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兼記甄家鋪消失和青江驛起名一百周年
貟守勤
(2020年12月15日)
明天,2020年12月16日就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
資料記載:民國9年(1920年)12月16日(農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晚8時許,約北京時間20點6分9秒。寧夏海原發生大地震。這次地震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震級8.5級,烈度12度。地震波及48縣,約20餘萬平方公裡,有感範圍40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約40%。
《甘肅省志·大事記》記載:「極震區包括靜寧、靖遠、會寧、通渭、平涼等縣。共死亡23萬餘人,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災後瘟疫流行,災民被凍、餓、疫疾而亡者甚多。」
據會寧縣誌記載:這次地震,會寧城內房屋多有倒塌,壓斃人民約十分之四。各種建築物倒塌嚴重,死亡13942人(《甘肅地震報告》記死亡3萬餘人),佔當時全縣總人口的15%。壓死牲畜5萬餘頭,倒塌房屋窯洞八九萬間,山崩106處。
韓家集鎮雲臺山東李灣社有一處地震遺蹟,叫任家坪,是海原大地震時山梁滑坡形成的,整個山頭向東北方向前移數百米。傳說,那次大地震之後的幾天裡,還能聽到埋在地下的磨房裡有驢拉磨的聲音,有的還說下場的碌碡跑到了上場裡去了等,奇異事情很多。
會寧青江驛地震遺蹟最多。據《中國民報》報導「青江驛以東,山崩地裂,村莊淹沒,數十裡人煙斷絕,雞犬絕跡」。「青江驛蓮臺土山崩塌三處,其附近之響河被山崩壅塞,上流水積成湖」。「青江驛諸地災情嚴重,伏屍累累,生者啼號,饑寒交迫,扶老攜幼」「青江驛響河上遊滑坡體將2500米的一段河流堵塞,並在其上遊形成了地震堰塞湖。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滑坡」。
縣誌記載:縣城以東張城堡、太平店、青江驛諸地災情嚴重,伏屍累累。青江驛以東,山崩地裂,村莊壓沒,數十裡內,人煙斷絕,雞犬絕跡。
青江驛當地人周耀祖先生《修築青江驛國民學校紀念序》中記載:「民國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甘肅各縣地震,本驛尤烈。」
據周耀祖先生記載:「東五裡橋山顛崩頹,堆滿深谷二裡許,大路不通,水道壅塞。」
大地震致使青江驛甄家灣山體滑坡三處,甄家鋪從此消失,響河壅塞成堰湖。
考察發現:青江驛地震遺址主要分布在東五裡橋(清光緒年建,因地震震覆,遺址尚存)一帶,有一處山體滑坡體量很大,滑坡遺蹟特別明顯,大量的滑坡向西湧出一兩公裡左右後,堆積在東西兩山之間,形成了大壩,壩寬約一公裡以上,形成了堰塞湖。
關於堰塞湖,有很多傳說,至少真實的歷史有兩點:
第一,改變了青家驛的地名,從此以後青家驛稱為青江驛,今年已是一百年了。
第二,形成了堰塞湖並由華人和洋人合作鑿開,開啟了會寧中外合作工程的先例。
有人說疏浚堰塞湖的「洋人」是俄羅斯人,目前缺少證據。但由中外合作開湖卻是事實。現存一碑刻,碑文記載如下:
1、「賑救受災奇重者,厥為海原,而崩山塞河為地,巨患則莫大於會寧青江驛之響河」;
2、「震沒河上流北三山,傾入水道,並覆沒山下五裡橋及河岸大道,交通為之斷絕者累月。而河塞流漲,勢將復劫後子遺患,再罹為魚之痛,呼□無門,聞者嗟嘆」;
3、「凡計土工二十餘萬、數千工,……費銀二萬九千九百」;
4、「本會費工之矩糜、款之多,亦以此河為各縣之冠□焉」。
碑刻背面記載:(甘肅賑災華)洋救濟會董事部。
這裡明確記載,疏浚堰塞湖是由華人和洋人共同完成的。
疏浚堰塞湖的理由是因為湖水阻礙了交通,並不是民間傳說中的為了尋找金馬駒子。
據土人周耀祖先生記載:
1、「奈款少工巨,難望成功,幸甘肅震(賑)災華洋救濟會成立,慨撥巨款」;
2、「因旅店為墟,無房舍住,遂函請震(賑)災救濟會,擬定由會內與地方雙方湊款,擇官地一處,建築房屋,定為工程辦公處。所俟工竣後,即完全改為本驛校舍」;
3、「工程得以完竣,學校得以再興」。
根據立碑時間,可以確定疏浚堰塞湖工程完成於民國10年(1921年)5月之前,用時不到5個月。
根據資料分析,疏浚堰塞湖用了這麼短的時間,實際上只開了一個水渠,水量減少了,路也可以修了,而堰塞湖至少後來還存在了幾十年,水渠是慢慢衝開下來的,現在的模樣是幾十年形成的,因此形成了很多傳說。據說1936年紅軍到青家驛時湖還在,所以「疏浚堰塞湖」不是一次性疏通。
堰塞湖的淤積層有一處現在依然很清楚,估計有50多米長,30多米高,開渠及其後來衝刷開來的溝渠也很清楚,也是幾十年形成的。
青江驛遺址是海原大地震會寧境內保存最完好的遺址。
青江驛:大地震百年祭
青江驛,會邑之東門,絲路之肇來,寒陵關、左公柳、石祖廟、文昌山、甄家鋪、齊家文化……,巍然於古州!然!一場大地震,百年噩夢仍!三山突奔,五水陡聚,萬物傾覆,百姓驚怵;村莊淹壓,人煙斷絕,數十裡內,伏屍累累,雞犬絕跡,面目全非!
民不知震級之於世界、生命之於草芥,唯知轉眼天地混沌,山川不辨,力不從心,魂不守舍。小溪瞬間出平湖,高山即可下青嵐,驛名從此失去「家」,枯嶺新諱「江」天下!
大路不通,水道壅塞,古城呻吟,驛所淚飛!
惶惶然,朝代更迭,往事如煙,千秋噩夢去矣,百年巨變乃至!庚申終究化為舊議,己亥已然煥出新顏。
撫殘垣斷壁,仰高山闕如,嘆古橋斷裂,話城郭頹廢,昔日天災早成筆底波浪,今朝氣象蔚成萬裡藍天!
俱已矣,看經典不在,更繪田園!
會寧縣青江驛地震堰塞湖淤積層遺蹟
會寧縣青江驛堰塞湖疏浚紀念碑
會寧縣青江驛地震遺蹟(圖1)
會寧縣青江驛地震遺蹟(圖2)
會寧縣青江驛地震遺蹟(圖3)
會寧縣青江驛地震遺蹟(圖4)
會寧縣青江驛地震遺蹟(圖5)
會寧縣韓家集地震遺蹟
來源:西雁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