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雲傑先生著作題詩與書評彙編

2021-02-18 女史箴言

【七律·賀司馬雲傑先生「大道哲學通書」五卷出版】(五首並序)

欣聞司馬公雲傑先生「大道哲學通書」五卷出版【1】,不勝歡欣鼓舞之至!吾半生飄零、四海為家,讀書不精、一事無成。求學京華,得遇先生,實屬三生有幸!猶憶昔時,偶讀大作,深感先生學識精純、大才如海,不勝欽佩仰慕之餘,冒昧登門求見。蒙公不棄,一見如故,遂有意投身門下、執弟子之禮。

此後寓居京華數載,時常求教於先生,雖無師生之名,實蒙教誨之恩,更結忘年之誼。交遊日久,相知愈深,獲益愈多。先生祖籍中州,極富河洛英傑厚重質樸、俠義慷慨之古風。凡立身、處世、治學,俱持中居正、淡泊自守,堪稱忠厚長者、士人君子、學林前輩。其生平飽嘗憂患、歷盡坎坷,然立志投身學術,欲著不朽之言以傳世。數十載甘守清貧、閉門著述,年逾古稀,著作等身,仍壯心不已、筆耕不輟。當此人心躁動、雜語喧囂之世,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泥沙俱下,萬馬齊喑。先生懷報國之心、負濟世之志,欲以一己之力,秉天地正氣,承乾坤大德,稽吾土吾族數千年發端演進之盛衰綿延,成吾國吾民新世紀繼往開來之光明大道。雖九死而其心未悔,縱百折亦此志不渝。子曰:「仁者無憂,智者無惑,勇者無懼。」聽先生之言、觀先生之行、讀先生之書、體先生之心,誠哉斯言!

草成七律五篇,以表崇敬之情、恭賀之意。此為識。

2012年4月

注釋:

【1】 「大道哲學通書」五卷,包括《大道運行論》《綿延論》《盛衰論》《心性靈明論》《道德本體論》,華夏出版社2012年出版。


【之一·論大道運行】

亦師亦友結奇緣,感公正氣薄雲天。

靈明心性弘大道,盛衰物理論綿延。

往聖絕學繼千秋,生民太平享萬年。

莫道夕陽無限好,仁壽豈獨夏峰先?【1】

注釋:

【1】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鍾元,原籍明直隸保定府容城縣(今屬河北省),後遷居河南衛輝府輝縣。晚年講學於輝縣夏峰村,學者因稱「夏峰先生」。孫奇逢「少歷經於貧賤,老困躓於流離」,親身經歷了明亡清興的劇烈變革。天崩地解的嚴峻現實和顛沛流離的貧困生活,造就了他探求治世之道、整治人心風俗的人生理想。在一生的政治、學術活動中,夏峰先生十一次拒絕朝廷徵聘,堅持以躬耕、講學、著述為生,始終高揚正義、痛斥邪惡,志節慷慨、不避生死,德操聞於朝野。時人尊之為一代儒宗、北學泰鬥,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為「明末三大儒」(一說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清道光八年(1828)從祀文廟。

 

【之二·論文化綿延】

禮樂教化正民心,致君堯舜風俗淳。

洪範九疇開太平,弦歌三百立彝倫。

至人無名乾坤德,大美不言天地恩。

道法自然生萬物,陰陽莫測易通神。

 

【之三·論歷史盛衰】

聖賢之道貴仁恕,己所不欲勿施人。

格物致知止於善,安身立命定乎心。

用舍行藏由時運,盛衰興廢據史論。

怪力亂神子不語,修齊治平士之根。

 

【之四·論靈明心性】

造化萬物有慧根,一幾之微動乾坤。

戒定虛靜源於寂,美善敬誠本乎真。

鳶飛魚躍天然趣,知來藏往靈明心。

智者無憂勇無懼,一日三省在吾身。

 

【之五·論道德本體】

大德日生循道體,儒學精義修身同。

文發乎情辭有限,性出於理趣無窮。

才備古今求通識,學貫中西化圓融。

萬卷讀破筆如神,心與物遊馬行空。

【金縷曲·敬賀司馬先生著作集成出版並答謝贈書有作】

河洛英靈,代有人才;中州雄傑,於今為盛。欣聞《司馬雲傑著作集成》十三卷於其故園出版【1】,實為學界盛事!蒙先生青眼,以全集相贈,喜不自勝。歸來拜讀,感佩不已!觀先生十三卷著作,堪稱鴻篇巨製,皆系其半生心血結晶也。溯其學問根柢,淵源有自,其來尚矣!司馬氏世典周史,證以《太史公自序》曰:「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重黎氏世序天地。……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漢太史令司馬談、司馬遷父子著《史記》,晉秘書丞司馬彪續《後漢書》,宋資政殿學士司馬光纂《通鑑》,俱留名青史、鑄就偉業。以是觀之,先生自不惑之年,以天命自勵,棄商治學;以史職自任,潛心著述。可謂家學淵源、師法先賢矣!

今逢盛世,國運昌隆,聞先生欲以畢生所學著成「九論一史」【2】,意在為世人立心、為生民請命,以此效往聖、繼絕學、正風俗、開太平。其心可感、其志可敬、其勢可成、其興可待!小子不才,願執弟子禮於門下,追隨左右,略盡綿薄。忘年知己,師友相長;高山流水,峨峨洋洋。草成《金縷曲》一章,以表敬賀之意、景仰之情。此為識。

《史記》《通鑑》出。

十三卷,縱覽盛衰,綿延日久。

淵淵浩浩寥天一,大道哲學獨有。

心性論、一念靈明,道德本體正源流。

集大成者源河洛【3】,繼程朱,陸王后【4】。

 

平生坎坷幾回首。憶年少,意氣幹雲,糞土王侯。

利鎖名韁終勘破,歸來淡泊自守。羞為伍、稻梁同謀【5】。

「九論一史」巨著傳,料世人、爭讀忍釋手。

千秋名,君知否?

2016年11月

注釋:

【1】《司馬雲傑著作集成》:包括《大道運行論》《綿延論》《盛衰論》《心性靈明論》《道德本體論》《論文化復興》《論禮教文明》《文化價值論》《文化悖論》《價值實現論》《文化社會學》《文藝社會學》《紅樓夢與晚明哲學》,計13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2】「九論一史」:司馬雲傑對其生平著述、學說的總體構想。「九論」包括已出版的「文化價值哲學三部曲」——《文化價值論》《文化悖論》《價值實現論》,與「大道哲學通書」五卷——《大道運行論》《綿延論》《盛衰論》《心性靈明論》《道德本體論》,尚餘《大化運行論》一卷未完成。「一史」為《中國精神通史》五卷,囊括自先秦至明末數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之文化傳統與生命精神,以此重現中國歷史卓絕獨有之演進路徑,繼而探索中華文明全面復興之發展方向。遺憾的是,《中國精神通史》只出版了第一卷,第二卷尚未完成、出版之際,先生竟因病辭世。「九論一史」,終成斷篇絕響。

【3】河洛:即河圖洛書,上古傳說中華夏民族歷史文化的淵源。《易·繫辭上》有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成為治國理政的經典,被收入《尚書·洪範》。《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句意謂司馬先生生長於中原河洛地帶,此為其學術根基及理論淵源,亦是其日後獲得崇高成就的原因所在。

【4】程朱陸王:即中國哲學史上最具影響的四位思想家——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此句意謂司馬先生的「大道哲學全書」,意在貫通程子、朱子之理學,與象山、陽明先生之心學,以成一家之言。

【5】稻粱謀:原謂羽類之謀取稻粱作為口食本指禽鳥尋覓食物。如杜甫詩《同諸公登慈恩寺塔》「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句,用作比喻人之謀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須從事的基本勞作。又,龔自珍《己亥雜詩·詠史》有「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句,揭露清代統治者屢興文字獄,士人每因文字獲罪被殺,甚至禍及滿門。在此種殘酷的專制統治之下,大多數文人學者言行謹慎,不敢參與學術集會;著書立說亦只為自己與家人的生計,而不敢直抒己見、追求真理。此句意在說明司馬先生平生淡泊自居、不慕功名,從不為生計而治功利之學,亦不畏權勢而發媚俗之論。

【書評】著史效司馬 論玄越子云——讀《中國精神通史》第一卷有感

(按,原文刊發於《文化學刊》2016年第5期及《美與時代》2016年第5期,

因篇幅較長,且已公開發表,此不再載錄文字。僅將發表刊物的圖片附上)

相關焦點

  • 高淮生:《昨夜的星辰——紅學書評初集》
    》的撰著基於以下兩個動因:一則受楊聯陞《漢學書評》的啟發;二則因紅學領域尚未出版一部書評著作。內地的學術機制,有些方面是有欠缺的,比如書評,一般都是著者找人來寫,事先約好了地方發,自發地去寫的,極少,也很難刊出。」知道內地情況後,我對書評之事也就不抱期望了。不料,過了十二年,古代小說網刊出一篇評者自發撰寫的書評。高先生的書評相當長,文章的閱讀量接近一萬人次。看來,不少人注意到這篇書評。
  • 【杏園讀史】劉軒:「史學家」凱撒的「歷史著作」《高盧戰記》 ——《高盧戰記》書評
    「史學家」凱撒的「歷史著作」《高盧戰記》——《高盧戰記》書評
  • 李桂奎:黃霖先生中國古代小說理論研究的建樹與境界
    後來,隨著新的材料不斷發現,黃霖先生對一些理論術語和概念有了新的認識,百忙之中,他讓羅書華教授執筆繼續開展這項研究,出版《中國歷代小說批評史料彙編校釋》(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年版),在對歷代小說序跋、雜論、小說話資料彙編校釋的過程中,突出了某些術語的理論價值,並注重了評釋的聯綴性和系統性,為理論譜系的搭建奠定了基礎。
  • 彙編作品的限制——關於「靳瑞針灸傳真案件」的一些思考
    他勤思篤行,追本究源,研習《針灸醫經類編》,古今結合、融匯提煉,實踐創新,編撰吾學術之集成著作《靳瑞針灸傳真》,五年來,歷經十餘次易稿,態度十分認真。該書從繼承的角度出發,闡釋針道要義,內容形式均有獨到,溯本務實,堪傳古真」等內容;「序言」中記載有:「本書收集了靳老數十年來大量的相關著作資料,其中的很多內容是靳老每天清晨按內容要求親自錄音,由我整理、編寫而成。」
  • 詩意採擷|題詩紅葉是良媒
    關於「紅葉題詩」的佳話,不但早在唐代就有記載,而且還存有多種多樣的傳說。據孟棨(唐)《本事詩·情感(六)》記載:唐玄宗時,顧況於洛苑中得一大梧葉,上題詩云:「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況亦題詩葉上,從上遊放於水中,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欲寄誰?」
  • 趙晶:花落一夢三十年——記柳立言先生對我談學術評論
    柳先生於2016年11月7日群發郵件給宋史座談會的同仁,提出創新形式的三點意見,其中第三點如下:3座談會:日後以討論海外學人的著作為主,由學生(老師次之)挑選重要的專書或論文,先進行類似博碩論文的二手資料回顧,然後提交座談會接受批評,事後最好有老師盯著寫,希望發表為書評或研究討論,好處有四:3.1 理性治學:養成評論,尤其是被人批評的習慣——只看道理之有無,
  • 七律.讀候德勳老師著作有感(外二首)*作者:趙元林
    七律.讀候德勳老師著作有感(外二首)七律.讀候德勳老師著作有感人生漫漫奮耕耘,撰志集書幾度春。百種情描年月史,千鈞筆寫譜族魂。生情慾作題詩事,照鬢耽驚落白霜。半晌沉吟催筆動,一番思緒聚成行。
  • 全面實用 《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彙編》正式發布
    2017年智慧財產權新年論壇暨《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彙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中國智慧財產權培訓中心隆重舉行。近日,由《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彙編》編委會主辦,智慧財產權出版社、《中華商標》雜誌社和奧肯國際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肯國際」)協辦的2017年智慧財產權新年論壇暨《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彙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中國智慧財產權培訓中心隆重舉行。
  • 2020·年度閱讀︱倫敦大學書評網站推薦的歐洲史好書
    Reviews in History是倫敦大學歷史研究院主辦的書評網站,每周都會更新幾篇2000-2500字的新書書評。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Reviews in History貢獻了75篇書評,推薦的新書都有哪些呢?
  • 讀書不寫書評等於白讀?怎樣寫好一篇書評?好書評的標準是什麼?
    除了孔子,其弟子子夏也寫過書評。據說,子夏寫的《孔子·大序》和《關雎》是最早能查到的最早的書評。後來,十六世紀法國的蒙田,用散文式寫過類似書評的文章。接著,培根先生將其發揚光大。也就是說,書評這種文體,具有一定價值,其歷史悠久。那麼書評是什麼,該如何定義呢?書評,顧名思義是書+評,即是介紹書籍外加個人的評論。
  • 書評 | 少時品讀 半生回味:讀《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一首詞,道不盡的唏噓與無奈,我想這就是偉大著作帶個我們心靈的蕩滌吧。長大後,看過不少關於三國的評論,知道了這不是正史,也知道了人物的刻畫過於誇大,連魯迅先生都說「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 大董先生攜三本著作亮相新書發布會
    嘉賓們的妙語連珠,對大董先生創作的理解也讓很多與會讀者有了對美食、對藝術的嶄新理解。    王強  真格基金創始人  「   品味大董的菜品,我會去沉思,英文中對於有利於思想的材料叫做『food for thought』(思想的食物),西方靈修著作中常常有
  • Lieberman系列著作
    張懷祖,秦瑞歧,申世敏譯"譯者中我認識秦先生,他至少1990年前就是中國石化總公司生產部教授級總工程師,秦先生與當年北化麻德賢、魏壽彭兩位教授非常相熟,北化很多博士碩士的答辯都會請他指導,算是石化工業界最早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的大專家,我曾將他一本1987年的書寫重寫成Microsoft QuickBasic(知道微軟的QB的人至少45歲了吧)--"煉油廠PC-1500電腦程式彙編
  • 程式設計師入門不得不知的彙編語言
    然而,在計算機語言的世界裡,能被稱為「耐用」的語言,彙編乃當之無愧、不二之選。雖然彙編語言由於其複雜性使得其適用領域逐步減小,但這並不意味著彙編已無用武之地。由於彙編更接近機器語言,能夠直接對硬體進行操作,生成的程序與其他的語言相比具有更高的運行速度,佔用更小的內存,因此在一些對於時效性要求很高的程序、許多大型程序的核心模塊以及工業控制方面大量應用。
  • keil C語言與彙編語言混合編程
    C語言中嵌入彙編1、在 C 文件中要嵌入彙編代碼片以如下方式加入彙編代碼: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1/317686.htm#pragma ASM; Assembler Code Here#pragma ENDASM2、在 Project 窗口中包含彙編代碼的
  • 裁判文書 | 網頁版式設計難以歸入著作權法第三條的作品類型,也不構成彙編作品,但依然可以獲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
    判決摘要:關於脫離了被彙編內容而獨立存在的網頁的版式設計能否構成作品
  • 如何寫書評,從書評開啟你的寫作事業
    ,從書評開啟你的寫作事業。我的收入來源是寫拆書稿、講書稿,還有零散的書評約稿,以及自媒體平臺上零星的打賞收入。 因為我的寫作是從寫書評開始的,所以我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我從三個方面來講一下該如何從書評開始發展寫作事業。
  • 讀書不寫書評等於白讀!如何寫好一篇書評?看透這篇文就夠了
    所以,很多人經常問我:"如何寫好一篇書評」。那我們今天就談談「書評」這個問題。01書評不是「種草」書籍的工具,也不是寫作變現的利器,而是信息溝通的橋梁書評是一個傳統的文體。我國的書評,可追溯到孔子年代。最早,孔子就為《詩經》寫了書評。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什麼意思呢?
  • 傅先生(圖)
    11月初廣州的空調還簌簌簌地工作著;簌簌簌是因為出風口黏著一張報紙阻風,這時便看見報紙上傅先生的照片。是一篇紀念傅先生的文章。  於是就在簌簌簌的空調機下面讀傅先生的信。  和傅先生通信應該始於他的《牌戲人生》出版之後。2008年9月1日的第一封信裡,他很贊同我寄去的報紙上黑馬的書評,很有可能我便是從黑馬那裡打聽到傅先生的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