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

2020-12-23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開羅12月21日電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近日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本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時隔40多年後再次有人類太空飛行器重返月球並成功採樣。對中國和全球航天界來說,這都是一項「巨大的科學成就」。

12月17日,在埃及開羅,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鄔惠我攝)

歷經23天,嫦娥五號闖過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庫西表示,這項任務需要非常精確的控制,技術難度很高。

「中國已成為航天大國,這是全球航天領域專家的共識。40多年來,全球航天領域科學家一直希望能更深入地研究月壤,相信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能夠幫助他們解答困惑。」庫西說。

他指出,近年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發展迅速,相信中國未來還將繼續探索包括火星在內的其他星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連振攝)

庫西此前曾多次到訪中國,對中埃兩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合作表示讚賞。他介紹說,根據中埃兩國籤署的協議,中方為埃及建立首個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提供援助,該項目已於2017年開始實施。

據介紹,建設工作完成後,中方將派遣專家安裝相應設備並培訓埃及技術人員,目前中方已將重約250噸的所需設備運抵埃及。

此外,2019年1月中埃兩國在開羅還籤署了埃及二號衛星實施協議。埃及二號衛星合作項目包括一顆小型遙感衛星、一個地面測控站和一套地面應用系統。衛星設計使用壽命為5年,地面測控站設計使用壽命為15年。

庫西介紹說,目前埃及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和埃及二號衛星項目正同步進行。預計到2021年年底埃及將擁有首個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此後,埃及二號衛星將在該中心組裝,預計將於2022年9月從中國發射升空。(參與記者:李碧念、吳丹妮、馬哈茂德·富利)

相關焦點

  • 專訪: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巨大科學成就」——訪埃及...
    新華社開羅12月21日電 專訪:嫦娥五號攜月球樣本返回地球是「巨大科學成就」——訪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新華社記者李碧念 吳丹妮 馬哈茂德·富利埃及航天局執行主席穆罕默德·庫西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NASA的反應有意思|nasa|太空人|月球|嫦娥五號|歐洲航天局_網易新聞
    連結:國際上是如何評價「嫦娥五號」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之後,歐洲航天局官方發表推文對嫦娥五號表示祝賀,推文中寫道,「歡迎回家,嫦娥五號」。《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國也許是登月的後來者,但當滿載月球巖石和土壤的太空艙於周四凌晨返回地球時,它為未來幾十年的新一輪太空競賽奠定了基礎」。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表示,近50年以來,嫦娥五號首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中國加入了美國和前蘇聯的行列,完成了這一壯舉。NBC稱,「這次任務的成功是中國太空計劃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這四個器的功能從名字上大致就能理解:上升器主要攜帶樣品從月球表面起飛;著陸器要在月球表面著陸;返回器的功能是攜帶月球的樣品返回地球;軌道器主要承擔各個不同的軌道上飛行的功能。  與嫦娥家族的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重量8200公斤,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的探測器。
  • 嫦娥五號都做了些啥?月面48小時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
    自12月1日23時11分成功落月以來,嫦娥五號在約48小時內迅速完成了「挖土」「打包」「升旗」「起飛」等一系列工作,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安全回家,美國曾贈送1克月球樣本,到底該不該還?
    嫦娥五號11月24日凌晨順利發射升空,12月17日凌晨安全返回地球,整個探測採樣歷經23天,至此中國正式成為第三個擁有月球採樣能力的國家,而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也圓滿收官。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由於嫦娥五號返回大氣層時,與周圍空氣劇烈摩擦,導致返回器表面的高溫高壓電離氣體層如劍鞘一般,隔絕其與地面測控站間的通信,形成黑障區。遠望3號船的使命,便是在預定海域執行返回器初次再入黑障區附近的遙測、外測、光學測量等測控任務。「嫦娥五號返回器在通信黑障區的這一跳至關重要,如果跳不起來,返回器會摔得粉碎;如果跳過了,『嫦娥』可能會逃離大氣層,無法二次進入。」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資料圖)趙厚麟指出,從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第一次,意義非凡。「在過去的23天裡,嫦娥五號在太空展示了超群的技藝和中國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 嫦娥五號順利打包月球「土特產」,回家之路還有五關要闖
    嫦娥五號發射圖 (圖片來源於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項並正式啟動以來,已連續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五次任務。三大目標翻開探月歷史新篇章據國家航天局介紹,本次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去月球「挖土」!(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44年之後,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 中國航天再起航:「長五」送「嫦五」奔月 將攜月球樣本返回[組圖]
    此次發射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長五」今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此前,在今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火箭成功首飛;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嫦娥五號返回後,NASA轉發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回以後,歐洲航天局以官方身份發來了賀電,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反應有意思:在計劃成功數小時後,他們轉發了一段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視頻。在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數小時後,NASA轉發了一段登月計劃的視頻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隨後歐洲航天局(ESA)在北京時間凌晨3點就轉發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的消息,並發文表示 :歡迎回家!嫦娥五號!
  •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意義到底有...
    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 科研 意義有多大?這些信息,也將為人類研究月球,甚至研究地球本身的演化提供支撐。2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中國 航天 意義有多大?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圖說: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穩穩地,「仙女」降臨月宮。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 歐洲人幫了嫦娥五號一個忙?歐洲專家:我們也有這能力,但沒有錢
    (歐洲航天局探測跟蹤嫦娥飛船示意圖)據報導,由歐洲航天局運營的地面航天探測站網絡Estrack,在與中國合作的情況下,跟蹤探測了中國這一月球採集樣本返回式太空飛行器。「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將月球巖石帶回地球,而歐洲航天局除了為返回飛行提供一部分跟蹤探測服務之外,據稱還將參與未來的樣本分析科研工作。
  • NASA視角下的嫦娥五號:降落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附近
    如果成功,這將是40多年來第一次有國家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在月球軌道上觀察這項任務。上周五,NASA發布了「嫦娥五號」的第一批照片。這些詳細圖片由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拍攝,證實了著陸器確實降落在月球表面。照片顯示「嫦娥五號」著陸器降落在三個環形山中間。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尤其是本次在發動機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上的一裝置彈出了五星紅旗,令人感慨。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
  • 每月一聞|嫦娥奔月,繼往開來!|地球|月球|嫦娥五號|嫦娥四號
    中國長徵5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馱運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巨大的火焰推動下,一舉向月球奔去,此次嫦娥五號的發射,將跨越38萬公裡,前往月球執行火星勘探任務。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從地球出發,成功繞月後,11月1日,返回器以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地球大氣層,安全精確著陸,為嫦娥五號任務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