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練法

2021-02-12 傳統武學

八卦拳與道家功夫相表裡,取象於物,心在內,而理周於物,物在外,而理具於心,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奇正變化,運用不窮,而又剛柔相濟,虛實兼到,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須知內中起點,進退伸縮,變化諸法。凡全體之式,萬物之形,莫不由於數式數形而時習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焉,則萬物之中目有所思,心有所感,皆能效法彼之性能,而為我用矣。

轉掌為高級動樁,內含最上乘內功氣功,為道門無上奧秘。小成三年,以苦練轉掌為主,體悟三十六歌訣。大成七年以精研四十八法訣為主。初級以練身法為主,中級以研究用法為主,高級以煉神意內功為主。高級階段還是要不停地走轉,但意念要求完全不同。初、中階段以練外為主,在三十六歌訣、四十八法訣的指導下實踐、體悟怎樣走圈、如何應用。以內外三合練有形(功力、速度、技巧、手法、身法)為主,是守規矩的階段。高級階段是練無形為主,內外兼修,以意念變化為主,是脫規矩的階段。分上盤,即天盤;下盤,即地盤,中盤,又名人盤。三盤之要道中盤也。上盤練凌空之術,下盤練遁甲之道。其理至深,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理解。

八卦掌之練法,處處需連貫,無勢不合靜動之理。一陰一陽,一動一靜,左右練法以及換式均系一樣。腳要平落,裡腳直邁,外腳內扣。初習者邁步距離要小要勻,以免身體有忽起忽落之弊。扣擺步要分清,不得擰步。身腰跨膝,各步需舒展而隨和。首練要慢,久之丹田氣足,自然而快。內功首重在氣,氣已調順,則身體百脈舒泰,手足輕靈。調氣之法,一言以蔽之,曰輕出緩入,呼吸以鼻,切記用口。初練上盤要轉大圈,純熟後在練中盤,年久再練下盤之功,秉之走穿擰翻,旋轉變化擰裹盤旋要有親近大地的味道。

兩樁(虎踞、龍盤)、兩步(趟泥、擺扣)是功力、整勁的動力來源。樁功有幾關:一是體力關(40分鐘)。二是體會空氣阻力關,即肢體間的相互吸引排斥力。三是體會體內氣血流動關內部混圓。從樁功養氣學起,如「八卦無極樁」、「八卦聚氣樁」、「八大定勢樁」。通過一段時間的定功修煉,逐漸過渡到行樁,這即是修煉八卦掌的基本功法,同時也是高層功法。一般是三到六個月,很快就會使自己內力大增,元氣充盈,內五行之氣互補,體質發生變化。然後可習「柔球八法」和「八大定式掌法」。初步掌握八卦掌的運動規律及內勁變化規律,自然疏通脈絡。真正的作到內外相合,在運動之中步法、身法、手法、精、氣、神,不用之時混混元元不分內外,若用時,瞬間聚一點而激發,而無左歪右斜前俯後仰之病。然後步入「遊身掌」的高級階段,即是順其自然,意在若有若無之間,行如龍騰雲霧之間,內外無稜無角氣機圓滑,外形從規矩到無規矩之規矩,如能真正作到練時自己不知所練,別人觀之,具合拳道,八卦掌真意已得於身。可步入靜功、意念功的修煉階段。

八卦掌的入門功夫有兩樣,走轉和打坐。走轉的步驟,首先是擰身而不走(定勢),煉好周身,即頂,抱,掰,扣,坐,裹幾個要領,第二步是,直趟行步,第三步是走轉。八卦趟泥,磨膝磨脛,擰腰抱跨。還有鶴行步的煉法。第四部,負重走轉,有鐵衣,綁腿,泥手套,鐵鞋,鐵帽等煉法,但一定要在一年以上的走轉練習後,要求是,輕身快走,負重慢行,即負重時走得越慢越好,才會出功夫。

要注視拳端,全神貫注,在走架和對練中不可把式子走滑,要覺著眼前真有對手。從用手法步法領拳,至手力腿力去掉,整體力就出。即力往身體回縮,內勁開始上身。練八卦是有換勁的階段,如沒明師指點,一生用手法步法領拳的花架子,功力長不出來。腰有力而靈活,才能身形靈活和發勁有力。腰部松、活、靈,腰變出虛實,虛實出產生勢變,方能達到以腰帶步,身隨步翻,掌隨身變,步隨掌轉,上下相連,周身一家。掌動身先動,身動腰先動,用腰帶動一切。若練至胯向前方不動,腰如磨盤轉向圓心運動自如,甚至超過圓心,雙手轉至身後還能轉圈,說明腰胯已徹底鬆開,腰力已練出來了。腰如軸立,一推就轉一轉便我順人背,達到手似輪行,走圈是有效的練腰方法之一。


首先要著重注意身形規範、手法變化和步法轉換,端正架勢,周身放鬆,不要急於發勁和技擊。第二步要做到動作沉穩,勁力綿、長、沉。勁要慢慢往裡找,做到勁不外露。第三步要做到勢勢相承,全身動作協調,勁力沉穩連貫,神、氣、意、力一氣貫通,做到四形俱備:形如遊龍,迴轉若猴,樁若虎踞,換式若鷹。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謂之外三合;靜中氣勢騰挪,動中心靜神寧,謂之內三合。手之門肩,腿之門胯,身之門腎。肩、胯、腎(命門)拳之根,肩不鬆氣不入手,胯不開氣不下足,命門不通氣不達頂。開門掌者松肩、開胯、通命門。習此拳時須感覺手、足欲離我身,而脊將其系之,此方謂小成。

在走轉時摩擦陰囊,如無過硬的內練功夫,必致慾火難耐,因而打坐調養尤為重要。擰身走轉極易氣機上浮,所以調養內氣就必須和走轉結合起來。不要著急學掌勢,也不要盲目走轉,否則一事無成,這在以前要三年築基。現在的習武者,多不如從前有很多的機會實地操手,與人切磋,故而更應多多的練習基本功,以彌補實戰經驗不足的短處。想當初「煤馬」僅以單換掌打遍天下,不正是仰仗其橫心苦練出的基礎。單換掌後增以雙換一二年後慢慢再增添它掌。八卦門中輕功所利用的就是身體旋轉時,切割磁力線,從而使人產生一股自然向上的離心力。輕功非為逃而練而是動步擊人之術,剎那越快紙成刀劍。

八卦練法處處需連貫,無勢不合靜動之理。先求一個形正,解決力的動力傳遞,形正必然氣順,周身上下一氣貫通,走轉其實已經在內在裡解決勁力的蓄髮了。內功來源於丹田內轉。八卦上乘靠走轉,走樁是練內功,練的是活氣,在變化走動中把氣調均勻才是上乘,走轉是周身的配合及勁力的掌握。腳要平落,裹腳直邁,外腳內扣,初習邁步距離要小要勻,以免身體有忽起忽落之弊,扣擺步要分清,不得擰步,身腰胯膝需舒展而隨和。首練要慢。久之丹田氣足。自然而快。

一般人練八卦,都容易把八卦練賊了。其實八卦掌是雄赳赳的,關鍵要從「雙換掌」這一招裡練出來,因為這一招容易體會出「勁力周全」四字。程廷華打八卦,勁力渾身鼓蕩,感覺不到他在打,只感到他在動,大蟒蛇從頭到尾都蹭著勁,才能爬動得起來,這種威勢,怎是打一拳踹一腳所能比。「只動不打」是程派八卦的練功口訣,尚雲祥還有「練拳要學瞎子走路」的竅門,說瞎子走路身子前後都提著小心,從頭到腳都有反應,練拳是練全身敏感。明白了要勁力周全,功夫用雙換掌能練出來,用蛇形也能練出來。


定勢八掌鍛鍊行步、轉圈方式和方法,經過幾種掌勢的行步轉圈可修煉軀體的各部位的適應性、兩腿的支撐力和靈活性、腰身的柔韌性、協調相互的配合等,常規習練每勢一個方向走轉八圈、反向再走轉八圈為好。每次最好八勢一氣練完,習練時可根據本人體質依上盤、中盤和下盤勢架運動,不可強求。定勢八掌圍圓走轉,掌勢不變,其步法裡腳直、外腳扣、曲腿趟泥、慢慢習練,全憑膝下兩小腿相交,是一種活樁步。每一掌架實是突出了某一方面的勁路的鍛鍊。如推磨掌主要是推領勁的鍛鍊,每一個掌架掌握好後,八個掌架又可相互自由銜接轉換,包含了人體高、中、低、前、後、左、右立體全方位的鍛鍊。共同的要求是上節走轉的掌勢不動,神光注於掌指,達到鎖心猿、拴意馬的目的。下節走轉時雞腿趟泥步,動轉不停。中節走轉時龍腰松沉,坐於胯、旋轉自如。上節靜而不動,逆180度,下節動而不停,中節松沉圓活,整體掌架,圍圓走轉,前後互反,上下相爭,逐節擰轉,節節貫通,圍圓走轉中自身又形成一立體螺旋形,其絕妙地濃縮了宇宙場之星體運行的規跡於一身。定勢八掌要根據季節不同,分開習練的。比如春季萬物復甦,天地之氣正清,萬物之氣正靈,主要習下按掌和上託掌,下接地氣,上接天氣,萬物之靈氣上下皆可收,對於內氣的培養很重要。變換方向時打式子,能練出八卦掌專門功夫,長時間單一走圈再穿插練式子、基礎八掌,練習八卦勁力,功夫上身快,套路、轉圈兩者配合訓練更能相輔相成。

指天掌應再內裹從耳側出,目仰視食指尖而不是看左前方,縮身踏腰而不是坐下臀,身掌要有鑽天之意,腿不可有死彎,要注意以頭領意,拔背暢胸。此式有抻筋拔骨之能。無論姿勢如何,只要符合八卦掌的基本要領就行,虛提的腳的腳尖是鉤著的,也就是腳掌與地面平行,兩膀一上一下盡力拉開,肘要微屈(不可為了伸展兩臂而拉直),全身擰成一股勁象擰麻繩一樣。操手的時候的要領是縮身踏腰而不是坐下臀,手也不是那麼直的。


開馬對牆,腳蹬將力傳到胯,胯及脊椎底腰的部分做左右循環的左右切換來產生身勁,勁上傳到肩手運動要是肘不可外開做開合運動,將力量作用到牆壁,推所產生的結果,自己本身被反作用力量推開,而撐的合格定型上身標準達標表現是:自己本身不失去平衡,又可以產生強大的撐寸攻擊力攻擊牆壁。

背對牆自然站立,單臂上舉,向後翻轉,指尖頂住牆面。以腰胯帶動身體翻轉,直到面向牆壁為止。雙腳五指抓地,不可移動。如此反覆,雙手互換進行。翻轉時手指必須儘量頂住牆面,以腰胯發力。長練可彌補腰胯僵死之病,增長擰翻走轉的能力。這個動作鍛鍊腰胯的柔韌性和翻身時發力比較有好處。當腰翻到極處時,身體處於背勢,要用力頂住牆壁。

雙手各持一個30斤重的銅球轉掌。尤其練塌掌時,用內氣將銅球吸住,掌心向下能使銅球不落地。此為以收練放、以吞寓吐的內家練法。八卦門石球,常規重30斤,兩個重60斤,傅振嵩所練石球每個重40斤兩個80斤,練時用指抓住石球,掌心要空,再走八八六十四個大圈。傅振嵩平時常倒立行走八卦圈,一走便是六十四個大圈。

龍行三掌,兩掌似爪,裡穿外掛;一身若龍,左旋右轉,三盤起伏,若隱若現,四方有跡,雲裡霧中。神至氣隨,掌法簡單,久練能熟,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神融匯,變幻無窮。

相關焦點

  • 八卦掌走圈轉掌
    八卦掌以走為妙。那麼,它首先離不開走,而轉掌功就是練它特有的步法—圓形步:左掰右扣、旋轉應敵。走圈時所常練的幾種掌式,也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掌式之一。長期練轉掌式,就能練出全身的整勁兒,練出雙手在行走中的發力,走中有打。單純練套路雖然也能練功夫,但絕不能代替走圈之功。因為,走圈功才是八卦掌所具有的特點。即使僅從增加功力的角度說,走圈功以若干單一的式子進行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得更快。
  • 八卦掌的走圈
    八卦掌的練功方法眾所周知——圍圓走轉。對此,一些人又有所誤解。因圍圓走轉將八卦掌的基本功和最高層功夫的練功方法,非常絕妙而又天衣無縫的統一成一種極簡單、內涵又極豐富的形式——圍圓走轉。  長期圍圓走轉苦練幾個單式掌,可練出走中的發力,走中打。特別是從增加功力而言,練套路雖可增加功力,但絕不能代替圍圓走轉之功。按照上靜下動中圓活的要領,圍圓走轉幾個單式掌的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身更快。
  • 八卦掌基本功-蹚泥步與八卦樁功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現在許多演練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這個傳統了。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託、蓋、劈、撞、搬、截、拿等。
  • 宮門八卦掌
    因為現行所見這門以掌為主、以行步轉圈為基本方式的拳術,在演練時要做圈形走轉變位,在變步中穿插換掌,故還有其他八卦轉掌、龍形八卦掌、連環八卦掌、遊身八卦掌等別名。宮門八卦掌屬內家拳種,它是集各家拳種的精華,把攻防招術和導引方法融合於繞圓走轉之中,每招每式皆以精微奧妙的手法配合獨特的身法與步法,運用先天之氣,化後天之力,柔運剛用,其技術內容豐富,理論體系完整,合乎辯證的原理,既善於養身,又善於技擊,更具藝術優美和科學性。
  • 八卦掌之「五勁一意
    練就「五勁一意」之功,周身之勁力能掛於腕上、指上,謂之八卦掌之功得矣。勁之所得,法之所生。意之所能,神之所行,松、空、靜之所求,純任自然。功夫由先天八卦的擰旋走轉中求之;由順中用逆,逆中行順中求之;由自然而然、合乎自然、順其自然的修煉中求之。  蹬、踢、摩、探、踩,為「五勁」,腳的周圍儘是泥水粘拖為「一意」。「五勁一意」之功知者不多,會練者更少。
  • 八卦掌技擊法則:身法 步法 掌法
    技擊是八卦掌的根本之法。套路中每一招每一式都貫穿著技擊的招術,但也不能把它看成是機械式的運動。
  • 八卦定式掌內功探微
    推磨掌是八卦掌標誌掌,由於傳承與習練者個人素質與理解不同,現在練該掌者有多種,為此,十多年前,就有人對「二目需從虎口瞧」歌訣提出質疑,我也曾刊文以《 八卦掌「虎口瞧」毋庸質疑》提出自己觀點,現根據自己習練體會,就「虎口瞧」與「食指瞧」特點再述如下:「虎口瞧」掌形由於兩手肘窩朝天,兩肘直墜,手三陽、手三陰取一個「順」字,所以它的內在著落點在任脈,而「食指瞧」掌形的前掌肘腕內擰前撐,手三陽
  • 香港的八卦掌
    ,是在國共戰爭後才發展起來的,香港地方不大但是八卦掌的流派也不少,其中有程氏八卦掌,尹式八卦掌,形意八卦掌,孫式八卦掌, 姜式八卦掌,史式八卦掌,梁式八卦掌,馬貴派八卦掌,傅式八卦掌,程派高氏八卦掌,耿德海八卦掌等等,但由於八卦掌傳習者較少在網際網路沒發展起來前 , 故很少聽聞及看到。
  • 董海川八卦掌技擊歌訣釋義
    據傳,八卦掌師祖董海川當年傳授八卦掌過程中曾留下一個技擊歌訣:「八卦掌法用無邊,未曾動手掌當先,上穿手百鳥朝鳳,平穿手猛虎下山,轉身走孤雁離群,進步掌似推泰山,閃開避脫身換形,借彼力順水推船。」  八卦掌技擊之法大體有三:一日互進法。就是招來先解,然後還擊。二日堵截法。勢來截之,使之欲發不及,而遭到反擊。三日脫身化影法。對手來時以步法變換。避實就虛,造成敵被我順進而擊之。此三法一法勝過一法,唯第三法最玄妙。將此三法與上述歌訣有機結合,可使八卦掌技擊之法臨陣用時產生理想之效果。   歌訣第一句:「八卦掌法用無邊。」八卦掌法何以「用無邊」,其所指又是什麼?
  • 尹式八卦掌傳承人傳藝不賣藝 練出來一身絕技
    近日,記者來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常家社區見到尹式八卦掌傳承人李國華和徒弟楊海雷,聽他們講述傳奇的宮廷武功尹式八卦掌的民間傳承。據了解,尹式八卦掌講究傳藝不賣藝,李國華至今教徒弟不收取費用,通過言傳身教尤其是日常生活教授尹式八卦掌的博大內涵。  千變萬化,陰陽相濟  早春的嶗山腳下,春寒料峭,萬物期待萌動的時刻到來。
  • 八卦掌名家韓德講述 天壇大坑的八卦掌故事【南城八卦掌】
    當年祖父告誡我一定要把基本功練得扎紮實實,我們是南城八卦掌,老祖宗是要臉面的,我們不是打把式賣藝的,老祖宗傳給我們的真東西,真功夫,誰練誰得益,即使你忙沒練,等你再練時丟功不丟藝呀!南城八卦掌的真功夫會永遠傳承下去的。」正是應了祖父的這句話,韓德秉承祖父的教誨,幾十年來,他一絲不苟地傳授著南城八卦掌傳統功夫的武術技藝,才有了今天的訓練場猶如麥圈一樣的天然景觀。
  • 八卦與八卦掌
    據《周禮春官宗伯》記載,上古時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連山,二日歸藏,三日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的卦象相卦的圖像,由陽爻「一」和陰爻「一」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共六十四種卦象。卦中六面的排列從下至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繫於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
  • 八卦直趟六十四掌
    八卦直趟六十四掌保留著八卦掌的古樸風貌,是八卦掌的散手。
  • 八卦掌的「寸勁」與「暗勁」
    八卦掌的塌掌,掖掌,撞肘等招法都是練的寸勁。要發好寸勁,的按要領去做,松肩墜肘,虛領頂勁,節節貫通,周身協調,前手打人,後手使勁。動作雖小,意要深長。 過去人們練掌功,把兩米多長的木板埋在地裡一米,板上部釘上狗皮,反覆練習塌掌,掖掌等。八卦掌名家李文標的掌功就是打板子練出來的。選用小樹或木板是因為它們有一定的彈性,如果選大樹或牆壁則沒有彈性,不僅練不出寸勁,還會把手腕弄傷。電影《武林志》中東方旭打的是一顆大古樹,那是導演為誇張東方旭的刻苦練功和掌功優異而設計的。
  • 甘肅西和:行如流水,翻若驚鴻,八卦養生掌就是這麼奇妙
    八卦養生掌是以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以修身養生為主的傳統武術,主要流傳於天水市秦州區。八卦養生掌功法體系起源於北宋徽宗時期,由甘肅西河道士薩守堅真人首創。八卦掌時時離不開「走」,練功時「以走為法」,交手時「以走為用」, 「走」要走出一身透汗,雙掌和掌指紅彤彤的,又熱又脹,丹田內氣充盈飽滿,雙足又熱又輕鬆,越走越有力,從而打通奇經八脈十二經脈,以增強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提高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的功能,增強全身每個關節、骨骼、肌肉的活動能力,也便提高了人體的免疫能力,達到強身健體,治病祛病的效果和目的。
  • 八卦掌基本功--定式八掌
    定式八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初學八卦掌者,皆須先學轉掌走圈,八卦掌雖依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劃為四正四斜共八個方位,但拳路出入姿勢
  • 許立坊八卦掌|保定八卦掌名家化振凱先生(視頻)
    其間秘傳他形意拳五行相生之法、三步功轉換之法、五形拳推手之法、八卦掌的十八魁手,以一手變八手進攻與防守的心法,百日一招。齊先生授技時有一要求:二人對搏時必須以所學之招應對,不許應變其它招法。通過齊先生多年的指教和他自己刻苦的練習,終於把齊先生秘傳的內功心法內外合一、完全貫通。在八十年代就信手發人於丈外,搭手飛人。
  • 談八卦八大掌
    多年來我對各派八卦掌的練,磨,研,及對《易經》陰陽五行八卦學說更深層的領會。對河圖洛書,九宮動態的理解,探討。把各派八卦掌的論述與各派的套路相對照,便產生三個方面的疑義:一,既然論述八卦掌是圍圓打點,踏卦走圓,那麼掌法應處處符合圓的運動規律,勢勢應體現出技法的向心力和離心力(這也是八卦掌走圓的核心所在)。同吋套路的編排應體現出技擊,養生,等方面。去掉花梢且不適合實際搏擊的東西。二,說是根據易理編排的掌法。
  • 八卦連環掌基本功,強身健體好方法,還不看這裡嗎?
    練八卦連環掌必須先掌握以下基本功:站樁站樁是保持靜站姿勢,進行以意領氣,以氣運身鍛鍊的一種外靜內動的內功練習方法。同時也發展了下肢力量。站樁鍛鍊中獲得的感覺能在大腦皮層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通路,即靜站姿勢的動力定型。能保證一定的樁勢在急速變化的套路動作中不變形。也保證了八卦連環掌練習時的各種步型的正確性。
  •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八大母掌(單換掌、順勢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