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荊棘鳥

2021-01-07 掌上保山

荊棘鳥

暗夜

死寂

那朵花

盛開

悄無聲息

在大山的皺褶裡

叢生著荊棘

一隻小鳥

從霧裡閃現

又消失到

霧裡

衣裳襤褸的人們

土裡勞作

土裡死去

又埋葬在土裡

鏽跡斑斑的鋤頭

遺失在風中

任春風吹

夏雨淋

那個黑白相間的波斯小貓睡了

發出輕微的呼吸

遠山

靜謐

晨光微熹的荊棘樹上

最長的那根刺鋒利

一隻鳥兒叫了

雲雀和夜鶯羞怯

荊棘鳥

泣血而歌

血竭而去

此生

註定孤單

只為唱這一首歌

我用一生

尋找我的荊棘

(註:荊棘鳥,是傳說虛構的一種奇特的動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從離開巢開始,便執著不停地尋找荊棘樹。當它如願以償時,就把自己嬌小的身體扎進一株最長、最尖的荊棘上,流著血淚放聲歌唱——那悽美動人、婉轉如霞的歌聲使人間所有的聲音剎那間黯然失色!一曲終了,荊棘鳥終於氣竭命殞,以身殉歌——以一種慘烈的悲壯塑造了永恆的美麗,給人們留下一段悲愴的絕唱。)

文:張建芬

圖:張四雲

編審:李賽航

責任編輯:楊冬燕 施媛媛 冉懦琿

電話:0875-2203983

郵箱:bsrbwx@163.com

相關焦點

  • 《荊棘鳥》:三隻「荊棘鳥」,三種女性形象代表著不同的愛情觀
    《荊棘鳥》被譽為澳大利亞的「飄」,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在自己年邁的時候面對孤獨的自己時產生的寫作靈感。整本書向我們展示了「荊棘鳥」式的愛情,文章的開頭以凱爾特人關於刺鳥的傳說開始,告訴我們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 小滿讀書之《荊棘鳥》
    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這就是荊棘鳥的傳說————《荊棘鳥》題記《荊棘鳥》是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驚世之作。她本是一名品學兼優的醫科學生,以理學優等榮譽學位畢業於新南威爾斯大學時,已顯露出在神經生理學方面的特長。她後來獲得了兒童健康研究所碩士學位,繼而領導美國紐哈芬耶魯醫學院神經學系研究實驗室的技術工作。
  • 究竟誰是荊棘鳥?
    前幾天在翻箱倒櫃找一件舊物,那個多年前寫過的為數不多的讀後感——《荊棘鳥》的日記本,日記本真不多(共2本),無奈字體真是龍飛鳳舞辨認不清,所以實在找不到原文。順便感慨一下,當年自己的思緒是何等凌亂?從小學書法又是多重要啊!
  • 願做一隻荊棘鳥
    荊棘鳥,一生只為一次愛而活,一生只為一種情而歌,它一路堅守自己,尋找自己的愛。
  • 澳洲——荊棘鳥的迷思
    所有一切,宛如當年風靡一時的澳大利亞電視連續劇《荊棘鳥》裡的鏡頭。我剛畢業分配到法院業大當老師,平時管理電教設備、翻譯說明書,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看這些錄相。現在想來,那是最好的時光。《荊棘鳥》的小說原著描寫了一家三代百轉千回的家史,重頭戲從還是一個小女孩的女主人公梅吉,與意氣風發的年輕教士拉爾夫之間從相遇到相知、從生離到死別的故事。
  • 荊棘鳥的歌聲,是靈魂絕唱,還是臨終前的悲鳴?
    荊棘鳥,只是一個渺小的鳥,最初對它的關注,還是源自於一篇叫《枯葉蝶與荊棘鳥》的故事。當然,《荊棘鳥》是本小說,曾很有情趣想去閱讀的時候,當我看到簡介裡那段,「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
  • 《荊棘鳥》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麥卡洛去世
    《荊棘鳥》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麥卡洛去世 2015-01-31 08:02:44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姜貞宇 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  這是小說《荊棘鳥》最著名的一個段落。而1月29日下午,小說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諾福克島的醫院去世, 享年77歲。自1983年嫁給了諾福克島人Ric Robinson 之後,她就一直生活在這個遠離雪梨和澳大利亞本土的島嶼,島上居民只有2000多人。近40年來,麥卡洛的這部小說在全世界暢銷3000多萬冊。
  • 藏在你姓氏裡的詩情畫意
    最苦是,花再名貴,花再明豔,再也送不到你身旁。在高樓上眺望而傷感,苦苦地思念你,我的心上人。我姓許,「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的許。打扮華麗,散發陣陣濃鬱清香。相思最猛烈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 迷你美劇《荊棘鳥》1-8集 全資源
    年少不讀《荊棘鳥》,讀懂已不是少女/男。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當代作家考琳·麥卡洛(1937-2015)的作品,作者原本是一名優秀的醫科學生,後轉投文學創作。《荊棘鳥》一經問世,立刻暢銷全球,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後更是獲得六項艾美獎。
  • 《荊棘鳥》:愛有沒有止損點?
    《荊棘鳥》作者:Colleen McCullough
  • 「荊棘鳥」停止歌唱 《飄》一般的書曾風靡全球
    本報首席記者 王湛 實習生 盧潔霞  1月29日下午,《荊棘鳥》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77歲。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 《荊棘鳥》,飛蛾撲火的愛情有結局嗎
    01荊棘鳥的絕唱「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生靈的歌聲都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蠻荒的枝條間放開了歌喉。
  • 【天天副刊】《荊棘鳥》作者去世:我不是浪漫的人
    1983年電視劇《荊棘鳥》文| 張嘉當地時間1月29日,以《荊棘鳥》一書而聞名世界的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諾福克島的醫院去世,享年77歲。麥卡洛近年來身體一直欠佳,之前在接受採訪時,麥卡洛說自己並不害怕死亡,「就像凱撒大帝,在我看來,他只是永遠地睡著了。」
  • 《荊棘鳥》:愛情真是個可笑的託詞
    《荊棘鳥》這本書我讀了一個月。不是它艱澀難懂,而是捨不得,捨不得那麼快就翻到最後一頁,害怕讀完之後,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失落。讀中文系是挺慚愧的一件事,高中不愛讀「世界名著」,換言之,我總覺得國外名著翻譯過後像被折騰了一番,完全丟掉了語言最美麗的那部分。
  • 《荊棘鳥》作者去世 作品糅合暢銷因素而成
    她的小說《荊棘鳥》曾風靡一時,感動全球幾代讀者。當時她研究了暢銷小說的要素孕育而成。騰訊文化徐娉婷編譯荊棘鳥作者考琳·麥卡洛。圖片源於網絡1月29日下午,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77歲。其創作的小說《荊棘鳥》曾風靡一時,感動全球幾代讀者。
  • 《荊棘鳥》——一本展示愛與命運的富有魅力的小說
    《荊棘鳥》——一本展示愛與命運的富有魅力的小說。看過這本書的人紛紛表示「願意向任何一位識字的人推薦」。最先對這本小說著迷,是在高二那年的校運會上,不管運動場上的比賽多麼激烈,我只沉浸在小說的情節裡不可自拔。
  • 原標題:「荊棘鳥」停止歌唱 《飄》一般的書曾風靡全球
    本報首席記者 王湛 實習生 盧潔霞1月29日下午,《荊棘鳥》的作者、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因腎衰竭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77歲。「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 荊棘鳥哀鳴,禁忌之愛,刻骨銘心
    比如荊棘鳥為了最美的聲音放棄生命。在普世價值觀裡,生命比好聽的聲音重要,而在荊棘鳥的心裡,為了最美的聲音可以放棄生命。看點在於拉爾夫神父與梅吉刻骨銘心的愛情——兩人年齡差距很大,拉爾夫第一次見梅吉時她還是個孩子,拉爾夫對梅吉的關心在不知不覺中升華為了愛情。然而神父是不能結婚的,拉爾夫一方面忠於對上帝的信仰,另一方面沉浸於對梅吉的愛而難以自拔。
  • 荊棘鳥
    荊棘鳥 日期:2020-11-19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 《荊棘鳥》之菲奧娜:被命運捉弄的貴婦人
    《荊棘鳥》不幸的命運就這樣開始了,不只是她的,還有她那第一個孩子弗蘭克。嬌生慣養的富家小姐變成了一個窮苦主婦,整天圍著廚房和髒衣服轉。還要照料幾個未成年的孩子。《荊棘鳥》瑪麗·卡森如期去世了。但菲並沒有如期成為這巨大產業的女主人。瑪麗和野心勃勃的拉爾夫把這份產業拱手讓給了教會,換回來一個紅衣主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