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一曲哀歌,兩種人生,每個人心中的1900

2020-08-22 騷年阿城

影片《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劇情片。與《可可西裡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並稱為導演的經典三部曲。該片以9.3分的成績,超過120萬人的評分,在豆瓣電影上排行TOP11。經過4k修復,這部經典佳作去年11月份在電影院再次跟大家見面。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浪漫而又悲情的人物回憶錄。講述的是在豪華郵輪上,男主角1900從被人遺棄到被人撫養長大,憑藉自己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以鋼琴師的身份在郵輪上生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昔日金碧輝煌的郵輪也不得不面臨爆破炸毀的命運,就在船體即將爆破之際,男主角1900依然堅守自己信念不肯下船,最後隨著爆破的轟鳴聲響起,跟隨著船體一起消沉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

電影的劇情較為簡單,沒有太多的劇情衝突和複雜的人物關係,但這並不影響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經典,它的驚豔之處在於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表現主題上,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去剖析去解讀才能品味該影片的經典之處。

電影運用人物傳記式的敘述和第三人稱的視角,將男主角1900和第三人稱麥克斯這兩個人物形象靈活地結合起來,通過蒙太奇手法呈現一個追求藝術的人物形象,將男主角1900短暫而又悲情的一生展現在觀眾面前,令人唏噓感嘆,引發我們對於人生的思考。接下來我將從敘事手法,人物塑造和主題呈現三個維度來為大家解讀這部影片以及所帶給我們的人生感悟。


一、敘事手法:顛倒蒙太奇敘事手法,交代人物背景,層層遞進情緒,拉近觀眾距離,引發共鳴


顛倒蒙太奇是指根據劇情需要,打破動作和情節發展的時間順序,從現在轉到過去,從過去回到現在,在時間上作必要的顛倒。它常常通過人物的回憶,展示事情的原委,加上大敘述的容量,造成敘述的跌宕,便於設置懸念,避免平鋪直敘。

導演在風格上推陳出新,避免了用平鋪直敘的俗套,採用顛倒式蒙太奇的手法,用第三人稱的敘述,漸漸還原人物的過去,引起觀影者興趣,將平常的劇情講得精彩而又動人。


影片運用多處顛倒蒙太奇的手法,通過顛倒蒙太奇的手法,把麥克斯和男主角1900兩個不同人生的境遇完美結合,渲染人物情緒,一步步引向高潮。片中作用的顛倒蒙太奇有3個地方尤為關鍵,第一處是麥克斯跟樂器店老闆講講述1900的童年經歷,第二處是麥克斯回憶與1900的相伴時光,第三處是麥克斯最後與1900的告別對話。下面圍繞這三處關鍵的顛倒蒙太奇手法,講一講在這三處手法運用下所表現出來的情緒。

第一處:

從1900的成長經歷開始講述,他是一個在船上的棄嬰, 直到被工人丹尼發現並撫養他長大。然而好景不長,某一天丹尼突發意外不幸去世,使得1900又變成了孤兒。在這艘船上,1900既沒有國籍也沒有身份更沒有家,他的特殊身份引來船長注意,要把他趕下船,遊客並不待見他,他只是一個流浪的小孩。他在船上東躲西藏,餓了就在晚上溜進廚房找吃,累了就睡在煤炭上面。

通過坎坷的生活向我們呈現一個悲情的令人同情的1900幼年經歷,令觀眾代入情緒,更加好奇1900接下來的命運會是怎樣。


第二處:

麥克斯因為出色的吹奏小號技巧而登上了這艘郵輪,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1900,因為音樂他們結識為朋友。他們在船上經歷了前來鬥琴的傑瑞的挑釁,也經歷了1900遇到一個女孩並為他心動的過程,在船上一起經歷的時光加深了他們的友誼。

通過麥克斯和1900的友誼深厚,也為觀眾帶來了與童年不一樣的1900,1900的童年是沒有色彩的黯淡的,而現在的1900因為鋼琴天賦,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側面反映出1900現在無憂無慮的美好生活。同時也為後面1900不肯離船的悲傷埋下鋪墊。


第三處:

船體即將被炸毀,麥克斯登上了船尋找1900,可是無論怎麼勸導,1900還是不肯下船。勸導無果的情況下,麥克斯只能含淚跟1900告別,在他下船後,隨著轟鳴聲的綻放,麥克斯也在不得不接受的結果中感動痛心和無奈,失落得離開。

通過麥克斯與1900告別的情景,再次把悲傷的基調渲染,升華了情感,令觀眾在嘆息中對1900的結局感到惋惜。


導演熟練地運用顛倒蒙太奇的手法,將故事講得精彩有條理,同時又能帶動觀眾,代入到影片當中的情緒。通過1900坎坷童年的刻畫,1900之後的精彩生活,到最後與大海共生的悲壯。一環扣一環,令觀眾在悲——喜——悲的情緒變化中加深對人物的情感,從而升華主題,引發共鳴。


二、人物塑造:麥克斯與1900,兩種人生,現實與理想的化身


影片圍繞麥克斯的口述講訴了1900傳奇的一生,通過他們之間的交集和不同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的性格對比,也正因為他們之間兩種性格的不同,造就了他們不一樣的人生。


1、麥克斯:時代的追隨者,命運轉折中的落魄者

麥克斯是一個隨大流的人,他鼓勵1900下船去陸地發展,是因為他的音樂才華可以讓他名利雙收。他在1900跟傑瑞鬥琴時,因為1900的漫不經心而著急懊惱,指責他為什麼不趕快拿出實力贏對方。麥克斯始終在意跟自己利益相關的事物,這也導致到最後,他不得不為生計而變賣那把陪伴自己許久的小號。

而導演也透過一個真實的麥克斯人生軌跡,在向觀眾說明,這才是現實生活經歷的我們,我們不得不面對各種壓力和誘惑,我們要謀生計,為事業打拼,為夢想追逐。我們沒辦法置身在這個世界之外高談闊論,我們只是這個時代緩慢前進的個體。


2、1900:時代的理想主義者,命運起伏中的勇敢者

相對於麥克斯的隨大流者,1900就像是與世獨立的那個人,他的心中只有鋼琴,在這個只有88個琴鍵的鋼琴上,他可以恣意演奏屬於自己的曲子,表達自己的心情。面對前來挑戰的傑瑞,他完全不把比賽的輸贏放在眼裡,只是當作一場平時的演奏。面對前來談合作的商人,他堅決拒絕,因為他心中,鋼琴不能被利益汙名化。哪怕到最後要炸船的時候,他也仍然選擇與鋼琴一起。

而導演卻通過1900這個悲情而有完美的理想形象,向我們揭示了,理想狀態的遙不可及,我們不可能像1900富有天賦而拒絕一切世俗活動,一心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對於我們來說,理想狀態最終就像1900一樣,消失在這個時代當中。

導演通過麥克斯與1900兩種不同人生的對比,帶領觀眾對於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思考。1900身上有著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執著,對名利的拒絕,對藝術商業化的拒絕,讓觀影者很難體會到這是一個在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我們同情他的遭遇,對他最後的選擇感到悲壯,但這份同情和悲憫反而讓我們更能引發1900所存在的理想主義的思考。

三、主題呈現:從1900悲劇的一生,引發現實主義的思考


影片通過顛倒蒙太奇的手法,回溯了1900短暫而又悲情的一生。通過麥克斯的口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理想的完美主義者,麥克斯和1900兩個人物形象所帶給我們現實意義的思考:我們既要保持空杯心態去學習,又要用強者心態去面對困境,這樣才能接近理想最大化。

1、空杯心態:喚醒自我意識,不斷強化學習

在現實中有這樣的人,他們就像麥克斯一樣,看到別人的好,不想著去跟優秀的人學習,而是想著怎麼通過對方為自己帶來好處,最後的結果肯定也是一事無成,失敗告終。所以我們要保持好空杯心態,去跟這個領域的優秀者學習,去接觸他們,走進他們,思考為什麼人家會做到現在的成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往理想的方向邁進。

空杯心態是指告別先入為主,倒掉杯中的水。指的是我們在學習過程要有迭代思維,時刻保持謙卑的心情,去接受新事物,而不是固步自封


演員胡歌在大學生時期,就拍攝了一部仙俠劇的巔峰之作《仙劍奇俠傳》,那時候的他名利加深,周圍人對他也是褒貶不一。可是胡歌自己清楚,自己的道路還很長,自己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於是他毅然停下自己的演藝事業,保持著空杯心態,轉向自己並不熟悉的話劇表演。在話劇的磨練之下,成就了胡歌精湛的演技。如果胡歌就此滿足仙俠劇所帶來的榮譽和名利,沒有保持空杯心態,繼續學習磨鍊自己,那還會有後面我們看到的那個胡歌麼?

空杯心態能喚醒自我意識,保持不斷學習的態度,讓我們能在時代和環境的變化中做到隨機應變。


2、強者心態:不畏懼艱難曲折,也要勇往直前

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阻礙。然而,弱者選擇逃避,強者選擇面對。只有擁有強者心態的人,才能打破荊棘,不斷向前。

周星馳就是一個擁有強者心態的人,在他出名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他就是這樣依靠自己的堅持和努力,在經歷了十年的龍套之後,才迎來屬於自己的角色,如果沒有堅持下來,遇到挫折就放棄下來,那我們現在也看不到喜劇之王了。

易卜生說過: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



四、結語


《海上鋼琴師》運用顛倒蒙太奇敘事手法,塑造了1900短暫而又悲壯的一生,又通過麥克斯與1900兩個不同人物形象的對比,寄託了導演對於現實與理想的哀思,從而呈現主題,引發觀影者的思考。


導演用巧妙的電影手法,營造了一個美好當中的理想境界,我們嚮往這種境界又感嘆現實的殘酷,我們憧憬著能像1900義無反顧一生只追尋自己的夢想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的阻礙躊躇不前。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個1900的靈魂,那是我們的夢想,熱愛,追求和渴望。

讓我們帶著影片的思考,去迎接我們的生活,哪怕驚濤駭浪,也要勇往直前。總有一天,我們每個人都將會演奏出,屬於自己的鋼琴曲。

相關焦點

  • 孤獨的「1900」,偉大的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是由託納·巴裡克託雷執導,努恩、比爾·努恩、蒂埃裡尼·蒂姆·羅斯主演的劇情片,改編自桑德羅·朱塞佩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名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主人公特立獨行,非常的與眾不同。
  • 《海上鋼琴師》:用快樂譜一曲悲傷,夢想的幻滅
    人生如一葉扁舟,在這個動蕩的世界上,隨波逐流,時而平靜,時而遇到風浪,有陽光明媚,亦有暴風驟雨,無論世界怎樣,這一葉扁舟,也要在這茫茫的大海上,用手中的漿,劃出人生的方向。這葉扁舟也許會被海浪拍碎,但手中的漿,曾與之對抗。流星划過,總能留下一道光亮。
  • 《海上鋼琴師》:從四個瞬間看1900的傳奇人生
    大師的標誌就是僅僅從中挑選出幾個瞬間,卻能向我們展示其整個人生。電影《海上鋼琴師》,就通過主人公1900生命中的幾個精彩瞬間,讓我們了解了這個海上音樂天才的傳奇人生。《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託納多雷的代表作,也是他廣為傳頌的「時空三部曲」之一,另兩部是《天堂電影院》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三部作品,在不斷穿梭的現在與過去之間,帶給觀眾關於生命、回憶、愛與藝術的思考。
  • 豆瓣9.3《海上鋼琴師》:每個人心中嚮往的純粹人生
    時空三部曲分為《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海上鋼琴師》則是通過麥克斯的回憶來講述1900的傳奇。有種遇見許久未見的老朋友,心中有很多話要說,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可能這就是被稱為經典的原因吧,不同人生階段會解讀出不同的含義:1,擁有一顆純粹之心,才能將生活看得透徹。2,人生路上的選擇對自己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 深度解析為什麼《海上鋼琴師》能夠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神作
    如果要列一個榜單,評選有哪些電影會讓你在看完之後,心頭思緒湧動卻不知如何整理、感慨萬千卻不知從何說起,那麼《海上鋼琴師》一定會榜上有名。三部電影都是難得的佳作,但《海上鋼琴師》是三部曲裡面口碑最好、人氣最旺的一部。至今,豆瓣上一共有近100萬人參與評價,給出了9.2的高分,是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3名。毫無疑問,《海上鋼琴師》是那種經得起時間衝刷的經典。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講講,為什麼《海上鋼琴師》這麼一部沒有特效也沒有什麼曲折故事的電影能夠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神作。
  • 1900,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由朱塞佩·託納託雷指導,蒂姆·羅斯、三十餘年的海上漂泊,一艘巨大的輪船上伴著美妙的鋼琴聲,便是1900的全部人生。透過舷窗,1900看見了一個女孩純真的面容。這個鏡頭在電影中前後僅僅幾分鐘,卻是他生命中的唯一一道彩虹。因這個女孩而動了要下船的念頭,最終還是止步不前,最終選擇的還是留在船上度過餘生。1900在有限的88個鋼琴鍵上彈奏著屬於自己的快樂。
  • 《海上鋼琴師》——永恆的1900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很多的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遲來,夏天擔心冬天的降至。所以你們到處去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反覆看過近10遍海上鋼琴師,在看過的電影中,這一部可以排得上top3。最開始看的時候,被其中1900和Jelly鬥琴的一段深深吸引,兩人的琴技讓人嘆為觀止,尤其是1900最後彈完,琴弦的熱度足以點燃香菸。
  • 海上鋼琴師 | 1900為何不肯下船?為何不肯換一條船?
    時隔21年,託納多雷1998年的經典名片《海上鋼琴師》的4K修復版,終於正式在中國公映,當我們又一次重新回到影劇院昏暗的空間,仰望屏幕,不安地等待著音樂響起時,我不知道為何心中會有一種時光交錯的迷亂——1900至死也不肯下船
  • 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致1900,致每個人心中的維吉尼亞號
    精彩紛呈的片段讓人身臨其境,回味青春懵懂的匆匆那年,穿越亦幻亦真的未來時空,置身懸疑緊張的槍林彈雨,化身令人捧腹的喜劇之王。喜怒哀樂,人生百態,光影記錄斑斕的聲色,情懷將歲月娓娓道來,那些鐫刻在內心深處的經典,我想和你一起分享。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
  • 《海上鋼琴師》:你好1900,我來自2019
    2019年11月,義大利導演吉賽貝·多納託雷的《海上鋼琴師》修復版終於重新登上了熒幕。它首映時的1998年正好是我出生的一年,時隔二十一年,終於抓住了2019年的尾巴,有機會去影院裡感受1900的魅力。《海上鋼琴師》是多納託雷「時空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從未下過維吉尼亞號郵輪的1900的傳奇一生。電影採用這個系列一貫的敘事結構,現實與回憶交替,形成了穿越時空的奇妙體驗。
  • 《海上鋼琴師》:1900的人生其實並不值得歌頌
    生在船死在船1998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後首次在中國各大電影院公映。2008年為1900的故事哭溼紙巾的我,到2019年坐在大熒幕前唉聲嘆氣重溫這部影片的我,僅僅隔了11年。這種嘆氣並不來自於感動,而是來自於對1900這個人物的「反感」。
  • 《海上鋼琴師》:1900寧願一生孤獨,也要找尋自己的音符
    《海上鋼琴師》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維吉尼亞號上,故事的主人公1900隨著維吉尼亞號去過的地方愈多,1900作為「海上鋼琴師」的名氣也就愈大爵士創始者傑裡聽說了1900的事跡,向他提出了鬥琴挑戰。對功名毫無追求的1900起初還彈的漫不經心,但當傑裡用火力全開的彈奏狠狠羞辱自己時,1900終於坐不住了。一段淋漓盡致的演奏,將自己的心中的怒火全部寄托在這琴聲中,在場的所有人無不震驚。
  • 《海上鋼琴師》:21年了,還有人想知道1900為什麼不下船
    簡而言之,這部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海上鋼琴師》,就是影迷心中的「神作」。朱塞配.託納多雷是個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而亞力山德羅.巴裡科的作品也有著極強的藝術性和童話感,兩者相結合後,便誕生了《海上鋼琴師》這部浪漫、虛幻甚至荒誕的作品。觀眾如同影片中的許多人一樣,一面陶醉於旋律的美好,一面質疑著故事的真實性,並追尋探問著一個問題「1900為什麼不下船?」
  • 《海上鋼琴師》:1900活在自己內心世界的傳奇,你看懂了嗎?
    你一定聽說過這樣一部電影,它被人們口口相傳,爭先朝聖,更被很多人推薦列入"人生必看"的電影名單之中,這就是被人們熟知的——《海上鋼琴師》。因著它的名氣,很多人對其充滿讚美,但你真的看得懂它嗎?我想只有真正有過人生經歷的人,才能讀懂《海上鋼琴師》背後的那份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這部——《海上鋼琴師》。影片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場景非常簡單,全篇只圍繞著一艘船來進行,講述了一名傳奇鋼琴師的一生。
  • 海上鋼琴師:1900不斷地「毀約」,成就了「落子無悔」的人生
    文|著陸的兔子(原創不易,且看且珍惜)《海上鋼琴師》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初登熒幕,但對於中國內地,它始終是羞澀的,直到2019年11月15日才肯揭開神秘的面紗。時隔21年後的&34;,使我不由得好奇,這部影片到底有什麼經典之處?如果說網上流傳的&34;,讓我在驚嘆之餘,有了一睹影片的衝動。
  • 「1900為什麼不下船?」《海上鋼琴師》的人生哲理,讓孩子來解答
    但是按照電影來說的話,可以說是美國電影,是現在世界上最受歡迎,也是最有代表的,美國電影的質量很高,而且其中所蘊含的一些人生道理也是值得人去學習的。其實看一部電影就相當於去經歷一個人的人生過程,從一部電影當中是能夠讓人去學習到更多。
  • 電影《海上鋼琴師》1900的生命樂章
    寧願一生孤獨,我不願隨波逐流-----《海上鋼琴師》本次為大家帶來一部影片,名為《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講述的是一個嬰兒被遺棄在一艘豪華的客輪上,被一個黑人水手收養,並被取名1900,這孩子有著很高的音樂天賦,無師自通成為了一個音樂大師。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女孩,並深深的愛上了她,他的音樂裡都有著他對這個女孩的情愫。對他而言,他從沒有下過船,他會不會為了他的愛情,開始新的生活?他又怎樣譜寫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 《海上鋼琴師》:豆瓣評分9.3,詮釋了1900的三重人生境界
    朱塞佩·託納託雷是義大利著名導演,以寫實派電影流派被觀眾熟知,他創作了三部經典作品分別是:《天堂電影院》、《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和《海上鋼琴師》,這三部作品也被人們稱為「時空三部曲。」《海上鋼琴師》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2019年11月15日它的4K修復版在中國上映後,依然好評如潮。
  • 《海上鋼琴師》:從哲學的三種關係探究1900終身不下船的原因
    三部電影都是難得的佳作,但《海上鋼琴師》是三部曲裡面口碑最好、人氣最旺的一部,以致它在豆瓣上一共有近120萬人參與評價,給出了9.3的高分,是豆瓣電影TOP250的第11名。《海上鋼琴師》不愧是經典電影之中的經典,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神作。一個世界級的鋼琴天才,寧可與船同毀也不肯下船的結局,讓無數影友感到痛惜,並引發心中無數個「Why」?《海上鋼琴師》就像一杯帶著橙黃湯汁的茶,只有仔細品嘗才能體會到遊走於唇齒間的那種芳香和甘甜,讓人回甘無窮。
  • 《海上鋼琴師》
    --至死方休---海上鋼琴師影評)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一半是在初中音樂課上看的一半是回了家看的,音樂老師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感受1900在那個鬥琴的經典片段的完美演奏,而我卻被這部電影還有1900吸引了。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環境那就去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