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地震局開展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2020-12-23 瀟湘晨報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地震波及甘、陝、青、晉等17個省市,約27萬人遇難,史稱「寰球大震」。為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積極參與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市地震局組織開展了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一是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農村、進家庭活動。12月15日,市地震局深入彭陽縣王窪鎮趙溝村,為當地村民帶來一場生動的科普課堂。市地震局局長、黨組書記吳秉銀以地震成因、應急避險為主要內容,結合防震減災工作經驗,向廣大村民講解防震減災知識。局幹部進入村民家中,發放宣傳資料和檯曆、圍裙等生活用品。

二是開展海原大地震100周年集中宣傳活動。12月16日上午,市地震局、固原地震臺和原州區地震局在固原市貿易中心門前,以懸掛橫幅,設置宣傳展板,電子屏播放宣傳片,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防震減災宣傳檯曆等形式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三是充分運用媒體營造濃厚氛圍。固原日報、固原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發布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宣傳視頻,固原防震減災新浪微博開展防震減災知識有獎答題活動,在固原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宣傳紀錄片。

四是開展應急設備培訓和演練。邀請仡仡軟體公司工程師在固原市應急指揮大廳為幹部職工講解應急指揮系統的操作流程,以及TVU單兵通信設備、攝像機等應急設備的操作方法,攜帶TVU單兵通信設備與攝像機到戶外進行了實訓演練。

【來源:固原市地震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科普解讀稱,中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1920年海原大地震災情情況。
  • 99年前的今天、海原大地震!
    1972年,康哲民等人調查了海原大地震時民用建築的震害情況以及場地條件對震害的影響。1979年5月,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和寧夏地震隊在銀川召開了「1920年海原大地震學術討論會」。1980年,國家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和寧夏地震隊在總結1920年海原大地震有關資料的基礎上,出版了《一九二O年海原大地震》。
  • 寰球大震(一)——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國地震觀測百年發展歷程
    100年前的今天,世界最大地震之一曾降臨中國,寧夏海原的大地曾被撕裂——12·16海原大地震,寰球大震也特指這次大地震。被世界上96個地震臺同時記錄到的「寰球大震」,震級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引發山崩地裂,海原縣城、甘鹽池城等悉數盡毀。據不完全統計,共死亡27.34萬人,傷及不計其數。
  •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 石舒清《地動》:以文學挖掘災難
    私下見過張懷武先生,記得他又和我談到海原大地震,他於我一直是很溫善的,不記得怎麼糊弄過去了。    就到了去年,2019年。    2020年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家鄉都想為這個節點做一點什麼。這些年,海原地震博物館建起來了;知名散文家梁衡先生還專程來到我的老家,實地觀覽,寫了一篇在當地影響不小的文章。
  • 海原一百年|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海原一百年——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紀錄片
  • 寰球大震(五)——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國地震觀測百年發展歷程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中國人從未在傷痛面前停滯,而是銘記歷史堅強前行。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是汶川大地震交給我國地震觀測工作的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中國地震局向國家提出了建設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工程的建議,一些民營企業和研究機構也進行了地震預警設備研製和試驗工作。
  • 寰球大震(四)——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國地震觀測百年發展歷程
    20世紀80年代,我國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地震學家認識到數字地震臺網對地球科學發展的重要作用,推動並掀起了一個開展數字地震觀測與研究的熱潮。從80年代末開始,我國地震觀測系統一直在國家地震局的領導下有組織有計劃地向數位化方向發展。
  •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兼記甄家鋪消失和青江驛起名一百周年貟守勤(2020年12月15日)明天,2020年12月16日就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寧夏海原發生大地震。這次地震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震級8.5級,烈度12度。地震波及48縣,約20餘萬平方公裡,有感範圍40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約40%。《甘肅省志·大事記》記載:「極震區包括靜寧、靖遠、會寧、通渭、平涼等縣。共死亡23萬餘人,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災後瘟疫流行,災民被凍、餓、疫疾而亡者甚多。」
  • 中國史上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昨日小編寫了一篇文章,稱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讓許多讀者不服,說發生於民國九年(1920年)的甘肅海原大震應屬中國史上最大地震。那麼小編今日就帶大家看看海原大地震。一、海原大地震發生的時間與波及範圍據《中國地震目錄》中的記載,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北緯36.5度,東經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
  • 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北京市地震局發布了一條消息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44周年紀念日,北京市地震局、市應急局聯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加強防災文化建設,提升公眾防災意識」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谷永新介紹,北京市即將開建全民防災文化體驗中心,這是目前國內佔地面積最大、內容最為全面、設備最為先進、互動體驗性最強的防災體驗場館。據悉,防災文化體驗中心位於房山區,用地規模約400畝,包括生活安全體驗館、自然災害體驗館、緊急救護體驗館、國防安全體驗區、野外拓展體驗區。
  • 中國地震局談日本9級大地震啟示:重視防範地震災害鏈風險
    中國地震局談日本9級大地震啟示:重視防範地震災害鏈風險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今年3月11日是日本東北部近海9級大地震發生9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當天表示,日本9級大地震帶來的重要啟示之一,就是必須重視防範地震災害鏈風險。
  • 【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總第645期 第1549篇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海原地震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 海原大地震:一百年前的超級大地震,創造了中國近代史的多個第一
    1920年12月16日(農曆十一月初七),20點06分09秒,在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了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芮氏8.5級特大地震,被稱為「海原大地震」。要知道,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級僅為8.0級,烈度為11級。海原大地震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在中國,沒有任何一次地震的波及範圍可以和海原大地震相提並論。
  • 歷史上的今天:海原大地震一百年
    歷史上的今天: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 秦玉龍/文 100年前的今天,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農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原甘肅省海原縣(今寧夏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大地震,這是中國有地震記載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1976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近30萬人遇難,一月後甘肅督軍才報北洋政府
    百年前,甘肅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百年,但留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卻至今未能磨滅。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這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 紀念唐山大地震44周年:專家建言六措施防控城市直下型震災風險
    中新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 高凱)2020年7月28日是唐山7.8級大地震發生44周年紀念日,為銘記唐山大地震經驗教訓、推進防震減災事業發展,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組織地震專家及相關單位,對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進行科普分析與解讀。紀念唐山大地震44周年。
  • 山東郯城逾8級大地震352周年:重評地震區劃助力當地發展
    (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山東省地震局 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7月25日是山東郯城發生8又1/2級地震352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近日協調山東省地震局對該地震進行科普解讀說,上世紀80年代通過重新評定魯南地區地震區劃,消除了臨沂地區頭頂那朵大地震「原地復發說」的「烏雲」,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 「老王說隴史」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
    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1920年海原大地震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百年,但留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卻至今未能磨滅。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地震共造成約27萬人遇難,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也是中國震級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災害最重的地震之一,時稱「寰球大震」。
  • 美國舊金山舉辦活動紀念大地震30周年 (1/5)
    美國舊金山舉辦活動紀念大地震30周年 (1/5) "← →"翻頁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震後幾十年,當地人即使再窮,也要拼命蓋房子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