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大地震:一百年前的超級大地震,創造了中國近代史的多個第一

2020-11-20 史家之韻

一百年前的中國,民國政府雖然剛剛建立不久,卻陷入政局動蕩,軍閥混戰的狀況,社會動蕩不安,在那個經濟、科技不發達時期,在當時屬於甘肅省的海原縣,爆發了一場超級大地震,震級達到了8.5級,超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1920年12月16日(農曆十一月初七),20點06分09秒,在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了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芮氏8.5級特大地震,被稱為「海原大地震」。

那場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強烈的震動持續了十餘分鐘,當時世界上有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被稱之為 「環球大震」的餘震還維持了三年的時間。

這次地震的震級為8.5級,震級雖然並非最高,但考量地震破壞力的烈度卻達到最高的12級,這意味著「毀滅性的破壞」!要知道,08年的汶川大地震震級僅為8.0級,烈度為11級。

海原大地震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在中國,沒有任何一次地震的波及範圍可以和海原大地震相提並論。

海原大地震波及甘、陝、青、晉、豫、冀、京、律、鄂、皖等17省市,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裡,遠在1000公裡之外的北京也感覺到「電燈搖動,令人頭暈目眩」 ,更遠的上海也出現「時鐘停擺,懸燈搖晃」。

1920年12月16日,當時居住在北京的魯迅先生在日記中記下了這樣的一筆:「夜地震約一分時止」。魯迅先生所記錄的這寥寥八個字,竟然成了海原大地震在北京最早的文字記錄。

只不過,由於那時的中國沒有一臺現代地震儀和地震臺,震後誰也弄不清震中在哪裡,直到1個月後才將震中圈定在了甘肅海原。

近代的中國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時代,這場大地震無疑又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據統計,海原大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其中,海原縣死亡7.3萬餘人,佔全縣人口的59%,佔總死亡人數的31%;固原死亡3.9萬餘人;通渭死亡人數1.8萬餘人;會寧縣1.5萬餘人;靜寧縣死亡人數1.5萬餘人。

那時的甘肅農民大多居於窯洞,這次地震突如其來,又是在夜晚家家戶戶都回屋休息的時刻,許多人根本來不及逃避,或被坍塌的窯頂壓斃,或因山體滑坡填埋窯門窒息而死,損失極為慘重,當時絕村、絕戶者比比皆是。

當時的《中國民報》記載了震後的悲慘場面: 「清江驛以東,山崩土裂,村莊壓沒,數十裡內,人煙斷絕,雞犬絕跡。」

地震造成自甘肅景泰興泉堡至寧夏固原縣硝口長達215公裡的巨大破裂帶,至今仍清晰可辨。海原地震的滑坡數量多,規模大,在西吉南夏大路至興平間65平方公裡內,滑坡面積竟達31平方公裡。

震後倖存者清理倒塌的崖窯

海原大地震地震發生在交通閉塞,幾乎與世隔絕的六盤山山區,當時由於軍閥混戰、兵荒馬亂,又逢冬季,天寒地凍,再加上糧食在地震中毀了不少,很快就到處鬧饑荒。大震之後必有大疫,不久,霍亂等烈性傳染病便流行起來,很多人在街上走著突然倒下就再也起不來了。

因此,大地震後的餘震、寒冷、飢餓、瘟疫,又奪去了數以萬計的生命。

海原大地震來得突然,地方官署也受創嚴重,加上當時交通、通訊不便,一時之間難以組織救援。

靖遠縣知事陳霖發庫銀2700百兩賑濟災民,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甘肅省督軍張廣建曾以「十萬火急」致函大總統徐世昌,請求支援,但致函的時間已是地震過後一月餘——1921年1月20日。

張廣建還採取了一些具體救助措施,如設立賑災公所、募集賑款、購買氈衣;設立義賑公會,協助各鄉掩埋死屍等。

固原縣城南門城牆崩壞,1921年翁文灝攝

北洋政府在得知海原大地震的災情後,為了籌集賑災款項,專門發行了「義賑獎券」 。該獎券籌集的善款由政府倡導,大多是各地慈善人士募捐所得。

海原大地震發生後的次年,1921年4月中旬,當時北洋政府內務、教育、農商三個部曾派翁文灝、謝家榮等6委員赴災區調查。這次調查歷時4個月,他們除了解災情,還特別注重科學考察。

儘管當時交通不便,翁文灝等人考察的範圍受到了限制,對震區內的大多數地方末能實地考察,但是他們所到得的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翁文灝一行的這次調查堪稱是我國地震史上第一次對大地震所做的詳細的科學調查。

由於當時中國處於軍閥混戰,沒有得到有效救災。海原地震的遇難者當時都被埋在縣城西南角佔地近200畝的「萬人墳」了。

當年海原的遇難者後代,也已遷徙到周邊各省,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七前後,萬人墳這裡會陸續從甘肅、青海、陝西及寧夏其他地方湧來上千名祭祀者。

賑災糧卷

海原大地震在中國近代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大地震創造了我國近代史的多個第一:

當時的北洋政府中央地質調查所,在震後決定建立我國第一個地震臺;科學考察組第一次進行地震現場考察;提交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份地震科學考察報告;繪製了我國第一份震區烈度等震線圖;1922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的世界萬國地質大會上,中國學者第一次站到世界講臺上,宣讀關於海原大地震和中國地震活動構造帶內容的論文,引起世界各國專家的高度重視。

儘管全球每年都要發生許多破壞性地震,但像海原大地震這樣留下豐富的地質遺蹟的還極為少見,而具有重要科學考察價值的則更少。海原地震斷裂帶,是當今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價值最高的地震遺蹟,是一部「活教材」。

本文參考自:《北洋大時代——大師們的理想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海原大地震一百年
    歷史上的今天: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 秦玉龍/文 100年前的今天,1920年(民國九年)12月16日20時05分53秒(農曆庚申年十一月初七),原甘肅省海原縣(今寧夏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大地震,這是中國有地震記載史以來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1976
  • 海原一百年|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海原,一個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和政治歷史變遷,處在絲綢之路要道上的旱源,見證了文化的共存與融合,承載著歷史的文明與變遷,同時也承受了震驚世界的寰球大震。時光荏苒,歲月不息,一百年前,亙古未有的地震災難,將這裡幾乎夷為平地,跨越百年,經歷災難的海原人民,如何從崩毀中再次出發,如何在災難中獲得重生,「一百年」會給我們答案。
  • 中國史上地震盤點,憶「環球大震」海原大地震
    昨日小編寫了一篇文章,稱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讓許多讀者不服,說發生於民國九年(1920年)的甘肅海原大震應屬中國史上最大地震。那麼小編今日就帶大家看看海原大地震。一、海原大地震發生的時間與波及範圍據《中國地震目錄》中的記載, 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北緯36.5度,東經105.7度,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科普解讀稱,中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1920年海原大地震災情情況。
  • 寰球大震(一)——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國地震觀測百年發展歷程
    100年前的今天,世界最大地震之一曾降臨中國,寧夏海原的大地曾被撕裂——12·16海原大地震,寰球大震也特指這次大地震。被世界上96個地震臺同時記錄到的「寰球大震」,震級8.5級,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引發山崩地裂,海原縣城、甘鹽池城等悉數盡毀。據不完全統計,共死亡27.34萬人,傷及不計其數。
  • 99年前的今天、海原大地震!
    極震區中心位於西安州——甘鹽池一帶,海原地震宏觀震中位於西安州、大溝門至甘鹽池之間的石卡關溝、哨馬營一帶,極震區包括固原、隆德、西吉、靖遠、景泰等縣,呈條帶狀,北西向展開。地震波及17個省、市、自治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裡,約佔中國面積的1/4,是中國歷史上波及範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此次大地震,傷亡慘重,損失空前,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時稱「環球大震」。
  • 「老王說隴史」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
    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重?1920年海原大地震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百年,但留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卻至今未能磨滅。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地震共造成約27萬人遇難,為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毀滅性地震,也是中國震級最高、震中烈度最大、災害最重的地震之一,時稱「寰球大震」。
  •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 石舒清《地動》:以文學挖掘災難
    可以說,我們這些地震倖存者的後裔,在地震方面所受的教育幾乎沒有。    20世紀90年代初,那時候我已經是一個寫作者了,時任寧夏宣傳部副部長的張懷武先生,就多次提到海原大地震,認為作為寧夏的一個寫作者,尤其是西海固的一個寫作者,置海原大地震這樣的素材於不顧,不但可惜,也是失職。
  • 寰球大震(五)——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國地震觀測百年發展歷程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中國人從未在傷痛面前停滯,而是銘記歷史堅強前行。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是汶川大地震交給我國地震觀測工作的一項迫切而艱巨的任務。中國地震局向國家提出了建設地震烈度速報和地震預警工程的建議,一些民營企業和研究機構也進行了地震預警設備研製和試驗工作。
  •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
    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兼記甄家鋪消失和青江驛起名一百周年貟守勤(2020年12月15日)明天,2020年12月16日就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寧夏海原發生大地震。這次地震不僅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地震,震級8.5級,烈度12度。地震波及48縣,約20餘萬平方公裡,有感範圍40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約40%。《甘肅省志·大事記》記載:「極震區包括靜寧、靖遠、會寧、通渭、平涼等縣。共死亡23萬餘人,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災後瘟疫流行,災民被凍、餓、疫疾而亡者甚多。」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近30萬人遇難,一月後甘肅督軍才報北洋政府
    百年前,甘肅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慘?12月16日是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時光雖然過去了一百年,但留給人們的慘痛記憶,卻至今未能磨滅。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這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 探尋海原大地震遺蹟
    1920年12月16日 ,寧夏南部海原縣一帶發生了一次8.5級大地震。
  • 「百年大事紀」12.16海原地震,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地震
    講一首歌謠在地震前傳開」大豌豆開花,搖一搖,麥出穗;不是王法吆,搖搖擺,咱兩個睡。一碗羊肉搖一搖白花了;世上的好人吆,搖搖擺,賊殺了「。這是當時流傳的一首搖擺歌,而搖擺歌流傳在地震前。這個傳說讓這次地震顯得有些神秘和詭異。而這一次地震,是中國有史記載最大震級地震,這一次地震,就是在1920年12月16日,深夜時分發生的海原大震。
  • 固原市地震局開展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地震波及甘、陝、青、晉等17個省市,約27萬人遇難,史稱「寰球大震」。為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引導公眾進一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積極參與新時代防震減災工作,市地震局組織開展了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系列活動。
  • 海原地震:每有大震來臨都會通知人類,只是人類不注意聽講而已
    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發生芮氏規模8.5級地震,最大烈度12(XII)度,是中國有地震記載中最高烈度地震之一,波幅是後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能量,餘震維持三年時間。海原大地震所處的位置,就在賀蘭——六盤褶皺帶上,喜馬拉雅運動對這一地區影響強烈,在海原地震之前,這一地區就發生過多起大地震和特大地震,1739年銀川、平羅間8級特大地震;1561和1709先後發生過超過7.5級大地震。
  • 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地震,威力是唐山大地震11倍,餘震還持續3年
    不過在中國的地震史上有一次地震可以說是最為慘烈,那就是海原地震,根據一部分史料記載,1920年的海原地震居然將200公裡之外的蘭州摧毀了百分之30,相距400公裡的西安在感受到震動的同時,還有上百座的房屋倒塌被毀,甚至相隔1000的公裡的北京也能略微感到搖晃。
  •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
    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震後幾十年,當地人即使再窮,也要拼命蓋房子海原大地震百年祭|高高的楊樹被搖得東倒西歪,鞭子般地抽向大地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甘肅省固原縣和海原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和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位於海原縣縣城以西哨馬營和大溝門之間,
  • 【防災減災】海原地震100周年!你必須知道的地震應急避險十法
    總第645期 第1549篇1920年12月16日20時06分(民國九年),海原縣發生芮氏8.5級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地震共造成28.82萬人死亡,約30萬人受傷,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海原地震是20世紀發生在中國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
  • 魯迅先生:海原大地震的第一個「吹哨人」
    我盡我可能搜集魯迅先生在海原大地震那天的活動經歷,但好像專門和我作對似的,關於那天的魯迅先生的信息,無論從魯迅先生自己的書信、日記、著作年表,還是對魯迅先生的種種研究資料裡,都得獲不多。朋友白草向來是我有困惑和需求時都習慣於問問他的,他也寫有研究魯迅先生的一本專著,但是地震那天魯迅先生都做了什麼,寫了什麼文章,尤其是那天上午的相關信息,白草也突然遇到了難關似的,提供不出什麼了。
  • 20世紀中國最大地震,這場環球大震有什麼意義?
    但是有時候大自然也會發脾氣,這個時候就會發生自然災害,比如說地震,這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災害。那麼說到地震,你可能聽說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甚至有可能經歷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地震不但破壞力特別強,而且一般都發生的特別突然,人們沒有辦法準確的預報,所以地震造成的損害往往就特別嚴重。比如發生在唐山和汶川的這兩場大地震,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員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