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母掌
八卦母掌是八卦掌中的主掌,又稱八大母掌。即單換掌、順勢掌、雙換掌、背身掌、磨身掌、轉身掌、回身掌與翻身掌八掌。初練時一定要注意姿勢的正確、精神的集中。注意步法要清晰,身腰胯膝各部分要舒展而又隨和,發力要完整。運動時,一定要以神領先,以腰帶動全身各部分運動,八卦掌不但在走步的路線上是圓形,更重要的是:在全部套路運動中都貫穿著畫圈,最根本的就是腰部畫圈來帶動各部的畫圈,這就是圈中有圈,層層不窮。在外形上看,無稜無角,不滯不散,不遲不斷,滔滔不絕。從內功上看是氣沉丹田。在運動中保持六合,即意、氣、力之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一、動作名稱
(一)單換掌
1.預備式 2.起式 3。推轉掌 4.半扣步 5.掩肘 6。行步撩衣 7。葉下藏花 8,橫開掌 9。翻手榻掌
(二)順勢掌
1.半擺步 2.順步蓋掌 3.平掖順推掌 4.回身撞 5.走馬活攜 6。葉下藏花 7.橫開掌 8.翻手搨掌
(三)雙換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託天打地 6,白蛇伏草 7.挑掌 8.回身撞 9.走馬活攜 10。葉下藏花 11.橫開掌 12.翻手搨掌
(四)背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託天打地 6.白蛇出洞 7。穿掌點腿 8.半擺步
9.扣步旋掌 10。白蛇吐信11.反手下壓 12.扣步下插掌 13。白蛇吐信 14.掩肘 15.白蛇出洞 16.穿掌點腿 17.擺步 18。扣步旋掌 19。白蛇吐信 20.反手下壓 21.扣步下插掌 22.白蛇吐信 23.掩肘 24.白蛇出洞 25。回身撞 26。走馬活攜 27.葉下藏花 28。橫開掌 29.翻手搨掌
(五)磨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過擺步 6。過扣步 7.過擺步 8。過扣步 9,撤步蓋掌 10.燕形挑掌 11.回身撞 12。走馬活攜 13.葉下藏花 14.橫開掌 15。翻手搨掌
(六)轉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託天打地 6.擺步掛掌 7.枯樹盤根 8。擺步掛掌 9.大蟒翻身 10.擺步穿掌 11.轉身拗步蓋掌 12.撤步順掌 13.挑掌 14。回身撞 15.走馬活攜 16.葉下藏花 17.橫開掌 18。翻手搨掌
(七}回身掌
1壓掌 2.劈掌 3.回身挑掌 4.進步穿掌 5.回身刁手 6。平推掌 7.回身挑掌 8。進步穿掌 9.橫開掌 10。翻手搨掌
(八)翻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5。撤步順掌 6.燕形挑掌 7.穿掌點腿 8。回身插掌 9.扣步下插掌 10.翻身橫掛 11。橫砍掌 12.回身掖掌13.燕形挑掌 14。穿掌點腿 15.回身下插掌16。扣步下插掌 17.翻身橫掛 18.橫砍掌19.回身掖掌20.燕形挑掌 21。回身撞 22.走馬活攜 23。葉下藏花 24.橫開掌 25.翻手搨掌
二、動作說明
(一)單換掌
1。預備式
兩腳並齊,內側相靠,兩腿挺直,兩膝相抱。兩肩自然下垂。兩手自然彎曲。頭要正,兩眼平視。舌頂上顎,氣沉丹田(圖4。1。1)
(圖4.1.1)
2,起式
(1)兩腿緩慢彎曲,隨之兩手從腰間向前方握拳而出.拳要松握.拳心向裡。高與口齊(圖4.1.2)
(圖4.1.2)
(2)左腳向前進半步,隨之向左旋腰,兩手變掌.兩手相錯,左手伸出.高與眉齊。右手回撤,兩手掌心向上。兩眼平視.並且隨之兩手向裡翻動。同時右腳進步(圖4.1.3)
(圖4.1.3)
3。推轉掌
兩臂同時向裡旋轉,翻手搨掌。進步環行,歸於走圈行樁(圖4.1.4、圖4.1.5)
(圖4.1.4)
(圖4.1.5)
要點:預備姿勢要正,全身要自然放鬆,起勢要穩,弓膝下蹲和起手抱拳同時運動。速度要均勻,旋腰,伸手,進步要協調一致。行進步數不限。走圈姿勢和要求。見「行樁」推轉掌的要求。
4。半扣步
右腳進步做半扣步,右腳(環形圈的外側腳)橫於左腳前.左腳尖對準右腳的中心方向,兩腳成90度(丁字形).上休姿勢不變(圖4.1.6)
5。掩肘
左臂向右肩方向前面掩肘,以肘領先,帶動前臂.手高不過眉,臂要緊貼前胸.掌心斜向右肩斜上方向。目視左手方向(圖4.1.7)
(圖4.1.6 圖4.1.7)
6。行步撩衣
轉身向左,左腳遠伸。身體下蹲僕步,重心偏於右腿.左腿挺直,左腳稍向裡扣,左臂隨轉身而下垂.畫弧撩掌,好像行步前撩開長衣一祥的動作,臂與地面平行.小指翻上。拇指內攏.肩往裡扣下垂.掌心向後,兩眼平視左手方向.右手貼胸,回收至右下肋,掌心向上虎口半圓,身型要正,稍有前傾。收臀,抽腰、頂項。垂肩.腳趾抓地。左手足對齊(圖4.1 .8)。
要點:扣步時兩腿貼近,不要起腳過高,腳尖領後跟,切勿橫腳或斜腳前進,掩肘時一定要兩肘緊抱兩肋,手要貼身,腰要扭動,帶動左肘.以肘帶手.撩衣時四指併攏.拇指內含。臂要擰,頭要頂.面要正.氣要下沉,精神貫注於前手,兩腳掌落實地面。
(圖4.1.8)
7。葉下藏花
重心向左腿方向移動。(1)左腳尖向外擺動. (2)右腳進步扣步,扣於左腳尖之前。同時右手貼胸.纏旋至左腋下,指尖於腋外,掌心向上並上翹.、左臂撐圓.掌心向外,頂項垂肩。同時向左扭腰.扭轉角度越大越好。兩眼平視右手方向(圖4.1.9)
(圖4.1.9)
8.橫開掌
向右轉體.右臂逐漸長伸,左臂逐漸回收,兩臂相錯.左手在右肘上部逐漸撤回.兩掌心向上,右腳擺順(圖4.1.10)
(圖4.1.10)
9.翻手搨掌
右手向外挑動畫弧,兩臂內旋,兩手同時搨掌,當右手指向圓心時,歸於走圈推轉掌姿勢。順圈而走(圖4.1.11)
(圖4.1.11)
要點:
(1)葉下藏花時.進步、扭腰,兩手腳齊動.右手纏身穿於左掖外側.兩腳抓地.不準在地面上擰轉.腰要盡力扭轉,角度越大越佳。身體成半蹲姿勢,切勿突起。
(2)橫開掌.兩臂相錯時,一定要自然夾緊,不要分離,也不要用拙力。
(3)翻手畫弧搨掌時.以腰畫圈帶動肩和手。行進步數不限.
(4)此單換掌只敘說了左式的練法.練習時左右兩式都要練到,右式和左式一樣,只是左右方向相反。(之後的七個母掌均如此,故不再重複說明) 單換掌腳位圖(圖4.1.12)
圖中腳位1、2——半扣步
圖中腳位2、3——行步撩衣
圖中腳位4、5——葉下藏花
圖中腳位4、6一一開橫掌、翻手搨掌
圖中腳位6、7——行樁——推轉掌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單換掌視頻演練
(二)順勢掌
1.半擺步
以行樁「推轉掌「姿勢開始(圖4.2.1)左腳向圈外方向外擺,腳尖向外,膝部稍有彎曲.重心偏於右腿,上體保持原行樁推轉掌姿勢不變(圖4.2.2)
(圖4.2.1)
(圖4.2.2)
2 順步蓋掌
(1)右腳進步,腳尖要內合稍扣(裡合步)。
(2)右手經耳旁,向前橫蓋,肘向外弓,臂要稍屈,掌心向外,拇指向下成橫掌,高與肩平。
{3)左手隨之回收,收至側腰,腕頂側腰,五指向後自然併攏,重心偏前,胯要正,兩眼平視(圖4.2.3)。
(圖4.2.3)
3.平掖順推掌
(l)上體前撲.右腳尖裡扣。
(2)左腳向圈的切線方向後撤。
(3)肩向前扣,掌心翻上.從腰後螺旋擰轉同時掖掌(圖4.2。4)。
(4)重心左移.左腳擺正。
(圖4.2.4)
(5}.右腳調順.左掌向左腿方向推進。五指自然豎起,掌心要空,虎口撐圓,右手隨之翻轉.前臂裡旋,掌心向上.左膝前弓,右腿挺直,眼要正視左手方向(圖4。2.5) 。
要點:順步蓋掌。腳手齊動.右肩前送.左肩扣、沉。跨要正,左膝內合,平掖順推掌,一定要將左臂擰鑽而出。
(圖4.2.5)
4.回身撞
重心右移,右手向右腿方向橫撞,拇指向下成橫掌(撞掌)。右臂稍有彎曲,左臂裡旋,左手掌心翻上,兩眼注視右手方向(圖4,2,6)。
(圖4.2.6)
5.走馬活攜
右手向後畫圈,攏至腰部,眼神隨右手而轉向(圖4.2.7)
(圖4.2.7)
6。葉下藏花
(1)重心向左腿方向移動,左腳尖外擺.
(2)右腳進步、扣步.扣於左腳之前。同時右手貼胸.指尖領先.插手於左腋下。手指上翹,掌心向上 ,指尖於腋外。頂項.垂肩同時向左扭腰.扭動角度越大越好.兩眼平視右手方向【圖4.2.8)。
(圖4.2.8)
7.橫開掌
兩腳保持原位,向右轉體.右臂逐漸長伸,左臂外旋,同時逐漸收回.兩臂相錯,左手在右肘上部撤回,兩掌心向上.右腳擺順(圖4.2.9)。
(圖4.2.9)
8.翻手搨掌
右手向外挑動畫弧,兩臂內旋。兩手同時榻掌,歸於行樁「推轉掌」姿勢:順圈而行(圖4.2.10)。
要點:回身撞,.力發於肩;走馬活攜.指尖領先,向後盤旋.好像將個圓柱體提夾於腋下的動作,同時旋腰,眼隨手動,順圈而行,步數不限。
(圖4.2.10)
順勢掌腳位圖 (圖4.2.11)
(圖4.211)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順勢掌視頻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