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最坑的路,是老闆的套路。
年會聚餐時老闆說:「今天我們不聊工作,聊聊大家的平時業餘愛好吧。我喜歡旅遊,今年已經出國遊三次了,這個月下旬打算帶家人去峇里島散散心。珊珊,2019年除了工作你都做了些什麼?」
坐在老闆旁邊的珊珊正在刷抖音,突然被cue,下意識回了一句:「我今年刷了10000+條抖音吧。」
眾人哈哈大笑。接著大家在一波又一波的笑聲中講了自己的興趣愛好。
最後,老闆點名小周。小周是公司的新進員工,工作上手特別快,領導對他也很滿意。大家都很好奇他平時喜歡幹什麼。
小周緩緩說道:「我平時也沒什麼愛好,就是喜歡看書,今年看了100多本書吧。「
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每天同樣的朝九晚九,除去上下班的時間,每天屬於自己的時間所剩無幾,他竟然能在一年內讀完100本書。
一輪下來,老闆對小周的回答特別滿意,表揚他是個「聚寶盆」型人才。
這時,我才明白老闆的「陰謀「,了解我們的愛好只是一個幌子,他更想知道的是我們有沒有利用這些業餘時間為自己創造價值。
每天結束繁忙的工作後,我們總感覺被公司榨乾了,可一到下班時間就滿血復活,刷抖音、追綜藝……樂此不疲。就這樣一邊埋怨沒時間提升自己一邊沉迷於娛樂之中,恍恍惚惚又過去了一年。
成年人的學習時間都是爭分奪秒擠出來,那些職場精英並不是天生優秀,而是具有「聚寶盆」思維,能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己的技能。
1、 「聚寶盆」思維
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小周分享了他這一年是如何讀完100本書。
小周在每個月月底都會製作一個下月讀書計劃,選好書單,並把除工作以外的時間全部標註出來,這樣就可以統計出每天的閱讀時間。
有了明確的閱讀目標後,只要按計劃執行即可。小周每天上下班需要坐兩小時的地鐵,地鐵上的兩小時就是他的閱讀時間,他會迅速進入防幹擾模式,使用讀書類APP進行閱讀。晚上到家後,還會再閱讀一小時。
久而久之,小周不僅養成了閱讀的習慣,而且經常能將早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在工作中,處理問題也更加得心應手。
「聚寶盆」思維指的是能在碎片化時間內,將碎片時間與碎片化內容通過碎片化的方式進行整合,並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碎片化,其實就是將具有完整性、系統性的東西打碎,具體有以下幾種碎片形式:
·時間碎片化:一切除工作與正常生活之外能自由支配的碎片時間。·內容碎片化:獲取內容的系統性被打碎,分散成一個個零散的知識點。·方式碎片化:「一種聲音,多種媒體」在短時間內獲取知識的碎片化途徑。
我們的時間被分割的很細,但是越碎越有可塑性,只要我們能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就能成為新時代的「聚寶盆」人才,讓碎片的時間變廢為寶,讓碎片內容為己所用。
2、「聚寶盆」思維的三大價值
各種新穎的高科技應運而生,不斷地吸引著我們的關注,搶奪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在外界的重重誘惑之下,很容易導致我們在碎片化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進行思考、沒有系統的學習能力。
查理 芒格曾引用《窮查理年鑑》書中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說服他人,更能用來說服自己。生活中大量事實案例也證明了在利益面前,道理常常弱爆了。
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能帶來哪些好處呢?
01 時間效率最大化
孫儷曾在微博曬出整整50冊的《甄嬛傳》劇本,並感慨道:「從嬛兒到太后,她的一生都濃縮在紅黃藍綠白五色劇本裡。翻看那時的筆記、標註、摘錄就好像回到片場一樣,歷歷在目,感慨不已。四年光景,各位阿哥小主今何在。讓劇本作為甄嬛的歷史見證,好好裝箱封存吧,同時開啟全新的羋月之路。」
拍攝《甄嬛傳》時,孫儷不僅要消化50冊的劇本,還要揣摩人物的心理變化,將少女期的情竇初開到執掌權政時霸氣側漏的甄嬛生動的演繹出來。正是因為孫儷長時間的付出和反覆的訓練才造就了熒幕上經典的甄嬛形象。
一起合作過《羋月傳》的姜波曾這樣評價孫儷:「她因為是主角,臺詞量遠遠超過劇組同類型的演員,可是就算在現場對戲,孫儷也極少會出現忘詞、說錯臺詞的現象,你可以想像孫儷為了記錄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背後下了多少功夫。」鄧超也曾發微博調侃孫儷:「天天就知道看劇本,劇本哪有我好看。」
2014年孫儷憑藉《甄嬛傳》入圍第41屆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2015年憑藉《羋月傳》獲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2019年8月,獲2019年福布斯中國100名人榜榮耀。
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正是由於孫儷將所有的碎片化時間高效的進行組合利用,刻苦鑽研劇本、打磨演技,才成就了她演繹生涯中一個又一個的高光時刻。
02 個人利益最大化
前同事菜菜是一名資深文案,有著穩定的工作和收入。自從家裡買房後菜菜覺得壓力很大,每天省吃儉用,還是入不敷出。
在朋友的介紹下,菜菜開始在工作之餘接其他行業的文案私單。
換到一個陌生的領域,其實就等於是從零開始。菜菜每天花時間拆解別人的優秀作品,閱讀大量該行業的資料,交的作品總是改了又改,晚上改稿經常改到凌晨兩三點,中午午飯時間也在偷偷學習。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付出終有回報。幾個月後,菜菜已經掌握了寫作的通用套路,並有了一套系統的寫作方法,客戶們的滿意度越來越高。菜菜剛開始一篇文章收費500,到後來1500一篇,隨著在圈子裡小有名氣之後,她現在一篇文案收費8000,還有不少顧客排隊預約。
起初菜菜只是為了還房貸,因為經濟壓力在下班後開啟了副業變現,如今通過碎片化時間不僅讓收入翻了幾番,通過副業的磨鍊也提升了自身的綜合實力。
03 工作效率最大化
同事小周初入職場,對工作還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需要通過大量的學習來彌補工作經驗的缺失。
閱讀是一個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小周利用業餘時間閱讀大量書籍,將書中掌握的知識用於解決工作的問題,提升了他的職場競爭力。
村上春樹說:「假如世界上沒有書,假如我沒讀過那麼多書,我的人生恐怕要比現在更加悽冷、更加枯燥和貧瘠。」
只要掌握合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的方法,就能在閱讀中持續不斷的成長、提升你的學習力,保持你在職場的競爭力,跟上時代的步伐。
3、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
01 碎片時間高效化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每天計劃要完成的事情,總是習慣性的往後拖延,而有的人在碎片時間裡能做很多事情,並且都能處理的有條不紊。
1.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彭小六在《洋蔥閱讀法》中提到:普通人一年可以讀多少本書?
「一分鐘600個字,
5分鐘3000個字,
一小時15000個字
…..
一本書平均70000個字。「
也就是說你每天抽出五分鐘時間閱讀,一年能讀完16本書。
每天保持一小時以上的的閱讀習慣,,一年能讀完上百本書。
人民日報公布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中,中國人在2018年的平均閱讀量是4.67本。根本原因是每個人對碎片化時間管理的方法不同,不懂如何利用碎片時間的人基本上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目標。
2.時間管理的方法
魯迅曾說:「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
韓雪曾在《女人有話說》的真人節目裡向主持人展示了她的時間管理表。時間表中將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時間規劃甚至精確到了以分鐘為單位。作為一個當紅女藝人,她不僅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抽時間閱讀,還不停地在拓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高效的時間管理法,幫助她有條不紊的完成自己的目標。
那我們應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碎片時間呢?
第一:制定目標,嚴格執行
下載一個滴答清單APP,每天把今天要做的事情依次寫上,可以按輕重緩急以序列號排名。每完成一個任務,在目標前方打個勾,接著去完成下一個目標,專注執行一個目標,能讓我們的學習更加高效。
第二:目標獎勵,提升效率
每天都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比如領導臨時給我們增加工作量,可能會導致我們拖延學習甚至放棄學習。我們可以設立一個目標基金,每個月從收入中取出1000元放在一個盒子裡,我們每天完成任務後領取30元獎金,反之就罰款30元。通過目標+獎勵促使我們更高效的完成每日目標。
第三:定期復盤,檢查成果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表格記錄每天的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堅持一個月之後進行統計匯總,比如:上個月學習時間35個小時,讀了5本書,而這個月學習時間30個小時,讀了4本書,分析為什麼這個月少讀了一本書,如何進行改善。通過定期復盤及改進,就能總結出一套適用於自己的學習計劃了。
02 碎片學習系統化
我們每天在碎片化時間裡學習碎片化的知識,以為看幾篇文章就是充分利用了業餘時間。可當我們仔細回憶自己學習了什麼時,卻發現重要的信息沒記住,被記住的都是一些娛樂性的信息。
每天忙忙碌碌到頭來一無所獲,甚至被身邊人認為自己是在假裝勤奮。那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有效的知識呢?
1.明確閱讀範圍
提前確認閱讀範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當下需要提升的能力選出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這樣就不會漫無目的閱讀。通過把精力集中在某一領域,能讓我們更快地了解這個領域,讀完一本書後既能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建立了該領域的知識體系,為我們堅持養成閱讀習慣建立良好的基礎。
2.規範閱讀步驟
閱讀期間我們可以把從書中學習到的知識保存下來,但如果保存的知識太零碎的話,後期查找就會非常麻煩,耗費更多的精力,我們可以通過學與記,更好的將知識內化。
洋蔥閱讀法的作者彭小六提出讓碎片化閱讀系統化的技巧:提煉—連結—融合
碎片閱讀是在可利用的任何碎片時間內對碎片形式的文章或概念等知識進行自己可以理解的閱讀。其主要的核心就是通過提煉收集,並進行後期的整理、分析、連結自身經驗,融合創作出屬於自己知識的有目的性地學習。
提煉:提煉文章重點內容
書籍中有用的知識可以將其進行提煉概述,用自己的話將文中重要的論據重述一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連結:將文章內容與自身經驗產生關聯
將概述的內容與自己的經驗相關聯,比如你一直沒有養成系統的學習習慣,學過的知識很容易遺忘,學習了洋蔥閱讀法之後你打算怎麼用,這樣用會對你的學習起到什麼幫助?
融合:通過拆解學習知識,通過分享鞏固知識
總結的知識重點結合自己的個人經驗延伸出更多的內容,想像一下,你學完這個知識明天就要分享給你的朋友,你要如何把這個洋蔥閱讀法推薦給他?你可以知識+案例+使用方法的組成結構,並用自己的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將其記錄在印象筆記中。
03 信息記錄邏輯化
印象筆記號稱「你的第二個大腦」,它能幫助我們在記錄時快速理解資料、信息、知識和能力之間的轉換邏輯,讓信息更容易被大腦記憶,方便我們提取和應用。
第一步:資料細分,便於查閱
我們所閱讀的書籍將其分為幾大類,比如:實用類、理論類、情感類,每一本書籍下創建分支,《洋蔥閱讀法》第一章、第二章以此類推,在每一章中記錄文章重點。
第二步:關聯自身,延伸應用
建立一個專供思考的筆記本,學習到的內容是否可以應用在工作上,打算如何用,將其記錄下來。
第三步:聯想應用,舉一反三
建立一個分享的筆記本,結合自身實踐案例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分析,你使用所學方法後產出什麼樣的效果,是否還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並設想你將把這個方法傳授給你的學生,寫出針對不同場合使用的三個方法。
結語:
成年人沒有專門的時間學習,只能爭分奪秒的努力,零散的碎片化時間只要能系統化的利用,也能事半功倍:
1,在碎片化的時間和知識裡,我們需要在短時間裡掌握有效的信息。
2,利用碎片化時間能讓個人時間效率最大化、個人利益最大化、工作效率最大化。
2,高效管理時間碎片化時間,讓碎片化學習變系統化,使用高效工具做筆記,讓知識結構化。
關注火蟲課代表,幫你遠離成長誤區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讚、評論、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