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第三季虧5.3億,放言要做中國最大,專家稱品質不穩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北京時間11月13日晚,瑞幸咖啡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5.4億元,同比增長540.2%,高於市場預期的14.75億元,但其第三季度仍淨虧損5.3億元,同比擴大9.7%。

此外,截止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數量為3680家,較去年同期的1189家增加209.5%。對此,瑞幸咖啡表示,「我們相信到今年年底,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生產商。」

受此消息影響,瑞幸咖啡盤前漲幅一度擴大至超8%。截止北京時間13日19時30分,瑞幸咖啡漲6.95%,報20.3美元/股,總市值44.67億美元,約合313億人民幣。

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並在今年5月便赴美上市,用時僅一年多。

上海食品協會咖啡專業委員會主任王振東對市界表示,「瑞幸咖啡的優勢在於成熟的資本運作能力已經在供應鏈端的整合能力,他們大部分的優勢是傳統餐飲行業所不具備的,例如瑞幸咖啡幾乎按照時間表,實現了所有的融資目標直至上市計劃,其中幾乎沒有試錯過程;瑞幸咖啡通過建立藍色聯盟的方式使部分核心供應商成為股東,以此增強供應鏈端的影響力,降低成本等等。」

「不過,瑞幸咖啡的短板也正是傳統餐飲企業的優勢,例如產品品質不穩定,品控能力一般,產品線缺乏獨特性等,導致客戶對於瑞幸咖啡的口碑褒貶不一。」王振東表示。

相關焦點

  • 瑞幸財報曝光:第三季營收11億 有現金及等價物超50億
    報告顯示,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瑞幸咖啡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35.8%。其中,瑞幸咖啡2020年第三季度來自自營商店收入為9.7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3%;上個季度來自自營商店的收入為8.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7.3%。
  • 瑞幸咖啡CEO錢治亞被撤職 專家稱「破產清算」或是歸途
    2018年5月瑞幸告星巴克行業壟斷的風波中,郭謹一曾高調表態「瑞幸咖啡無意炒作」。當時瑞幸稱星巴克要求供應商「站隊」,認為星巴克的物業合同存在排他性條款。內部信稱,「為使公司運作更加平穩有序,董事會任命郭謹一擔任代理CEO並選舉吳剛、曹文寶成為公司董事。」
  • 瑞幸自曝22億流水造假 中國證監會發文強烈譴責
    今年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公司曾在社交平臺twitter上發布了一份89頁的沽空報告,稱其來自匿名作者,報告作者有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等證據為證,認為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誇大門店的每日訂單量、每筆訂單包含的商品數、每件商品的淨售價,從而營造出單店盈利的假象。又通過誇大廣告支出,虛報除咖啡外其他商品的佔比來掩蓋單店虧損的事實。
  • 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款!瑞幸咖啡將於SEC達成和解
    瑞幸咖啡將持續配合監管,將合規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同時,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將繼續保持公司穩定經營,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當地時間周三,SE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至少從2019年4月到今年1月期間,瑞幸咖啡故意偽造了逾3億美元的銷售額。
  • 瑞幸咖啡今晚復牌,或面臨112億美元集賠償,中國投資者能索賠嗎
    5月19日晚,瑞幸咖啡公告稱,於5月15日收到了納斯達克上市資格審查部門的書面通知,決定對瑞幸施行摘牌。瑞幸咖啡發布公告回應表示,在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公司計劃就此舉行聽證會,在聽證會結果出爐前,瑞幸將繼續在納斯達克上市,聽證會通常安排在聽證請求日期後的30至45天舉行。
  • 瑞幸咖啡要涼了嗎?這麼良心的企業希望它不要倒
    而在美股開盤之後,瑞幸咖啡總裁辦發布內部信稱,目前,包括COO劉劍在內的4名相關當事人已被停職,公司已安排其他管理者接替停職人員原負責的工作。 誰是劉劍? 根據公開的資料,劉劍自2018年5月起擔任瑞幸咖啡營運長。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但該訴訟只是美國證監會發起的訴訟,賠完了美國證監會,瑞幸接下來還要面臨來自投資者發起的集體民事訴訟。   根據起訴人的起訴,瑞幸在截至2019第二季虛增了大約28%的收入,第三季度則虛增了45%。期間,公司通過發債及增發新股籌得超過8.6億美元。
  • 【資訊】瑞幸咖啡劇情反轉,1.8億美元達成和解
    對於習慣常喝「小藍杯」的人們來說,瑞幸咖啡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但對於瑞幸咖啡這家公司來說,如今卻要為當初巨額財務造假付出沉重代價。
  • 瑞幸咖啡要涼了?自曝造假22億元,股價暴跌75%,集體訴訟或致破產……
    隨後瑞幸在2月3日,否認了所有指控,並回應稱報告的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屬於惡意誤導。但僅僅在兩個月後的今天,瑞幸出手狠狠打了自己的臉。>三、瑞幸咖啡調高了商品的售價,將每件商品的淨售價至少提高了1.23元;四、在營銷費用方面,瑞幸咖啡瑞幸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廣告支出誇大了150%以上;五、根據小票匯總的數據,瑞幸咖啡從「其他產品」(瓶裝飲料、堅果、餐食、馬克杯等)獲得的收入僅佔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的6%,並非媒體報導的23%
  • 「鈦晨報」傳SEC已與中國證監會就聯合調查瑞幸造假進行溝通;SEC...
    【鈦媒體綜合】據財經塗鴉消息,在瑞幸4月2日自我披露財務造假後不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已向中國證監會發函,與證監會就雙方配合對瑞幸咖啡進行徹查一事進行溝通。在過去三周,由證監會國際部牽頭,並聯合多個部門,已經對「瑞幸事件」做了大量調查工作。知情人士稱,目前處罰方案還在討論中,處罰力度可能超過市場想像。
  • 陸正耀不會放過瑞幸
    聯名信中列舉了郭謹一的種種罪狀,包括與供應商存在利益輸送、濫用權力剷除異己、個人能力低下、降低原材料品質、做高採購價格、壓縮門店員工編制以謀私利等。但是這種說法與外界看到的當前郭謹一領導下的瑞幸非常不同,不久前還宣布實現6成門店盈利,並以極低代價取得中美兩邊監管的處罰和解,外界認為瑞幸反而步入成立以來最健康穩固的時期。
  • 11.8億「天價罰單」!瑞幸要賣8500萬杯拿鐵才能湊齊
    根據SEC的指控,瑞幸咖啡故意偽造超過3億美元的零售銷售額。SEC在起訴書中稱,這些涉嫌欺詐的高管和高級管理人員「創建了一個虛假的運營資料庫,篡改了銀行記錄,以向公司的財務部門和其他人員隱瞞他們的不當行為」。
  • 瑞幸咖啡暴跌80% 自曝22億財務造假 網友:割...
    也因為如此,瑞幸咖啡稱,投資者不要相信公司之前發的財務報表了,公司稱,調查正在進行中,公司將繼續評估其先前發布的財務狀況和其他可能的調整。   如此自曝家醜,還是這麼大的金額22個億,股價自然要崩盤。   要知道,22億對瑞幸咖啡是什麼概念?2019前三季度,瑞幸咖啡的淨收入為29.29億,與去年同期的3.75億相比,同比增長680%。
  • 瑞幸咖啡遭做空大跌,渾水報告下足血本列5大「罪證」
    1月31日,以做空中概股聞名的大空頭「渾水研究-MuddyWaters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對「瑞幸咖啡」股票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並在Twitter上表示:「我們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不明身份報告,聲稱瑞幸咖啡是個騙局:『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其店面每日商品數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有11,260小時的門店流量視頻為證。』
  • 被渾水做空!瑞幸咖啡真的夠「硬」嗎?
    據錢治亞現場透露,截止2019年底,瑞幸咖啡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作為2019年中國十大虧損新經濟公司前5強,瑞幸咖啡在開店數全面超越行業大哥星巴克。回顧此次瑞幸與渾水的交鋒,焦點圍繞在以下方面。
  • 瑞幸咖啡造假22億醜聞發酵 曾起訴安然律所發起集體訴訟
    BARJO還提到,在經調查發現偽造交易總額22億元人民幣(約3.1億美元)後,瑞幸咖啡的劉姓營運長被停職,該公司股價於4月2日開盤報4.91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26.20美元跌超80%。2日當天,瑞幸披露正在調查劉本人及某些造假的員工。
  • 星巴克停業的日子裡,瑞幸在做什麼?
    他是外賣平臺在武漢地區的一名騎手,3月25日武漢宣布按下「重啟鍵」以來,他比平時更忙了一些。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現在每天下午他都要從星巴克取幾次咖啡,送到周邊的寫字樓裡,「這些地方之前也經常去,但在最近的一周裡,去的次數多了起來。」
  • 瑞幸騙局:陸正耀終結者?
    受此影響,瑞幸咖啡盤前股價一度暴跌85%,開盤後股價從前一日收盤的26.2美元狂跌至5.62美元,跌幅接近80%,市值蒸發近50億美元。4月2日盤中,其多次觸發熔斷,暫停交易,並最終以6.4美元收盤,跌幅超75%。
  • 為什麼我要支持瑞幸咖啡,因為他們背後全是辛酸淚
    上市過後的瑞幸,如魚得水,以每股17美元,共募集資金5.61億美元。向國際開始進一步的擴張戰略,甚至還開發出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計劃。也許是因為瑞幸的過於自信,也許是因為樹大招風,火速上市的瑞幸,還不到半年,就遭遇財務造假的尷尬局面,以做空中概股聞名的渾水聲稱,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匿名做空報告,直指國內網際網路咖啡品牌瑞幸咖啡數據造假,報告稱:「在瑞幸6.45億美元的IPO之後,該公司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已經演變成了一場騙局」。
  • 瑞幸咖啡風波再起 高層撕裂如何化解
    瑞幸產品原材料品質變差,採購價格卻上漲。 同時,郭謹一把原有的大品牌供應商逐步換成個人更容易獲利的、品質差的二三線品牌,從原有的廠商直採逐步替換為代理商採購;公司之前選用的是百麥、中糧、鑫國等為星巴克、麥當勞等供應輕食的一線供貨商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