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苗族少女走大刀,聽陝西華陰老腔,吃家鄉美食……長沙世界之窗...

2020-12-25 瀟湘晨報

9月29日,長沙世界之窗景區不斷傳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2場嘆為觀止的吉尼斯挑戰驚險上演。一位來自貴州大刀藝術團的15歲少女石鐘豔,挑戰「赤腳行走雙層酒瓶」,而另一位22歲苗族少女唐羽薈則赤腳在刀尖上起舞,創下斜走12米大刀的世界紀錄。

據了解,這個大刀藝術團是我國唯一的走大刀藝術團,被譽為「世界大刀王」,這對巾幗小英雄今日的挑戰,亦是對祖國非遺文化的一種傳承。此外,當天56個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少男少女也驚豔亮相,與數千遊客傳遞150平米的巨幅國旗,在祖國成立71周年之際,為祖國獻上了最熱情的狂歡。更有陝西華陰老腔團隊、佤族火舞團等非遺絕技團隊,為大家獻上了精彩絕倫的民俗表演。這些傳承非遺文化的藝術家們,將各種絕技藝術展示給全國人民看,讓大眾體驗到一種自強不息、追求藝術高度的民族精神。

據悉,國旗期間,長沙世界之窗延續多年「展現中國傳統文化,打造中國人自己的狂歡節」傳統,精心打造第七屆「中國狂歡節」,來自祖國東西南北的民族藝術紛紛展演中華文化瑰寶,還有《天天向上》非遺手作、家鄉美食集市給大家帶來吃喝玩樂一站式狂歡。首次國慶夜場推出「中國紅電音節」,引領民族蹦迪風潮,將傳統文化與潮流時尚結合,為大眾打造最純粹的中國狂歡節。夜場18點後門票半價。

【連結】國慶期間更多精彩活動搶先看

【活動一】東西南北中,最炫民族風

國慶期間,長沙世界之窗邀請到祖國不同民族璀璨藝術團隊,讓遊客在園區中就能感受到來自東南西北各地區的多樣民俗文化。

【活動二】吉尼斯之最,貴州苗族走大刀

赤腳走大刀是苗族的獨特文化產物,大刀長18米,傾斜35度,重達1噸多,表演者不斷挑戰絕技,戰勝吉尼斯記錄,赤腳立於刀尖,在鋒利的刀刃上完成斜走、倒走、頭頂倒立等高難度動作,展現中國古老神秘力量。

【活動三】央視春晚團隊,陝西華陰老腔

高亢嘹亮的陝西華陰老腔藝術團隊,曾亮相春晚及央視各大綜藝舞臺。它是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此次藝術團成員將打破常規,用嗩吶吹奏《無價之姐》,唱響當代流行音樂,帶領廣大遊客感受陝北古老文明與現代潮流音樂的碰撞。

【活動四】頂尖京劇團隊,國粹京劇

京劇早已享譽全球,是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次來自北京的頂尖京劇團將為現場遊客帶來一場獨特的潮流民俗文化視聽盛宴,看國粹京劇唱腔搭配rap說唱,一展動人腔調和獨特潮流韻味。

【活動五】中國紅電音節,為國潮發聲

為慶祝祖國成立71周年,帶動無數人揮灑愛國激情。長沙世界之窗夜場創新推出首個中國紅電音節,融合了中國紅、國潮風、國旗等元素,打造湖南最炫酷的紅色電音舞臺。國內頂尖DJ加盟,千萬級抖音大咖親臨,身著民族服裝的蹦迪達人閃耀登場,還有愛國歌舞大賞等精彩時刻一一呈現,引領民族服裝蹦迪新風潮。此外,現場還將與千餘名遊客共同傳遞巨幅國旗,為祖國歡呼喝彩。

【活動六】《天天向上》非遺手作

《天天向上》非遺手作集市將在國慶期間亮相長沙世界之窗,花草宣紙燈籠、手繪皮影、團扇拓染裝飾畫、石膏香薰畫五大非遺項目,讓遊客從小物件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活動七】家鄉美食集市

除了各式各樣的精彩演出,長沙世界之窗還為遊客們打造了一片專屬家鄉美食集市,讓每位遊客都能在這裡感受到家鄉的味道。陝西肉夾饃、老北京冰糖葫蘆、貴州黃粑、浙江小黃魚等,給遊客帶來一場舌尖上的國慶之旅。

【活動八】天下璀璨雷射歌舞晚會絢爛升級

國內首臺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天下璀璨」雷射焰火晚會全面升級!雷射、音樂、舞蹈與3000萬打造的文明湖水舞秀完美融合。在美妙的音樂伴奏下,600多組噴泉造型璀璨綻放,音樂牽動著激情、絢麗的煙花照亮了心靈、動感的雷射點燃了喜悅。世界之窗與您相約「火樹銀花不夜天」,共同沉醉於璀璨的感官盛宴。

瀟湘晨報記者朱清 通訊員鄧婷 攝影張雲峰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華陰老腔再次驚豔了!
    近日,由華陰市老腔保護中心與高亞玲戲劇藝術工作室聯合帶來的老腔、秦腔劇目在園博園西安園上演。華陰老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從西漢濫觴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華陰老腔以陝西省華陰市,久為華陰市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非常追求自在、隨興的痛快感,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此類表演方式也被譽為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 東方搖滾樂原來起源於咱陝西!華陰老腔混搭譚維維炸裂屏幕!
    這次,歌手譚維維請出了「國寶級」藝術家——陝西華陰老腔一起混搭創作《給你一點顏色》,不僅令所有聽眾都傻了眼,劉歡、崔健兩位音樂大咖也直接目瞪口呆,現場深表敬意。  選秀出身的譚維維,近年來屢做音樂創新,就在這個周末,她在東方衛視的一檔節目中,與陝西華陰老腔合作,用一首《給你一點顏色》震翻全場。
  • 華陰的景,從來都不止華山和老腔
    華陰人夏天就愛躲進這秦嶺山溝溝,你抱上西瓜,我拎著啤酒。 「山裡涼快走。」 華陰老漢愛聽曲,除了老腔,還有迷胡和木偶戲,我總覺得差不多。
  • 華陰老腔火了,張喜民在尋找傳承人|匠人
    33場白鹿原2000年左右,民國時期的老人家大部分都去世了,喜歡老腔的年輕人又不多。2001年冬天,喜民班在王河村演戲,下著大雪的夜裡,臺上的皮影戲演得熱鬧,臺下的觀眾只到了三五個,冷冷清清。當時華陰市文化館的黨安華正好看到這一幕,他找到老腔藝人們,提議他們從皮影戲的帘子後面出來,由「看皮影聽老腔」變成「看老腔」。
  • 華陰老腔到底是啥 為什麼會有人敲板凳?
    ,更是讓老陝們引以為傲,原來東方最早的搖滾樂就是我們陝西的華陰老腔,那麼什麼是華陰老腔?華陰老腔是秦腔嗎?為什麼會有人敲板凳?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小編溫馨提醒:此文章的正確打開姿勢是一邊聽!一邊看!
  • 昨晚讓屏幕炸裂的華陰老腔到底是個啥?
    ,真的聽炸了……林憶蓮我也有機會聽其他民族的地方戲劇,可是今天是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非常非常的震撼,非常的感謝,太充滿力量了!看看樸實的老藝術家咋說:「額叫張喜民,來自陝西。華陰就是華山那個地方。最純粹的音樂,正兒八經的搖滾,結結實實的陝西味道。感謝譚維維,感謝崔健,感謝中國之星!@換個名字找點新鮮感:白鹿原裡出現過一段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電影挺失望,但是這段老腔給我留下很深印象,很震撼,原來以為是秦腔,還問過小傑同學,可是聽了秦腔覺得不太對,現在才知道這叫華陰老腔。民族的好東西該讓更多人知道。譚維維你是個好歌手。
  • 原創 | 華陰老腔一聲喊
    周末在家,閒暇,再次聽起《華陰老腔一聲喊》,再次被譚維維那高亢嘹亮的聲音所感動。這不僅僅是音樂的激昂,而是心靈的宣洩,是對環保的詢問,是對生命的關注。你看那歡呼的場面,你聽那動人的音樂。傳統與現代,民俗與超前完美的組合,迸發出新生激情的力量。對於音樂我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既不懂韻律,又看不明白五線譜,卻喜歡閒時聽一些音樂。
  • 譚維維《給你一點顏色》和華陰老腔的故事
    最近很多人聽我在《中國之星》上演唱的《給你一點顏色》,大家開始討論華陰老腔,也看到網絡上很多朋友問我怎麼想到這個創意的。
  • 譚維維新歌刷爆朋友圈:搖滾混搭華陰老腔
    前晚,歌手譚維維在東方衛視《中國之星》節目中,用一首搖滾與華陰老腔融合的新歌《給你一點顏色》俘獲現場觀眾的心,也刷爆了微博與微信朋友圈。網友們驚嘆並好奇華陰老腔是怎麼跟搖滾融合到一起的?尤其是陝西觀眾,更為這次合作拍案叫絕。
  • 華陰老腔今登春晚——華山腳下的搖滾「然拌了」!
    由譚維維、張喜民、華陰老腔演員合作的歌曲《華陰老腔一聲喊》,確定將在這個有著數億觀眾的超級大舞臺上亮相。華陰老腔,這一黃土高坡上土生土長的藝術,從村邊地頭一步步走來。在去年12月的東方衛視《中國之星》節目上,與譚維維的搖滾樂搭檔,迸射出新鮮熱烈的火花,「成了」。此次登陸央視春晚,更是其一個輝煌的頂點。華陰老腔這一歷史悠久,卻又讓人感到有些陌生的藝術,背後有著怎樣的際遇和傳承?
  • 譚維維華陰老腔合演"給你一點顏色" 老腔融入搖滾
    譚維維華陰老腔合演"給你一點顏色" 老腔融入搖滾 2015-12-10 10:04:23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 探秘華陰老腔葛優陳道明都跟他學 老腔火了「山寨版」也來了
    2016年3月11日訊,借著《白鹿原》,華陰老腔著實火了一把,不僅在國內演出邀約不斷,還在一位美籍華人的運作下前往美國演出。華陰老腔的代表性傳承人張喜民回憶,他們以為在美國也是給華人演,但沒想到臺下坐得全都是老外,看不見一個中國人。演出結束後,現場掌聲雷動。《紐約時報》在報導中稱讚老腔是「古老東方的搖滾樂」。
  • 當華陰老腔「一聲喊」之後
    華陰老腔本是明末清初的一種板腔體戲曲劇種,屬於皮影戲的一種。唱戲人在後臺是皮影戲,跑到前臺吼唱就是老腔。它主要流行於陝西省華陰市雙泉村,因此叫華陰老腔。華陰老腔是當地大戶張家的家族戲,而且傳男不傳女。它只需五人就可撐起一臺戲:籤手(指揮皮影)、副籤手、前首(主唱)、後臺、板胡。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劇種裡,生旦淨末醜卻一樣也不缺,不過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擔綱。
  • 品嘗特色美食,觀看非遺表演!直播走進陝西華陰市
    品嘗特色美食,觀看非遺表演!直播走進陝西華陰市 2020-08-03 1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刷爆朋友圈、崔健致敬的華陰老腔,你不想知道更多嗎?
    與其他農民不同的是,他們是陝西華陰老腔的傳承人。他們的名字曾隨著文化遺產申報材料進入專家官員的視野。通過老腔,他們傳遞出了中國農民對於活著的感受。他們最大的已經近80歲,最小的也已50多歲。他們是一個不到20個人的群體。一個不經意的發現
  • 春晚中陝西元素集中亮相 老腔民歌震撼全場
    昨晚除了西安分會場的節目充滿濃鬱的陝西特色,整臺春晚節目中,大篇幅的陝西亮點節目集中呈現,不論是搖滾版的華陰老腔還是原汁原味的陝北民歌,都將地道的陝西文化展現的淋漓盡致
  • 華陰老腔,不甘被遺忘的老靈魂.
    華陰老腔,不甘被遺忘的老靈魂文 | 許偉明二胡和板胡悠遠蒼涼,自製的三弦月琴聲音伴隨主唱藝人嘶吼般的唱腔,富有節奏感的鐘鈴聲、鼓聲、鑼聲,還有木頭擊打長板凳的聲聲脆響,以及看似肆意卻整齊協調的動作,種種元素合在一起,向觀眾氣勢洶洶地撲壓過來,這就是被稱為最古老搖滾樂的華陰老腔
  • 崔健遇到華陰老腔又遇到了譚維維丨為什麼我們知道結果 為什麼我們還在揮霍?
    事實上,《給》是一張專輯名稱,並非一首歌,所謂翻唱,其實是譚維維在這張專輯的基礎上,重新寫作了一首新歌,而她靈感和能量的來源,則是深藏在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的「華陰老腔」。華陰老腔,只存在於陝西省華陰縣,起源自明末清初,是以當地民間說書藝術為基礎發展成的一眾皮影戲曲劇種。
  • 西安有個非遺藝術,不是皮影戲也不是華陰老腔,它既能玩又能吃!
    這裡是窮鬼旅行,帶你尋找人間煙火氣,看遍世間絕美風景。一說到西安的非遺藝術,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皮影戲和華陰老腔。確實,皮影戲和華陰老腔是最能代表陝西的民間文化的藝術,它們在街頭隨處可見,似乎無時無刻都在向遊客宣傳著西安的文化。但是大家知道嗎,在西安還有一個民間非遺藝術,雖然沒有皮影戲和華陰老腔出名,但它非常有趣,不僅可以玩兒還可以吃。這個民間非遺藝術就是吹糖人兒。在西安碰上吹糖人兒的街頭藝人,幾乎全靠運氣。
  • 原創作品|難忘的看戲生涯:華陰老腔一聲吼
    夜半枯坐無聊,適逢重播2015年《中國之星》這檔音樂節目,譚維維與老腔藝人合作演唱的《給你一點顏色》算得上是華陰老腔第一次走進年輕人的視野,搖滾與老腔結合的第一聲吼,在思想還未回神仔細品味之際,身體率先反應——從心口划過並蔓延向全身神經末梢的一股電流般的酥麻感,皮膚毛孔迅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