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downtown沒有好吃的川菜?唐人街這家開了三十年的川菜小館,我們幫你找到了!

2021-02-17 多倫多吃貨小分隊

多村的川菜館越開越多,精緻的粗獷的,各有不同各有擁躉。Chinatown的川味軒作為村裡最早的川菜之一(或者沒有之一?),有名氣,但人氣不至於太誇張。


有些四川銀評價說,川味軒有小時候吃席的味道,我沒吃過,但向來老派念舊,川味軒對我的吸引力極大,老到掉渣規規矩矩,就是喜歡。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前段時間著實火了一把,被《GQ》雜誌發表的「美國2017餐飲排行榜」評為Appetizer of the Year

川味軒做的是簡易版本,少了傳統的牛頭皮牛心牛舌(在多倫多也難進到穩定的貨,偷偷懶個人可以體諒),只有牛肉牛筋牛肚,切得也不工整不夠薄。

但味型是很規矩的小麻小辣,牛肉也按傳統用精瘦肉(而不是更討好的的帶筋牛肉之類),也彈嫩易咬,香菜香氣夠,唯一的漏洞是少了點睛的白芝麻。

蒜泥白肉


同樣並不工整的還有蒜泥白肉,不過我身為各種白肉的終極擁躉,哪怕這碟家常版的蒜泥白肉也喜歡。

其實最傳統的蒜泥白肉應該是熱菜(才最激發生蒜的香味),坊間大多是涼吃,且片肉必須用用鋸刀法,片成後收縮成紫荊花式的裙邊(也沒幾家做到了),但川味軒的蒜泥嚴守規矩,並不真正成「泥」,保留顆粒刺激噴香;

調味同樣老實熟練,哪怕是白肉也絲毫沒有不愉快的腥氣(畢竟加拿大的豬肉腥氣辣麼重)。

蜀府第一肘


大招牌蜀府第一肘有點魚香肘子的意思,但菜單上另有魚香肘子本尊,故這道菜算是川味軒特有的。

一整個豬前肘耙爛軟滑,皮彈肉糯絕對不膩,調味比正經的魚香肘子清淡一點,鹹甜微辣,淡淡的豆瓣兒香氣

豬腥味處理得依然很乾淨,食客可以自行切成大塊,連皮帶肉大口啖之。

重慶水煮魚


重慶水煮魚其實歷史很短,一般認為是水煮牛肉的子孫。唐人街的餐廳都偷懶,用肉厚無刺的現成的龍利魚柳代替新鮮活魚。

不過好在龍利魚肉鬆軟,切得偏厚,上漿偏厚,過油代替過水,絕不正宗但更過癮,大麻大辣(但還是比標準的口兒輕一點),可以嘗試。

 

宮保雞丁


心目中最下飯川菜宮保雞丁做得比想像中好很多,芡稍顯厚,掛得很瓷實,但小荔枝口兒(宮保雞丁分荔枝味和鹹鮮味兩派,前者流行於川西平原,後者流行於川東巴山周圍)很正

店家沒有偷懶用雞胸肉代替,雞腿肉的大小也切得標準,去皮花生米香口脆硬,魚眼蔥丁(大蔥白切的丁,川廚叫「蔥彈子」)用青蔥代替了——讓大蔥愛好者如我有點失落,其他都滿意。

魚香肉絲


心目中下飯第二名的魚香肉絲上來就是一大盆,看一眼就想直接打包……不過味道不錯,勾芡依然偏重,調味依然精彩,傳統的筍絲木耳絲一個不少,也沒有出現胡蘿蔔等等毫無意義的玩意兒(最早的魚香肉絲可是純肉絲);

魚香味算是出來了,泡辣椒香氣不錯;肉絲彈嫩滑爽上漿均勻,粗細算是標準一致,但這回加拿大常見的豬腥味兒有一點了,但還在個人的接受範圍內。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想做好太難,川味軒的少了靈魂——寸把長的蒜苗。麻婆豆腐八字真經「麻、辣、燙、香、酥、嫩、鮮、活」的「活」指的一般是蒜苗直立翠綠,這回自然是沒有了……

不過好在豆腐彈嫩入味不散碎,味道也討喜,但不是太正。我個人會期待更香更麻的花椒麵和更香更醇的豆豉,以及他們家勾芡也偏薄,畢竟麻婆豆腐最講究的要分三次來勾芡

擔擔麵


第一次看到烏冬做的擔擔麵,可不比第一次看到一大盆南昌拌粉(一大盆南昌拌粉戳此👉三杯雞,粉蒸肉,瓦罐湯…這個被嚴重低估的吃辣嗦粉菜系,多村終於有正宗的了!)的震撼少多少。

何況這也是一大盆,也是看一眼就想打包的那種……其實拋開對擔擔麵的標準不難吃,烏冬煮得偏硬我喜歡。

可能沒辦法說川味軒是多精緻多正宗的川菜,但卻是最近最願意回訪的餐廳之一。

說歪打正著也好,確有底蘊也罷,川味軒的出品意想不到的規矩老派,一口下去絕對很有四川的意思,仔細吃略有差別但都能欣然接受——至少沒有和村裡不少更出名的川菜大店一樣,出現加了胡蘿蔔或青筍的魚香肉絲。

何況多村本就是變通至上正宗靠邊的地界,我也不是正宗四川人,對「正宗」雖心嚮往之但無任何包袱。那好,下回再來,吃回鍋肉口水雞,還有各種各樣的腰花肥腸。

🏠店名 | 川味軒

Sichuan Garden Restruant

📍地址 | 359 Spadina Ave

Toronto, ON M5T 2G3

⏱營業時間 | Mon - Sun 11:45am - 10:30pm

(周二店休)

☎電話 | 416-593-6265

撰文 | 學徒食客

圖片 | 學徒食客

編輯 | Bessie

相關焦點

  • 老一輩的潔而精川菜館
    坐落在南昌路雁蕩路口的高齡飯店「潔而精川菜館」近日重新開業,它以經營揚幫、川菜為特色。畫家吳湖帆、劉海粟、程十髮,戲劇表演家丁是娥、袁雪芬,電影藝術家趙丹、白楊,還有滑稽表演藝術家姚慕雙、周柏春等等都是這裡的常客。
  • 上海 | 那些好吃的川菜都藏在哪裡?
    這次,天團精選了6家藏在魔都街頭巷尾的川菜小館,趕緊和我們一起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味覺之旅吧。冰粉看起來很簡單,卻意外的好吃。但是天團建議你還是順便帶點飲料,這裡只提供熱水,不然不能吃辣的朋友可能會哭。老闆空閒的時候還會過來和你聊天,問你菜的味道合不合口味,有種在四川小飯館吃飯的感覺,那叫一個巴適!
  • 樂客城旁 開了個巨爽的川菜小館,據說有個2元自助區,吃法超野蠻!
    老闆說,天氣熱了,要考慮客人吃川菜的整體體驗感,所以特別推出了這一季的青椒系列,從顏值到口感都力求讓客人吃的更舒服。到了川菜的地盤,沒有冒血旺是不可能的!料多、重口的冒血旺,最容易一不小心多吃一碗飯!店裡這些好吃又精緻的川菜只要人均20元!你說太便宜?!那你還需要get店裡更令人「發指」的霸王吃法。
  • 成都美食「小魔女」 把川菜館開到世界的幕後推手
    人的名,樹的影,這個「魔女」的名號,曾經經歷了一番「市場考驗」——據傳,只要她好評點讚過的餐館,沒有不火的。&nbsp&nbsp&nbsp&nbsp2001年,從四川師範大學廣播主持專業畢業以來,她走進美食江湖,已有17年。「最開始在遂寧做新聞主播,後來到了成都,開始寫專欄。」
  • 陪伴成都人24年的地道川菜
    陪伴的力量非常強大,正如明婷小館這家地道川菜,24年來一直以老味道陪伴著成都人。到今年,明婷已經走過了24年,這一路上明婷經歷了不同的階段,用張福明(明婷飯店創始人)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從奴隸到將軍」的過程。1989年,張福明開始賣手提串串,到1997年明婷飯店開業之前,火鍋、串串、盒飯、面······他幾乎什麼都賣過。
  • 孫燕:愛「新」川菜,從品味南堂館開始丨2019十大魅力女川商
    多年來,孫燕致力於保留川菜精髓的同時,充分挖掘底蘊深厚的古蜀飲食文化,融合各大菜系的特色,對川菜進行改良創新,從而打造健康時尚的新派川菜。如今,以「新川菜」為魂,南堂館旗下相繼創立「南堂小館、南堂聽香、赤裡火鍋」等品牌,11家門店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2018 年,公司年產值約1億元。如今,她更醉心於將南堂館進行時尚化、健康化、品質化演繹,形成凝練匠心、獨具一格的「新派川菜」體系。
  • 和雅川菜館連擺四年「餃子宴」溫暖百餘名保潔員
    西安資訊網訊 「飯店老闆真是熱心腸,愛心餃子讓我們年年吃了、年年有,我們百名保潔員每年冬至聚到這裡就像過年,香噴噴的餃子滿是『親情』味道!」12月21日中午,紡織城街道百餘名保潔員又團聚在紡科路和雅川菜館裡享受「愛心餃子宴」。據了解,這家川菜館已連續4年請保潔員吃餃子了。
  • 重慶女子將川菜館開到香港 明星大腕成常客
    1986年到香港發展,後來經營起一家名為「四姐川菜」的私房菜館,廣受食客追捧。眾多香港政要、商界精英、明星大腕等成為「四姐川菜」的常客。■ 感言:在香港要是想家了,就到四姐這裡來,四姐給你做家鄉菜!「四姐川菜」私房菜館隱匿於香港最繁華的灣仔告士打道,就在一棟被其他建築包圍的大樓裡。要找到這家私房菜館,只能靠熟人推薦、到當地美食博客上尋蹤或從賓館的門童處打探。
  • 深圳好而不紅的正宗川菜館,傳承川菜精髓的鹽幫菜,能吃到就是福
    深圳川菜館倒是不少,要說被稱為網紅川菜館的也實在是多,但要是論好吃,恐怕叫不上來幾個了吧。小雲哥,就有那麼點意思,店不紅,但口味絕對一流,川菜典範,而且專營地道四川自貢鹽幫菜,食材地道,口味地道,這川菜,了得。
  • 被粉絲逼了3年,這家川菜小館,終於開了第2家店!
    用的是沙巴魚,每一塊肉質都很厚實,非常滑嫩一夾就斷,而且也沒有魚刺,一口下去不要太爽哦!用的是仔姜(嫩薑), 比市面上的生薑貴很多!一層一層口感撥開他的心!外面的芽菜鹹鮮,湯圓外皮酥酥的,糯米很Q軟,最后里面黑洋沙很濃鬱,別說了,賊好吃!!
  • 川菜=火鍋+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呵,我建議你去吃吃這家私房川菜館.
    這家之前在香港引得霍啟剛夫婦和甄子丹、劉嘉玲等大佬常駐的私房川菜館,在上海重開不到三個月就高朋滿座了。老饕敲定菜單,友人置酒高堂,鄧師傅親臨案前,於是觴以清醥,鮮以紫鱗,吃到了甚是圓滿的一餐。菜式的正宗確實重要,但好吃、適時、俱進更為重要,過於講究正宗更像是種極權主義,容易固步自封。川菜本就融合了其他各派菜系的精華,甲南北之秀而自成格局,鄧師傅在復現一些舊菜的同時,也根據時令、吃口都做了改良,不拘泥於食譜,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物而異。
  • 從經典川菜「魚香肉絲」的興衰縱橫談老川菜何去何從!
    但是無論這件事情或者區區這段文字也沒有逆轉魚香肉絲在川菜菜品中的萎靡不振的頹勢。我們不禁要問,魚香肉絲哪裡去了?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請教的很多食客,也請教了無數的大廚,還有餐飲從業者,以及開中餐館的老闆。程浩,男,典型的90後,22歲,堪稱好吃嘴。
  • 小洞天麻辣奉獻:地道風味虜獲川菜迷的心
    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麻、辣、鮮、香,一經染指便讓人慾罷不能,誘得人們一而再再而三前往四川大快朵頤。於是乎,川菜館在各地遍地開花,在我們韶關,有家專做川菜的老字號【小洞天川菜館】,不知道俘獲了多少韶關人的心!為了還原四川味道,身為四川人的小洞天川菜館的郭老闆,專門遠從重慶運輸材料到韶關,並邀請了多位資深四川廚師坐店掌勺。讓韶關的吃貨足不出韶關,便能品嘗到成都經典川菜的味道。
  • 川菜最最基礎的回鍋肉,我找到一家館子炒得很好吃
    和很多好吃的四川人一樣,飯糰特約作者@敏敏劍仙 總是對川菜館子,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不輕易稱讚某家賣川菜的店。
  • 最近火了的「阿龍川菜館」,到底是什麼梗?
    大家知道最近很紅的「阿龍川菜館」嗎?今天,《歌手的秘密》就揭秘了這家店裡的四個招牌菜。
  • 櫻桃姐測評:在成都吃這兩家老川菜館,帶這些葡萄酒很搭
    美酒離不開美食,今天寫美酒的同時,要寫兩家餐廳,都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川菜館。一家是以做河鮮為主的隱匿在市區居民樓的一方空地間,環境幽靜的老店。一家是《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來成都也要來打卡的地方。疫情以來,許多餐廳都早已恢復營業了。所以,每當不想做飯的時候,我就帶上美酒,去挨個兒吃因為疫情而很久沒有去吃的餐廳,用自己的消費來為喜歡的餐廳投票。
  • 當成都人走進川菜館,必點的竟然是這些
    閒話少說,坐下點菜才是正事。每次必點的招牌菜必然是宮保雞丁、蜀香苕粉、特色回鍋肉這些。說實話,比起店裡被熱捧的自貢系河渡花鰱和雞雜之屬,還是覺得老味川菜更好吃。要說缺點,大概就是油氣稍重,可是油氣不重,又怎麼會好吃呢。
  • 虎哥帶你吃好好之新派川菜
    一位虎粉中的老大哥說:「我年輕的時候,想找家川菜館很簡單,現在再看看,能叫上名來的川菜館越來越少了。」另一位姐妹接話說:「名店少了,但不是沒有,我前不久剛吃了一家川菜館,還真就不錯。」「能有這種店?」大家都用懷疑的目光看著她。這位姐妹也是成竹在胸:「你們還別不信,改天我帶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聽說那家店的老闆還是老牌川菜人呢。」沒過幾天,大家還真就聚在了這家川菜店。
  • 破秘解方,川菜江湖「三劍客」
    李仁光師從川菜大師史正良,是史門眾多弟子中最年長的一位,但也是館子開得名氣最大的一位。他的巴蜀味苑老川菜館,官方授牌「中華餐飲名店」, 搜狐搞了個網絡評選,巴蜀味苑獲得中國100家最好吃的餐廳排行榜全國第5名西南第1名。《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在吃過該店後發了一條微博,稱是此次成都之行吃得最安逸的一頓,對其菜品讚不絕口,說這是一家不裝瘋迷竅的大眾菜館。國臺央視拍了個專題片《中國小館》系列,專門挖掘各地最有特色的民間餐飲,巴蜀味苑是成都唯一入選餐館。
  • 川菜名店重慶「小洞天」,只有神廚,沒有神仙
    創始人廖青亭,出道於重慶首批大型川菜館之一的適中樓,老闆杜小恬被業內視為本幫川菜祖師爺。適中樓好手雲集,有擅長燒烤的冷炳昆、長於冷菜的周定邦,成都名廚謝海泉、張守勳、孔道生,以及杜小恬的一眾徒弟,廖青亭、熊維卿、曾亞光、周月亭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