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陳獨秀個人經歷

2022-01-25 赤峰市紅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寄語:陳獨秀是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共黨史上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現在對於他的研究已經取得很大的進展,他的歷史地位逐漸得到了恢復。但是,對他的評價仍然分歧很大,他的歷史地位還遠遠沒有得到應有的肯定。今天分享的是陳獨秀個人經歷,由勵志故事網收錄,歡迎閱讀。

陳獨秀於1879年10月9日(清光緒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慶市城北的一間別墅裡。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學習,開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論被書院開除。

1901年因為進行反清宣傳活動,受清政府通緝,從安慶逃亡日本,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速成科學習。1903年7月在上海協助章士釗主編《國民日報》。1904年初在蕪湖創辦《安徽俗話報》,宣傳革命思想。1905年組織反清秘密革命組織嶽王會,任總會長。1907年入東京正則英語學校,後轉入早稻田大學。1909年冬去浙江陸軍學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後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書長。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被捕入獄,出獄後於1914年到日本,幫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

1916年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相當於系主任)。

1918年和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提倡新文化,宣傳馬克思主義,俗稱「南陳北李」。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在北京街頭親自散發《北京市民宣言》時被捕入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界、各省函電交馳,要求釋放陳獨秀。學界有69名署名保釋陳獨秀,其中有著名的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學教員;有新派人物,也有舊派人物。對五四運動持反對態度的田桐,也發表函電,要求立即釋放陳獨秀。在各方的壓力下,陳獨秀恢復了自由。胡適在6年後還念念不忘這件事。1925年12月,他在「北京群眾燒毀晨報館事件」發生後寫給陳獨秀的信中提及此事。

1920年,在共產國際幫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進行建黨活動。1921年3月24日,陳獨秀受陳炯明之邀在廣東建黨。7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局書記:陳獨秀(1921年7月,中共一大選舉產生)。後被選為中共第二、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第四、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在大革命中,陳獨秀多次反對共產國際的國共合作指示(為了保證合作,共產國際要求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但是由於缺乏有系統的、獨立的階級綱領指導,使得陳獨秀等一次次被共產國際領導層錯誤的行政指令壓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艦事件後,陳獨秀在黨報上發表公開信,單方面宣布退出國民黨,引起黨內外轟動。因為共產黨員留在國民黨內服從後者的紀律,是共產國際為確保國共合作的既定戰略路線的中心政策(共產國際為何執行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參見百度百科「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論」的詞條)。但不久後共產國際領導層發來的指令,使大多數中共黨員繼續堅持舊政策,而包括陳獨秀在內的異議分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要與這種路線徹底決裂,另立獨立路線的無產階級政黨,因為他們並沒有形成完全有別於共產國際的另一種國際國內革命綱領,更不了解當時國際領導層內部託洛茨基一派與史達林一派正在就同一個中國革命問題進行激烈的綱領鬥爭。

大革命失敗對中國共產黨造成了強烈衝擊,大批優秀幹部(包括陳獨秀的兩個兒子)在反革命屠殺中喪生,19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敗浪潮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的影響力嚴重削弱.。對這次革命失敗負有第一責任的共產國際領導層(以史達林和布哈林為首)把全部責任推卸在它的中國支部——中共的頭上,中共又把主要責任推卸在總書記陳獨秀頭上,指責陳獨秀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在1927年八·七會議上撤銷陳獨秀的總書記職務。這個栽贓陷害也是中共黨史上最大的冤案。其後,陳獨秀在苦悶中反思,開始接受國際託洛茨基派的觀點,要求中共中央接受託派路線,即反對史達林主義荒唐透頂的左傾暴動路線,同時也反對盲目向農村發展力量甚至把遊擊隊高抬為紅軍(誠然,不僅陳獨秀而且當時相當多數國際國內共產黨人都低估了農民運動),而主張以國民會議為中心,主張從民權民主鬥爭開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因為中東路事件,共產國際遠東局從一開始就明確要求中共中央要提出「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並組織大規模的反對國民黨和擁護蘇聯的群眾示威。對此,中共中央毫不猶豫地做出了積極的響應。他們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開動一切宣傳機器,並在8月1日「反帝日」舉行示威,而且爭取發動上海工人總罷工。對於中共中央的做法,陳獨秀專門致信中共中央提出批評,主張在這個時候片面宣傳「擁護蘇聯」「於我們不利」,絕不能簡單地認為「廣大群眾都認同蘇聯是中國解放的朋友」(《陳獨秀給中共中央的信》,1929年7月28日,8月11日)為此,並鑑於陳獨秀等人事實上根本反對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線,中共中央很快正式決議將陳獨秀等人開除出黨。(《江蘇省委為開除彭述之、汪澤凱、馬玉夫、蔡振德及反對黨內機會主義與託洛斯基反對派的決議》,192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開除陳獨秀黨籍並批准江蘇省委開除彭述之、汪澤凱、馬玉夫、蔡振德四人決議案》,1929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5冊,第549-555頁。)中共中央明確認為,陳獨秀等人在中東路問題上的意見,「是黨內一些動搖的機會主義分子的立場的最露骨的表現。(《評陳獨秀的信件》)」,陳獨秀被開除出中國共產黨。12月,與彭述之等81人發表《我們的政治意見書》,攻擊中國共產黨的機會主義領導層。同時,在上海建立託派組織「無產者社」,出版《無產者》刊物,宣傳託派觀點。1932年,在上海淞滬抗會戰中,支持抗戰,譴責蔣介石賣國獨裁,而後被國民黨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獄,擁護國共合作和國民黨領導抗日,在武漢聯絡民主人士和抗日軍隊,試圖組織「不擁國、不阿共」的第三勢力。此時的陳獨秀已偏離了託派綱領,並遭到多數中國託派的反對,但仍與託派組織保持關係——直至逝世也未曾脫離過這種組織和思想、政治關係。1938年,被王明、康生誣陷為日本間諜,從此與中共徹底決裂。晚年陳獨秀最終的立場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權,開始對共產主義理論進行反思。

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作為二十多年來一直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而奮鬥的革命戰士於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等。

革命後期

放棄對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武裝力量的領導權,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採取妥協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國大革命遭到失敗,除了來自共產國際指導上的原因,他的右傾錯誤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組,他離開中央領導崗位。此後,他接受託派觀點,以在黨內成立小組織的方式進行活動。1929年11月,因為他在中東路問題上發表對中共中央的公開信,而被開除黨籍。同年12月發表由81人署名的作為託陳取消派綱領的《我們的政治意見書》。同時,在上海組成託派小組織無產者社,出版刊物《無產者》。1931年5月,出席中國各託派小組織的「統一大會」,被推選為中國託派組織的中央書記。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判刑後囚禁於南京模範監獄。

抗戰時期

抗戰全面爆發後,他於1937年8月出獄,先後住在武漢、重慶,最後長期居住於四川江津(今重慶市江津區)。1942年5月在貧病交加中逝世。

摘       自:騰訊網

編       輯:王鐵成

審       核:劉愛軍

相關焦點

  • 史海鉤沉(三)50年前的「萊斯特城奇蹟」的締造者曼城
    本期史海鉤沉,我們要隆重介紹一下1967-1968賽季的老英甲冠軍——曼城。一、背景1967年12月30日,曼城主場0比2負於西布羅姆維奇,遭到「燈籠褲」聯賽雙殺在經歷了12月18日和12月30日主客場被西布羅姆維奇雙殺之後,曼城重新找回了狀態,在1968年前三個月
  • 【史海鉤沉】來源於生活的藝術經典——《楊三姐告狀》
    (田洪海供稿)原標題:《【史海鉤沉】來源於生活的藝術經典——《楊三姐告狀》》閱讀原文
  • 陳獨秀的鼾聲
    陳獨秀1879年降生,1942年辭世,他在不算太長的一生中,有五次被捕入獄的經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曾出版《陳獨秀被捕資料彙編》一書,收錄了陳獨秀歷次被捕後報刊的有關報導、社會各界的反應以及陳獨秀在獄中的表現等資料,對研究陳獨秀頗為有用。   1932年10月15日下午7時,陳獨秀在上海被國民黨當局逮捕。這是他第五次被捕,也是最後一次被捕。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此次也是作為「共產黨領袖」被捕的。我們知道,1927年後,國共兩黨便不共戴天。
  • 【國光專題:陳獨秀】韓福東:一九三三,陳獨秀受審
    陳獨秀:大約是民國十七年(1928)或十八年(1929)。  法官:為什麼被開除呢?  陳獨秀:因意見不同。  法官:意見不同在什麼地方呢?  陳獨秀:這是黨內的事情,我不願多說。  法官:你在國民黨做過事沒有?  陳獨秀:沒有。在"淸共"前以及我被開除後,都沒有做過。
  • 尤小立:傅斯年與陳獨秀!
    1933年2月5日,陳東曉在其編輯出版的《陳獨秀評論》(北平東亞書局1933年版)一書「序言」中寫道:「陳獨秀的被捕,這乃是目前中國政治上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我們只要看在陳獨秀初被捕以至移送法院的那幾天,全國各地報紙無一不以陳獨秀的標題而作社論,甚至一次再次,表示全國輿論對於陳獨秀案的重視。
  • 鉤沉|陳望道與《共產黨宣言》出版百年
    在「總統府圖書室」,鄧小平與陳毅縱論各自青少年時發奮讀書的經歷,明確指出自己走上馬列主義道路,是讀了《共產黨宣言》等啟蒙書的緣故。1975年,身患重病的周恩來見到復旦大學校長陳望道時,還關切地詢問《共產黨宣言》最早印行的版本還能否找到?一陳望道於1891年出生在浙江義烏西鄉山區的小村莊裡。
  • 陳獨秀和狎妓風波
    事實是,雖然被毛澤東封為「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但1919年5月4日這一天,陳獨秀並無積極表現。彼時,他正陷入人生中一次事業低谷,媒體關於他「因爭風抓傷某妓下部」的輿論也正流行。胡適甚至認為,北大在3月26日開夜會決定棄保陳獨秀,是促成他思想左傾並創建共產黨的主因。 保守派污衊陳獨秀?
  • 陳獨秀的最後歲月
    因其父陳獨秀早期任皖省柏文蔚都督府秘書長,恰好安徽都督袁世凱的親信倪嗣衝奉袁世凱之命派手下打手追捕陳獨秀等一批進步知識分子,還聲明要斬草除根。陳獨秀逃亡日本,延年兄弟得到消息後後逃至懷寧鄉下躲過,免遭毒手。陳松年晚年回憶,他的祖父陳昔凡剛去世,靈柩還停在家中,倪嗣衝派來的一批打手突然來到家中,沒有抓到人,便抄了他的家,還搶走了陳家珍藏的一批字畫,並揚言要抓走陳獨秀的三個兒子。
  • 陳獨秀的兒子,先後失去兩個哥哥與一個姐姐,晚年的結局怎麼樣?
    陳獨秀,五四運動的總司令,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誌》,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同時陳獨秀也是我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陳獨秀清正廉潔,是站在世界潮流之巔的傑出人物。但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經歷了很多的波折,尤其是個人生活方面,陳獨秀的故事很多。
  • 捨身許國難"相遇",《神兵鉤沉》話功勳
    為了記錄歷史、激勵後人,我根據參加核試驗親身經歷和見聞,撰寫《戰鬥在蘑菇雲下》一文,刊登在《新華月報》2018年5月號上,頗受好評。在此基礎上,我受原部隊首長和戰友們的鞭策,主編了反映我國防化兵戰鬥歷程的紀實文集《神兵鉤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陳獨秀「萬惡孝為首」的謠言是怎麼來的
    從這條主線出發方能更深刻地理解陳獨秀為何要奔赴廣東。自1919年3月底開始,由於各方「尤集矢於(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無論是做文化運動還是做隱藏在文化運動之下的政治行動,北京、武漢兩地已基本沒有陳獨秀施展與騰挪的空間,具體表現在1919年4月9日陳獨秀從北京大學辭職、1919年6月11日陳獨秀在北京被捕。
  • 【史海鉤沉】洪門與青幫
    青幫和洪門什麼關係青幫以前的名字叫做「清幫」,是在1726年,也就是雍正四年由錢堅、翁巖和潘清創立的,三個人都信羅教,後來為了避諱,所以就改名為青幫了。而當時有句話叫做青葉紅花白蓮藕。說的就是青幫,洪門和蓮花教。
  • 陳獨秀之子陳光美身世考證
    這個看起來與陳獨秀毫無關聯的陳光美,卻在二十一世紀以來,有了另一個說法。頻頻被曝其真實身份是陳獨秀與高君曼所生的第一個孩子。民間傳說也就罷了,《人民日報》刊物(《環球人物》2012年第14期)發表文章《陳獨秀之落寞後半生》,鄭重其事用官方語氣載明陳光美系陳獨秀與高君曼所生之子。而與陳家交往密切的許多重要人物,紛紛登場佐證陳光美就是陳獨秀之子。
  • 蔣夢麟:陳獨秀的最後主張
    陳獨秀,現代中國社會變革時期嶄露頭腳、獨領風騷的風雲人物。1942年5月27日,陳獨秀在四川江津病逝。
  • 張作霖與陳獨秀,什麼關係!義兄弟
    張作霖與陳獨秀,都是近代以來響噹噹名人,只是一個土匪出身、奉系軍閥首領、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國家元首,亦為末代國家元首;而別一個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發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運動的總司令」等。這兩個人,怎麼搞到了一起,還成了義兄弟?是的,還確實是真有其事。
  • 陳獨秀的晚年歲月:吃粗米和青菜,落魄逃難的江津客
    再見陳獨秀之時,身為晚輩的葛康素心中難免湧現出他鄉遇故知的感慨。在歲月的摧殘下,這位老人不復往日的榮光。可是在他的身上,依稀可以看出年少時的英姿颯爽。陳獨秀的一生輝煌過,落魄過,卻從來不曾屈服過。陳獨秀的晚年歲月,靠吃粗米和青菜為生。從赫赫有名的精神領袖到落魄逃難的江津客,他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