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何將「鐵哥們」年羹堯賜死,是功高震主還是卸磨殺驢?

2021-01-18 千年史話

年羹堯(1679-1726)為清朝康熙、雍正年間人,本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時,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真可謂位極人臣。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他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九十二條大罪,並賜自盡。年羹堯的死出乎尋常,他為何被殺,至今眾說紛紜。

年羹堯影視形象

有人認為,年堯參與了雍正帝奪嫡的活動,雍正帝即位後,他反遭猜忌,以致被殺。據說,康熙帝原已指定皇十四子允禵繼位,雍正帝嬌詔奪位,川督年覺堯參與其中。他受雍正帝指使,擁兵威懾在四川的皇十四子允禵,使其無法興兵爭位。雍正帝剛登帝位,就對年堯大加恩賞,實是欲擒故縱,待時機成熟,即網織罪名,卸磨殺驢,處死年堯這個知篡位實情之人。有人不同意此說,主要理由是雍正帝繼位時,年羹堯遠在西北,並未參與改詔奪位,也未必知曉其中內情。

年羹堯影視形象

有的學者認為,年羹堯被殺是由於他恃功驕傲、專權跋扈、亂劾賢吏和苛待部下,引起朝野上下的公憤。更嚴重的是,他任人唯親,在軍中及川陝用人自專,稱為「年選」,形成龐大的年羹堯集團。而且,他在皇帝面前「無人臣禮」,藐視並進而威脅皇權,甚至有自立為帝之野心。年羹堯在西安總督府時,令文武官員逢五、逢十在轅門做班,轅門、鼓廳畫上四爪龍,吹鼓手著蟒袍,與宮廷相似。他還讓雍正帝派來的侍衛前引後隨,牽馬墜蹬。按清代制度,凡上諭到達地方,地方大員須迎詔,行三跪九叩全禮,跪請聖安,但雍正帝恩詔兩次到西寧,年羹堯竟「不行宣讀曉諭」。

雍正影視形象

他在與督撫、將軍往來的諮文中,擅用令諭,語氣模仿皇帝,更有基者,他曾向雍正帝進呈其出資刻印的(陸宣公奏議》,正帝欲為此親撰序言,但年羹堯以不敢「上煩聖心」為藉口,代雍正帝擬就序言,要雍正帝頒布天下,如此僭越無度,雍正帝能不寒心!《清代軼聞》說年羹堯被削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象,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可見他還曾有過叛清自立之心,只因天象不諧才作罷。乾隆時人蕭奭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與靜一道人、佔象人鄒魯密議稱帝之事,一旦被雍正帝察覺,其被殺就不足為怪了。

年羹堯被賜死

那麼雍正帝是以什麼為契機置年羹堯於死地的呢?有人說是「虎入年家」一事。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有一野虎入京城到年羹堯宅,官兵趕來將虎殺死,相傳年羹堯出生時有白虎之兆,所以他是白虎託生,現虎死年家,顯然是天令年死,雍正帝便下了處死年羹堯的諭旨。另有人認為,年羹堯一案起於文字獄禍。雍正三年二月,日月合璧,五星連珠,年羹堯表賀,本想用「朝乾夕惕」一詞讚美雍正帝勤於政務,但竟將此語誤寫,終成雍正帝加罪年羹堯的藉口之一。至於究竟怎麼誤寫,又有二說,其一是將「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若真是這樣誤寫,語意與本來無異,文法也無差錯;其二是寫成「夕陽朝乾」,這就說不通了。雍正帝藉此大加發揮:年羹堯非粗心者,將朝乾夕惕寫作夕陽朝乾,是「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歸之於朕耳……謬誤之處,斷非無心」(《清世宗實錄》卷三十)。於是等時機一到,即下手除掉年羹堯,他令朝廷及地方官員檢舉其罪狀,最後刑部等衙門定他有九十二條大罪,應該凌遲處死。雍正帝最終故作仁慈只寬令其自盡。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是在聽了張廷玉勸諫後,才下決定賜死年羹堯?
    儘管期間年羹堯耗費巨大,並且是飽受爭議,但最終還是順利平定了叛亂,幫助雍正徹底穩固了皇位,雍正更是將其看作為是自己的「恩人」。然而,功成名就之後的年羹堯也就開始了他的「作死之路」。這個時候的年羹堯飛揚跋扈,結黨營私、居功自傲,招致了朝中的諸多不滿。更為重要的是,年羹堯竟然對於雍正的政令也開始進行公開的抵制與對抗,並且還擅殺了雍正派駐過去的孫嘉誠。
  • 雍正為什麼要殺死年羹堯?
    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哲理,等待您的關注,歡迎加入QQ群:423261292,共同交流!  康熙寵臣、雍正親信、摯友兼郎舅、清代名將年羹堯為什麼會被雍正所殺,因為眾說紜紛,一直被史學家列為「雍正八案」之首。從不同角度探析雍正為何翻臉除掉「兩朝重臣」年羹堯,對於我們今天借鑑歷史不無意義。
  • 同樣位高權重,雍正為何嚴辦年羹堯,放過嶽鍾琪
    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漢人將軍在順治和康熙時期,最多只能當個副將和地方守將。大兵團作戰,都是滿人和八旗將軍擔任最高統帥。照此下去,年羹堯和嶽鍾琪是不可能成為統帥的,當個副將就已經是軍事生涯的頂峰了。但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雍正。雍正還未繼位的時候,年羹堯憑藉軍功已經贏得了老年康熙的認可,任命他為地方大員,參與西北軍務。
  • 年羹堯被賜死後,他的家人結局如何?雍正的處理很微妙
    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在獄中自裁,而一年前的他還是雍正口中的君臣知遇的典範,雍正曾經親切的對年羹堯說:「朕不為出色的皇帝,不能酬賞爾之待朕;爾不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應朕之知遇。在念做千古榜樣人物也」。雖然自古以來盛極而衰的事情很多,但是年羹堯倒掉的速度之快卻實屬罕見。顯赫一時的年羹堯雍正即位後,權力最大的兩個大臣就是年羹堯和隆科多,隆科多是雍正的親娘舅,此時的雍正將年羹堯當作心腹和自己人。
  • 雍正王朝:寧用年羹堯,也不用胤祥,雍正為何如此選擇「大將軍」
    初任「大將軍」,打算用富寧安將軍「殺雞儆猴」的年羹堯,將自己的想法匯報給雍正皇帝以後,雍正皇帝給予了這樣的回應:「你的想法,朕深以為然,朕將二十多萬兵馬交給了你,也就是將社稷的安危託付了你,你要有雷霆手段,不能有絲毫手軟,該怎麼做放手去做,朕會支持你
  • 年羹堯被賜死以後,官員抄家時看到7個字,雍正知曉後氣得口吐鮮血
    而雍正真的喜歡華妃嗎,筆者覺得答案是不。當時華妃的哥哥年羹堯是清朝的名將,手握重兵,雍正他不得不「寵」著華妃。其實,年羹堯生於康熙年間,在雍正時期被封撫遠大將軍。他本為進士出身,逐漸升為總督、將軍,還加封太保等職位。總之,年羹堯有此功績,也全憑他自己在戰場上的運籌帷幄,也正應了「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這句俗語。
  • 年羹堯寫錯一個成語 為何惹得雍正大怒 結果被賜死?
    清朝的雍正皇帝,更是將這一點展現得淋漓盡致。雍正尚為皇子之時,康熙就曾對他做過評價,說他「喜怒不定」。雍正當時非常在意康熙對他的這個看法,花了很長時間來改正自己的行為,最終讓康熙收回了這一評價。這也是後來雍正能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康熙放心將皇位傳給他的原因之一。然而,雍正並非真的改變了喜怒無常的性格,而是很好地學會了在康熙面前隱藏自己。
  • 被解除兵權的年羹堯毫無造反能力,雍正為何仍要將其處死
    1.8年1月15日,王莽建立新朝,西漢結束2.1726年1月15日,年羹堯被雍正賜死3.1896年1月15日,現代詩人徐志摩誕生4.1918年1月15有的朋友會說,年羹堯要造反,所以雍正皇帝要殺他。然而,年羹堯真的要「反」嗎?就算年羹堯有造反之心,已然解除了年羹堯兵權、職務和爵位,年羹堯已經毫無造反能力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非將其除之而後快?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尋找一下年羹堯之死因。
  • 年羹堯臨死前,為什麼把貼身手串還給雍正?
    在《雍正王朝》裡,年羹堯被賜死前,拜託李衛為他做了最後一件事:將一個手串還給雍正帝。這個手串有什麼特別寓意?年羹堯為何這樣做?小小手串,卻大有深意。其實,這個手串(戴手腕的念珠)是雍正帝還是皇子時,當時還沒什麼權勢的年羹堯外放任官,他走馬上任前,向主子四爺胤禛府上辭行,四爺親手送給年羹堯的。當時臨別送手串的場景,四爺問年羹堯:最近在佛經上有何感悟?
  • 《雍正王朝》胤禩兩聲「百官跪迎」年羹堯,為什麼雍正沒有吱聲?
    本來年羹堯就居功自傲跋扈得沒邊了,現在又令百官跪迎,這豈不是把年羹堯往錯誤的道路上越推越遠嗎?這君臣二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其實,別看廉親王貌似抬舉年羹堯,但心中的真實意圖卻是打算將其「捧殺」!廉親王此舉有兩層意思。其一,是要利用年羹堯的跋扈增加百官對年羹堯的怒氣。這個時候的年羹堯最風光,正值得勢受寵之時。
  • 西北王年羹堯被雍正除掉冤枉嗎?
    第一,他們是郎舅關係,因為年羹堯的妹妹嫁給胤禛做側福晉;第二,他們還是主從關係。因為胤禛晉封為雍親王后,兼任了鑲黃旗旗主,因為年羹堯妹妹嫁給了雍親王胤禛,所以年氏一家的旗籍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中的鑲黃旗,按旗人的規矩胤禛為主子,年羹堯為奴才,胤禛在年羹堯面前以「本門之主」自居。胤禛娶年羹堯妹妹為側福晉那年,正好是年羹堯爬上四川巡撫位置的時候。
  • 雍正王朝:年羹堯身敗名裂,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雍正王朝是前些年非常熱播的電視劇,即使是現如今,雍正王朝的經典程度也是無法代替的。電視劇中,演員們將雍正的勤政愛民表演的淋漓盡致。不得不說,雍正王朝中出現了很多精彩的表演,最為記憶猶新的就是年羹堯被賜死。從年羹堯被賜死之後,也代表了電視劇的高潮要過一段落了。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年羹堯被賜死後,雍正如何處置他漂亮的妻妾?方法比囚禁她們還狠
    略知清史的人,都知道雍正與年羹堯之間的恩怨情仇,這兩位君臣之間的恩怨卻是在歷史上上演的一場大戲。出生於1679年的年羹堯,早在康熙年間就已入仕,並深得康熙帝信任。一七二三年,雍正即位,仍因內有隆科多,外有年羹堯,才得以坐穩皇位。外兵部,雍正仰仗年羹堯。他也感謝雍正的知遇之恩,從來沒有讓大清的江山半途而廢過。或許是康熙、雍正兩帝的功勞,年羹堯在朝中地位顯赫,各路官員趨之若鶩。原來年羹堯本來是個好官,但受賄多了總有一次會張開口的。
  • 雍正王朝:孫嘉誠明知雍正派他到年羹堯處是送死,為何欣然前往?
    如果說每一部電視劇相當於一個小世界一般,那麼無疑雍正王朝這個小世界是相當完善的,很多地方都是耐人尋味的,有著諸多職場道理和人情世故,所以又被稱之為職場教科書。那麼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孫嘉誠到底是死於雍正的設局之下,還是死於其他原因呢?為什麼有些人覺得雍正派孫嘉誠前往西北年羹堯處分明是一個死局,為何孫嘉誠還會欣然前往呢?
  • 雍正殺年羹堯,別被騙了,並非囂張跋扈,真正原因讓人膽寒!
    雍正殺年羹堯,別被騙了,並非囂張跋扈,真正原因讓人膽寒!
  • 雍正殺年羹堯前,一隻老虎跑到年羹堯家中,雍正:這不是偶然
    千萬不要小看這兩個包裹,這包裹是兵部寄給撫遠大將軍年羹堯急件,從京城到西安,八百裡加急跑了六天,各驛站一刻不敢耽擱。年羹堯正在大帳中和幾個參將議事,聽聞有兵部急件,連忙出營帳迎接,打開一看,竟然是兩個青花瓷瓶。另附一封信件,是雍正親筆所寫。原來,嶺南的大臣給雍正進貢了一批荔枝,雍正念及年羹堯在西北辛苦,因此將荔枝裝在瓷瓶中,火速送往西安,給年羹堯嘗嘗鮮。
  •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前往西北指點年羹堯?兩個目的,很陰暗!
    最近好多熱心的粉絲都向筆者提問:鄔思道既然明知道皇四子胤禛登基後,肯定會有「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舉動,肯定會將其除掉,卻為何還要不遺餘力的將胤禛推向皇位,將那把砍向自己的刀親手磨鋒利呢?筆者認為,這並不是一件那麼難理解的事情。
  • 嶽鍾琪的兵權不比年羹堯小,為何雍正殺了年羹堯,放過了嶽鍾琪?
    而年羹堯就犯了忌諱,一般的滿清貴族見了年羹堯竟需要行跪拜禮,類似這種僭越行為無疑觸及了雍正皇帝的底線。背景和機遇有句話說的好,「朝中有人好做官」。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於北京暢春園,享年六十八歲,廟號聖祖,雍正當了大半輩子的「天下第一閒人」,卻和年羹堯的關係密切。等雍正即位之時,已經44歲了,為了拉攏年羹堯,雍正發出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
  • 雍正王朝:讓李衛保年羹堯,真是翠兒的「婦人之見」?恰恰相反
    拋開真實歷史,僅就《雍正王朝》的演繹橋段而言,就年羹堯在劇中的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甚至給出的「軍中將士只是軍令,不知皇上」的狂悖之言,雍正皇帝賜其自盡都是絕對的寬容表現。但在雍正皇帝做出賜死年羹堯的決定後,有一個頗令人費解的橋段,那就是李衛夫人——翠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