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走圈

2021-02-12 武術與搏擊

    武術的最高表現形式都是在動中體現的。為達此目的,眾多門派的拳種在練功方法上各有千秋。八卦掌的練功方法眾所周知——圍圓走轉。對此,一些人又有所誤解。因圍圓走轉將八卦掌的基本功和最高層功夫的練功方法,非常絕妙而又天衣無縫的統一成一種極簡單、內涵又極豐富的形式——圍圓走轉。 

 長期圍圓走轉苦練幾個單式掌,可練出走中的發力,走中打。特別是從增加功力而言,練套路雖可增加功力,但絕不能代替圍圓走轉之功。按照上靜下動中圓活的要領,圍圓走轉幾個單式掌的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身更快。無論八卦掌有多少個特點,通過圍圓走轉的習練都可達到。八卦掌名家李子鳴老師生前教導弟子時常說:「走為百練之祖,百練不如一走」。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解決核心所在。八卦掌的圍圓走轉,首先身架要合規矩。因八卦掌練的就是身法。手的變化也是身法的變化。手的勁力就是全身的整勁。手與腳的勁力從何而來?腰。腰圓活了,力就發放出來了。若要腰活,就須塌腰坐胯。若要塌腰坐胯,就須沉肩墜肘、順項溜臀。若溜臀,就須吸胯裹襠。若裹襠,就須曲膝。若曲膝,就須舒趾而重心達足。只有將上述節節協調貫通,力才能通達四肢。這實是先師們所說的「嚴守四墜」。 

 遵循了「嚴守四墜」而圍圓走轉不能說就會了八卦掌。還要知道圍圓走轉的核心是什麼?也就是身轉步走的擰旋度要達到要領要求。很多練家練了一輩子,只是圈著大圓圈,運動了一圈又一圈,但身架在圈大圓圈運動同時,身架自身並沒有身步合一地擰旋到位。如果我們將圈著大圓運動稱之謂公轉,那麼,公轉的同時,自身也在擰旋,則稱之謂自轉。很多練家在公轉時,身架自轉擰旋度沒有達到要求。 

戴銀海老師八卦掌基本掌走圈 

  如何才能達到要求呢?例:單換掌,初習,掌對前方,繼續努力,掌對圓心。此後,繼續苦練掌過圓心,胸對圓心,此時,雖有了一定功夫,但身架仍沒有擰旋到位,很多人練了一輩子,只是停留在這一層面上,而沒有越過這一層面,功夫未能產生根本性突破,實在可惜。 

 在此基礎上,更應猛志不移,苦苦追尋,至胸腰過圓心、時頭扭向裡圈肩的肩窩處,下額放在肩井穴,後掌的掌指在前掌的肘尖下,後掌的肘尖下對肚臍,前掌下對後腳跟,也就是前掌的掌根與後腳的腳根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是身架擰旋到位。如此身架,走轉自如,似行雲流水,運掌轉換,突變灑脫。說明四肢、腰胯及周身骨節已解開貫通,力自然達四梢。周身勁力必飽滿無疑。 

 圈圓走轉中,遵照「下順上逆中圓活」的身架而練至「渾身擰成一股繩」,從而所獲得的整勁,也叫渾元勁。八卦掌的這種勁力更有其特質——螺旋勁。 

 形意、太極、八卦內家三拳雖理同而法則異。八卦掌是走中發力,走中打。走則靠下節的根基腿與足。動腿邁步又異於別家全靠膝下的兩小腿相交——圈圓走轉。正如歌訣云:「走時周身莫動搖,全憑膝下兩相交。」對此每個習練者須遵其規律。悟理明法,方少走彎路。 

勿使前輩之遺珍失於我手,勿使國術之精神止於我身

相關焦點

  • 八卦掌走圈轉掌
    走圈轉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它能出什麼樣的功夫,對於八卦掌練功人來說似乎不言而喻,卻又很難三言兩語把它說清楚。
  • 八卦與八卦掌
    掌法為天,步法為地,安行徐步,上下有序,步隨掌換,錯綜其數,參伍以變,正合八卦中「交錯往來」、「循環變化」之意。   八卦掌步法起落擺扣,沿圓繞圈為基本路線,八步一圈。步法掌法剛柔順逆,遠近幽深,變化不居,寓九宮飛行之巧,芷天幹地支之妙,與八卦中變易相吻合。   八卦掌動作左右對稱,圓轉折變,陰陽相易,物極必反,終而復始,循環無端,具有八卦中重複變化的循環觀點。
  • 八卦掌基本功-蹚泥步與八卦樁功
    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於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其實,八卦掌與八卦並無什麼內在聯繫。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遊身八卦掌」或「龍形八卦掌」,為董海川(1796年-1882年)在北京所傳。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
  • 八卦掌基本功--定式八掌
    定式八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初學八卦掌者,皆須先學轉掌走圈,八卦掌雖依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劃為四正四斜共八個方位,但拳路出入姿勢
  • 宮門八卦掌
    因為現行所見這門以掌為主、以行步轉圈為基本方式的拳術,在演練時要做圈形走轉變位,在變步中穿插換掌,故還有其他八卦轉掌、龍形八卦掌、連環八卦掌、遊身八卦掌等別名。宮門八卦掌屬內家拳種,它是集各家拳種的精華,把攻防招術和導引方法融合於繞圓走轉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奧妙的手法配合獨特的身法與步法,運用先天之氣,化後天之力,柔運剛用,其技術內容豐富,理論體系完整,合乎辯證的原理,既善於養身,又善於技擊,更具藝術優美和科學性。
  • 八卦掌的練法
    轉掌為高級動樁,內含最上乘內功氣功,為道門無上奧秘。小成三年,以苦練轉掌為主,體悟三十六歌訣。大成七年以精研四十八法訣為主。初級以練身法為主,中級以研究用法為主,高級以煉神意內功為主。高級階段還是要不停地走轉,但意念要求完全不同。初、中階段以練外為主,在三十六歌訣、四十八法訣的指導下實踐、體悟怎樣走圈、如何應用。以內外三合練有形(功力、速度、技巧、手法、身法)為主,是守規矩的階段。
  • 八卦掌的「寸勁」與「暗勁」
    八卦掌的塌掌,掖掌,撞肘等招法都是練的寸勁。要發好寸勁,的按要領去做,松肩墜肘,虛領頂勁,節節貫通,周身協調,前手打人,後手使勁。動作雖小,意要深長。 許多武術名家都有較強的暗勁,如八卦掌大師劉鳳春,形意拳大師郭雲深等。這些人兩縛如有「電」,不論是他打別人,還是別人打他或格擋他的攻擊都回會被擊出。 八卦掌套路中的定式掌是練習暗勁的主要功法。每一式中加上某種意念,暗八卦掌的要求去練習就可產生暗勁。
  • 談八卦八大掌
    把各派八卦掌的論述與各派的套路相對照,便產生三個方面的疑義:一,既然論述八卦掌是圍圓打點,踏卦走圓,那麼掌法應處處符合圓的運動規律,勢勢應體現出技法的向心力和離心力(這也是八卦掌走圓的核心所在)。同吋套路的編排應體現出技擊,養生,等方面。去掉花梢且不適合實際搏擊的東西。二,說是根據易理編排的掌法。
  •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八大母掌(單換掌、順勢掌)
  • 八卦掌名家韓德講述 天壇大坑的八卦掌故事【南城八卦掌】
    韓德說,祖父在「天壇大坑」不僅傳授徒弟們八卦掌技藝,對待徒弟們像自己的家人。「我祖父有個徒弟叫馬福,最早在冰廠工作,由於常年工作受大寒和勞累,患上了嚴重的寒腿關節炎,幾乎走不了路,朋友們就建議他去練八卦掌。他找到了祖父。
  • 八卦掌之「五勁一意
    然,八卦掌的「五勁一意」之功有別於其他任何拳種,不但外形上具有獨特、嚴格、規範的要求,並且還要求於連綿不斷的擰旋走轉中貫注神形意念。可以說,形雖簡而內涵極豐,於簡易、變易、不易的修煉中生出奧妙無窮之功。       蹬、踢、摩、探、踩「五勁一意」在修煉先天八卦掌中得於擰旋走轉     八卦掌功夫就是煉先天補後天,煉後天返先天。  何為擰旋走轉?
  • 八卦北京城,一代宗師裡的獨一份,老北京八卦掌深藏不露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八卦掌離不開轉走練習,它是一種掌法變化為主的拳術,八卦掌的基本功練習要以自個兒的一個臂長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然後沿著這個圓走圈兒>在電影裡當章子怡處於劣勢時使出的一招八卦掌絕技叫『解纏手』而最後她置對方於死地的一招叫雙託掌號稱『白猿獻桃』這是八卦掌六十四手中的大招,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八卦掌的六十四手並沒有失傳,在北京不少的公園裡,相信您經常能看到練八卦掌的人,男女老少,多大歲數的都有
  • 香港的八卦掌
    香港的八卦掌,是在國共戰爭後才發展起來的,香港地方不大但是八卦掌的流派也不少,其中有程氏八卦掌,尹式八卦掌,形意八卦掌,孫式八卦掌, 姜式八卦掌,史式八卦掌,梁式八卦掌,馬貴派八卦掌,傅式八卦掌,程派高氏八卦掌
  • 八卦定式掌內功探微
    因此,不僅剛剛入門的習練者,把定式掌作為築基功法下力氣修煉,就是練了多年的老拳師也把它作為必修課,每天練功不輟,譬如,享年98歲的鐵恩芳老前輩到晚年還在堅持下沉掌的修煉。本人習練八卦掌有年,對八卦掌定式掌內功修煉也有了一些體會,雖說不上登堂入室,但也初步領略八卦掌神奇與奧妙。現不揣冒昧和盤託出,望大家批評指正。一、下沉掌 。
  • 八卦掌技擊特點
    八卦掌技擊特點  八卦掌技擊特點一、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是拳術的精髓。八卦掌是剛柔相濟的拳術。有歌訣:剛在先兮柔後藏,柔在先兮剛後張。他人之柔腰與手,我則吸腰步穩揚。  八卦掌技擊特點三、欺上瞞下  八卦掌的技擊招法變幻莫測,可謂一部活的兵法,那「聲東擊西、指上打下、以逸待勞、順手牽羊、欲擒故縱、反客為主、調虎離山、混水摸魚、假痴不癲」等等奇謀方略,活脫脫地展現在八卦掌的招法之中,使對方防不勝防不知所措。有歌訣:此掌與人大不同,未擊西兮先聲東;指上打下孰得知,捲簾倒流更神通。
  • 八卦掌傳奇故事
    此後,人們都管他叫董祖師,他開武術界先河,取依圓走轉變換掌勢之法,創八卦掌之雛形「轉掌」,始授門徒。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後,董公「因年老氣骸,始得寓外舍」,常遊居弟子家中,專事授徒,「請藝者自通顯以至士賈與達官等幾及千人」。僅見於墓誌碑中所記門徒,就達56人,董祖師聲名遠播。不數年,董祖師所傳掌勢經後人「復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加添招術,代代相傳」,遍布各地,形成武術一大門派。
  • 甘肅西和:行如流水,翻若驚鴻,八卦養生掌就是這麼奇妙
    八卦養生掌是以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以修身養生為主的傳統武術,主要流傳於天水市秦州區。八卦養生掌功法體系起源於北宋徽宗時期,由甘肅西河道士薩守堅真人首創。它將武術動作取諸家之長自成簡練風格,吸取八卦掌穿欄翻走、擰轉推託,形意拳直出直進、無遮無掩,太極拳剛柔相濟、行雲流水之特點,自成動作乾淨利索,簡練明快的風格。「走為百鍊之祖」,「走」是八卦掌的養生之道。
  •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八卦母掌(回身掌、翻身掌)
    (圖4.7.8)8.進步穿掌(1)左腳前伸,歸於圈線。圖中腳位1、2——壓掌圖中腳位2、3——劈掌圖中腳位4、5——回身挑掌圖中腳位6、7——進步穿掌圖中腳位8、9——回身刁手圖中腳位
  • 董海川八卦掌技擊歌訣釋義
    臨陣技法有誘敵出手,順勢連擊;主動出擊,乘勝追擊;待敵出手,防守反擊等。要點是須連環穿擊,一掌接一掌,一掌猛似一掌,發則如猛虎下山,快如疾電划過,但須謹記快中有穩、準,猛中剛柔相濟,防對手變中生變。八卦掌技擊法之「降人法」說:「快打慢兮不足誇,強制弱兮不為佳,最好比人高一招,顧盼中定不空發。」   歌訣第五句:「轉身走孤雁離群。」此為八卦掌身法特點,利用身法可進攻、防守、避讓。
  • 武術名家張全亮: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的四大貢獻
    一、攀登武術高峰新捷徑 第一,他為後人指明了一條攀登武術高峰的捷徑,即混元一氣地走轉。「混元一氣走天涯,八卦真理是我家,招招不離腳變化,站住即為落地花」(見八卦掌四十八法歌)。 董先師生前常說的兩句話是:「走為百練之祖。」「百練不如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