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梁海戰》定檔1128成賀歲檔領頭「洋」,影帝對決創亞洲年度神話!

2021-02-23 熱薦電影

一直備受關注的韓國海戰史詩巨製《鳴梁海戰》終於搶上今年引進片最後一張船票,確定於11月28日登陸國內院線,與稍後上映的《太平輪》一起為影迷奉獻連番電影大餐。

創韓片最快國內公映記錄 年底電影大餐即將開席

韓國電影近年發展迅猛,但每年進入中國電影市場的佳作,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多,才能在國內院線看到。2012年7月25日上映的全智賢、金秀賢等眾星雲集的大賣影片《奪寶聯盟》,國內是在2013年1月15日方才上映。2013年在各大電影節上屢獲殊榮的科幻巨製《雪國列車》 ,在韓國上映時間是2013年的8月1日,國內觀眾看到時間已是今年的3月17日。而此次的《鳴梁海戰》在韓國的7月30日上映,旋即傳出將登陸中國院線的聲音,到現在最終定檔11月28日,成為第一部年內登陸中國院線的韓國電影,也創下了韓片最快引進記錄。

選在11月28日公映,讓《鳴梁海戰》正式揭開年底電影大餐的序幕。這部影片以及同期公映的其他影片,囊括了戰爭、喜劇、動作、劇情等各類型,中國電影市場再次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場面,同時給不同觀影口味的觀眾帶來連番饕餮盛宴。與今年國內紛呈多變的小清新、喜劇類等為主的影片很大的不同,主打英雄情懷和壯闊海戰場面的《鳴梁海戰》率先上映,無疑是一道夠勁夠過癮的開胃大餐。值得注意的是,《太平輪》導演吳宇森此前拍攝的《赤壁》,同樣是以水戰為主,與《鳴梁海戰》61分鐘超長海戰場面比起來孰優孰劣,值得觀眾期待。

超強陣容打造亞洲電影神話 英雄海戰死士群毆熱血沸騰

《鳴梁海戰》由韓國CJ娛樂公司投資出品,該公司曾出品發行過《海雲臺》、《雪國列車》、《雙面君王》等諸多佳作。作為2014年CJ娛樂公司的重磅作品,《鳴梁海戰》投資近200億韓元,創下韓國影史之最,影片主創團隊也堪稱夢幻組合。導演金漢珉作品不落窠臼,通過《極樂島殺人事件》、《手機》、《最終兵器:弓》,展現出對不同風格影片的駕馭能力,執導的韓國首部海戰影片《鳴梁海戰》更是繼《最終兵器:弓》後,再次打破韓國票房紀錄。片中飾演李舜臣的韓國國寶級演員崔岷植,是包攬韓國大鐘獎、青龍獎、百想藝術大獎影帝桂冠的第一人。主演柳承龍也頗具票房號召力,他出演的《雙面君王》《7號房的禮物》等影片,憑藉精彩演技得到了中國觀眾的喜歡。除了實力派壓陣外,李貞賢、魯敏宇等知名藝人在片中亦奉獻精彩演技。

超強陣容,確保了《鳴梁海戰》影片品質,而在道具製作和電腦特效技術上的精細打磨,也是讓《鳴梁海戰》極具可看性的一大原因。作為重頭戲,61分鐘海戰部分是影片的高潮部分,李舜臣率領的12艘板屋船與日本水軍的330艘安宅船對抗場面華麗恢弘。同時,冷兵器時代特有的白刃戰在細節呈現上非常寫實。李舜臣持劍在密如蝗蟲的倭寇中拼殺,朝日雙方死士的刀刀見血拼殺,讓整個61分鐘場面熱血沸騰。導演對於設置如此超長的戰爭場面有自己想法,他說:「我不想把《鳴梁海戰》拍成一部敘事為主的電影,現在的觀眾可以從歷史書上更好的了解戰爭過程,我更想把戰爭過程從視覺上呈現給他們,看到戰爭的殘酷,也能更容易被英雄的精神所感動。」

《鳴梁海戰》自韓國上映後火爆整個夏季,觀眾群覆蓋韓國各階層,迄今為止已經有三分之一國民觀看過影片,締造了一項最多觀影人群佔國民比例最高的金氏世界紀錄,票房和觀影人次均超過《阿凡達》此前在韓國創下的影史記錄。影片在美國上映後,也創下韓片最高海外票房最高紀錄。《鳴梁海戰》的火爆很早就引起國內影迷注意,網絡上傳出各種上映日期,「猜檔期」成為網友們自發玩起來的遊戲,足見影迷對這部影片的期待程度。這次11月28日檔期的公布,讓很多翹首以盼的影迷終於有了期盼的目標,靜等《鳴梁海戰》全國公映。

《鳴梁海戰》,必死即生。11月28日公映,敬請期待。

——————————————

分享熱門影訊,推薦精彩電影,「熱薦電影」(微信號:Goodmovie)和你一起看電影,品生活!

相關焦點

  • 評《鳴梁海戰》:韓式主旋律的樣板
    同期還有一部叫《不滅的李舜臣》的韓劇,看過該劇的人即知《鳴梁海戰》日方大將來島通総為何急於與李舜臣拼命——因為劇中那個死於李舜臣之手的來島通康,正是來島通総的弟弟。據說《鳴梁海戰》在韓吸納了1700萬人次觀影(韓國總人口不過5000萬),超過《阿凡達》刷新韓國影史,趕上我們當年看少林寺的狂情。而當你抱著神話的心態看《鳴梁海戰》時會驚奇地發現,中韓人民抗擊倭寇的民族主旋律訴求驚人一致。
  • 《鳴梁海戰》一部絕地反擊的神話 劉德華評價熱血沸騰
    12艘戰船完勝330艘強悍艦隊的戰爭奇蹟,61分鐘的宏大海戰,韓國總統樸槿惠親身觀看,觀影總人次突破1760萬,力壓《阿凡達》在韓國創下的票房紀錄。一系列讓人瞠目結舌般的數字不僅讓《鳴梁海戰》成為了全亞洲乃至世界影迷關注的焦點,更引起許多明星的興趣。近日,劉德華錄製的一段VCR在網絡發布,劉天王盛讚導演金漢珉和兩位影帝崔岷植和柳承龍的卓越表現,更將這部電影給自己帶來的最大啟示和大家一起分享。據悉,《鳴梁海戰》定於11月28日中國內地上映。
  • 《鳴梁海戰》:軟硬兼備的精彩
    很幸運,在此期間並沒有盜版流出,更幸運的是,影片通過改檔從而抓住了年末擁擠不堪的賀歲檔中相對空閒的一個檔期,以試圖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去一睹數百年前那場慘烈海戰的壯觀風採。影片以400多年前豐臣秀吉領導下的日本對朝鮮發動的史稱「壬辰倭亂」的侵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抗倭名將李舜臣利用鳴梁海峽特殊的地理特徵以12艘板屋船成功擊退日軍戰船百餘艘的傳奇故事,此役也成為海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而被永載史冊,史稱「鳴梁大捷」。
  • 《鳴梁海戰》的中國票房為何這麼差?
    ,多部國產片未達票房預期,但最鬱悶的不是中國人,而是韓國人,因為創下韓國影史紀錄的《鳴梁海戰》在中國票房慘敗,最終不足3000萬。 《鳴梁》引進內地做了兩處改動:1、片名加「海戰」二字 2、刪20分鐘文戲 《鳴梁海戰》原名《鳴梁》,在引進中國時發行方特意加了「海戰」二字,以便讓觀眾一眼就能看出來它是個什麼片子。
  • 《鳴梁海戰》:電影終究不是歷史,李舜臣也不是亞洲戰神
    在韓國人心中,他就是「亞洲第一戰神」。而這一切,源自一場戰役,即發生於公元1597年10月26日的鳴梁海戰。李舜臣此戰以12艘「龜船」,在鳴梁海峽,擊潰倭寇130餘艘軍艦(也有說法是300多艘),擊沉敵船三十餘艘,斃敵4000餘人,重創了日本艦隊。如此戰績,堪稱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奇蹟。
  • 海戰史詩大片《鳴梁海戰》
    2014年上映的《鳴梁海戰》是韓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耗資最多的海戰史詩影片
  • 《鳴梁海戰》歷史上的的鳴梁海戰
    圍繞鳴梁海戰的爭議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中國網民認為李舜臣是副手,實際指揮是明朝水師提督陳璘。這是對史料不了解或者未讀史料而造成的混淆。鳴梁大捷確實是李舜臣打的,也沒有明軍參與。陳璘指揮的海戰是鳴梁海戰不久之後的另一場露梁海戰,這是由中朝聯軍打的。是鳴梁海戰還是露梁海戰消滅日水軍主力,鳴梁海戰並沒有史料宣稱消滅日水軍主力,恐怕是網上以訛傳訛。
  • 《鳴梁海戰》鳴梁海戰的真實
    《鳴梁海戰》講述了朝鮮名將李舜臣以12條龜船對抗日本四百船在鳴梁海峽以少勝多的戰爭。當是時,由於豐臣秀吉急於發展經濟,往陸地擴張,藉機佔領朝鮮而妄圖攻打大明。這場戰役的勝利,韓國史料認為主要是因為李舜臣和義軍,但是,真實情況是,鳴梁海戰是萬曆三大徵的一部分,明朝向其中投入八萬兵力,歷時七年,朝鮮當時已被打的束手無策,奄奄一息,差點亡國,日本向這場戰役投入十幾萬兵力,壓上老本的打,這場戰役的勝利,我認為應該歸功於大明,我們都應該知道真實的一切,在四百多年前,有大明的一群人,曾為了捍衛自由與正義,遠赴他鄉,英勇奮戰,毫無畏懼,歷史應該記住他們。
  • 《鳴梁海戰》啟示錄:從韓國到中國都不容易
    至於他那在鳴梁大戰中以12艘軍艦擊沉日軍31艘軍艦、將大約92艘軍艦損毀到喪失戰鬥力的超人行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就很少被人了解了。因此,《鳴梁海戰》有了足夠的理由成為一部戰爭動作片,在CG的幫助下製造出了長達一個小時的海戰戲來吸引觀眾的眼球。在這一個小時中,觀眾不僅看到了李舜臣運籌帷幄時的智慧和謀略,還看到了他秒砍下日軍將領人頭時的單兵作戰能力,一步步成了李舜臣的腦殘粉。
  • 《鳴梁海戰》韓式古裝也不錯
    鳴梁海戰是由真實歷史故事改編的,明神宗時期赫赫有名的朝鮮將軍李舜臣,雖然和自己腦補的將軍不同略顯福態但是很有威嚴,鳴梁海戰是典型的以小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不禁讓人想到了赤壁,同樣的水戰同樣的古裝,同樣震撼(雖然實際上鳴梁海戰規模不大)李舜臣將軍有崔岷植扮演,崔岷植出演過《老男孩》也包括《超體》裡的韓國boss,本身就帶著點黑幫boss氣質,在鳴梁海戰裡花了老妝盔甲一帶,很霸氣但也顯出小國將軍的落寞。電影裡的反派海賊王(不是路飛)由曾憑藉《最終兵器:弓》奪得青龍獎的柳承龍出演,梟氣十足。
  • 《鳴梁海戰》真實的鳴梁之戰
    豐臣秀吉那個大土匪結束了日本一百多年縣打縣所謂的戰國時期,統一日本島,統一完了也沒閒著,兩次傾軍攻打朝鮮,鳴梁之戰的發生是在豐臣秀吉第二次出兵攻打朝鮮之時。當然打朝鮮不是光想打朝鮮,就是想以朝鮮為跳板進軍大陸,日本人對侵佔大陸的野心那真是由來以久,且代代相傳。
  • 《鳴梁海戰》我所知道的鳴梁海戰,瘋狂吐槽中
    作為經典海戰之一,有必要提一提背景。所謂鳴梁海戰到底是怎麼回事?鳴梁海戰主要是明代萬曆年間,明朝抗倭援朝的事。朝鮮國王被打的來明朝尋求政治避難,朝鮮軍隊只有少數人還在抵抗,朝鮮正規軍也只有李舜臣所帶領的海軍勉強能和日軍一戰。陸地部隊早已經爛到極致了。一開始所謂的龜船給了很多特寫鏡頭,結果到最後還著火了。歷史上鳴梁海戰,朝鮮海軍有12艘龜船迎擊幾百搜日軍戰艦。
  • 淺談電影《鳴梁海戰》背後的歷史虛實
    鳴梁海戰2014年,韓國電影《鳴梁海戰》上映,該電影描述的是「丁酉倭亂」(萬曆朝鮮戰爭、慶長之役)時發生的鳴梁海戰的故事
  • 【電影資訊】-《鳴梁海戰》崔岷植:天使與魔鬼的混合體
  • 精彩影片賞析鳴梁海戰(史詩巨作)
    因《亂中日記》和《李忠武公全書》《宣祖實錄》等史料記錄相異,在缺乏確切歷史數據的情況下,為了真實再現「鳴梁海戰」,導演和相關專家對鳴梁地區的洋流、當時的天氣、地形都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為了真正了解書寫《亂中日記》時李舜臣將軍的所思所想,金漢珉導演對多個譯本進行了比較。
  • 《鳴梁海戰》前行
    不管怎樣,《鳴梁海戰》總歸沒有落入俗套,沒有按照好萊塢屢試不爽的成功模式——把「正能量」和「噱頭」巧妙結合,在高科技的包裹下永遠是「正義、親情、愛」等傳統價值觀,雖不流於粗暴說教,但卻迎合主流觀眾的欣賞品味。
  • 《鳴梁海戰》韓國民眾心中的歷史和現實
    但當聽到要放映《鳴梁海戰》的消息時,大部分韓國人顯得有些驚訝。在歷史上,李舜臣著名的海戰有「閒山島」、「鳴梁」和「露梁」海戰。閒山島海戰是三大海戰中最初展開的海戰,而露梁海戰則是韓國人耳濡目染的一場海戰。但為什麼鳴梁海戰第一個被改編為電影呢?鳴梁海戰在史學界被認為是「如果在鳴梁被打敗,就不會有今天的韓國」的一場戰鬥。李舜臣用12艘船戰勝了擁有330艘船的倭寇。
  • 客觀看《鳴梁海戰》
    我第一次看《鳴梁海戰》還挺熱血,認為韓國這部電影也是好過很多國內的一些披著歷史的戰爭和古裝爛製作的,看完之後我給了4星,隨著看韓國電影增多,慢慢刷它刷的遍數多了,我又便給了3星,這是我認為好的電影始終都是稀缺的,能享受到一部好的電影是非常舒服的,也有可能這部電影票房不高。
  • 溫故 鳴梁海戰背後的中日朝三國角力
    在《一步之遙》和《智取威虎山》上映之前,賀歲檔還有點乏味,除了提早沉沒的《太平輪》之外,撒嬌的早更的回憶匆匆那年的各種小女子在大銀幕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實在是有點脂粉味過重。地圖結合了早期中國、朝鮮和日本的地圖,描繪了從西方歐洲、非洲到東方日本的大致形狀,其中朝鮮被放大,領土面積甚至達到了中國的1/3,有評論稱,當時的豐臣秀吉正是被這張地圖所蒙蔽,因此對中國的戰力估計不高。
  • 《鳴梁海戰》必死即生,大寫的浴血奮戰
    到真正海戰那裡,相信很多人都被深深吸引感動了。到底家國天下的片子拍出來需要演員一顆赤城的心啊!至於大場面,呵呵...ps看評論有人說韓國為了宣傳把日本打敗朝鮮海軍故意拍成這樣,這並不準確。鳴梁確實是李舜臣帶領朝鮮海軍打了一場勝仗,不是大勝而已,隨後的勝利是中朝聯軍打的,與電影無關這裡不做展開。據說電影還會往下拍,再關注吧。 電影追求史詩效果,還是差了點火候。不過漩渦上的海戰部分拍得真是難得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