怎麼回事,最關鍵的是不知道靈魂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