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我們內心中理想自我的縮影

2021-01-09 胡雪陽娛樂事

《海上鋼琴師》是由吉賽貝·託納多雷指導的一部優秀影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正式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終生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為伴,最終殉船於海底的故事。

電影的開頭,被拋棄在「維吉尼亞號」頭等艙上的一名棄嬰被好心的黑人船工收養,並給他取名為「1900」——一個獨特的名字,暗示了男主與眾不同的人生。1900從小在船上長大,他熟悉這條船上的每個角落,雖然無父無母,但他展現出了在音樂方面的出彩的天賦。年幼的1900無師自通地彈起的一首鋼琴曲震撼了船上的所有人,也由此開啟了他作為海上鋼琴師的一生。

1900在音樂方面的造詣達到了頂峰造極的地步,電影當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片段之一就是他與大海共舞。在風浪極大以至於遊輪隨著海浪四處搖晃的夜晚,1900坐在自由移動的琴椅上傾情彈奏起鋼琴,旁邊坐的是本部影片的敘述人——小號手麥克斯。海面上的狂風暴雨與1900美妙的琴聲、自由的律動,構成了一幅極為和諧的畫面,給麥克斯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1900是世間少有的天才。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奇才,卻從未走下過船。甚至於他深深地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姑娘並想下船找她時,他也僅僅只是駐足在船上的梯子上,望著船下林立的高樓,眼神中寫滿我們看不懂的憂鬱。

影片的最後,麥克斯得知「維吉尼亞號」要被爆破拆除的消息後趕到船上尋找1900,出人意料的,即使是面臨死亡的威脅,1900仍堅守著自己,始終不肯下船。為什麼寧願泯滅自己的才華、犧牲自己的愛情甚至是奉上生命的代價他仍然堅守在船上,我想,1900早就在電影當中做出了自己的解答:「路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影片中1900憂鬱的眼神就像藍色的海洋一樣,裡面藏著深深的奧秘,使我們想去探究,去思索。這部電影就像是一杯清淳的酒,幾經回味,仍韻味無窮。難以形容看完這部電影的感覺,仿佛指尖流逝了什麼東西怎麼也抓不住一樣,悵然若失的無措感終會使人溼了眼眶。感嘆於1900對自我的堅持,對純真的堅守,他在我們眼前真實地走了一遭,便在我們心裡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或許世俗的力量足夠強大,但使我們最終成為自己的,終究是內心的欲望。

1900排除了各種欲望影響,最終活成了自我,我們豔羨於這種精神的強大,所以可以說1900是我們內心中理想自我的縮影,我們所無能為力、懼怕擔憂的,1900替我們做了,或許這就是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我喜歡那樣,我應付得來。」我們就這樣注視著1900孤獨憂鬱的靈魂,瀟灑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理想是船,現實是岸,你選擇哪一邊?
    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去年11月在中國內地上映,這部誕生於二十世紀末的經典之作,在時隔21年後首登內地大銀幕,它的重映對影迷們來說是又一「有生之年系列」。 《海上鋼琴師》改編自亞歷山卓•巴利科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每個人心中嚮往的純粹人生
    時空三部曲分為《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則是通過麥克斯的回憶來講述1900的傳奇。以後的生活中,1900幾乎每天都在彈奏音樂,在大廳,他觀察遊客的表情彈奏不同的音樂,他可以通過音樂看到不同的人生經歷,在下等車廂,他放飛自我無拘無束的彈奏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 《海上鋼琴師》:一曲哀歌,兩種人生,每個人心中的1900
    影片《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劇情片。與《可可西裡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並稱為導演的經典三部曲。該片以9.3分的成績,超過120萬人的評分,在豆瓣電影上排行TOP11。經過4k修復,這部經典佳作去年11月份在電影院再次跟大家見面。
  • 《海上鋼琴師》|我們笑著說再見,卻深知再見遙遙無期
    豆瓣9.2分的神作,在豆瓣電影TOP250列表裡排名第15位,影響了多少文藝青年一生的電影,《海上鋼琴師》,在拍攝21年後,將於這個周末,在中國大陸上映。這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首先我們了解一下該片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朱塞佩是義大利西西里人,他一生拍片不多,迄今為止劇情長片只有12部。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
  • 深度解析為什麼《海上鋼琴師》能夠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神作
    如果要列一個榜單,評選有哪些電影會讓你在看完之後,心頭思緒湧動卻不知如何整理、感慨萬千卻不知從何說起,那麼《海上鋼琴師》一定會榜上有名。毫無疑問,《海上鋼琴師》是那種經得起時間衝刷的經典。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講,為什麼《海上鋼琴師》這麼一部沒有特效也沒有什麼曲折故事的電影能夠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神作。平淡卻引人入勝的劇情電影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一艘名叫「維吉尼亞」號的超級油輪上,這艘油輪常年往返於歐洲和美國,每一趟載客2000人左右。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致1900,致每個人心中的維吉尼亞號
    ——《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它是義大利的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作品。是一部盪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以回憶和現實交叉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一位名為1900的鋼琴天才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滿身油汙的1900坐在那乾淨整潔的鋼琴前,彈奏著一首憂傷音樂自那以後,1900便加入了船上的樂隊,為聚會上的人們演奏著,但他的演奏常常循規蹈矩到一半便開始放飛自我,難得的是,人們不僅不厭惡他,反而跟著他。而鋼琴也讓1900結識了他最好的朋友麥克斯,他一生的見證者,也是這個故事的講述者,一位小號演奏者。
  • 《海上鋼琴師》:天才鋼琴家固執的一生
    《海上鋼琴師》通過回憶和現實的交叉敘述方式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師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一生。他是一個被遺棄在郵輪頭等艙的孤兒,船上的船工丹尼撿到他的時候給他賦予年代的姓名,取名1900。他從小在維吉尼亞郵輪上長大,擁有極高的鋼琴天賦,在船上用音樂徵服了所有人,自己從沒想要到外面的陸地。
  • 看懂了《海上鋼琴師》,也就看懂了音樂電影
    11月25日,銀幕音樂巨作《海上鋼琴師》首映21年後在中國大陸重映,這部經典中的經典為無數人所喜愛和敬仰,在豆瓣電影Top250中排名13,本次重映對音樂電影愛好者來說不容錯過。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以至於能在電影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 電影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去世,難忘《海上鋼琴師》的旋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 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li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去世,享年91歲。他上周摔傷了股骨,因併發症在羅馬去世。
  • 《海上鋼琴師》:用快樂譜一曲悲傷,夢想的幻滅
    大海波瀾壯闊,而海上的行船就像一隻鐵皮桶,包裹著童心,承載著夢想,在大海中搖曳,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位海上鋼琴師,被「鐵桶」包裹其中,漂泊在蔚藍的大海上,那是「鋼琴師」的夢幻之旅,亦是夢開始的地方。《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4K修復版於2019年11月15日在中國上映。
  • 電影《海上鋼琴師》,一生從未踏足陸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小船
    ——1900《海上鋼琴師》沒有國籍,沒有家人,沒有生日,從呱呱墜地被遺棄在遊船頭等艙,到鋼琴天賦異稟成為遊船的快樂源泉,然而一生從未踏足陸地,主角1900成為電影《海上鋼琴師》裡的一個黯淡而又璀璨的存在,也成為令大家內心波瀾起伏然而無從表達強烈感情的電影角色。
  • 電影《海上鋼琴師》:我與另一個我的故事
    前言:五一閒著又再次刷起了《海上鋼琴師》,為喜歡的電影留下點足跡,故寫下這篇淺顯的影評!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我,一個與現實中完全不一樣的我,一個活得比現實世界中要好的我,一個活成了自己想要活成的模樣的我,一個隨心所欲始終如一的我,一個被現實中的我所拋棄的我。
  • 大師莫裡康內去世,曾為《海上鋼琴師》配樂
    《海上鋼琴師》背後的鋼琴師據義大利媒體報導,義大利作曲大師恩尼奧·莫裡康內(Ennio Morricone)其代表作包括《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等。
  • 《海上鋼琴師》:在音樂面前找到自我價值,在選擇面前看清生活
    但是誰能夠在悲劇中找到自我,活出不一樣的煙火結局,那麼這類人留給世界的背影必將是美麗奪目的。 《海上鋼琴師》的開場就很直接,開門見山地告訴觀眾:大家將要了解的這個人,他的故事比所有存活於世的大家,要悲劇的多。1900年,一個棄嬰被水手所收養。而這個孤兒沒有名字,所以那一年的年份,成了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代名詞。 1900從小就有一個最令養父感到驕傲的一點:這個孩子很隨和。
  • 《海上鋼琴師》:深度解析1900為什麼不下船?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作者|楊麗萍《海上鋼琴師》是我眾多喜歡的電影之一,最近又三刷了一遍。還是很感動,1900高超的音樂天賦和琴藝讓世人驚嘆!只要他願意回到大陸生活,1900完全可以憑藉他的音樂天賦取得很高的名譽,地位和財富。可到最後為什麼1900寧願死都不下船呢?
  • 《海上鋼琴師》,昔日經典,Yesterday Once More
    一部講述天才鋼琴家傳奇一生的電影《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又再次與觀眾見面,該片講述1900年,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一個孤兒被遺棄在頭等艙,由船上的水手撫養長大,取名1900(蒂姆羅斯 飾),他鋼琴方面的天賦讓人無不驚嘆,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鋼琴師找1900挑戰,全都鎩羽而歸。
  • 電影《海上鋼琴師》究竟是要傳達什麼?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上映於1998年的經典老影片1900是劇中主人公的名字,影片述說的便是這個以數字為名的男子的傳奇一生。他無名無姓,無身份無戶籍,是一個被遺棄在郵輪頭等艙的棄嬰,船上的黑人船工丹尼撿到他的時候,正是二十世紀的第一天,因此便給他起名叫1900。
  • 《海上鋼琴師》觀影有感
    有些人說我沒有追求,滿於現狀,每天朝九晚五兩點一線,活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沒有理想,像罐頭裡的秋刀魚,永遠如一的味道 ,沒有驚喜! 而我,早就習慣了這種生活,樂於過這種生活,到我這個年紀,已經是什麼都不缺了的時候其實最懼怕陌生感,身邊是熟悉的親戚朋友,熟悉的工作環境,稍微有點變動,就不太適應,甚至局促不安,也許,我骨子裡是懼怕改變的,而這種懼怕,源於自己的無能!
  • 另一個角度下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它的完美不僅體現在攝影、音樂和演員的表演上,更體現在精緻細膩的情節上。而《海上鋼琴師》正是因它的完美才讓我們覺得遺憾。因為完美,才讓我們在把它與現實的對比中感覺到遺憾。《海上鋼琴師》給人的感覺是對歲月過往的一種懷戀,託納託雷以其擅長的敘事手法,使觀眾隨著回憶與現實交錯間輕易地融入劇情,並幾乎因此懷疑——本片是否以真人真事所改編。鋼琴師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他把音樂看得仿佛信手拈來,在他們的心中音樂已經超越了音符的籬籠,達到了對心靈的自由奔放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