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為何被稱為清朝最強犯官?專家表示,92條大罪,當之無愧

2020-12-20 歷史龍元閣

喜歡清朝歷史的朋友一定聽過年羹堯這個名字,畢竟這位漢人可是清朝歷史上(康熙之後)非常罕見的一品大員,更是貨真價實的掌握著上萬兵馬的大將軍。

看過《李衛當官》 和《甄嬛傳》這兩部清朝劇的朋友,應該對年羹堯有過了解,但今天筆者想說的是,按照這兩部電視劇裡的說法,年羹堯是布衣出身且並得到康熙的賞識(直接從雍正開始)。但事實上,年羹堯可是正兒八經的官宦子弟,他的父親年遐齡可是當年的湖廣巡撫,兵部主事,而且年羹堯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是封疆大吏了,所以說年羹堯並非布衣出身,這點還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正題。年羹堯在歷史上曾被稱為清朝最強犯官,甚至比和珅還要強,因為和珅被判死罪也僅僅只有大罪10條,而年羹堯卻足足有大罪92條!難怪有的專家表示,92條大罪,當之無愧!

可能會有人問,年羹堯憑什麼以一個漢人的身份犯下這麼多大罪,難道他是皇帝私生子不成?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也簡單,只要大概的了解一下年羹堯的生平(後面會提到他的92條大罪)就可以了。

一、年羹堯的成就

年羹堯是文人出身,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進士並授予庶吉士,而後則一路高升至內閣學士。從這也能看出來年羹堯超凡的能力和出色的背景,畢竟沒有背景他再出色也升不了這麼快,因為此時的他只有20幾歲。

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元1709年,年羹堯出任四川巡撫,並在任上帶頭解決民生問題,從而得到了康熙的多次誇獎,請注意,這一年的年羹堯未滿30歲!康熙四十九年四川出現叛亂,年羹堯還未出手就被川陝總督平定,康熙五十六年四川再次出現叛亂,這次由年羹堯親自出手平定。

康熙五十六年,準噶爾大汗入侵西藏,年羹堯奉命協助大軍徵剿。在此期間年羹堯多次擊退準噶爾部隊並保障了大軍的糧草安危,因此一年後被封為四川總督。康熙六十年,年羹堯進京拜謝康熙賞賜並被加封為撫遠大將軍。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發生叛亂,而總督西部軍務的年羹堯則以撫遠大將軍的名號前往平定解決。一年後叛亂被平定,年羹堯也成為雍正朝最為火熱的漢族大臣之一,不僅他被封為一等公,就連父親都被封為一等公,他的兒子更是被封為子爵。

回京後年羹堯不僅被封為一等公,還被賞賜雙眼孔雀花翎,黃帶及金幣。同年,年羹堯又平定卓子山叛亂,這次他的二兒子又被加封為子爵,地位也更上一層樓,哪怕是滿族親王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二、年羹堯的失敗

從上文中我們能看到,年羹堯在為人臣子這一塊確實是做到了頂點,但老話說得好,封無可封即為殺身。什麼意思呢,就是說當一個臣子已經封無可封的時候(尤其是此時的年羹堯還正是壯年),那麼他的殺身之禍也就不遠了。

位極人臣的年羹堯很快便開始墮落,而且表現得十分明顯。比如說他將同等品級的官員視為下屬,將雍正帝派去的大內侍衛當成下人,甚至讓蒙古親王對自己行跪拜大禮。更為嚴重的是,年羹堯兩次三番的無視雍正的權威。

舉個例子,雍正親自下發的聖旨,按理說無論是誰都要跪拜迎接,但起碼有兩次,聖旨到達軍中後年羹堯都是坐著聽旨,甚至數次將雍正派去的監管人員以各種理由處罰或處死。

筆者為大家整理了年羹堯的三個作死點

其一,自恃功高,囂張跋扈(前文提到,看不起親王還侮辱大內侍衛);

其二,結黨營私,架空皇帝(雍正初年曾賜給年羹堯自己決定屬下官員的權力,但後期年羹堯非但沒有安分,反而肆意售賣自己治下的官職);

其三,貪汙受賄,金額巨大(雍正的反腐力度相信沒人會懷疑,尤其是在養廉銀還沒出現的初期,而年羹堯在這會兒也是毫不收斂,根據統計,這段時間裡他貪汙的銀兩高達200萬兩以上,而且還不算固定資產)。

文章最後,是年羹堯所犯的92條大罪(其中有一條世上絕無僅有的罪名)。

大逆罪5條:對皇室,對皇帝不尊敬。

欺罔罪9條:欺騙皇帝,欺騙國家。

僭越罪16條:使用與自己身份不符合的物品,做與自己身份不符合的事情。

狂悖罪13條:囂張跋扈,不把任何看在眼裡。

專擅罪6條:擅權專權,手伸得太長了。

忌刻罪6條:原諒筆者這個是真不清楚。

貪婪罪18條:貪汙受賄。

侵蝕罪15條:向他人行賄。

殘忍罪(史上獨一份,只有年羹堯又)4條:對人,對牲畜太過殘忍(吃豬肉那件事兒,相信有朋友知道)。

參考資料:《清史稿》 《永憲錄》 《清世宗實錄》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雍正為何將「鐵哥們」年羹堯賜死,是功高震主還是卸磨殺驢?
    年羹堯(1679-1726)為清朝康熙、雍正年間人,本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九十二條大罪,並賜自盡。
  • 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是如何處置他妻兒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這是中國一句非常古老的諺語,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歷史上的將軍絕大多數都走了這條路。或是被權臣害死,或是被皇帝殺死,又或者乾脆自己生病死掉了,將軍的人生總是難以達到那種太平享樂的境界。清朝名將年羹堯也是如此。
  • 大老虎年羹堯之死
    而對於雍正派來的御前侍衛,年羹堯卻把他們留在身邊當做「前後導引,執鞭墜鐙」的奴僕使用;按照清朝的制度,凡是皇帝有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必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大禮,跪請聖安,但雍正的恩詔兩次到達青海西寧的時候,年羹堯竟「不行宣讀曉諭」。
  • 年羹堯寫錯一個成語 為何惹得雍正大怒 結果被賜死?
    清朝的雍正皇帝,更是將這一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雍正尚為皇子之時,康熙就曾對他做過評價,說他「喜怒不定」。雍正當時非常在意康熙對他的這個看法,花了很長時間來改正自己的行為,最終讓康熙收回了這一評價。這也是後來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康熙放心將皇位傳給他的原因之一。然而,雍正並非真的改變了喜怒無常的性格,而是很好地學會了在康熙面前隱藏自己。
  • 嶽鍾琪的兵權不比年羹堯小,為何雍正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而年羹堯就犯了忌諱,一般的滿清貴族見了年羹堯竟需要行跪拜禮,類似這種僭越行為無疑觸及了雍正皇帝的底線。背景和機遇有句話說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漢軍鑲黃旗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年羹堯進士及第。年羹堯的父親遐齡在康熙年間,出任過兵部主事、刑部郎中,最後官至湖廣巡撫,成為了封疆大吏。年羹堯進士出身,再加上父親的人望,在短短九年時間,就坐上了四川巡撫的高位。
  • 嶽鍾琪的兵權不比年羹堯小,為何雍正只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而年羹堯就犯了忌諱,一般的滿清貴族見了年羹堯竟需要行跪拜禮,類似這種僭越行為無疑觸及了雍正皇帝的底線。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漢軍鑲黃旗人,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年羹堯進士及第。 年羹堯的父親遐齡在康熙年間,出任過兵部主事、刑部郎中,最後官至湖廣巡撫,成為了封疆大吏。年羹堯進士出身,再加上父親的人望,在短短九年時間,就坐上了四川巡撫的高位。
  • 年羹堯如何從頂峰跌落,雍正又為何要處死年羹堯,看完這些就懂了
    在山西巡撫諾敏向雍正提出火耗歸公的意見之後,雍正就向年羹堯詢問:朕對於此事不是特別了解,不好判斷正確還是錯誤,想聽一下你的建議。律例館修訂律例之後,雍正在閱讀之後也會發給年羹堯要他提出一些修改建議。當然在任用官員的方面,雍正也給年羹堯特別大的權力。
  • 雍正為什麼要殺死年羹堯?
    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哲理,等待您的關注,歡迎加入QQ群:423261292,共同交流!  康熙寵臣、雍正親信、摯友兼郎舅、清代名將年羹堯為什麼會被雍正所殺,因為眾說紜紛,一直被史學家列為「雍正八案」之首。從不同角度探析雍正為何翻臉除掉「兩朝重臣」年羹堯,對於我們今天借鑑歷史不無意義。
  • 年羹堯不懂政治,功高蓋主卻因不知低調,最後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本文詳細地介紹了清朝一品武官的兩大職責:一是掌鑾儀衛士,二是掌鑾儀衛士。除此兩職外,其餘官職均為從一品,包括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營長、內侍、將軍、都統、提督等職。但有不少網友並不認同,提出雍正時期的撫遠大將年羹堯是一名武官,但他絕對是一名一品大員。記者查閱了相關資料,認可年羹堯一品官銜。不過,年羹堯這一品官職還屬於文官。小編想對大家說。
  • 年羹堯被除是因為狂妄,隆科多是為啥?雍正為何偏偏重用張廷玉
    喜歡看清朝古裝劇的朋友,相信對年羹堯、隆科多、張廷玉這三個人名都不陌生。這三個人都是康熙雍正年間的滿清重臣,尤其是年羹堯跟隆科多,在康熙之後的皇位繼承人之戰中,為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 年羹堯和嶽鍾琪都手握重兵 雍正為什麼只殺年羹堯不殺嶽鍾琪
    嶽鍾琪和年羹堯,都是雍正時期的重臣,也都是能徵慣戰的大將軍。兩人在維護清朝西部疆土的穩定上功勳卓著,曾經是雍正頗為信任和器重的將領。一定程度上而言,嶽鍾琪是年羹堯的繼任者,都是坐鎮一方的封疆大吏。只是,嶽鍾琪和年羹堯的結局卻大不相同。
  • 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怎樣處置他的妻妾兒女?雍正的做法真狠
    年羹堯被處死後,雍正怎樣處置他的妻妾兒女?雍正的做法真狠 導語:雍正上臺後,他立刻開始整頓軍務。為了拉攏人心,他把目光放在了川陝總督年羹堯身上。年羹堯很快成為了雍正眼前的紅人,他的地位與日俱增。不久後,西北戰事頻起,年羹堯主動前去鎮壓叛軍。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何敢血洗江夏鎮?這個正六品的千總給了他理由
    年羹堯原本是想用「官兵扮盜行劫」的戲碼,完成對江夏鎮的血洗,為何等到阮必大帶兵包圍年羹堯的時候,他就立馬撕掉了面罩,露出自己的臉來了呢?而且,一直被年羹堯隱藏的刑部公文,也被年羹堯拿了出來,是為了震懾阮必大,還是另有目的?因為年羹堯看到阮必大,也就找到了光明正大剿滅江夏鎮的理由,不需要再掩飾、不需要再隱瞞了。
  • 同樣位高權重,雍正為何嚴辦年羹堯,放過嶽鍾琪
    在清朝歷史上,出現了不少為清帝國開疆拓土的名將,其中有兩個人知名度最高,他們就是年羹堯和嶽鍾琪年羹堯和嶽鍾琪能走上人生巔峰,成為統領一方的大將,關鍵在於雍正的提拔重用。然而雍正也成為他們人生中的噩夢,年羹堯被殺,嶽鍾琪被下獄。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雍正殺了關係更近的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綜合來看,有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嶽鍾琪身份特殊,二是嶽鍾琪懂得為官之道,三是嶽鍾琪能力有限。清朝入關之後,很多漢人紛紛抵抗,拒絕剃髮梳辮子。
  • 年羹堯作為兩朝老臣,為何雍正一定要將他置於死地呢?
    這兩個關係的轉變對於雍正和年羹堯都很重要,在儲位爭奪激烈之時,雍正曾寫信敲打過年羹堯,說他是一個輕薄浮浪的官二代,混到總督的高位,純屬僥倖,並羅列了他幾大罪狀,揚言要將他這個不懂君臣大義的人上奏
  • 清朝年羹堯的撫遠大將軍與洪承疇的七省經略相比,哪個權力更大?
    撫遠大將軍與經略,年羹堯與洪承疇,兩個方面都有本質的區別。撫遠大將軍,是清朝設立的武將職位,著名人物有福全、允禵、年羹堯。皇十四子胤禵任撫遠大將軍時,康熙專門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厄魯特首領,將青海蒙古的一切軍事、行政大權,全部將給大將軍,同時說:「爾等或軍務,或巨細事項,均應謹遵大將軍王指示,如能誠意奮勉,既與我當面訓示無異。」年羹堯任撫遠大將時,雍正發出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的隆科多,為何最後又倒向八爺,選擇背叛雍正呢?
    並且此時隆科多和年羹堯犯同樣的忌諱,都對朝中官員職務任命予以幹涉,稱之「佟選」。雖然說他職權位高,但作為一個臣子居然直接選官,沒有通過皇權,這不僅有擅權之名也有結黨之罪,這是雍正最忌諱的事情。
  • 「朝乾夕惕」和「夕陽朝乾」各是什麼意思,為何年羹堯因此喪命?
    遠在西北的年羹堯也隨著大流上了一份奏摺,本來這也屬於正常操作。但是年羹堯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將「朝乾夕惕」錯寫為「夕陽朝乾」。本來年羹堯寫錯了,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雍正帝是勃然大怒,於是乎年羹堯先是被免職,調任為杭州將軍。
  • 年羹堯臨死前,為什麼把貼身手串還給雍正?
    在《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被賜死前,拜託李衛為他做了最後一件事:將一個手串還給雍正帝。這個手串有什麼特別寓意?年羹堯為何這樣做?小小手串,卻大有深意。其實,這個手串(戴手腕的念珠)是雍正帝還是皇子時,當時還沒什麼權勢的年羹堯外放任官,他走馬上任前,向主子四爺胤禛府上辭行,四爺親手送給年羹堯的。當時臨別送手串的場景,四爺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