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論 #F1370

2021-02-07 守住你的錢
六國論 #F1370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之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 賈誼《過秦論》

 

 

一)第一重

 

我少年讀書,三觀不正。整天問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當年學到《過秦論》時,便是少有的幾個桎梏之一。

 

「秦國」的滅亡,是我無論如何,怎麼也想不明白的事情。

事後回想起來,《三國志》系列,或許是對我早年政治三觀,毒害最深的元素。

 

因為在《三國志》裡面,你總是越變越強的。

最初的時候,你只有很小一塊地盤。劉備只有一座城池,幾千士兵,各種技能也缺乏。

 

而隨著遊戲進度的「深入」,你越變越強。

漸漸的,你會有很多城池,很多兵。麾下有很多很多武將,每年收穫很多錢糧。

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將還很「忠誠」。

 

忠誠是一項指數,你只要賞賜武將200金,就足以把武將忠誠度提高到了100,而且還不會下降。

同理,如果你對於百姓大規模地放糧,則城池的忠誠度也會上升。而且也是永久性的。

 

總而言之,一切都很「幼童」。

當你玩了幾百個回合,最終一統的時候,所有城市所有指數,全部都是堆到滿的。

 

《三國志》玩得多了,你是無論如何不能理解,一個王朝為何會崩潰的。

 

 

在你很弱小時,你只有一座城池,3000兵馬。你可以統一全國。

但是當你很強大,你是中原王朝。

傳遞經歷了三百年,你反而變弱小了。打不過一座城市。

《三國志》的扭曲三觀,無論如何不能解釋這個問題。

 

 

所以我看《秦史》,是大大地困擾的。

為什麼秦二世而亡,為什麼六國的軍隊凝結起來,反而打敗了秦軍。他們有鎧甲的時候都打不贏。

我把這種種問題問老師,《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隳,Why。

 

 

公立教育,區裡面的語文教師,自然沒什麼宗師級的人物。

老師含含糊糊地回答說:「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意思就是說,要實施仁政,要做婆婆媽媽掉眼淚的好人,這樣你的江山才會穩固。

 

《過秦論》被如此解釋,學生提問強制壓制了下去。

我雖然嘴裡諾諾,心中卻是大大地不服氣地。

 

 

 

二)第二重

 

後來我看史書,寫《三代之治》。

秦國的滅亡,雖說是秦政殘暴,但其實是很大運氣的。

歷史再走一次,未必如此演化。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Victor Chan,Broad Wu的起事,並沒有歷史必然性。運氣實在是好到了極點。

 

 

關鍵是,當時秦軍的主力,並不在國內。

秦始皇滅六國之後,非常奇異地,秦軍並沒有回歸鹹陽。也沒有「軍轉民」化。

秦國並不象後代的大一統王朝一樣,把神策軍駐紮在鹹陽。然後各地主要城市,派駐治安部隊。形成正規化民政王朝。

 

秦滅六國之後,事實上「戰爭」仍未停止。

秦軍並沒有復員。而是兵分二路。北路由蒙恬帶領,出兵九原,抗擊匈奴。並奪取了河套地區(包頭市)

 

南路由屠睢帶領,滅楚之後,就一直向南。沿著中華大地特有的「靈渠通道」。

也就是說,從武漢開始,順水路可以到長沙。

從長沙開始,順水路可以到桂林。

 

 

楚國發源於長江流域。最初由長江邊上一些部落聯合而成。

到楚國末期,國境線已經擴展到了湘江。例如屈原,沉舟於汨羅江。

長沙,是楚人建立的。也是楚國最南方的城市。

 

秦滅楚之後,大軍繼續南行。

「湖南」本來是游離於中國版圖的。整個湖南,華族擁有的唯一城市,就是長沙。

但是湖南有湘江,順著湘江,越過靈渠,可以一直到灕水。

可以說,沒有湘江的話,湖南不會併入中國版圖。例如江西,因為全是山地,入籍就很晚。

 

南路秦軍,越過靈渠口岸,進入桂林。進而沿珠江進入廣東,建立廣州城。

廣西,廣東二省,從此併入中國版圖。

 

這在教科書上,寫道「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

 

 

209年7月,陳涉吳廣,在大澤鄉起義。

209年9月,起義軍已經打到了函谷關。

 

大澤鄉在安徽宿縣,靠近徐州。

按照古代的行軍速度,你算一算。即使叛軍不吃不喝,分隊跑到函谷關,需要多少時間。

 

這說明「秦亡」的時候,整個國土內部,完全是空的。根本沒有衛戎部隊。也沒有駐軍。

秦國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很多事很沒有經驗。統治疏漏百出。

學費總是要交的。歷史上的坑窪無數。類似的教訓,西漢的時候還要再交一次,就是王莽篡位。

 

 

巨鹿之戰發生在208年9月,也就是一年之後。

秦軍的北路主力回調。正式調入國內戰場。

 

按照當時鹹陽到九原的路程,信使來回就得走很久。

而且大軍調動,後勤準備無數。二十萬人的巨型軍團,絕不是說走就走的。

「大澤鄉」爆發的時候,秦國國內內陸,是完全沒有兵力的。

但是經過了一年的時間,正規軍團終於調回來了,職業精銳軍加入了平叛。

 

 

但是這時,歷史開了一個大玩笑。

「巨鹿之戰」王離的精銳兵團,居然~~打敗了。

20萬秦兵,居然被2萬人的項羽打敗了。

局勢遂一發不可收拾。

 

此後,章邯投降,項羽殺俘,劉邦入函谷關,隨即就是鴻門宴,楚漢爭霸。

歷史進入了另一輪走勢。

 

 

而在南方的另一股主力秦軍,因為相隔比較遠,而且嶺南地理交通也確實不方便。

當接到消息時,剛準備回援。秦國已經忘了。

譁啦啦比大廈還快。

 

任囂想了想,乾脆算了,把道路全部都破壞掉堵塞。

咱關起門,自己做皇帝算了。

這就是後來的南越王國,一直到漢武帝時才滅亡。

 

 

因此秦國的滅亡,是極其極其偶然的因素。

他的二支主力,全部都不在國內。國內幾乎是空白郡,一片空虛的樣子。

因此叛軍一旦興起,就如同野火燎原般。

飛快有了地盤和力量。

 

秦政雖然苛刻,殘暴。

但如果秦王是一個「高明的統治者」,把鐵甲軍團都放在國內駐紮。

秦國說不定還可以延續十世,八世。

 

 

這是關於「過秦論」的第二重理解。第二重理解,依然是錯的。

 

 

 

三)第三重

 

 

上次我在知乎上看了一個帖子,很有道理。

《項羽為什麼當不上皇帝?》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25578/answer/226167317

作者貼了一張圖,西楚霸王分封18諸侯的圖。

 

 

然後作者再貼出另一張圖。注意紅線勾勒的部分。

 

作者的意思是,「秦漢」交接之際的中國,其實已經分裂成了東西二個部分。

 

其中,西部,紅色的部分,實行的是「秦制」郡縣制。

而東部,顏色混雜的諸國。「六國」實行的是分封制。

 

 

秦國的擴張,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

「戰國」時代,延續近250年。其中,僅秦昭襄王統治,就超過55年。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關西」的基本盤,已經超過了60年。

按照古代人的壽命,這至少是三代以上的記憶。

而人口更迭三代,足以把「遺老遺少」都清洗出去。新生代的,全部都是帝國的臣民。

 

 

作者說,關西的人口,已經習慣了「郡縣制」。

習慣了中央派一個縣長。然後和縣長之間,就是僱傭和派遣關係。

 

劉邦為什麼可以迅速擊敗章邯。戰國時代,滅掉這樣一個宋魯級別的中等國家,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可是劉邦消滅三秦,只用了幾個月。

 

因為章邯的統治,是沒有根的。

他在整個郡縣,就只有縣長一個人,是章邯的人。

劉邦來了,把縣長咔擦了。於是整個縣的人,都跟隨劉邦了。

 

(註:第二個跟帖也很不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25578/answer/223935528

 

而在「關東」區域,是不一樣的。魏豹只能統治魏國,田橫只能統治齊國。

二者換個位置,統治立馬持續不下去。

 

因為「關東」的統治,靠的是「貴族」。

名義上縣長是你,但其實主簿是你兒子,司曹是你女婿,捕快是你弟弟。

整個縣,都是姓張的子孫。

說是縣長,稱「族長」還差不多。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

《秦憑藉軍功爵制滅掉六國,六國為何不能如法炮製?》

 

為什麼秦國可以「商鞅變法」,一下子變得很強。最終吞併六國。

為什麼六國就不能改革成「郡縣制」。年年敗仗,最後公主都滅為奴婢。

 

為什麼劉邦取得了秦國故土,再一次以「老秦人」建立漢朝。

為什麼項羽不能立國於鹹陽,還是要回到彭城老家。最終烏江自刎。

軍事的背後,還是政治。

 

 

在中國歷史上,最令人目眩神迷的,或許就是「商鞅變法」了。

那個時代所有青年學子的共同呼聲,熱血澎湃。

 

秦國一躍成為超級大國,從邊陲任人欺凌的小國,成長為中原的霸主。並最終一掃六荒八合。

 

 

但是,商鞅變法,究竟是什麼。商鞅究竟做了什麼。我們查詢回教科書上「商鞅變法」的詞條。

 

1)廢井田、開阡陌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3)實行連坐法

4)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5)改革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6)推行縣制

 

哥哥嘆了口氣。中國教科書,還真是什麼都不敢教啊。

就好比教科書天天喊「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究竟是什麼東西,你喚一個中國名校大學生,穿越回18世紀。他是決計設計不出來的。

 

 

「商鞅變法」最核心的內容,秦國強大的根本,其實是第四條。其他重農商,連坐保甲,其實各國都差不多的。

 

4)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祿制

 

這就設計到了一個「國體」的變動。是根本上的政治改革。

 

 

 

中國的歷史和政治,從武王伐紂開始。這一點,在《三代之治》寫得很清楚了。

但是整個國家的政治和國體,卻是從「姬旦」開始。

 

周公姬旦,指定了「分封制度」。天子的兒子為諸侯,諸侯的兒子為大夫,大夫的兒子為公卿,公卿的兒子為士,士的兒子為庶人。

據說中國人98%的染色體,來自於三個男人。其中一個,就是周文王的祖父。

 

 

姬姓得國。逐代分封。

從此以後,姓姬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填滿了從「諸侯--公卿—士」的每一個階層。

或者你想一想,從科長到部長,每一個公務員,全部都姓趙,是什麼情況。

 

沙烏地阿拉伯有5000個王子。全部都是伊本.沙特的子孫。

因為「王子」實在太多,沒有那麼多的公務員職位,從石油大臣到交通部長,全部由王子擔任。

沙特的國力,管理,科技創新,實力很強麼。

 

 

「分封制」到了後期,也是同樣的情況。

因為貴族實在太多,不斷繁衍。最終佔據了所有政府職位。

你可以想像,裡面有多少混蛋,多少荒淫紈絝。

讓這幫人去打仗,怎麼可能不輸。讓這幫王子去做官,怎麼可能不貪汙。

 

「商鞅變法」真正最重要的一條,其實是「貴族制」改革。

從今以後,唯有軍功可以封侯。

 

世襲制和蔭寵制沒有了。每一個高官,都是真刀真槍,沙場血海拼出來的。

根據軍功,來給你封地,牛馬,奴隸。

每一個寒門都可以翻身。

 

這樣的制度,爆發的「生產力」是驚人的。

一夜之間,秦國多了上百萬奮勇作戰的將士。而且為關東謀士留出了位置。

武力和智力的結合,秦國遂為大國。

 

 

而另外一方面,山東六國,為什麼不「改分封為郡縣」呢。

因為沒法改啊。

太祖曾經說過,最難革的命,就是從靈魂深處革自己的命。

 

在歷史上,因為統治階級的腐朽,阻礙生產力,最終禍國殃民,拖累掉整個國家和民族的事件;

屢見不鮮,比比皆是。

 

遠有戰國時代,山東六國。然後有石敬瑭賣過,割燕雲十三州。

近代則有滿清政府,遲遲不肯進入工業革命。

甚至美國民主黨,也是為了選票,完全不憚於非法移民。

 

 

對於秦國來說,「改革」有許多有利之處。

秦國本身就是落後國家,也不是姬姓國。「分封制」在秦國的影響相對輕微,貴族的勢力較弱。

而秦國屬於未開發地帶,有大量的無主之地。這就為「十八級軍功制」的封賞,奠定了基礎。

秦國「變法」之後,就不停地打勝仗。勝仗就有新的土地。「以戰養戰」也延續了這一個制度。

 

 

而山東六國,本身就是貴族聯盟。象楚國的「景、屈、懷、昭」四姓,勢力極大,國王根本無可奈何。你不讓他們做上大夫,左將軍,他們懟死你。

 

另一些國家,曾搞過小規模的政治實驗。例如魏國的重裝步兵,趙國後期的騎射騎兵。

但是這些國家的改革,都是不徹底的。國家的財政,也無力支撐大規模的封賞。這些精銳軍隊,支撐著李牧,項燕等一二次戰役級反擊勝利。但卻是無力扭轉大局。

 

「政治」才是決定一切力量的根本。小國政治昌明,不要搶劫,則自然國力蒸蒸日上。

大國政治混亂,貴族壟斷,則自然軍隊渙散,毫無戰鬥力。

 

六國雖然眼睜睜看著了「商鞅變法」。也知道商鞅的全套把戲和原理。

可是他們沒有能力改革。沒有魄力挑戰整個社會秩序。

就好比日本眼睜睜地看著中國蒸蒸日上,可是日本政府,也是拿不出徹底的改革方案來的。

 

歸根到底,「商鞅變法」真正的大英雄,是秦孝公。而不是商鞅。

 

 

 

秦國的「十八級軍功」制,是一輛大型的戰車。

「非軍功不能封侯」,培養出了一大批軍人集團。整個秦國,嚴格來說就是「軍國主義」。和二二六的日本沒什麼不同。

 

這解釋了秦始皇「滅六國」之後,秦軍團為什麼停不下來。

哪怕已經沒有對手了。可是北上軍團,還要討伐匈奴,駐紮五原。

南下軍團,還要開拓嶺南,擴編三郡。

自古君王,沒有這麼好戰的。有些開國皇帝如朱元璋,甚至根本都沒興趣拓國。

 

 

因為在秦軍的內部,有一個巨大的「軍功」集團。

我剛剛升到Lv 6,就天下太平了。你們軍長市長退休無所謂,我才剛剛乾到副營。

你讓少壯派退休,就好比讓關東軍止步於9·18.

石原莞爾也被從神壇拉下。因此是停不下來的。

 

因為秦國內生性的「十八級軍功制」,使得秦軍南北主力都不在中原。

「大澤鄉」爆發時,廣袤內陸一點野戰軍都沒有。

這間接促使了秦國的驟亡。這是第三重的解讀。

 

 

參考閱讀《為什麼歷史上更推崇曹操而不是司馬懿?如何正確比較曹操和司馬懿?》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821946/answer/250842041

我點了一個「反對」。不同意他的觀點。

 

 

 

四)第四重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軍虎狼之師,從信陵君竊符救趙,「邯鄲保衛戰」之後,就再也沒有打過任何敗仗。

可是巨鹿之戰,秦軍一敗塗地。楚軍不管是質量,還是士氣上,都超過了秦國。

 

哪怕不看「巨鹿之戰」這樣偶然性的戰役。僅看山東諸國,在此起彼伏的起義潮中,所表現出的「組織力」,募兵能力,戰鬥能力,秦軍的勝績並不高。英雄豪傑,屢屢輩出。

 

至少,和「戰國末期」,秦軍打六國的軍隊,宛如敲石打豆腐一般,百戰百勝碾壓。完全不能比。

 

 

當我年少讀書的時候,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

「為什麼戰國末年,六國擁有廣袤的土地,數倍的人口,卻那麼不經打」。

「秦末,六國叛軍的領土,鎧甲,財力,遠遠不能和滅國前比。卻顯示得非常有戰鬥力」。

 

 

為什麼,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在戰國的末期,「六國」的領軍將領,君王和公卿,全部都是「舊貴族」。

就是那種最腐朽,最腐朽,當了幾百年賈寶玉的雅精。

 

六國一直無法實行徹底的改革,一直無法象秦國一樣,「讓最優秀的人浮起來」。

這裡面主要的障礙,不是秦王的壓迫,而是六國貴族本身的壓迫。

你讓大清載灃載湉領兵,中國人民就永遠打不過八國聯軍。永遠都是二等公民。

 

 

「清洗」這件事,其實是由秦始皇來完成了。

嬴政掃平了六國君王。在滅掉了六國政府同時,也把他們「三百年腐朽」的首腦們,一掃而空。

 

此後,在「反秦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哪個是前朝太子。

項羽,項梁,魏豹,趙歇,張耳,韓廣,臧荼,田榮。除了田榮是皇室血脈之外,其他人最多只能算貴族。

連「王族旁系」都算不上。

 

六國起義時,相當於大換血。

把原本的王爺,貝勒,全部都換掉。

換成了彭德懷,林彪,粟裕。因此雖然地盤少了點,裝備差了點,戰鬥力反而卻猛增。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句話是整篇《過秦論》的核心。

當年語文老師在解詞的時候說,秦王暴政,因此註定滅亡。

 

我想,真正的解法,「外交」是一個方面。

戰國末期,六國各懷鬼胎。始終不能齊心協力抗秦,連橫。

但是到「大澤鄉」起義時,大家的目標都是很明確的。團結起來先把秦軍擊敗,攻擊對象是明確的。

 

 

但是整句話,更深層的解釋,應該在這個「勢」字。

秦滅六國時,秦軍佔勢。

秦國代表更先進的生產力,秦國代表寒門可以靠軍功出頭。秦國代表按勞分配。

而六國則是腐朽的,搶劫的,壟斷的門閥貴族制。

秦國打六國,是仗勢欺人,居高臨下。

 

可是等「大澤鄉」六國起義時,起義軍內部,只有更少的等級制。更多的自由,更少的束縛。

而秦國苛刻,官吏已經開始腐朽。

劉邦入武官,沿途官吏皆降。越是等級高的,降得越快。貪汙賄賂劉邦越嚴重。

揭開秦國的面紗,趙高指鹿為馬,其實膿瘡已經形成。

 

 

是秦國「掃平舊貴族」這件事,為秦挖上了覆亡的坑。

這是第四重的想法。

 

 

 

五)第五重

 

我對於中美爭霸,感到憂心忡忡。

我覺得中國不應該去挑戰美國,不應該去超越美國。這未必是對我們最有利的做法。

 

 

如果你看美利堅的今天,可以說是「昏睡百年」。

英國人自工業革命開始,整個西歐國力突飛猛進。繼而擴散到全球各地。Anglo-Saxon人,佔領了美洲和澳洲。

 

到了冷戰之後,USA的國力更是如日中天。世界格局呈現為「一超多強」。

美國是絕對的,唯一的,毫無爭議的超級大國。

 

《如果全世界的海軍(不包括美國)在太平洋與美國海軍決一死戰誰會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871126

 

 

由於現代科技,有一個bug。

在古代,燧發槍比長弓領先一代。後膛槍比前膛槍領先一代。

但即使差個二代三代,二隻軍隊還是可以PK一下的。

而科學技術的擴散,同二個工業國家之間,英法之間,不會超過一代,

 

但是現在科技和武器,威力十分巨大。「體系」的放大作用更是驚人。

表現作為,工業實力,只要超越「半代」。比如美國的工業,比德國工業就領先半代。

半代換算成武器上,就是10倍的差異。AV-8B和F22根本沒法格鬥。這是作戰體系的差異。

 

因此美國在軍事上,獲得了人類文明從來沒有過的記錄「打遍天下無敵手」。

如前文那個知乎貼,不考慮戰爭潛力的話。僅僅憑人類現有的水面艦艇。

全世界所有的海軍,加在一起也不夠美國野戰打。

 

 

「天下無敵」的反噬力是很嚴重的,非常非常嚴重的。

在文明的競爭中,「先行者懲罰」是非常嚴重的。一定要避免成為先行者。

 

因為美國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美國人在軍事上,在帝國擴張上,在安全上,再沒有進一步的追求。

 

 

一個富家女,整天無所事事,閒得發悶。會怎麼樣。

回答正確,「會嗑藥」。

 

對於美國的中上層社會青年而言,他們的人生已經沒有追求。

美國已經是世界No.1,哪怕更優秀,也是No.1,甚至連敵人都沒有了。

 

而「優秀青年」,又是在光環中出生。從小寄託著父輩的期望,接受更好的教育,你不做出點成績怎麼行。

因此美帝青年們,只能從「人文」上面想辦法。

 

 

你都這麼富裕而強大了,為什麼還有人餓死街頭。

為什麼還有人露宿街頭。

為什麼還有人生病街頭。

為什麼還有小貓小狗小金魚凍死街頭。

為什麼還有非洲的小貓小狗小男生小獅子小雲雀小蜘蛛餓死街頭。

為什麼非法移民不能享受我們同等的待遇

為什麼氣候變暖,吃肉放屁,殺雞要慘叫。

…………

 


 

這些東西串在一起,就是我們所謂的「白左」病毒。

「白左」是一種富貴病。公子小姐們日子過得太逍遙了,才會想到用十八層雞湯熬茄鱉。

美國人的「富家兒女」太悠閒了,才會記得保護非洲的金魚和獵豹。

 

 

「白左」帶給了整個美利堅,毀滅性的打擊。

我們可以看到,從1968年越戰反戰,以及詹森總統給予黑人選舉權力,作為Liberal的崛起。

短短五十年,「美利堅」已經被徹底折騰得不成樣子了。

 

 

白人的人口,極度收縮。目前新生嬰兒份額,已經跌破45%。

這意味著60年以後,現有的所有人口死光。

美國就是一個55%拉丁黑裔,45%白人的拉美化國家。

 

考慮到黑人人口,依然以加速度增長。美國白人甚至會跌破25%

這個比例,就是目前南非的比例。

白人會作為「被壓迫民族」。從財產到社會地位,被全面掠奪。

 

 

另一方面,Liberal則徹底摧毀了美國的財政基礎。

隨著「食利者」越來越多,勞動者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吃福利,美國的工商業稅收,已經崩潰,佔財政收入不到8%。

而個人所得稅,也瀕臨崩潰。與其辛勞成為納稅人,不如偷懶吃福利。

 

 

《怎樣看待 2015 年美國本土 77% 的黑人嬰兒、56% 的拉美裔嬰兒出生於單親媽媽家庭?》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538033/answer/227116654

 


翻譯一下:如果你跟你的女朋友有兩個孩子,那麼作為新美國人應該這樣生活。

 

不要跟她結婚!

用你媽媽的郵箱收郵件

男方買一套房子

男方把這套房子租給女方和倆孩子

section 8 會給 3臥的房子每月發放900美金的補貼

女方籤下奧黑醫保,這樣男方就不用付家庭保險了

女方因為單親媽媽可享受上大學免費。

女方每月可拿到600美金的食物券

女方可拿到一部免費的手機女方可免去utilities(一般指水電網)

男方搬進房子,但是任然使用媽媽的郵箱收郵件

男方和女方在填稅收單的時候各自承認一個孩子,這樣可以因為「head of househould」條款,可免去1800刀的credit

女友可以以「crazy」或者「bad back」申請殘疾補貼,一個月可拿$1800刀,並且可以終生不用工作。

 

一對已婚夫婦的家庭主婦母親,一年可以拿到的補貼為0刀。

一對未婚情侶,作為單親媽媽:一年可拿到21600刀殘疾補貼+10800刀免費住房補貼+6000刀歐巴馬醫療補貼+6000刀免費食物補貼+4800刀水電網補貼+ 6000刀聯邦助學金補貼 + 12000刀免費大學學費助學金補貼+8800刀稅收補貼,一年共計7萬5千美金補貼。

 

 

除了人口,財政,美帝的軍事,其實不如「白左」們想像的強大。已經露出疲態。

《美國水兵每天工作14小時,工作狀態猶如酒駕》

https://www.6ccn.com/yuedu-12097452-1.shtml

 


要問美國海軍最大的敵人是誰,很多人會說是中國,但是現在他們面對著一個更恐怖的對手——過勞!

首先表現在無休止加班,以及因此產生的睡眠不足!

USS John S. McCain和Fitzgerald與貨船的碰撞的病因都是這個!

蘭德公司發布的一份2015年報告顯示,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差,與睡眠問題有關的白天損傷是軍隊普遍存在的問題,甚至比整個社會平均情況都要嚴重。

 

在約翰·麥凱恩與MV ACX水晶發生碰撞後,海軍單位紛紛拿出新措施應對。最重要的一項是對日本前沿部署的艦艇進行新的評估,並採取措施「鞏固對日本前沿部署的船舶的培訓和認證」,

但這些官僚主義的行動是不夠的。

因為病根不是訓練不足,而是過勞!是加班太多導致水兵沒時間訓練!

美國人要求他們的軍艦立刻在太多的地方,但軍艦數量太少了,根本不可能合理響應這些需求,唯一的辦法是加班。

 

據海軍透露,水兵經常一周工作100小時,如果按7天工作日算,相等於每天工作14小時,這要是擱在公司裡,早tm造反了。

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工作時長是,平民海員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72小時,且最短休息時間為每周77次,這樣要求的原因很簡單 - 逼得太狠就難免出錯。

然而,

美國不是國際勞工組織的成員國,而且針對平民的要求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適用於軍事組織。

所以,美國水兵只能為疲勞耗費生命。

美海軍軍令部長理察森在2017年9月19日在美國參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海員是世界上最艱苦的工作之一,需要不間斷的關注。任務增加、疲勞和壓力也增加,一定會出事!

水兵們疲勞狀態下執行任務,相等於酒後駕駛。

 

美國海軍目前的兵力達到279艘,但只有大約一半的船可以出任務,其他的則在進行日常訓練或維護。

為什麼不能多造點船,多招點水兵來分擔工作量?

因為窮。

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國防預算的持續、自動削減,除非國會短期暫時許可,海軍拿不到足夠的經費去買船。

 

川普許諾了350艘船隻,但他不能解決的問題是,造這些船的錢從哪裡來,,,

如果你想要一個全球作戰的艦隊,你必須化相應的錢,可是無論行政部門還是國會都沒有這樣做。

然而,海軍不可能對上級命令說「NO」。

你的船沒準備好,水兵很疲勞,但命令來了,作為指揮官沒有太多的選擇,所以,這個問題是持久的,會長期存在。

 

 

不僅僅是人口,財政,軍事的衰退,甚至連軍事潛力,也在衰退。

《美國已經造不出來比現在更好的武器裝備了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2023084/answer/194584073

 

 

當年美帝旭日初升之時,搞「八八艦隊」。

意思是八艘戰列艦,八艘巡洋艦,而且平均艦齡控制在八年以內。

 

今天呢,美帝所有的飛機,平年役齡超過二十五年。

而且國會表示,不會有下一輪大規模投資計劃。不再有理工科的人才,可以繼續開發。

一個帝國的腐爛,是從內部開始的。都腐爛到軍事戰敗,基本已經是癌症晚期。

 

 

以前我玩《三國志》遊戲。我怎麼也不能理解。

為什麼有的國家,有的勢力,會越玩越回去的。

你從一個小城出發,到控制整個益州,再到控制整個天下。

三國志遊戲裡面,沒有腐敗,沒有叛亂,也沒有整個文官體制的桎梏。

 

 

可是看了「美國現代政治」,看了白左聖母們的表演。

你不由得讚嘆,這樣的國家,不亡國才是沒天理了。

 

如果任由把國家交到「白左」聖母手裡,她們可以摧毀一切生產力。

 

 

SB總是覺得自己最聰明。

 

如果我們僅僅是什麼也不用做。

僅僅關起門來,和平發展生產。

目前的國際形勢對我們極其有利,美國持續衰弱中,「昏睡百年」,五十年耗費光了祖先五百年的領先力。

 

《如果歐洲現在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我們還能買到哪些武器呢?》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434946

 

 

在文明的長跑中,「先行者懲罰」是非常非常嚴重的。

美國是老大,科技文化軍事財政,都是絕對的No.1

因此美國就蒙受了「懲罰」。

 

美國的年青人,既然已經已經是第一了。

他們就沒有繼續發展的方向。沒有了模仿的對象。

剩下的攀爬,只能自己嘗試,自己試錯,所謂「進步主義」。

 

「進步主義」的懲罰是非常非常嚴重的。非常容易掉坑。

歷史上的古巴比倫帝國,雅典,1789年法國,福利英國,都是毀於「進步主義」。

新的業態嘗試,不一定是對的。

也可能毀滅文明。

 

而「聖母白左婊」的嘗試,政治正確,民主和愛護小動物;

目前看來大概率是錯的。美國正在付出代價。

 

 

說回我們對國際政治的判斷。

我認為中國不應該挑戰美國的權威,「韜光養晦」對我們更為有利。

「昏睡百年」,讓美國,西歐,繼續昏睡下去。

讓聖母們,繼續感覺良好。

讓穆斯林,繼續以美歐為第一目的地。

 

而如果你現在打臉了,打疼了,甚至打醒了。

打得越重,對中國越不利。

 

 

就象秦始皇掃平「六國」。秦國其實有許多內部缺陷,秦國也是有腐敗缺點的。

只不過六國的「舊貴族」更爛。

目前的中國增長率,不過6.5%,內部積弊叢生,國企和管制,正在侵蝕著中國的活力。

 

我們在國際上「一枝獨秀」,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只不過其他國家更爛,佔據世界人口50%的白人,正在昏睡。正在遭受「白左」病毒的晚癌。

 

但是你一旦把他們打醒了,甚至打痛了。把「舊貴族」都掃下臺。

換上項羽,韓信,英布等一幹強兵悍將,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競爭中,未必能佔上風。

 

 

或者誇張點說,如果中國成為了世界No.1強,超級特強。

那必然會引得世界各國「拋棄」舊制度,轉身學習中國。

以中國目前內政半死不活的鳥樣,「攻守之勢異也」,我們被無情擊敗,是看得到的事。

 

 

 

(yevon_ou@163.com,2017年10月31日晚)

 

 

 

 

 

 

 

 

 


相關焦點

  • 蘇洵的六國論真的論證嚴謹嗎?為借古諷今而還是削足適履?
    高中語文教材就有《過秦論》《阿房宮賦》《六國論》等課文涉及到這一議題。蘇洵的《六國論》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蘇洵的《六國論》認為:六國敗亡的原因是「弊在賂秦」。全文就是圍繞這樣一個中心論點來組織論據,進行論證。他把六國的破滅分成兩種類型來分析。先是鄰近秦國的三個國家:韓國、魏國、楚國。
  • 蘇 洵 | 六國論
    近來看了看《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當然了網上對它的評鑑是逐步下滑的,通過六國之滅,似乎和蘇先生講述的一樣,能讓後人有無限遐思。六國之亡,實在是亡於自身。表象是,爭先賄賂秦國。那背後的誘因是什麼呢?是秦國之強大,秦國之殘暴。那他們為什麼不願意謀求長治源之策呢?短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 秦滅六國時,劉邦項羽蕭何韓信張良都在幹什麼?為何不幫六國
    劉邦劇照公元前230年,這一年劉邦27歲,正是青壯年時期。蕭何劇照這一年蕭何28歲,雖然他後來當上了秦朝沛縣縣令的主吏掾,差不多就是一個小秘書,但在秦統一六國前,蕭何在幹什麼也沒有人知道,他的家世也沒有人知道。
  • 《史記》的秦始皇,剛兼併六國,就膨脹了,李斯在幹嘛
    秦國統一六國是必然的:秦國之所以能滅了六國,統一天下,並非完全是秦始皇的功勞。這其中隱含千百年來哲學中分與合大勢所趨的邏輯必然。即使沒有秦始皇也會出現另外人。當然也不是,這裡面也離不開其他六國的促成「功勞」!秦國原本只是個諸侯國,其他六國的人才和土地都遠遠的多於秦國。即使秦國強大,六國自己不作也不會死,秦國也很難滅掉他們。六國所犯的錯誤太多了,那是一部戰國史。這裡只能概括為典故,簡單陳述一下。
  • 秦始皇在秦滅六國之後,是怎麼樣處置六國國君的?
    山東六國則恰恰相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給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關於六國國君的下場,情況也不盡相同。一 先來看韓國國君 公元前二三一年,秦始皇正式發起的滅國戰役,第一站就奔向了最弱的韓國。秦始皇大兵壓境,韓王安馬上割地求和,讓出了南陽全境,秦國東出的門戶徹底打開。公元前230年,駐紮在南陽的秦軍兵鋒直指韓國的國都新鄭。
  • 分享秦滅六國,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
    本文分享秦滅六國,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 秦滅六國圖 秦國滅六國用了差不多十年,先後按照韓、趙、魏、楚、燕、齊的順序進行出擊,在戰國七雄當中,韓國的領土和實力可以說是最弱的,而當時韓國的國君是韓王安,在秦國連年的攻打之下
  •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亡國之君的?結局一個比一個慘
    最近有一部講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電視連續劇在熱播,這部劇無論是劇情還是服化道,都十分的吸引歷史迷的關注。
  • 秦統一六國後,淺談六國之民眾對秦朝有認同感的幾點理由!
    秦滅六國實現統一後,原六國普通民眾對統一的秦王朝是有認同感的,只有六國貴族後裔對秦朝沒有認同感。春秋戰國五百餘年,年年徵戰,百姓死於戰爭者,不下於五百萬之眾,因此到了秦國統一天下前夕,天下已經形成了民心思治,民心思統的潮流!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
    在這十年中,秦始皇和其顧問天團制定了「籠絡燕齊,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戰略方針,相繼滅亡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使關內六國國君都成為了亡國之君。
  • 《大秦帝國》前兩部:秦滅六國緣於六國已名存實亡
    秦滅六國緣於六國已名存實亡:電視劇集《大秦帝國》第一、二部觀後感 @陳致成[文] / 作者按:電視劇集《大秦帝國》系根據孫皓暉著同名六部曲歷史小說改編,第一部《裂變》,51集,2009年開播;第二部《縱橫》,51集,2012
  • 12月25日國產小蘇打為1370元
    12月25日國產關於小蘇打的報價為1370元/噸。小蘇打的規格:用途級別:食品級;總鹼量(以NaHCO3計),w/% ≥99.0~100.5%。該報價有效期為3天。
  • 秦滅六國是必然嗎?
    開了上帝視角之後,大家都可以說秦滅六國是歷史必然了。事後諸葛亮有意義嗎?歷史在初中教科書上寫著。
  •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最後的下場又是如何?
    現在筆者就來盤點一下,六國國君在滅國之後都被秦始皇如何處置?統一前夕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登基十年,在先後滅掉嫪毐和呂不韋勢力後,秦王已然是秦國真正的至尊,在經過六代先帝的積累後,如今的秦國大有一統六國的態勢。因此嬴政籌措糧草,整頓軍事,為統一六國做好了準備。公元前231年韓魏兩國畏懼秦國,先後奉上南陽、麗邑兩城。
  • 李斯助始皇帝統一六國,有人評價其為「小人」,他到底做了啥?
    兩千多年前秦朝完成統一中國的壯舉,拋開千古一帝的始皇帝不說,論功勞最大者,其必為李斯也。其死後不僅不曾傳威名於世,更是遭到萬千名家大儒之唾罵。李斯到底為何受千夫所指?在他身上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最後韓國臥底鄭國修渠一事敗露,秦國眾人認為不可再重任六國之人,李斯也被下了逐客令。好在其上書秦始皇,書中言:大海因不棄涓流而見壯闊,高山因不棄碎石才見巍峨。這一句話打動了秦始皇,秦始皇力排眾議,收回逐客令,重新重用六國之人。此後,李斯被秦始皇為人胸襟所感動,屢次為秦始皇進獻良策,最後通過八年的準備,十年的徵戰,終於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
  • 秦滅六國以後,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
    進一步分析,在實力強大的秦國面前,六國如同秦國的郡縣,不難消滅;但一旦六國緩過來,重新結成合縱對抗,秦國就危險了,如同過去智伯、夫差、齊閔王那樣,因為懈怠而導致了亡國。 秦王嬴政深以為然,並採納了尉繚、李斯的計策,派人攜帶大量財物出使六國,離間六國君臣,進而拆散六國之間的合縱。在此基礎上,尉繚積極加強軍事部署。那麼,首先從哪一國家下手呢?李斯認為,先從韓國入手。
  •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 因為這三樣東西,其他六國都沒有
    2000多年前的戰國,可謂是群雄逐鹿,自周天子烽火戲諸侯之後,天子的號令已經對諸侯國逐漸不起作用了,這些諸侯國都想來嘗嘗號令天下的滋味,整個天下持續了長達500年的割據歷史,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
  • 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六國國君最後都是什麼樣的下場?
    兩千多年前的時候,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強人,他就是秦始皇,他掌控了秦國的權勢之後,利用自身的優勢力量消滅了其餘六國,完成了對紛亂天下的統一。實際上從春秋到戰國,這些國家早已經從一個個諸侯國演變成為了獨立的國家,因此秦國完全就是一家一家打過去,最終才完成了大一統。而秦始皇嬴政也終於建立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治的王朝。
  • 秦為什麼能滅了六國?秦朝天下大統,但六國忠孝仁禮義卻被保留
    而泱泱華夏打從茹毛飲血到有穀物耕作,也未曾有過大一統國家,幸得秦王嬴政嗷嗷野心,血洗六國,以萬人血淚澆灌自己的宏圖霸業。雖是殘忍十分,狼子野心頗甚,但終究是推進文明腳步。這起源於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得後人傳承改善,直到清朝雍正時期以設立軍機處為名,將封建君主集權高度集中,加強皇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 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秦滅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專家:結局有好有壞!首先被秦始皇滅掉的國家是六國當中最為弱小的韓國。韓國這個國家比較尷尬,它大部分領土被秦國所包圍,所以它一直處在秦國的極度高壓之下。這也使得韓國在歷史上一直搖擺不定,一方面它想要聯合六國來打擊秦國,另一方面它又害怕秦國發怒了第一個對付自己。
  • 六國飯店:社交場裡的政界風雲
    新華社圖 其實,在北京城裡也有一家與和平飯店齊名的傳奇飯店,它就是六國飯店。華風賓館(前身是六國飯店) 京報網 張寧/攝老北京都知道,今天位於正義路南口的華風賓館,過去是鼎鼎有名的六國飯店,有著「民國第一社交場」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