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是歷史,國家浮沉是歷史,一個人的命運,也是歷史。
著名作家馮驥才在《三寸金蓮》中說,小腳裡頭,藏著一部中國歷史。
這部歷史,有眼淚,有心酸,還有傷痛。
現在,這部歷史,被一個從未經歷亦無血緣聯繫的英國女攝影師真實的記錄了下來。
6月15日,英國《衛報》刊登了Jo Farell的一組照片。Jo現居香港,2005年開始追尋並用相機記錄了50位中國纏足女子,還出版了作品集"Living History:Bound Feet Women of China"。
在Jo的網站Living History中,她寫道:「僅在過去的一年裡,我鏡頭下的三個婦女已經去世了。在『太遲』之前,我應該抓緊時間記下她們的生活。」
Jo Farell在網站Living History上記錄了「小腳女人」的故事。
九年追尋,和時間賽跑
Jo一直對記錄逐漸消逝的文化現象抱有濃厚的興趣,她對中國纏足婦女的拍攝源於一次偶然的契機。那是2005年,她去上海,一位上海計程車司機在閒聊中提到他的祖母纏足。Jo回憶說:「大多數人告訴我,纏足只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現在沒有女人這樣做了。於是我去了山東,走訪那位司機的祖母所在的鄉村。」
就這樣,之後的九年裡,Jo穿越整個中國,一直在追尋那些纏足的女子。她發現了50位這樣的婦女:她們其中有五人仍在裹腳,但其他大多數人已掙脫了這一束縛;她們均來自雲南、山東的貧困鄉村;她們也都上了年紀,年齡最大的已有103歲,被認為是中國現存的最後一批纏足女人;在Jo的特寫鏡頭下,她們的腳嚴重畸形,甚至有些恐怖。
畸形纏足中的生存勇氣
對很多纏足婦女而言,畸形的不僅是腳,還可能是整個身體乃至一生。大部分纏足女子會在七歲開始纏足。「第一年特別痛苦,女孩們會走到她們的腳趾無力承重。」Jo說,「之後腳趾開始變得麻木,直到現在,50年或60年後,她們的腳已經感受不到任何痛苦,很麻木。」
到19世紀,許多來到中國的傳教士們都認為纏足應該被禁止。1912年,孫中山發布通飭,全國勸禁纏足。各地方政府採取種種具體措施實行「放足」:提出「不要小腳女為妻」的口號,甚至規定「二十五歲以下小足女子,不準在馬路上行走」、向纏足女子徵收「小腳捐」等。至此,中國的纏足之風開始在大城市消失,「放足」逐漸影響到偏遠的鄉村地區。
雖然纏足是非常野蠻的傳統習俗,但在過去,它對於女人能嫁個好人家是有幫助的:「媒婆和婆家都更偏好那些纏足的婦女,視纏足的女人為好妻子的象徵。 纏足意味著屈從、不抱怨。」
「這些女人是我見過的最令人驚訝、最善良、慷慨和富有同情心的女人。」在幾次外媒採訪中,Jo都如此評價。儘管照片的視覺呈現很是殘酷,但Jo認為人們能從中看到希望、生存和勇氣。「在中國當時社會,這是女人唯一的出路。」她說,「她們這樣做是因為,她們認為這將帶來一個更好的未來,一個更好的生活。」
Su Xi Rong,75歲(2008年),居於山東省
因為腳小,Su Xi Rong曾是村子裡最漂亮的女人。2014年11月,喬再次見到她的時候,她因為穿得多已不能走遠路。Su Xi Rong告訴Jo,中國封建傳統裡沒有纏足就不能結婚。如果她試圖解開纏足,她的祖母會以「切下腳趾上一片皮膚」來懲罰她。
Zhao Hua Hong,83 歲(2010年),居於山東省
15歲開始纏足的Zhao Hua Hong是一個很優雅的女人,在遇見Jo的三年前,她因為中風而不能說話,說話的是她的丈夫。夫妻兩人都是農民,也都是文盲,因為Zhao Hua Hong半聾了,以前夫妻兩人連日常交流都要大聲喊叫。
Si Yin Zhin,90歲(2011年)
Si Yin Zhin的腳是Jo認為她見過的最扭曲的腳。它們不再像腳——而是鞋子的形狀。Si Yin Zhin一直努力著不要讓別人看到她的腳。
Huo Guan Yu,89歲(2010年),居於山東省
Huo Guan Yu年僅6歲時,姐姐就教她如何纏足,這一纏足持續到了2010年。當Jo問她為什麼這麼久之後才決定解開纏足,Huo Guan Yu坦言是因為到2010年她開始需要在別人的幫助下才能完成纏足,但已經沒有誰會正確的「纏法」了。
Yang Jing é,87歲(2010年),居於山東省
年僅5歲時,Yang就被祖母要求纏足。
Zhang Yun Ying,103 歲(2014年),居於山東省
2014年11月Jo遇到了Zhang Yun Ying。Zhang說她只有99歲。Zhang的一個女兒告訴Jo,任何讓Zhang 感覺「又老了」的事物都能逼她接受死亡。
Guo Ting Yu,83 歲(2010年),居於山東省
Guo的母親不願意Guo纏足,所以Guo在15歲的時候自己給自己纏。她先觀察母親是如何纏足的,然後學著自己來。不過最後她還是沒能讓自己腳的長度變小。
這些年來,Jo始終自費進行拍攝,她認為現在是時候通過籌資來完成整個拍攝和走訪項目了。「在你的幫助下,項目能得以完成並發表於學術界。」她在網站Living History中寫道,「我還希望能發現更多的纏足女人……我的總體目標是再花3至4周時間走訪中國鄉村,尋找更多這樣的纏足女人,再用黑白膠片定格她們的家、她們的生活圈。」Jo坦言項目的總成本預算包括膠片的處理和掃描、交通食宿及翻譯費,她需要外界的支持。而對於捐贈超過60美元的人,她承諾將送上一本限量版精裝作品集。
來源:The Guardian
翻譯:澎湃新聞
BT君找到了Jo的LiveHistory網站,在「閱讀原文」裡,你可以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