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神筆墨 勾畫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馬雅可夫斯基|安吉拉...

2020-11-22 騰訊網

《漢武帝和他的時代》 姜鵬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 2020年3月出版

《貝多芬傳:磨難與輝煌》 (美)揚·斯瓦福德 著 韓應潮 譯 啟真館·浙江大學出版社 2020年1月出版

《莎士比亞的自由》 (美) 史蒂芬·格林布拉特 著 唐建清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2020年5月出版

《簡·奧斯丁傳》 (英)克萊爾·託馬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生命是賭注》 (瑞典)本特·揚費爾德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卡特製造:安吉拉·卡特傳》 (英)埃德蒙·戈登 著 曉風 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年5月出版

深圳晚報記者 劉莉

近代思想家梁啓超談及育子經驗時說:「讀名人傳記,最能激發人志氣,且於應事接物之智慧增長不少,古人所以貴讀史者以此。」確實,選擇一本好的名人傳記,會為自己的生活尋找到方向、動力和經驗。同時,通過人物傳記,會讓我們通過閱讀一個人去閱讀一個時代,通過理解一個人去理解一個時代。今天,我們為讀者推薦6本人物傳記。其中有《漢武帝和他的時代》,通過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那個時代,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通過貝多芬傳、莎士比亞傳、簡·奧斯丁傳、馬雅可夫斯基傳、安吉拉·卡特傳中刻畫的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了解那些偉大的音樂家、作家、詩人以及他們的作品、他們所處的時代。

歷史學者姜鵬講述立體的漢武帝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漢武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一直以來也行進在飽受爭議的言語海洋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學林出版社聯袂推出《漢武帝和他的時代》,百家講壇最年輕主講人、歷史學者姜鵬在書中為讀者講述一個立體的漢武帝。

漢武帝這個人和他的那個時代,是我們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的關鍵。從文明的角度講,漢武帝那個時代頻繁的對外活動和對外交流,使得我們的中華文明在早期階段就不是封閉的。

姜鵬教授以《史記》《資治通鑑》《漢書》等史書中漢武帝的史料為基礎,用史家的筆法,不虛美、不隱惡,還原一代雄主漢武大帝不平凡的一生。

漢武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君王之一,他的執政生涯可以用「內強皇權,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轍」這十六個字來概括。他奠定了在中國實行了2000年的皇權政治的格局,拓展對外活動與對外交流,將中華文明推向世界,也為輝煌的中華文明奠定了格局。同時他北擊匈奴、西通西域,開拓了中國的版圖,將中國的經濟形態從單一的農耕化經濟發展為多種經濟並存。可以說,漢武帝時代是我們理解中國歷史的一把鑰匙。

獻給偉大音樂家也獻給偉大的心靈

《貝多芬傳:磨難與輝煌》是一個既獻給偉大音樂家,也獻給一顆偉大心靈的故事。

貝多芬的一生難稱幸福。世人嚮往的愛情和圓滿家庭與他無緣,病痛與磨難始終徘徊不散,健康的體魄也變成奢求,他要藉助紙條才能與他人交流。但他從未喪失對生活的熱情,始終渴望成為一個善良、高貴,並為人類獻身的人。

他歷經磨難,最終成就輝煌。

揚·斯瓦福德在這本厚達870頁的書中傾注了大量心血。像我們一樣,他被貝多芬吸引,先是被音樂,然後是被這個人本身吸引。是什麼造就了《月光》,是什麼造就了《悲愴》,是什麼讓人們看到貝多芬的名字,腦海中便響起了那些與生命有關的旋律,不論是是細膩優美的,還是振聾發聵的。這本書想要做的,就是在旋律之中還原貝多芬的真實形象。這個形象也許厭世、粗魯、多疑,卻有血有肉,令那些音樂作品更加立體,更有韻味。

看莎士比亞如何與讀者討論「美」

《莎士比亞的自由》是極具影響力的莎學家、公認最權威的莎翁全集之一的《諾頓版莎士比亞全集》主編史蒂芬·格林布拉特的作品。

莎士比亞生活在一個絕對主義的世界裡,王權擁有絕對權威,同樣,父親對妻兒、老人對青年、貴族對平民擁有絕對權威。但莎士比亞強烈反對這種絕對主義,並不斷探索擺脫這種絕對主義的可能性。史蒂芬·格林布拉特向我們展示了莎士比亞如何揭露國王、將軍和教會的陰謀詭計和自命不凡;如何探索情人間的溢美之詞和看似無限的激情;更重要的是,莎士比亞作為一個自由的人文主義者,如何與觀眾和讀者進行有關美、仇恨、權威、自主性的討論。

全書所探討的是作者第一章所說的四個問題:莎翁對「無特徵的美」的質疑、對仇恨的探索、對權威的認識質疑與接受以及對藝術自由作家自主性的行使。全書結合莎翁的戲劇和十四行詩進行分析,算得上是一本文學研究專著。

為簡·奧斯丁畫幅新鮮生動且令人信服的肖像

提到簡·奧斯丁這個名字,許多讀者腦袋裡首先跳出「鄉村」加「愛情」這個組合。

簡·奧斯丁一生創作了六部為世人所鍾愛的小說,卻沒有留下日記或其他傳記材料,僅有一些與家人間的通信大多也被損毀。她的一生可以說是波瀾不驚、平淡無奇。這種「半隱居」的生活方式為她安心寫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卻為想要給她立傳的作家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奧斯丁本人並沒有留下充足的資料,甚至連她留下來的唯一一幅畫像都只是她姐姐所作的素描。於是,知名傳記作家克萊爾·託馬林的《簡·奧斯丁》一書中,採用烘雲託月的方式,通過關注奧斯丁龐大的家族,甚至不怎麼相干的鄰人的方式,以迂迴的方式不斷接近真實的奧斯丁,為這位女性作家側寫出一幅新鮮生動且令人信服的肖像。

簡的哥哥亨利·奧斯丁對她的一生描述是「平平無奇,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事跡」,託馬林卻展現了與此相反的一面:奧斯丁看似簡單的人生其實波瀾不斷。

奧斯丁與一位年輕的愛爾蘭男子有過一段多舛的愛戀,她曾頻繁地前往倫敦旅行和訪問,她的弟弟在拿破崙戰爭時期為海軍服役,與她關係親密的表姐的法國丈夫被送上了斷頭臺……奧斯丁生活的年代發生了歷史上最轟轟烈烈的事件,雖然她的小說對此絲毫沒有涉及,但她的生活卻滲透著時代的斑斑痕跡。

託馬林打破了人們對奧斯丁「幾乎沒有跳出漢普郡村莊」的局限印象,這部審慎的傳記,為我們勾勒了奧斯丁所生活的年代的諸多細節以及對其作品的意義。

從朋友圈入手 追述馬雅可夫斯基短暫一生

馬雅可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國詩人,出生在喬治亞山區的巴格達吉村一個林務官家庭。他童年時代就喜歡文學。1906年隨全家遷居莫斯科,不久即開始從事革命活動。1911年,馬雅可夫斯基進入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並開始寫詩,早期詩歌具有未來派的色彩。十月革命後,馬雅可夫斯基的創作進入一個新時期,寫出了許多歌頌革命的作品。1924年以後,他的創作進入成熟期。1930年,因為愛情遭遇挫折,詩人開槍自殺,身後留下13卷煌煌詩文。

國內目前還沒有好的馬雅可夫斯基傳記,儘管其作品在中國出過多卷本文集,讀者對其生平卻不甚了了。

在《生命是賭注》中,揚菲爾德從馬雅可夫斯基的文學圈子著手,來展開對於馬雅可夫斯基短暫一生的追述。其中,關於布裡克夫婦與馬雅可夫斯基的愛情與友誼組合是書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馬雅可夫斯基是頭號革命詩人,奧西普是文化界領銜思想家,而莉麗則因其自由解放的愛情觀而成為現代女性的象徵。

本書也介紹了馬雅可夫斯基身邊的其他人物,他們的命運都和那個兼具英雄氣概與悲劇色彩的年代密不可分。

安吉拉·卡特任性而精彩的一生

英國著名女作家安吉拉·卡特憑藉《染血之室》《馬戲團之夜》《焚舟紀》《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明智的孩子》等新穎無畏、獨樹一幟的作品,成為一代人的偶像和百年來最富盛名的英語作家之一,被薩爾曼·魯西迪、伊恩·麥克尤恩、石黑一雄、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等大作家擁戴為一代文學教母;時至今日,她也是女性主義的象徵。

《卡特製造:安吉拉·卡特傳》是安吉拉·卡特首部經過授權的完整傳記。

安吉拉·卡特的人生也跟她的作品一樣不落俗套。從害羞、內向的童年,到膽大妄為、活躍叛逆的青年,再到快樂、自信的中年;從在窄小的出租屋裡努力寫作的年輕女子,到整個時代最重要、最大膽的作家之一,她充滿冒險的人生旅程引發了瑰麗、炫目而誘人的一系列作品,乃至永久地改變了英國文學,為之注入新的能量。

這部迷人的傳記講述了一位偉大的女作家如何構建自我的故事,她從不困於自己的角色和身上的標籤,致力於對現有生活方式和社會認知的拆解、修補、重塑。她的人生任性而精彩,她的性格複雜而多變。作者埃德蒙·戈登通過安吉拉·卡特的日記、書信、作品,以及她親朋好友的回憶和講述,串起了這位「神秘女巫」生命中一個個事件和點點滴滴的悲歡與渴望,不僅勾勒了她的人生旅程和寫作旅程,也回答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構建自我,成為獨一無二的安吉拉·卡特的。

來源:深圳晚報

相關焦點

  • 肖像描寫如何「傳神」
    人物描寫中的外貌描寫,又稱「肖像描寫」,是指對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體態、表情、服飾等進行描寫。在實際生活中,由於每個人的出身、職業、地位、教育、經歷、性格等的不同,必然會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跡,因此,肖像與性格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成功的肖像描寫是深刻解讀人物性格的一把鑰匙。它的作用不僅在於刻畫出人物的外貌特徵,而且還可以形傳神,進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點,體現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際遇等內涵。  那麼,怎樣才能成功運用肖像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形象,達到以形傳神?
  • 雙面馬雅可夫斯基
    作為傑出的詩人,他生命中的許多秘密無疑埋藏在他那些粗獷有力的詩文中,而剛剛出了中文版的馬雅可夫斯基傳記《生命是賭注——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與愛情》則將他漂浮在詩文中的形象夯實了很多,揭開了蒙在這位英俊詩人面龐上的一層又一層面紗。作為一個傑出的詩人,同時也作為一個複雜的人,馬雅可夫斯基有許多面向,而且每個面向之間顯然存在著模糊地帶,有著相互的影響。
  • 湖北鹹豐五龍坪村出了個大畫家,擅長人物畫,所畫人物栩栩如生!
    已經七十多歲,非常擅長人物畫,所畫人物栩栩如生。像李茂清這樣的能人在五龍坪村還有很多,只是大家平時沒有去關注。我們要把這些能人挖掘出來,然後把這些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農民畫家」李茂清,70多歲,鹹豐縣朝陽寺鎮五龍坪村人。在他家裡,一幅幅繪畫作品掛在牆上,人物肖像、山水風景等作品,琳琅滿目。
  • 馬雅可夫斯基是如何成為傳奇的?
    馬雅可夫斯基未來主義最早是義大利的藝術流派,1909年,他們也發表了自己的宣言,這個宣言很有挑釁性,號稱要燒掉圖書館、淹掉博物館,讓義大利把自己的歷史、文物全都拋棄掉。而俄羅斯的未來主義分出了很多小流派,有自我未來派、詩歌頂樓、離心機派等。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戰友們屬於立體未來派。
  • 漫畫家用水墨畫明星肖像 人臉變形扭曲栩栩如生
    漫畫家用水墨畫明星肖像 人臉變形扭曲栩栩如生 侯耀華金陵晚報記者 王雪梅  無論是老一輩藝術家,比如姜昆、劉曉慶,還是新生代藝人,比如謝霆鋒、張栢芝,甚至李宇春,在南京著名漫畫家禹天成的筆下,都能被畫得栩栩如生。
  • 陳老師教作文:肖像描寫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好的肖像描寫,不僅僅是用文字給我們描繪出一個人的外在形象,還應該通過人物的外在形象為我們展示出他的思想、性格和氣質。
  • 馬雅可夫斯基這個人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太知道馬雅可夫斯基這個名字,不過也說不好。聽說易烊千璽曾在藝考時朗誦過他的詩,以他在年輕人中的號召力,也很可能捎帶普及了馬雅可夫斯基這個人。我搜索了下,發覺易烊千璽朗誦的是馬雅可夫斯基的《穿褲子的雲》。
  • 撕掉所有標籤的馬雅可夫斯基
    瑞典作家本特·揚費爾德撰寫的《生命是賭注》,是我讀過的第一部有關馬雅可夫斯基的傳記,這部傳記不僅讓我走近了這位一直被人為遮蔽的詩人,同時也讓我真正看到了一個人性的馬雅可夫斯基——驕傲的、天才的、敏感的、病態的、神經質的、挑釁性的……他是撕掉了所有身份標籤的「這一個」:他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人。
  • 水墨畫裡的忠誠——記著名肖像漫畫家張漢忠的《旺旺圖》
    張漢忠老師是一位著名畫家,他的肖像漫畫享譽中外,他的水墨藝術聞名遐邇。他畫過數以萬計的肖像漫畫作品,所描繪的對象既有普通百姓,也有演藝明星,更有國際友人甚至國家元首。他創作的長卷《百歲百人萬壽圖》、《一百單八將水滸人物水墨漫畫》等曾引起畫壇轟動,影響深遠。
  • 糜緒洋x魏東:馬雅可夫斯基是如何成為傳奇的?
    馬雅可夫斯基未來主義最早是義大利的藝術流派,1909年,他們也發表了自己的宣言,這個宣言很有挑釁性,號稱要燒掉圖書館、淹掉博物館,讓義大利把自己的歷史、文物全都拋棄掉。而俄羅斯的未來主義分出了很多小流派,有自我未來派、詩歌頂樓、離心機派等。馬雅可夫斯基和他的戰友們屬於立體未來派。
  • 李公明|一周書記:馬雅可夫斯基的烏託邦及……賭注
    他們以到外省各地巡迴演講的方式向社會宣傳自己的美學運動,有些地方的警察因馬雅可夫斯基在政治上有前科而禁止講演,有些地方則派了很多警察出現的會場上,馬雅可夫斯基對此感到非常激動:「除了我們,還有哪個詩人能配得上這番大場面……一行詩能抵十個警察。這才叫詩!」
  • 李學明:用筆墨為十二生肖造像
    很顯然,他筆下的十二生肖分明有著人物畫的氣質在裡面:用筆高古,造型準確,筆墨到位,又能傳神,與情態各異的童子產生其樂融融的和諧關係。十二生肖古雅的文人氣質與鮮活的生活情趣在筆墨中合而為一,不同於前人,亦不同於時人。分析這套作品,大致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採用生肖配人物的畫法。
  • 筆墨融情,溫馨蘊藉——宋省予畫貓賞析
    祖父自幼受曾祖父宋賚臣指授,於書法繪畫詩文打下了堅實基礎,早年受任伯年影響,所繪花鳥澹宕雋朗、生動傳神,後結識張書旗及嶺南畫派高劍父、關山月等,相互切磋砥礪,融海派和嶺南畫派精華,於中年後逐漸形成了勁健雄潤、清雅超拔的獨特風格
  • 筆墨詩抄 歐陽修《蝶戀花》
    上片寫少婦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全詞寫景狀物,疏俊委曲,虛實相融,用語自然,辭意深婉,尤對少婦心理刻劃寫意傳神,堪稱歐詞之典範。這首詞亦見於馮延巳的《陽春集》。清人劉熙載說:「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
  • 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傳記出版:一段傳奇的革命與愛情
    《生命是賭註:馬雅可夫斯基的革命與愛情》譯者糜緒洋(右)和出版人魏東對談青年馬雅可夫斯基:穿黃色女裝的少年1930年4月14日,年僅37歲的馬雅可夫斯基選擇在寓所飲彈自殺,身後留下13卷詩文。他的自殺成為蘇聯文學史上一個撲朔迷離的未解之謎。
  • 每日成語——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成語故事  導語: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 赴敦煌之前,張大千對人物肖像一次另類而短暫的技術嘗試
    張大千分別於1938年和1940年春所繪的兩幅人物肖像——《郎錦堂將軍遺像》及《苦存頭陀造像》,便是將人物置於上述典型的背景中,但這與他同一時期的人物作品有些許不同。這兩幅為現實中人物所作的肖像,更像是他在長期模擬宋、元、明、清古人之外的一段異類並短暫的探索。
  • 馬雅可夫斯基是誰?比他的自殺更撲朔迷離的,是他的愛情故事......
    7月9日晨,馬雅可夫斯基抵達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他的朋友、墨西哥畫家迭戈·裡維拉接待了他。裡維拉是20世紀最負盛名的壁畫家之一,曾於1909年定居巴黎,是畢卡索、布拉克等著名畫家的朋友。由於直到1933年,蘇聯在美國都沒有設立領事館,甚至還沒有使團,去美國的籤證受到阻礙。馬雅可夫斯基在墨西哥停留了差不多3個星期後,在朋友以賽亞·雅科夫列維奇·胡爾根的幫助下拿到了籤證。
  • 女畫家畫一個人物肖像,易主3次都被退貨,後來此畫不再出售
    在繪畫史上,有一幅神奇的畫作擁有著讓人感到恐怖的魔法效力,女畫家曾畫一個人物肖像,賣了3次都被退貨,後被列禁畫不再出售,這幅畫到底有何魔力被人稱為「禁畫」呢?雨中女郎這幅聞名全球的「禁畫」有一個浪漫的名字——《雨中女郎》,是烏克蘭女畫家斯韋特蘭娜捷列茨所創造的作品。
  • 燃燒女子的肖像:對一個不可能發生的愛情故事的雄偉描繪
    《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百,合題材的電影。但它似乎超越了這個題材。這是一部兩個女人愛而不得的電影。首先,在評論之前,我想指出,這部電影非常觸動我的心。每一個場景和畫面都很純粹,非常真實。《燃燒女子的肖像》是一部發生在18世紀法國的年代愛情劇,年輕漂亮的畫家瑪麗安受僱為即將舉行婚禮的Eloise畫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