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向心力與離心力如何理解?內家拳實戰解析圓的藝術

2021-02-18 武術研究所

在練習傳統武術時很多朋友都有一個疑問,八卦掌在實戰的過程中一定是繞著對方繞圈嗎?其實這是很多人對八卦掌的一個誤解,八卦掌來來回回練的是一個向心力

如圖所示:

我們都知道內家拳練得就是一個圓,他們分為一個離心力跟一個向心力我們通過一個角度來給大家講一下,大家錯誤的理解的八卦掌就是圍著對方轉圈,這樣的話只有對方不動我們才能轉到對方背後

如圖所示:

是這樣是一個離心力只會離對方越來越遠,這樣對方一撥我的手我就會越來越遠,所以你這樣的轉掌是沒有任何作用的而八卦掌練的是一個向心力,在對方不動的情況下我們越動是離對方越來越近,是往裡碾壓的

如圖所示:

當對方用力橫撥的時候,我們是繞著就進去了,到了背後的角度就能進去了,往裡螺旋向對方進去,這是八卦掌的一個概念

當你離對方越來越近就可以對方進行絞殺,就會產生一個在實戰和推手中的一個應用

1:當對方打一個直拳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撥開進攻對手,我們也可以用一個八卦步繞到背後對方直接空過去了,我們就可以對對方進行擊打

2:在我們主動進攻的時候,我們老是擔心進攻的時對手用後手拳打你,這就是因為你沒有把對方的重心打動

我們應該一進步就把對方的重心打動,這樣對方就不會對我們進行攻擊了

如圖所示:

所以這才是八卦掌進行絞殺的一個動作,我們一進去對方的體重要麼是前傾的要麼就是空掉的,我們就可以對對方進行打擊,這是一個把對方重心破壞掉的一個藝術

所以,我們在練八卦掌的時候不要離對方越來越遠,這是沒什麼作用的,真正的八卦掌是離對方越來越近的,這樣才能產生進行絞殺的一個效果

八卦掌的練功就是跟我們渾圓樁一樣,靠身體的移動來產生一個螺旋的力量

如果你在練八卦掌的時候出現了上面的錯誤時可以按我們渾圓樁或者三體式,來養成一個身體內轉的習慣,就可以很好地掌握我們的一個向心力的力量

推薦課程:形意拳標準課4《三體式開胯學2018版》


教練簡介:

龐超   微信號碼  shiyongxingyi

形意拳師承:李存義-尚雲祥-韓伯言-韓瑜師父-龐超

中國跤師承:張敬武-金寶生-王文勇-王同慶師父-龐超

八卦掌師承:楊明山-王榮堂-李文章-龐恆國師父-龐超

武術散打師承:梅慧志老師-龐恆國師父-龐超

相關焦點

  • 談八卦八大掌
    多年來我對各派八卦掌的練,磨,研,及對《易經》陰陽五行八卦學說更深層的領會。對河圖洛書,九宮動態的理解,探討。把各派八卦掌的論述與各派的套路相對照,便產生三個方面的疑義:一,既然論述八卦掌是圍圓打點,踏卦走圓,那麼掌法應處處符合圓的運動規律,勢勢應體現出技法的向心力和離心力(這也是八卦掌走圓的核心所在)。同吋套路的編排應體現出技擊,養生,等方面。去掉花梢且不適合實際搏擊的東西。二,說是根據易理編排的掌法。
  • 八卦掌基本功-蹚泥步與八卦樁功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現在許多演練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這個傳統了。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託、蓋、劈、撞、搬、截、拿等。
  • 八卦掌的練法
    從樁功養氣學起,如「八卦無極樁」、「八卦聚氣樁」、「八大定勢樁」。通過一段時間的定功修煉,逐漸過渡到行樁,這即是修煉八卦掌的基本功法,同時也是高層功法。一般是三到六個月,很快就會使自己內力大增,元氣充盈,內五行之氣互補,體質發生變化。然後可習「柔球八法」和「八大定式掌法」。初步掌握八卦掌的運動規律及內勁變化規律,自然疏通脈絡。
  • 【大成拳】董海川八卦掌技擊特點
    五、步法贏人凡拳術無步法則(掌)拳不靈。八卦掌的步法是制敵的戰略,善走是其一大特點,正如歌訣所說「招招不離腳變化,站住即為落地花」,只有不停地走,才能避敵之鋒芒,使敵眼花繚亂,才能上下配合協調、誘敵深入,從而擊潰敵人。「半步跟」或「半步當先」是八卦掌步法中的顯著特點.
  • 宮門八卦掌
    因為現行所見這門以掌為主、以行步轉圈為基本方式的拳術,在演練時要做圈形走轉變位,在變步中穿插換掌,故還有其他八卦轉掌、龍形八卦掌、連環八卦掌、遊身八卦掌等別名。宮門八卦掌屬內家拳種,它是集各家拳種的精華,把攻防招術和導引方法融合於繞圓走轉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奧妙的手法配合獨特的身法與步法,運用先天之氣,化後天之力,柔運剛用,其技術內容豐富,理論體系完整,合乎辯證的原理,既善於養身,又善於技擊,更具藝術優美和科學性。
  • 河圖、洛書、陰陽圖與內家拳
    「內家拳(功)」是我國武術的精華,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拳理深奧,流派很多,其主要代表拳種和功法有:太極拳和太極功;形意拳和形意功;八卦掌和八卦功;以及現在正在挖掘整理的武當派功法和拳法等等。幾百年來,「內家拳(功)」以其獨特的理論和拳(功)法,不斷發展,自成體系,受到人們的重視。
  • 清朝武林高手董海川八卦掌,當時名震江湖的實戰武術!
    說起八卦掌很多朋友一定會想起單田芳老師講解的童林傳裡面的童林,其實我們現實中是有一個傳統功夫就是八卦掌,在大清朝時候八卦掌是非常厲害的民間傳統功夫,當時的皇族也是非常認可的一門傳統功夫。
  • 八卦定式掌內功探微
    (以向左轉為例)兩手手心向上側平舉向頭上合掌,然後兩手手心翻下經面胸、腹部下沉到胯部,上動不停,中心移右腿坐身,左腿抬起腳面繃直向前趟出,腰跨向圈內圓轉,而後中心過渡到左腿,右腿帶右腳,平起平落向前邁出,依此不停兩腿交替圓轉轉圈。此式要點:兩臂自然下垂,掌指相對,虎口開圓,兩肘外撐,兩掌輕按,豎項,收下顎,空胸,兩肋放鬆,二目平視平圈內。
  • 見素抱樸,大家風範——尹氏八卦掌第四代傳人·王尚智
    晚清第一高手董海川,是八卦掌的創始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八卦掌是中國武術發展到頂峰時出現的拳法,晚於太極拳,形意拳,是集多家拳種之精華創編而成。對方不動,便不知他的攻擊目標,只要對方一動,才能顯露出意圖,方知如何躲,如何借勢接手。轉圈一佔位,就是有利地形,中不離土就保持在那裡,可攻可守。這又牽涉到五行、八卦的知識了。只有練到那個點,才能由點及面地引申,而不是一開始就講易經八卦,本末倒置。實踐和理論必須結合,才能活學活用。
  • 八卦掌名家韓德講述 天壇大坑的八卦掌故事【南城八卦掌】
    這次團拜會上,徐老將自己家珍藏近百年的南城八卦掌同仁劉斌老前輩收徒的老照片洗印放大,作為禮物送給了北京市八卦掌研究會永久珍藏。人物名片韓德,自幼隨祖父——八卦掌第四代傳人張國祥和劉世奎之入室弟子,著名武術家韓武先生習練程式八卦掌,至今己50年之久,一直注重武德修養和研習八卦掌,繼承和發揚前輩所傳八卦掌之武德以及拳理拳術
  • 八卦與八卦掌
    八卦理論認為人與宇宙是「終而復始」「循環無端」「分陰分陽」「交錯往來」「物極必反」「循環變化」。      三、八卦與八卦掌      八卦掌由拳、掌法和步法變換轉形所構成,恰似「八卦」學說中的「陰爻陽爻,乾上坤下,上天下地」的天地相互交感引起變化推演為「八卦」中六十四卦的道理一樣。
  • 電視紀錄片《八卦掌的故事》即將播出
    電視紀錄片《八卦掌的故事》視頻截圖。河北省影視家協會供圖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曹錚)由廊坊廣播電視臺、河北省影視家協會出品,河北亞神影視藝術有限公司、河北平凡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承制的4集「非遺」電視紀錄片《八卦掌的故事》,歷經5年拍攝完成,將於9月22日至25日在中國教育電視臺衛視頻道播出。
  • 如何練「意若飄旗,掌若飄風」 拳必要「大形過位」
    一旦迷上了拳,就會敬拳如敬神。都說中國人沒信仰,其實有,中國人敬天地,這叫「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國人拜祖宗,叫認祖歸宗。武行也是,上來都是自報家門,先報拳名,再報師承,後報姓名。這叫敬拳道,敬師長,敬輩分。萬物屬性不同,天生下來什麼,就是什麼。性格造就了相狀,也造就了生存方式。生存方式如何,性格往往就會如何,準的很。一個環境惡劣之地,多出堅剛之人。山清水秀之所,多聚文雅之士。
  • 武術名家張全亮: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的四大貢獻
    評價董海川,離不開他創編的八卦掌。八卦掌是一個後起之秀的內家拳,問世只有一百多年,但它卻以簡單新穎的運動形式、獨特神奇的技擊效果、快速顯著的健身作用、古老神秘的拳術理論,精彩迷人的神功軼事享譽武林。
  • 歷史上三大內家拳之--形神兼備的形意拳
    在清代鹹豐之後,形意拳得到了較為廣泛的傳播,歷史上將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並稱為三大著名內家拳,可見形意拳的地位也是不容小覷的。
  • 八卦掌走圈轉掌
    八卦掌以走為妙。那麼,它首先離不開走,而轉掌功就是練它特有的步法—圓形步:左掰右扣、旋轉應敵。走圈時所常練的幾種掌式,也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掌式之一。長期練轉掌式,就能練出全身的整勁兒,練出雙手在行走中的發力,走中有打。單純練套路雖然也能練功夫,但絕不能代替走圈之功。因為,走圈功才是八卦掌所具有的特點。即使僅從增加功力的角度說,走圈功以若干單一的式子進行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得更快。
  • 香港的八卦掌
    現在香港流行的主要有兩大流派,一是高義盛高足何可才所傳的程派高氏八卦掌。另一為五虎下江南之一的傅振嵩大弟子孫寶剛先生所傳的傅式八卦掌。 程派八卦掌在香港傳人是十分少的,<<八卦掌真傳>>一書作者程有龍徒弟孫錫堃師傅在一九五零年曾旅居香港可能曾有授拳,後來孫師傅移居臺灣之後在一九五二年於高雄病逝了。
  • 八卦掌基本功--定式八掌
    定式八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初學八卦掌者,皆須先學轉掌走圈,八卦掌雖依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劃為四正四斜共八個方位,但拳路出入姿勢
  • 八卦掌之「五勁一意
    八卦掌功夫是「走」出來的,是由足下「五勁一意」之功錘鍊而成。「五勁」屬外,「一意」屬內。
  • 八卦掌的走圈
    八卦掌的練功方法眾所周知——圍圓走轉。對此,一些人又有所誤解。因圍圓走轉將八卦掌的基本功和最高層功夫的練功方法,非常絕妙而又天衣無縫的統一成一種極簡單、內涵又極豐富的形式——圍圓走轉。  長期圍圓走轉苦練幾個單式掌,可練出走中的發力,走中打。特別是從增加功力而言,練套路雖可增加功力,但絕不能代替圍圓走轉之功。按照上靜下動中圓活的要領,圍圓走轉幾個單式掌的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身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