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八大母掌(單換掌、順勢掌)

2021-03-05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網


八卦母掌

八卦母掌是八卦掌中的主掌,又稱八大母掌。即單換掌、順勢掌、雙換掌、背身掌、磨身掌、轉身掌、回身掌與翻身掌八掌。初練時一定要注意姿勢的正確、精神的集中。注意步法要清晰,身腰胯膝各部分要舒展而又隨和,發力要完整。運動時,一定要以神領先,以腰帶動全身各部分運動,八卦掌不但在走步的路線上是圓形,更重要的是:在全部套路運動中都貫穿著畫圈,最根本的就是腰部畫圈來帶動各部的畫圈,這就是圈中有圈,層層不窮。在外形上看,無稜無角,不滯不散,不遲不斷,滔滔不絕。從內功上看是氣沉丹田。在運動中保持六合,即意、氣、力之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動作名稱

(一)單換掌

1.預備式 2.起式 3。推轉掌 4.半扣步 5.掩肘 6。行步撩衣 7。葉下藏花 8,橫開掌 9。翻手榻掌

(二)順勢掌

1.半擺步 2.順步蓋掌 3.平掖順推掌 4.回身撞 5.走馬活攜 6。葉下藏花 7.橫開掌 8.翻手搨掌

(三)雙換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託天打地 6,白蛇伏草 7.挑掌 8.回身撞 9.走馬活攜 10。葉下藏花 11.橫開掌 12.翻手搨掌


(四)背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託天打地 6.白蛇出洞 7。穿掌點腿 8.半擺步

9.扣步旋掌 10。白蛇吐信11.反手下壓 12.扣步下插掌 13。白蛇吐信 14.掩肘 15.白蛇出洞 16.穿掌點腿 17.擺步 18。扣步旋掌 19。白蛇吐信 20.反手下壓 21.扣步下插掌 22.白蛇吐信 23.掩肘 24.白蛇出洞 25。回身撞 26。走馬活攜 27.葉下藏花 28。橫開掌 29.翻手搨掌

(五)磨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過擺步 6。過扣步 7.過擺步 8。過扣步 9,撤步蓋掌 10.燕形挑掌 11.回身撞 12。走馬活攜 13.葉下藏花 14.橫開掌 15。翻手搨掌

(六)轉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 5。託天打地 6.擺步掛掌 7.枯樹盤根 8。擺步掛掌 9.大蟒翻身 10.擺步穿掌 11.轉身拗步蓋掌 12.撤步順掌 13.挑掌 14。回身撞 15.走馬活攜 16.葉下藏花 17.橫開掌 18。翻手搨掌

(七}回身掌

1壓掌 2.劈掌 3.回身挑掌 4.進步穿掌 5.回身刁手 6。平推掌 7.回身挑掌 8。進步穿掌 9.橫開掌 10。翻手搨掌

(八)翻身掌

1.半扣步 2.掩肘 3.行步撩衣 4。鷂子鑽天5。撤步順掌 6.燕形挑掌 7.穿掌點腿 8。回身插掌 9.扣步下插掌 10.翻身橫掛 11。橫砍掌 12.回身掖掌13.燕形挑掌 14。穿掌點腿 15.回身下插掌16。扣步下插掌 17.翻身橫掛 18.橫砍掌19.回身掖掌20.燕形挑掌 21。回身撞 22.走馬活攜 23。葉下藏花 24.橫開掌 25.翻手搨掌


二、動作說明

(一)單換掌

1。預備式

兩腳並齊,內側相靠,兩腿挺直,兩膝相抱。兩肩自然下垂。兩手自然彎曲。頭要正,兩眼平視。舌頂上顎,氣沉丹田(圖4。1。1)


(圖4.1.1)

2,起式

(1)兩腿緩慢彎曲,隨之兩手從腰間向前方握拳而出.拳要松握.拳心向裡。高與口齊(圖4.1.2)



(圖4.1.2)

(2)左腳向前進半步,隨之向左旋腰,兩手變掌.兩手相錯,左手伸出.高與眉齊。右手回撤,兩手掌心向上。兩眼平視.並且隨之兩手向裡翻動。同時右腳進步(圖4.1.3)



(圖4.1.3)


3。推轉掌

兩臂同時向裡旋轉,翻手搨掌。進步環行,歸於走圈行樁(圖4.1.4、圖4.1.5)


(圖4.1.4)



(圖4.1.5)

要點:預備姿勢要正,全身要自然放鬆,起勢要穩,弓膝下蹲和起手抱拳同時運動。速度要均勻,旋腰,伸手,進步要協調一致。行進步數不限。走圈姿勢和要求。見「行樁」推轉掌的要求。


4。半扣步

右腳進步做半扣步,右腳(環形圈的外側腳)橫於左腳前.左腳尖對準右腳的中心方向,兩腳成90度(丁字形).上休姿勢不變(圖4.1.6)

5。掩肘

左臂向右肩方向前面掩肘,以肘領先,帶動前臂.手高不過眉,臂要緊貼前胸.掌心斜向右肩斜上方向。目視左手方向(圖4.1.7)



(圖4.1.6 圖4.1.7)


6。行步撩衣

轉身向左,左腳遠伸。身體下蹲僕步,重心偏於右腿.左腿挺直,左腳稍向裡扣,左臂隨轉身而下垂.畫弧撩掌,好像行步前撩開長衣一祥的動作,臂與地面平行.小指翻上。拇指內攏.肩往裡扣下垂.掌心向後,兩眼平視左手方向.右手貼胸,回收至右下肋,掌心向上虎口半圓,身型要正,稍有前傾。收臀,抽腰、頂項。垂肩.腳趾抓地。左手足對齊(圖4.1 .8)。


要點:扣步時兩腿貼近,不要起腳過高,腳尖領後跟,切勿橫腳或斜腳前進,掩肘時一定要兩肘緊抱兩肋,手要貼身,腰要扭動,帶動左肘.以肘帶手.撩衣時四指併攏.拇指內含。臂要擰,頭要頂.面要正.氣要下沉,精神貫注於前手,兩腳掌落實地面。



(圖4.1.8)


7。葉下藏花

重心向左腿方向移動。(1)左腳尖向外擺動. (2)右腳進步扣步,扣於左腳尖之前。同時右手貼胸.纏旋至左腋下,指尖於腋外,掌心向上並上翹.、左臂撐圓.掌心向外,頂項垂肩。同時向左扭腰.扭轉角度越大越好。兩眼平視右手方向(圖4.1.9)



(圖4.1.9)

8.橫開掌

向右轉體.右臂逐漸長伸,左臂逐漸回收,兩臂相錯.左手在右肘上部逐漸撤回.兩掌心向上,右腳擺順(圖4.1.10)



(圖4.1.10)

9.翻手搨掌

右手向外挑動畫弧,兩臂內旋,兩手同時搨掌,當右手指向圓心時,歸於走圈推轉掌姿勢。順圈而走(圖4.1.11)



(圖4.1.11)

要點:

(1)葉下藏花時.進步、扭腰,兩手腳齊動.右手纏身穿於左掖外側.兩腳抓地.不準在地面上擰轉.腰要盡力扭轉,角度越大越佳。身體成半蹲姿勢,切勿突起。

(2)橫開掌.兩臂相錯時,一定要自然夾緊,不要分離,也不要用拙力。

(3)翻手畫弧搨掌時.以腰畫圈帶動肩和手。行進步數不限.

(4)此單換掌只敘說了左式的練法.練習時左右兩式都要練到,右式和左式一樣,只是左右方向相反。(之後的七個母掌均如此,故不再重複說明) 單換掌腳位圖(圖4.1.12)



圖中腳位1、2——半扣步

圖中腳位2、3——行步撩衣

圖中腳位4、5——葉下藏花

圖中腳位4、6一一開橫掌、翻手搨掌

圖中腳位6、7——行樁——推轉掌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單換掌視頻演練


(二)順勢掌
1.半擺步

以行樁「推轉掌「姿勢開始(圖4.2.1)左腳向圈外方向外擺,腳尖向外,膝部稍有彎曲.重心偏於右腿,上體保持原行樁推轉掌姿勢不變(圖4.2.2)



(圖4.2.1)



(圖4.2.2)

2 順步蓋掌

(1)右腳進步,腳尖要內合稍扣(裡合步)。

(2)右手經耳旁,向前橫蓋,肘向外弓,臂要稍屈,掌心向外,拇指向下成橫掌,高與肩平。

{3)左手隨之回收,收至側腰,腕頂側腰,五指向後自然併攏,重心偏前,胯要正,兩眼平視(圖4.2.3)。


(圖4.2.3)


3.平掖順推掌

(l)上體前撲.右腳尖裡扣。

(2)左腳向圈的切線方向後撤。

(3)肩向前扣,掌心翻上.從腰後螺旋擰轉同時掖掌(圖4.2。4)。

(4)重心左移.左腳擺正。



(圖4.2.4)

(5}.右腳調順.左掌向左腿方向推進。五指自然豎起,掌心要空,虎口撐圓,右手隨之翻轉.前臂裡旋,掌心向上.左膝前弓,右腿挺直,眼要正視左手方向(圖4。2.5) 。

要點:順步蓋掌。腳手齊動.右肩前送.左肩扣、沉。跨要正,左膝內合,平掖順推掌,一定要將左臂擰鑽而出。




(圖4.2.5)

4.回身撞

重心右移,右手向右腿方向橫撞,拇指向下成橫掌(撞掌)。右臂稍有彎曲,左臂裡旋,左手掌心翻上,兩眼注視右手方向(圖4,2,6)。



(圖4.2.6)


5.走馬活攜
右手向後畫圈,攏至腰部,眼神隨右手而轉向(圖4.2.7)


(圖4.2.7)

6。葉下藏花

(1)重心向左腿方向移動,左腳尖外擺.

(2)右腳進步、扣步.扣於左腳之前。同時右手貼胸.指尖領先.插手於左腋下。手指上翹,掌心向上 ,指尖於腋外。頂項.垂肩同時向左扭腰.扭動角度越大越好.兩眼平視右手方向【圖4.2.8)。



(圖4.2.8)

7.橫開掌

兩腳保持原位,向右轉體.右臂逐漸長伸,左臂外旋,同時逐漸收回.兩臂相錯,左手在右肘上部撤回,兩掌心向上.右腳擺順(圖4.2.9)。


(圖4.2.9)

8.翻手搨掌

右手向外挑動畫弧,兩臂內旋。兩手同時榻掌,歸於行樁「推轉掌」姿勢:順圈而行(圖4.2.10)。

要點:回身撞,.力發於肩;走馬活攜.指尖領先,向後盤旋.好像將個圓柱體提夾於腋下的動作,同時旋腰,眼隨手動,順圈而行,步數不限。




(圖4.2.10)

順勢掌腳位圖 (圖4.2.11)



(圖4.211)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順勢掌視頻演練

相關焦點

  •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八卦母掌(回身掌、翻身掌)
  • 談八卦八大掌
    八卦掌是清代董海川先生所傳。因其弟子都是帶技投師,所以形成了特點和風格各異的多個流派。雖各派的八大掌基本上都是:單換,雙換,順勢,背身,回身,轉身,磨身,翻身八掌,論述都是根據易經的陰陽變化編排的。名稱一樣,但技法各異,精髓不一。下圖是徐連生師父的照片
  • 孫慧祥八卦掌教學 —— 八卦二十四式六十四掌(上部)
  • 宮門八卦掌
    因為現行所見這門以掌為主、以行步轉圈為基本方式的拳術,在演練時要做圈形走轉變位,在變步中穿插換掌,故還有其他八卦轉掌、龍形八卦掌、連環八卦掌、遊身八卦掌等別名。宮門八卦掌在技法上,不僅運用掌法於走轉繞圈之中,它還兼及指法、捶法、腿法和頭、肩、肘、腕、胯、膝、跟等法的合用。在套路內容上是依其陰陽八卦圖的八八六十四卦數理所設,有基本定式八掌,即單換掌(單)、雙換掌(雙)、蛇形掌(逆)、順勢掌(順)、抱掌(上)、合掌(下)、扣掌(前)、回身掌(後)。八大形象套路掌,即龍形掌、鳳形掌、虎形掌、燕形掌、蛇形掌、鷹形掌、馬形掌、猴形掌。
  • 八卦掌走圈轉掌
    八卦掌以走為妙。那麼,它首先離不開走,而轉掌功就是練它特有的步法—圓形步:左掰右扣、旋轉應敵。走圈時所常練的幾種掌式,也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掌式之一。長期練轉掌式,就能練出全身的整勁兒,練出雙手在行走中的發力,走中有打。單純練套路雖然也能練功夫,但絕不能代替走圈之功。因為,走圈功才是八卦掌所具有的特點。即使僅從增加功力的角度說,走圈功以若干單一的式子進行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得更快。
  • 八卦掌的練法
    八卦掌之練法,處處需連貫,無勢不合靜動之理。一陰一陽,一動一靜,左右練法以及換式均系一樣。腳要平落,裡腳直邁,外腳內扣。初習者邁步距離要小要勻,以免身體有忽起忽落之弊。扣擺步要分清,不得擰步。身腰跨膝,各步需舒展而隨和。首練要慢,久之丹田氣足,自然而快。內功首重在氣,氣已調順,則身體百脈舒泰,手足輕靈。調氣之法,一言以蔽之,曰輕出緩入,呼吸以鼻,切記用口。
  • 八卦掌基本功--定式八掌
    定式八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初學八卦掌者,皆須先學轉掌走圈,八卦掌雖依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劃為四正四斜共八個方位,但拳路出入姿勢
  • 八卦掌名家韓德講述 天壇大坑的八卦掌故事【南城八卦掌】
    一直注重武德修養和研習八卦掌,繼承和發揚前輩所傳八卦掌之武德以及拳理拳術。1986年被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推薦參加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紀錄片《八卦掌》的拍攝,完美地演練了「八卦連環劍」套路。2010年為劉興漢主編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的《八卦掌秘傳訣譜》編寫組主要成員。
  • 香港的八卦掌
    ,是在國共戰爭後才發展起來的,香港地方不大但是八卦掌的流派也不少,其中有程氏八卦掌,尹式八卦掌,形意八卦掌,孫式八卦掌, 姜式八卦掌,史式八卦掌,梁式八卦掌,馬貴派八卦掌,傅式八卦掌,程派高氏八卦掌,耿德海八卦掌等等,但由於八卦掌傳習者較少在網際網路沒發展起來前 , 故很少聽聞及看到。
  • 八卦與八卦掌
    八卦理論認為人與宇宙是「終而復始」「循環無端」「分陰分陽」「交錯往來」「物極必反」「循環變化」。      三、八卦與八卦掌      八卦掌由拳、掌法和步法變換轉形所構成,恰似「八卦」學說中的「陰爻陽爻,乾上坤下,上天下地」的天地相互交感引起變化推演為「八卦」中六十四卦的道理一樣。
  • 八卦掌的走圈
    八卦掌的練功方法眾所周知——圍圓走轉。對此,一些人又有所誤解。因圍圓走轉將八卦掌的基本功和最高層功夫的練功方法,非常絕妙而又天衣無縫的統一成一種極簡單、內涵又極豐富的形式——圍圓走轉。  長期圍圓走轉苦練幾個單式掌,可練出走中的發力,走中打。特別是從增加功力而言,練套路雖可增加功力,但絕不能代替圍圓走轉之功。按照上靜下動中圓活的要領,圍圓走轉幾個單式掌的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身更快。
  • 八卦直趟六十四掌
    八卦直趟六十四掌保留著八卦掌的古樸風貌,是八卦掌的散手。
  • 董海川八卦掌技擊歌訣釋義
    因為它的變化是順對手之勁、隨對手之勢而使對手翻跌。如甲、乙雙方各出右腳站格鬥式,乙進右步跟左步,出右拳擊甲面部,甲出右掌順乙衝拳之勁掛其右腕往右稍帶,同時疾進左步落其右足後,左手臂順勢前穿至其胸前,同時左手臂往身後劃圓,乙即可翻跌出去。格鬥中取勝之法仍可變,掛其右腕同時還可出左直掌穿戳其肋或肋下章門穴,如乙右轉身揮右臂防守,甲可順其勢出右掌朝其面部穿戳或推其前胸。
  • 八卦掌傳奇故事
    此後,人們都管他叫董祖師,他開武術界先河,取依圓走轉變換掌勢之法,創八卦掌之雛形「轉掌」,始授門徒。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後,董公「因年老氣骸,始得寓外舍」,常遊居弟子家中,專事授徒,「請藝者自通顯以至士賈與達官等幾及千人」。僅見於墓誌碑中所記門徒,就達56人,董祖師聲名遠播。不數年,董祖師所傳掌勢經後人「復安易理,定八卦合五行加添招術,代代相傳」,遍布各地,形成武術一大門派。
  • 八卦掌基本功-蹚泥步與八卦樁功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現在許多演練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這個傳統了。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託、蓋、劈、撞、搬、截、拿等。
  • 八卦掌技擊特點
    八卦掌技擊特點  八卦掌技擊特點一、剛柔相濟  剛柔相濟是拳術的精髓。八卦掌是剛柔相濟的拳術。有歌訣:剛在先兮柔後藏,柔在先兮剛後張。他人之柔腰與手,我則吸腰步穩揚。  八卦掌技擊特點三、欺上瞞下  八卦掌的技擊招法變幻莫測,可謂一部活的兵法,那「聲東擊西、指上打下、以逸待勞、順手牽羊、欲擒故縱、反客為主、調虎離山、混水摸魚、假痴不癲」等等奇謀方略,活脫脫地展現在八卦掌的招法之中,使對方防不勝防不知所措。有歌訣:此掌與人大不同,未擊西兮先聲東;指上打下孰得知,捲簾倒流更神通。
  • 八卦連環掌基本功,強身健體好方法,還不看這裡嗎?
    八卦連環掌不僅可以提升大家的耐力和靈活性,還是強身健體的好方法,接下來我就來教大家八卦連環掌的基本功,大家可要認真學起來。八卦連環掌能有效地提高演練者的速度、柔韌靈活性及靈敏度,對下肢力量的培養尤為突出,對大腦前庭分析器有明顯效用;還能錘鍊意志。
  • 許立坊八卦掌|保定八卦掌名家化振凱先生(視頻)
    按:本文由保定武協八卦掌研究會整理提供,於2017年5月投稿中國八卦掌研究會策劃的《中國八卦掌》一書,後來該書一直未能出版,現將此文在公眾號發表以示門人同好,有不當之處敬請明家指正。他又以八卦掌之理和王宗嶽前輩的太極拳理論為基礎,以張三丰前輩的十二球為拳架基礎,結合八卦掌的招式,整理出八卦太極拳。
  • 八卦掌的「寸勁」與「暗勁」
    八卦掌的塌掌,掖掌,撞肘等招法都是練的寸勁。要發好寸勁,的按要領去做,松肩墜肘,虛領頂勁,節節貫通,周身協調,前手打人,後手使勁。動作雖小,意要深長。 除了習練八卦掌套路時注意培養寸勁外,平時可找一大小適中的小樹,先用手指按在樹上,然後用掌根突然擊之,做到周身一致,兩眼怒視,前腿頂膝,後腿蹬地,掌與樹相接觸的瞬間全身一緊,形成固定一塊,意欲把樹擊倒。然後重心返回,恢復平時的松靈狀態,掌根離樹,只用手指肚按在樹上,開始先用順步式,即右腿在前用右掌擊,左掌在左胯側後撐。然後再用拗步式練習。
  • 八卦定式掌內功探微
    因此,不僅剛剛入門的習練者,把定式掌作為築基功法下力氣修煉,就是練了多年的老拳師也把它作為必修課,每天練功不輟,譬如,享年98歲的鐵恩芳老前輩到晚年還在堅持下沉掌的修煉。本人習練八卦掌有年,對八卦掌定式掌內功修煉也有了一些體會,雖說不上登堂入室,但也初步領略八卦掌神奇與奧妙。現不揣冒昧和盤託出,望大家批評指正。一、下沉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