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和狎妓風波

2021-02-23 世界資訊面面觀

 安慶陳獨秀墓地,前來瞻仰者絡繹於途,據賣門票的大爺說,每日購票(20元)入陵園的人總有幾十個。幾個人在墓前跪拜——這些人大抵知道他是中共創始人,而不知其晚年被開除黨籍吧。國人素有神化死者的傳統。墓地正對面的浮雕中,在五四運動的標語口號叢林中振臂高呼的陳獨秀,個子高出其他學生不止一頭——其實他無論如何不能算高,從1917年1月27日北大同仁合影可知,與魯迅相當。

 1919年陳獨秀的表現究竟如何?託瑪斯·科在《陳獨秀年表》中稱,該年3月,「在北京政府的壓迫下,陳辭去了他的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的職位……5月4日,陳積極地從事五四運動,在街上散發反政府的傳單等等。6月11日,陳被北京政府關起來了,但是83天以後釋放了……因為考慮到來自北京警察的壓迫,年底前他離開北京到上海去。」這個年表謬誤甚多,且充滿先定立場的偏見。

 事實是,雖然被毛澤東封為「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但1919年5月4日這一天,陳獨秀並無積極表現。彼時,他正陷入人生中一次事業低谷,媒體關於他「因爭風抓傷某妓下部」的輿論也正流行。胡適甚至認為,北大在3月26日開夜會決定棄保陳獨秀,是促成他思想左傾並創建共產黨的主因。

 保守派污衊陳獨秀?

 陳獨秀的叛逆性格似乎與生俱來,以至於祖父在其小時就曾斥其「將來長大成人,必定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兇惡強盜,真是家門不幸」(陳獨秀《實庵自傳》)。政治和女人是他一生的最愛。他早年娶妻高大眾,兩人共同語言不多,陳獨秀後來與高大眾的妹妹高君曼同居,與高大眾恩斷情絕,兩人所生三個兒子也長期對陳獨秀不諒解。高君曼的下場並不比其姐更好,因陳獨秀另覓新歡,兩人最終也散了夥。

 陳獨秀晚年和小他29歲的上海女工潘蘭珍結婚,據陳獨秀表弟濮清泉回憶,陳獨秀坐牢時還在獄中與前來探視的潘蘭珍行房事,典獄長為此請濮清泉傳話讓陳獨秀「自愛」。

 陳獨秀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曾失蹤了一個月,大家以為他被「反動派」秘密處死了,《民國日報》還刊登尋人啟事。陳獨秀事後解釋自己患病住院,而真相是與新歡施芝英去度蜜月。由此可見,其愛女人更甚於政治。

 陳獨秀在安徽愛國社時,就於起草的戒約中明示「戒菸、嫖、賭一切嗜好」,待到北大,亦屬「進德會」成員,其戒規中亦有「不嫖」等要求,但這些不礙陳獨秀時常進出北京八大胡同。1919年初,一場因嫖妓引發的風波,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不僅報刊予以刊載,甚至還有國會議員藉此彈劾蔡元培及教育部長傅增湘。連最初推薦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的湯爾和與沈尹默等人,都力主應予處分。

湯爾和

 距離五四運動爆發還有40天,1919年3月26日晚,蔡元培等人在湯爾和家開了一個小會,到深夜12點才結束。湯爾和時為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北京醫科大學前身)校長、中華民國醫藥學會創會會長,他作了重點發言,痛斥陳獨秀「私德太壞」:「與北大諸生共暱一妓,因而吃醋,某君(陳獨秀)將妓之下體挖傷洩憤,一時爭傳其事,以為此種行為如何做大學師表。」(湯爾和致胡適函)蔡元培內心並不情願辭退陳獨秀,最後事實上也給了這位當時國內首席意見領袖面子,廢除學長制,組建教務處,令陳獨秀文科學長職位自然解免。陳獨秀甚至仍然是北大教授,只是被學校給假一年。

 陳獨秀自此對湯爾和懷恨在心,一次兩人偶遇,陳獨秀「自北而南,以怒目視」。很多年以後,新文化運動的健將如胡適多把這一事件視為反動的保守勢力對進步人士的污衊。其實,沈尹默是《新青年》編輯,湯爾和是同盟會元老,兩人在任何意義上都算不上保守勢力,從推薦陳獨秀北大文科學長一事亦可知雙方並無宿怨。如果真是污衊,在自由派把持的北大,陳獨秀豈能落得如此灰頭土臉下場?一個人的立場可以決定其對事件的認識,信夫。

 狎妓風波促使陳獨秀左傾?

 託瑪斯·科將陳獨秀的離職說成是「北京政府的壓迫」,一直也很有市場,但和事實可能相去更遠。最初報導陳獨秀可能辭職的,是北大法科政治系四年級學生兼《神州日報》記者張厚載。陳獨秀為此還發表《關於北京大學的謠言》反擊,稱「中國人有『依靠權勢』、『暗地造謠』兩種惡根性。對待反對派,絕不拿出自己的知識本領來正正堂堂的爭辯,總喜歡用『依靠權勢』『暗地造謠』兩種武器……此次迷頑可憐的國故黨,對於大學製造謠言,也就是這兩種惡根性的表現。」

 從事後情形看,關於陳獨秀狎妓與辭職壓力的說法均非謠言。張厚載一直與陳獨秀、胡適等人在「舊戲」問題上有爭論,不同意激進革新派對京劇「廢唱」等主張。張厚載後因「在滬報通訊,損壞校譽」而被鼓吹「言論自由」的北大開除(胡適時為校評議會負責人)。如果一定要說「壓迫」,可能張厚載受到激進新勢力的壓迫更貼近事實。

 狎妓爭風事件,轟動京城,對陳獨秀的打擊甚大。一向攻擊傳統道德文化不遺餘力,且言辭甚為激烈的陳獨秀,此後多次撰文闢謠,稱自己並非「廢德仇孝」云云。五四前後,陳獨秀尚處於嫖妓風波的陰影中,不能走出。現有的證據顯示,其並未在五四運動中發揮積極作用。此後,他曾請假回安徽,待到6月返京,即於北京新世界商場散發《北京市民宣言》傳單,被捕。

 與陳獨秀一起在新世界散發傳單的高一涵,後於《李大釗同志護送陳獨秀出險》一文中回憶,「那時警察廳長吳炳湘是安徽人,平日還認為陳獨秀是很有名的文人。等到後來,安徽幾個老頑固派馬通伯、姚永樸、姚永概等都用書狀要求保釋,吳炳湘也就賣個人情,把陳獨秀釋放了。」

 「頑固派」雖然備受革新派攻擊,但其人品並沒那麼不堪,那一段歷史需要重新審視。從陳獨秀入獄獲得近乎一致的聲援上看,時代輿論場已經生成,而他也大抵從狎妓風波中走了出來,重新站在指點江山的第一線。教職還在,北大擬給他「國史館編纂」職務,但他沒有再回去。

 胡適1935年在致湯爾和的信中說,「獨秀因此離開北大,以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後來國中思想的『左』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義者的變弱,皆起於此夜之會(1919年3月26日在湯爾和家討論陳獨秀案)。獨秀在北大,頗受我和(陶)孟和(英美派)的影響,故不十分『左』傾。獨秀離開北大之後,漸漸脫離自由主義的立場,就更『左』傾了。此夜之會,雖有(沈)尹默、夷初(馬敘倫)在背後搗鬼,然孑民先生最敬重先生(湯爾和),是夜先生之議論風生,不但決定北大的命運,實開後來十餘年的政治與思想的分野。此會之重要,也許不是這十六年的短歷史所能論定。」

 但從90餘年的長歷史看,胡適顯然誇大了1919年3月26日會議的重要性。豈不說陳獨秀作為國內首席意見領袖,在北大期間到底影響胡適更多還是被胡適影響更多,僅以其「左」傾思想的發展脈絡看,並無太大轉向,他本來就是一個很民粹的人。

 在狎妓風波定案(4月10日北大廢除學長制)之前,陳已經表達了對共產主義的好感。如其在4月6日出版的《每周評論》中稱:「歐洲各國社會主義的學說,已經大大的流行了。俄、德和匈牙利並且成了共產黨的世界。這種風氣,恐怕馬上就要來到東方。」兩周後,更認為「二十世紀俄羅斯的社會革命」,要被後來的歷史學家「當作人類社會變動和進化的大關鍵」。

 他仍然酷愛政治與女人,一直到晚年,被自己創建的政黨開除,並在落寞貧病中死去。


歡樂產生力量,思考產生財富。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揭秘影響近代史的兩次八大胡同狎妓事件
    更讓人驚奇的是,這兩大狎妓事件還嚴重影響著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這就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了。其實,這兩大狎妓事件一是護國將軍蔡鍔的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另一卻是時任北大文科學長陳獨秀的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  先說說蔡鍔的八大胡同的狎妓事件。  蔡鍔,字松坡。他是我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功勳卓著的傑出人物。
  • 狎妓
    臉頰泛紅的哥們兒突然蹦出倆字,狎妓。老狗正低頭啃青菜,剛開始聽成了俠妓,沒接話。另一哥們兒疑問:蝦米?哥們兒重音重複:狎妓,古代青樓那個…… 老狗抬頭,筷子捅到嘴上,臉上刷上了芝麻醬。相當吃驚。你在縣城裡有沒有聽過狎妓這個詞?
  • 陳獨秀的最後歲月
    陳松年安徽大學化學系肄業,1950年,這個原來的教書先生沒有接受安慶二中的聘書,而是去窯廠做工人,謹慎的他擔心,他的身份會給他帶來風波——「陳獨秀的兒子」帶給他的不是本應的榮耀與驕傲,而是緊張與憂慮。陳長璞的母親竇珩光安徽高師畢業,來自書香門第的她堅持兒女應受教育,為了支付一子三女的學費,她去窯場抬土、修鐵路、糊火柴盒。
  • 【國光專題:陳獨秀】韓福東:一九三三,陳獨秀受審
    陳獨秀、彭述之(又名張次南)、濮一凡、王武(又名宋逢春)、王子平、何阿芳、王兆群、彭道之、梁有光、王長堂等十人,被控組織以危害民國為目的之團體或集會,觸犯"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第六條。陳獨秀、彭述之以文字做判國之宣傳,犯罪所用及犯罪預備之物-共產書藉文件,全部予以沒收。
  • 陳獨秀的鼾聲
    從1919年6月11日第二次被捕起,此後他每一次被捕,都成為大小報章的新聞熱點,成為轟動一時的政治事件,也都引起有關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積極介入。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曾出版《陳獨秀被捕資料彙編》一書,收錄了陳獨秀歷次被捕後報刊的有關報導、社會各界的反應以及陳獨秀在獄中的表現等資料,對研究陳獨秀頗為有用。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時,陳獨秀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
  • 尤小立:傅斯年與陳獨秀!
    從現實來看,傅斯年對共產主義向無好感,而陳獨秀恰恰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和前五屆的書記、總書記。他們至少從1920年到1932年之間,分處於政治漩渦的兩極,各自行事,無所交集。1920年以前,關於傅斯年與陳獨秀交往的記載也很少。在北大,陳獨秀是著名教授、文科學長,而傅斯年是國文門的著名學生。
  • 中共紀念陳獨秀體現英明形象和偉大胸懷
    《中共紀念陳獨秀體現英明形象和偉大胸懷》
  • 陳獨秀的晚年歲月:吃粗米和青菜,落魄逃難的江津客
    再見陳獨秀之時,身為晚輩的葛康素心中難免湧現出他鄉遇故知的感慨。在歲月的摧殘下,這位老人不復往日的榮光。可是在他的身上,依稀可以看出年少時的英姿颯爽。陳獨秀的一生輝煌過,落魄過,卻從來不曾屈服過。陳獨秀的晚年歲月,靠吃粗米和青菜為生。從赫赫有名的精神領袖到落魄逃難的江津客,他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
  • 蔣夢麟:陳獨秀的最後主張
    1915年創辦《新青年》雜誌,1918年與李大釗等創辦《每周評論》,積極提倡民主和科學,提倡文學革命,開一時之風氣。蔣夢麟與陳獨秀交集頗深,一位是策論秀才,一位是八股秀才,兩位秀才互相調侃也是常事。陳獨秀在《新青年》裡,推崇兩位先生:一位是賽先生,一位是德先生。賽先生代表科學(賽因斯),德先生代表民主(德謨克拉西)。由此可知他的根本思想本來是西方思想——民主與科學,那麼為什麼又要在《新青年》裡發表一些激烈的思想呢?因為當時社會上還有很多舊的制度、舊的傳統和舊的習慣,在束縛和壓迫著人民,所以他反對舊社會制度和舊禮教,都曾竭力攻擊。
  • 張作霖與陳獨秀,什麼關係!義兄弟
    張作霖與陳獨秀,都是近代以來響噹噹名人,只是一個土匪出身、奉系軍閥首領、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國家元首,亦為末代國家元首;而別一個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等。這兩個人,怎麼搞到了一起,還成了義兄弟?是的,還確實是真有其事。
  • 《覺醒年代》:陳獨秀回國,「德先生」和「賽先生」即將登場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毛澤東、周恩來等風雲人物相繼登場。在該劇的第一集,袁世凱籤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將德國、南滿、內蒙古東部租借給日本,逃亡日本的陳獨秀認識了正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求學的李大釗,二人相見恨晚,陳獨秀是由于和偉扮演的,李大釗是由演員張桐扮演。
  • 狎妓?狹記!
    心痛不亞於看到她承認罹患癌症的個人聲明中說:「過去兩星期,媒體對我健康問題的大肆渲染,不單止讓我身邊的親人、朋友、和支持我的歌迷更加擔心,同時,也帶給我極大的壓力。目前我正在接受治療,傳媒24小時的跟蹤,影響我接受治療的正常程序。我希望今天公開交代之後,關心我的朋友不需要為我擔心。我現在正積極地面對,積極地去接受治療,我希望傳媒停止作不必要的揣測同渲染。
  • 陳獨秀「萬惡孝為首」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這一改變何時最早發生,已不可確考,但「萬惡孝為首」一說能給人以深刻印象,並長久留在人們的歷史記憶裡,實和1921年在廣東的陳獨秀有莫大關係。關於這一問題,既有的各種陳獨秀傳記和相關文章都會提及。綜合各家研究結論和筆者對1921年陳獨秀在廣東時期之言論的閱讀,可以判定陳獨秀從未明確說過「萬惡孝為首」,這是一個謠言。正如《民國日報》所說:「陳君在何處曾演說過這些話?有何人親耳聽見?
  • 舒乙臺靜農·陳獨秀·老舍
    不過好景不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各奔東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臺靜農先生由北平南下,經過濟南、蚌埠到了南京。後來,輾轉到了四川江津,在白沙女子師範學院教書,任中文系主任。在江津他結識了剛剛出獄不久的陳獨秀,並結成忘年交,成了好朋友,也成了陳獨秀最後的日子的重要見證者。老舍先生是1938年8月14日由武漢撤退到重慶的。
  • 陶希聖:陳獨秀印象記
    在中國現代史上,陶希聖與陳獨秀都是有爭議的歷史人物。下面是晚年陶希聖在臺灣《傳記文學》雜誌上發表的回憶陳獨秀往事的文章:一、初見獨秀 我初見獨秀,是民國十六年。在武漢政權之下,各縣的農民協會喊著「打倒土豪劣紳」,「打倒指導地主」的口號,逮捕、拘禁、打殺他們指為土劣的紳士和讀書人,並且沒收這些人等的土地。到後來這種鬥爭與恐怖的影響,進入軍中。
  • 陳獨秀的家事集錦:原生家庭有根源,四位妻子和七個兒女多磨難!
    陳獨秀聽了也一本正經地回答說:「我兒子才有資格組織這樣的團體,我可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我自幼便沒有了父親。」那麼,陳獨秀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的呢?其妻子和兒女又都經歷過怎樣的磨難呢?  1913年,陳獨秀參加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時,遭到北洋政府的通緝,被迫逃往上海。袁軍抓不到陳獨秀,就把陳獨秀的家給抄了,還到處捉拿延年和喬年等人,想斬草除根。延年、喬年二人翻牆逃走,連夜跑到鄉下,在親戚家裡躲了三天三夜,才躲過去。
  • 唐朝文人愛「狎妓」,甚至還以有「蝨」為榮,這種風氣是怎麼形成
    直截了當地說,唐朝文人愛「狎妓」,和當時的科舉制度有很大的關係。唐朝入仕的途徑一般有三種:流外入流、門資入仕、科舉考試。前兩個的限制非常的高,因此作為中下層文人,想進入仕途只有參加科舉一途。唐朝時期,科舉考試十分的寬泛,開放了錄取的規模,還打破了傳統,不敢是官宦子弟、將校子弟,甚至連寒門、商人子弟,都有入仕的機會。
  • 陳松年:回憶父親陳獨秀
    我父親陳獨秀的名字叫仲甫,家譜名慶同,考科舉名字是乾生,後來搞新文化運動才叫陳獨秀,筆名實庵。他是一八七九年陰曆八月生的,到一九七九年正好一百周年。  一般說陳獨秀是安徽懷寧縣人也可以,實際上是安慶人。
  • 中共黨史研究︱陳獨秀「萬惡孝為首」的謠言是如何產生的?
    這一改變何時最早發生,已不可確考,但「萬惡孝為首」一說能給人以深刻印象,並長久留在人們的歷史記憶裡,實和1921年在廣東的陳獨秀有莫大關係。陳獨秀陳獨秀1920年底到達廣州,1921年8月離開。已有學者就這段時間裡與陳獨秀相關的歷史作出較好的學術重建。這裡圍繞本文主題「萬惡孝為首」謠言,詳前賢所略地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