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眾報濟寧訊 (通訊員張美榮 張秀華)濟寧市兗州區新驛鎮孫村村民孫凡亮通過託管服務,去年將5.3畝家庭承包地託管給該村服務組織,一年算下來,小麥畝產575.3公斤,玉米畝產661公斤,與去年相比,畝產量和畝收入分別增長了12%和13.5%。
今年以來,兗州區搶抓承擔農業生產託管服務試點項目的契機,大力推行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通過嚴格篩選,全區確定了4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承擔試點項目。兗州區農經服務中心主任高永成介紹,通過農業生產託管,讓農戶、村集體和服務組織都得到了實惠。小孟鎮體仁寨村村民仇士儉,4.5畝家庭承包地加入「託田所」,與去年相比,今年種植玉米小麥,每畝降低成本46元,每畝增加收入170元。4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實施項目,村均增收近萬元。
高永成說,該區制定了服務各環節的標準,促進了全區糧食生產託管服務標準的形成,帶動提升了全區糧食生產服務質量,今年5月,兗州區被命名為「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同時,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由半託管向全託管延伸,提升了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區今年完成託管服務項目面積5.9萬畝,帶動全區30萬畝地的託管服務,發展各類農業生產服務組織30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