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門八卦掌,原始名稱轉掌,後命名為八卦拳,通俗亦簡稱作八卦掌。因為現行所見這門以掌為主、以行步轉圈為基本方式的拳術,在演練時要做圈形走轉變位,在變步中穿插換掌,故還有其他八卦轉掌、龍形八卦掌、連環八卦掌、遊身八卦掌等別名。
宮門八卦掌屬內家拳種,它是集各家拳種的精華,把攻防招術和導引方法融合於繞圓走轉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奧妙的手法配合獨特的身法與步法,運用先天之氣,化後天之力,柔運剛用,其技術內容豐富,理論體系完整,合乎辯證的原理,既善於養身,又善於技擊,更具藝術優美和科學性。
宮門八卦掌在技法上,不僅運用掌法於走轉繞圈之中,它還兼及指法、捶法、腿法和頭、肩、肘、腕、胯、膝、跟等法的合用。在套路內容上是依其陰陽八卦圖的八八六十四卦數理所設,有基本定式八掌,即單換掌(單)、雙換掌(雙)、蛇形掌(逆)、順勢掌(順)、抱掌(上)、合掌(下)、扣掌(前)、回身掌(後)。
八大形象套路掌,即龍形掌、鳳形掌、虎形掌、燕形掌、蛇形掌、鷹形掌、馬形掌、猴形掌。這八大形象套路掌裡面的每一大形象套路掌裡又有八個小單式掌,以八八六十四個小單式掌,也就是八八六十四散手,暗含八八六十四卦理。
八套拳路,即烏龍拳、黑虎拳、金猿拳、銀鳳拳、伏虎羅漢拳、降龍羅漢拳、佛手羅漢拳、佛心羅漢拳。
另外還有刀、劍、槍、棍、竿、鉞、針、鏢等器械。
宮門八卦掌還有「內卦氣、外卦功」之說。內氣屬於內功修煉術,有臥功、坐功、樁功、輕功、吐納功、遊身功、太極球功、羅漢拍打功、混元一氣抖勁功等等。外功包括上面介紹的成型武術套路外,還有多種步法的專門訓練,諸如三星步、七星步、五行連環步、小九宮步、大九宮步、梅花步、八卦陣等等,以及散打類的訓練,諸如黏手打、靠身打、脫手打和八面穿掌、八大捶法散招與八卦推手對練、鐵砂掌硬功等等。宮門八卦掌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是八卦掌一系的正統拳派的代表。
宮門八卦掌的特點講究陰陽變化,生克互寓,動靜結合,剛柔相融,快慢兼使,攻守無隙。在應敵時採用「遊擊戰術」、「運動戰術」,是以敵手處於中心為設想,而我則從外側向內進攻中心,不與敵手做正面之戰,它的傳統技擊也不是指侵犯他人以呈威勇,而是指他人侵犯我時,我腳下、身上、手中三者相結合稍作變化,敵來之力即落空,同時我便可達反擊之目的。除了它的自衛禦敵外,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要順乎自然的法則,以神領意,以意領氣,以氣領力,運用古中醫理論中的陰陽五行之法,達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壽之目的。
由於宮門八卦掌有《易》學理論做基礎,方使本來只是攻防技擊的武術哲理化,可使習練者在健身自衛的同時,亦掌握人世哲學。
宮門八卦掌在演練時,姿勢上處處連貫,合手合腳,走伏似鷹,纏繞如蛇,蹲坐似虎,環視如猿。其間鑽穿擰翻,左旋右轉,忽前忽後,起落伸縮,形如坐轎,神似遊龍,好像天上行雲,水上漂木。
宮門八卦掌拳術精緻縝密,歷代傳承保守,至今正統傳世的很少。而今可喜的是同家大力倡導全民健身,這一優秀拳法逐步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喜愛。溫州市鹿城區八卦掌(拳)協會,是溫州地區首家經體育局、民政局批辦的武術單項拳種組織,宮門八卦掌研究組是經浙江省武術協會審定建立的,國家文化部文化促進會頒予了李增雲先生國家級宮門八卦掌傳承人的光榮稱號。而今宮門八卦掌又被溫州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李增雲被列為宮門八卦掌的代表性傳承人,宮門八卦掌挖整、普及推廣活動正有序開展,相信不久的將來,這朵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奇葩一定會在浙南這片沃土上迎春綻放。
免責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