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房產中介宣布告別電話營銷,「擾一賠百」
擾人的房產中介電話該消停了
「您還考慮買房嗎?小區新上了幾套房源……」來自房產中介的騷擾電話一直讓市民苦不堪言,房產銷售類的電話騷擾數量更是位居各行業前列。昨天,北京最大的房地產經紀機構鏈家對外宣布,自11月12日起取消電話營銷,此後如果消費者接到來自該中介經紀人的騷擾電話,將獲得100元賠償。
這是否是全行業規範電話營銷的第一步?隨著消費者對經紀機構不斷提出更高的服務要求以及網際網路渠道的興起,騷擾電話這個多年難治的行業「頑疾」,也迎來「動刀」解決的時刻。但若想徹底告別歷史舞臺,還需要行業集體行動起來。
●中介電話騷擾市民苦不堪言
雖然10年前市民郭女士就把位於金融街的兩居室賣了,但直到現在她還會收到中介的電話——「最近看房的人多,您金融街的房子還賣嗎?」
10年來,每每接到中介的電話,她都會直接掛斷並把號碼「拉黑」。在她的通訊錄黑名單裡,已經有幾十個中介經紀人的電話。郭女士回憶,10年前賣房時的確找過這家中介的一位經紀人諮詢,但最後招來的騷擾電話卻來自多個其它門店。
這不是偶然。另一位在天通苑諮詢買房的市民劉先生已經摸出中介經紀人的來電規律。他說,工作日每天下班路上,休息日上午九、十點,都是經紀人打電話的高峰期;一些經紀人練就「絕技」,能在掛斷電話前的5秒鐘迅速報出房子的亮點來留住客戶。
「早年間,中介主要是靠撒傳單和打電話,尤其一些新入行的經紀人更會仰仗『通訊錄』。」一位從業10多年的中介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依靠經紀人的日常記錄,中介內部會形成「電話池」,供其他經紀人使用;甚至還有人非法購買個人信息,獲取大量潛在客戶的電話。
●電話營銷正被網際網路取代
「我們也不想打,大部分電話都直接被掛斷了,甚至還會挨罵。」房產中介經紀人小陳說,打電話曾是他工作的主要內容,門店會為電話營銷「定指標」。但小陳直言,電話營銷越來越低效,現在經紀人主要依靠網際網路平臺。「電話渠道就像是全面撒網,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目標客戶。」
其實,電話營銷與此前佔道經營一樣,都屬於中介行業的「惡習」。後者經過近些年相關部門的治理已有所改觀。但房產銷售類的電話騷擾數量位居各行業前列。
「今天鏈家將近60%的交易都是通過線上成交的。」對於「電話營銷,擾一賠百」的承諾,北京鏈家總經理李峰巖向記者解釋,電話營銷可能連10%的獲客效果都不夠。
記者注意到,北京鏈家在2016年已經推出了「免電話營銷」承諾。但當初還需用戶自行通過鏈家官網、APP或客服電話進行免電話營銷功能的設置;新的「免電話營銷」則不需要用戶提前設置。如果消費者遇到類似電話營銷的情況,可以保留相關證據,通過鏈家官網或客服電話投訴。如果符合條件,投訴後5個工作日內將獲得賠償。
●行業集體行動還需多久?
「這一方面可以真正保障消費者的體驗和權益,另一方面能夠真正推動經紀人作業方式的轉變,提升經紀人的職業認同感。」李峰巖表示,希望可以通過自我的迭代和實踐,去推動行業的規範發展。
但記者注意到,目前還有大量中小房產中介,甚至是市場上的品牌中介延續著傳統的電話營銷,徹底告別房產中介電話騷擾還需一定時日。
最大的中介巨頭率先行動,能否帶動整個行業升級?
「這一措施對行業將是一次大的變革,希望更多中介能夠參與進來。」北京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書記張楊楊說。
市場期待的是中介行業有更多規範,不再出現「黑中介」。業內認為,此前一段時間,房地產中介行業蠻荒生長,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火熱也催生出亂象。但隨著近幾年住建部門加大執法監管力度,行業逐漸走向良性,也為中介機構和經紀人的服務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中介機構應該以其服務水準來吸引客戶。短期看新的規範舉措會流失一部分客戶資源,但是中長期看則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也是中介機構競爭力的體現。」房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說。(記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