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奕含和《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同時,如此坦白地將病況公諸於世,林奕含是不是讓媒體有機會在她身上貼上另一個標籤了?因為,當林奕含自縊身亡的噩耗傳來,媒體都自動地把她的死亡與憂鬱症做了關聯。但是,這病的背後有一個更加沉重、殘酷、悲痛的故事。 03.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房思琪的悲劇卻還在繼續
4月27日,是臺灣作家林奕含逝世的第三年。我們仍然記得她在自殺前寫給好友的那段文字:「 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麼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林奕含離世後,她的經歷隨著這本小說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臺灣,群情激憤的人們聲稱要為林奕含討伐「狼師」。在大陸,房思琪的故事也不斷激起有關性侵犯的社會反思。然而,除了童年時期的慘痛回憶,用文學寫作來記錄自己的這一段經曆本身也給林奕含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似乎成為了另一種堪稱自戕的心靈創傷。
-
林奕含與房思琪的失樂園
如林奕含在書中所說,社會對於性的禁忌簡直是太方便作惡了,一個女孩子受到了侵害,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就連她自己,也覺得是她自己的錯。林奕含臨終前留下了這樣一句話: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不是納粹的集中營,而是房思琪式的強暴。這句話是否有失偏頗?林奕含將自己個人的創傷體驗等同於全人類的毀滅性災難合適嗎?
-
林奕含或房思琪:誘姦、性侵及惡之平庸
正如林奕含意識到的那樣,《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在文學感性上具有一種詭辯的特性,它在展示一種誘姦文化的同時也有可能加入到它的最新行列當中。但是,可以帶來安慰的是,在這種詭辯中仍然保留了抵抗的可能,至少,它完成了一種美學的阻擊,使我們在閱讀《洛麗塔》這樣的作品時不再感到那麼順理成章抑或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以做一點「文學形式分析」,但,只那麼一點。
-
林奕含去世三年後:好友發文訴思念,房思琪式悲劇與叩問均未止息
三年來,陸續有「房思琪們」站出發聲,講述自己的過往經歷。另一方面,房思琪式的悲劇仍在不斷出現,叩問從未止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林奕含離世後,家屬曾談及她寫書的目的,「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如何挽救下一個「房思琪」?
若不是年少那段痛苦的經歷,林奕含怎會陷入精神抑鬱以致放棄生命?這人間雖美,但仍有惡魔在暗處遊蕩。有責任心的父母,會早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教會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她的悲劇,從13歲開始林奕含的父親林炳煌是臺灣知名皮膚科醫生,所以林奕含從小在條件優渥的家庭中長大,接受良好的教育。她生得美,又極聰明,是臺南女子中學升學測驗中唯一一個獲得滿分的學生。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別讓「鮑某明」們傷害更多的「林奕含」
1天才少女與天才老師作為小說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向被讀者當成作者林奕含的自傳,或者說,某種程度上,房思琪就上林奕含,林奕含就是房思琪。房思琪的補習老師叫李國華,在小說中是一個在臺北和高雄都頗有名氣的語文補習老師,他在講課時,就好像「住在自己的世界裡」,聽他講起人物掌故,就好像是「面對滿桌滿漢全席,無處下箸的感覺」,他有好多書,也知道很多作家,講起歷史故事頭頭是道,更重要的是,他是很多女生心中的男神,溫柔儒雅。
-
另一個林奕含,也許在過比較幸福的人生
林奕含談過這本書的問世,寫一個女孩被「誘姦」的故事,特別在書頁最前寫刻上真人真事改編,她不要人們以虛構的僥倖去閱讀那恐怖,「當你在閱讀中遇到痛苦或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認為『幸好是一本小說』而放下它,我希望你能與思琪同情共感。」
-
林奕含父母:他們曠課了 卻自以為沒開學
房思琪被誘姦之後,非常的自卑情緒,卻經常對別人說抱歉,她年輕貌美,經常有很多男生來表白,她只能把各種男生拒絕掉,因為她認為自己配不上那些男生,自己是餿掉的橙子汁和濃湯,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在她看來,她的人生在被老師誘姦之後就開始停滯,靈魂早已無數次的離開自己的軀殼,她的人生再沒有一點點的希望,如同破碎的洋娃娃,再也沒有完整的內心。
-
「房思琪」是她?林奕含生前停頓多秒:很抱歉,不是我
林奕含生前否認是房思琪。(圖/取自林奕含臉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6歲的女作家林奕含,27日傳出上吊身亡的消息,震驚文學界!她今年初出版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描寫著女學生遭補習班名師性侵的內容,讓不少讀者看著寫實的文字流淚,而更多人好奇的是,「房思琪」究竟是不是她本人?林奕含生前出席座談會時又被問及此問題,當時她不願正面看著臺下觀眾,緩緩吐出「認識的4個女生經驗改編。」可沒想到今(28日)出版社卻證實房思琪就是林奕含本人!
-
為什麼房思琪還活著,林奕含卻死了
但我無法認同這種觀點,相反,恰恰正是這些閱讀帶來了房思琪不斷的自我催眠。小說中有這樣一句話:「最終讓李國華決心走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個如此精繳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李國華和房思琪都明白,這件事情的的確確「太髒了」,於是李老師用文學來包裝下流的卑瑣,把陽具描述成藝術品、企圖讓高潮變得壯麗、讓誘姦成為史詩。並告訴房思琪,這叫做愛。林奕含始終在強調,這是一個少女愛上誘姦犯的過程。其實她知道那不是愛,那只是屬於房思琪和李老師兩個人永遠見不得光的「偽文學」背後的互相催眠。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林奕含,文字終究治癒不了你的痛……
距臺灣作家林奕含逝世已經三年。然而大家對她的了解,不過是一個敢於撕開自己傷口的作家,一個試圖用文字來治癒自我、卻最終無法擺脫可怕夢魘的靈魂。不是所有的恨都能消解,不是所有的痛都能忘卻。一個13歲的女孩房思琪,聰慧美麗,熱愛文學。她本該長成一個開心、健康的女孩,經歷青春期應有的喜悅與苦澀。但是,一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一個成年的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頗有學識。在外人看來,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老師。可是,在這樣的外殼之下,卻深藏著一個純粹被欲望支配的醜陋靈魂。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by:林奕含
2017年4月27日,作者林奕含在住處上吊自殺,終年26歲。我是今天做這篇的時候才多看了看,之前是有看見說林奕含是臺灣美女作家,今天才看見是真的真的很好看的一個女孩子。就,大家知道大部分人都是不上鏡的,所以隨便一拍呈現出來的照片都很漂亮,那是真的很漂亮了。
-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房思琪天堂裡過得如何,花季少女如何保護自己
三年前的4月27日,臺灣女作家林奕含因為無法忍受憂鬱症的折磨,在家中自縊身亡,留下了一部至今仍引起巨大關注與爭論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不僅僅是一篇小說,也是林奕含所忍受的真實生活的一段泣血控訴。
-
林奕含逝世三周年:我們如何才能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房思琪」?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強姦的時候,我就已經死了。)這是林奕含生前發給好友美美的最後一條簡訊。而今天是林奕含離開的第三年。三年前,林奕含出版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小說講述的是美麗的文學少女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李國華長期性侵,最終精神崩潰的故事。
-
是我們一起殺了房思琪和林奕含
對於房思琪來說,崩塌的是真善美。推到大部分受害者,崩塌的是對世界的信任。對於改變世界無能為力,對於報復無能為力,她們的憤怒只能轉移給自己。她們無法做到站起來穿上衣服走人,這不是摔了一跤,或是被狗咬了,這是靈魂死了。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其說是一種心理疾病,不如說是自我保護機制的產物。有調查表明,平均每三個性暴力受害者,就有一個罹患PTSD。
-
女作家林奕含自殺,除了發死人財社會真的有反思?
,諸如《禽獸老師毀才女一生》《下一個房思琪可能是你》《女生如何自救》...10萬+的閱讀量輕鬆獲得。這個話題本來莫言不想談,因為觸動了過去某些回憶,如果不是這幾天林奕含父母陸續在媒體樂此不彼的發表各種聲明,我真的希望從來沒有看過這篇報導,畢竟有些傷疤用一輩子也磨不掉。 莫言在小時候也曾經受過騷擾,當時身邊人的處理方式不知是對是錯,總之我長大後沒有走進死胡同,只是人生觀偶然有點扭曲。
-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
我們夫妻有幾句話想說..(1)奕含這些日子以來的痛苦,糾纒著她的夢饜,也讓她不能治癒的主因,不是憂鬱症,而是發生在8-9年前的誘姦。(2)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奕含在年輕時,被一個補習班名師誘姦後,引發痛苦憂鬱的真實記錄和心理描寫。(3)書中的女主角,思琪、曉奇、怡婷等人,都是奕含一人的親身遭遇,但她為了保護父母和家庭,才隱晦分寫。
-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任何關於性的暴力,都是整個社會一起完成的
精神瀕臨崩潰的房思琪希望在劉怡婷這裡尋求慰藉,但得到了的卻是惡狠狠的罵語。劉怡婷認為房思琪不知羞恥,引誘了有妻小的李國華。受害者反倒變成了犯罪者,這是對人性的莫大諷刺。3、社會的弊病扼殺了房思琪的生存希望美國人類學家Winkler曾說「強暴是社會性謀殺」,這是描述房思琪毀滅歷程的最佳術語。房思琪的毀滅過程除了上述的他人和個人的影響以外,還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