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樹——記憶

2020-12-23 齊魯晚報網

70後的我,也許在農村長大的原因,對老家的樹總有一種眷戀與記憶揮之不去!那或高或低的各種樹木不知多少次出現在夢裡!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老家的房前屋後或者院子裡外一般都會種幾棵樹,這些樹不知種於何時,反正打記事起就已經生長在那裡了。我的老家也不例外,兒時的記憶裡,老屋的前前後後及院牆內外都生長著幾棵樹。有高大的梧桐,榆樹,槐樹,棗樹,柳樹,還有低點的石榴,葡萄,桃樹,梨樹杏樹無花果等!這些樹不知栽於何時,反正看著挺久遠的樣子。現在想來之所以種這麼多樹,大概有幾個原因,一是遮風擋雨夏天乘涼用,二是那個貧窮的年代裡種些果木用於解饞,再就是樹木長大成材可以用來做家具用。不過小的時候可不會想那麼多,只知道那些樹可以捉知了逮麻雀,還可以讓自己吃到好吃的果子,呵呵!一念至此,心思不禁又回到了魂牽夢繞的老家,仿佛再次看到那個熟悉的院子,看到那個各種樹木裝點之下,四季不同色的農家小院!

漫長而又寒冷的冬季過後,春天漸漸到來,大地回春,氣溫也漸漸回暖,院子裡的各種樹木也開始悄悄萌發,恢復了生機。春風吹動之下,幾場綿綿的春雨過後,楊柳開始吐出新綠,接著榆樹槐樹梧桐也煥發了生機,長出嬌嫩的綠葉,再過不久,杏花桃花梧桐花榆錢槐花等也次第開放,院子裡便忽然熱鬧起來,一群群蜜蜂蝴蝶接踵而至,穿行於各種花朵之間,真的是蜂飛蝶舞,花開絢爛,好一派生機盎然的燦爛春色!不過兒時的我可不懂欣賞這大好的美景,只記得和小夥伴們忙著爬樹摘榆錢和槐花吃,當然大人們用榆錢和槐花做的粥和窩頭也是不錯的美味,至今回味悠長!

夏天是小院裡生機勃勃的季節,此時各種樹木枝葉繁茂,深綠色的葉子將整個院子覆蓋起來,恰好用來休息乘涼,大人們從地裡幹活回來,坐在樹下,喝幾碗熱茶,或者午飯過後休息片刻,頓感愜意涼爽,如果沒有這些樹蔭,真不知道那個年代最熱的一段時間怎樣度過,那時可沒空調風扇啥的!而作為孩子的我們可不管天有多熱,只關心綠葉中間掛滿枝頭的杏兒,棗兒,蘋果,桃子啥的,盼著他們快快長大成熟,可以解下饞!當然盛夏季節有兩個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最是難忘!首先便是和小夥伴們一起捕蟬,用一個長點的木棍,綁上薄網,或者乾脆拴一根馬尾或細絲,與綠葉之間循聲而覓,伴隨著蟬兒驚慌的鳴叫和不知所措的亂飛,一隻蟬兒便捕獲成功,陣陣笑聲也從樹下傳出,震動了整個小院。再就是大雨過後傍晚時刻,和小夥伴們拿著手電筒在樹下逮知了猴,運氣好的話,抓個幾十隻不成問題,之後拿回家用鹽醃製一會,再過油炸一下,頓時香味撲鼻,在那個吃肉都很難的年代,這絕對是一頓大餐,真正的美味,只是現在集市上買來的人工養殖的金蟬卻再也吃不出那種感覺了!

夏季漸漸遠去,秋天來臨,伴隨著一場場秋雨,天氣漸漸轉涼,樹上的葉子也慢慢枯萎發黃飄落下來,樹頂變得稀疏起來。那時的我可不懂的什麼傷秋嘆雨,反而是最為開心的季節。理由只有一個,可以吃到新鮮美味的果子了,哈哈!隨著氣溫下降,桃子蘋果梨子葡萄石榴等漸漸成熟,青澀的果子慢慢變紅變紫,紅色的蘋果和棗子,紫色的葡萄,黃色的鴨梨,還有那咧著嘴笑的石榴都掛滿了枝頭,吸引的我和小夥伴們垂涎欲滴,纏著大人摘幾個下來解解饞!因為那個年代可不像現在隨時隨地的可以買到水果吃,關鍵是溫飽問題剛解決,大人們也沒閒錢給孩子買啥好吃的!

冬天應該是小院最為安靜的季節,此時大多樹木葉子已經落光,偶爾有幾片葉子也是發黃枯乾,搖搖欲墜,高聳的枝椏伸向灰色得天空,也就偶爾幾隻麻雀啥的停在枝頭嘰喳幾聲便也飛向別處,一切都顯得那麼蕭瑟,了無生機。不過一場大雪過後就大不相同了,院子裡,樹林裡便成了孩子們歡樂的海洋,孩子們在樹下堆雪人,打雪仗,忙得不亦樂乎,只跑的熱汗淋漓,頭上冒出熱氣,免不了要挨大人的罵,當然怕是受寒感冒的緣故,那罵聲裡也充滿了溫暖!如果大人也閒的無事,來了興致,便會在樹底下支一籮筐,撒一把稻穀,靜待麻雀自投羅網,倘若有鳥兒不小心中招,便是大人孩子們開心的時刻,爽朗的笑聲便打破了院子的寂靜,給一個個蕭瑟的冬季增添了一些歡樂與生機!

時光至此,現在的農村再也不會因為吃水果,打家具啥的種樹了,所以再回老家很少看到新植的樹木,不過原來的老樹依然茂盛,每到秋天依然是果實纍纍,延續著我美好的記憶和回味!願老家的樹永遠茁壯,願老家永遠祥和平靜,願老人們身體健康,活得開心!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相關焦點

  • 老家的柚子樹,記憶中的守望
    我的老家梅港鄉董家店,我記憶中老家那棵柚子樹還好嗎?是否還依然健在?自從外婆去世後,已經很少回去了。那棵樹還是外公在世的時候種的了。外公過世得早,那時我才三四歲,但我記憶中卻一直對他留有深刻的印象,後來從母親嘴裡知道,每當母親和父親回老家時,總是在柚子們成熟後,外公除了拿出甘蔗、花生等地裡的特產外,就是捧出一大堆的橘子和那碩大的柚子來招待他們,父母走時他還要裝好多讓他們帶回去。再後來,有了姐姐和我,於是每次我們回去後,總會帶走更多的柚子和它的夥伴們。每次他上成都來,只要季節合適,也總會提上一大包。
  • 老家的皂角樹 / 劉孝敏
    老家的皂角樹           劉孝敏         當人們己步入老年,看看眼前,想想孩提時代,無論是人.還是物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六七十年代前,貧窮落後,吃穿都緊張,更不用說照相了,所以連張照片都難以尋找,童年時代的一切也只能留在了記憶之中。青年人常想未來,老年人常思以往。如今想留住鄉愁,看一看那個年代的事物真的好難好難。在我的家鄉,好在還有一棵有了幾百年樹齡,飽經滄桑,看著我長大的皂莢樹。  從我記事時到現在,我家房外的那棵皂莢樹一直屹立在那裡。
  • 藤本樹老家仁賀保市為《電鋸人》動畫化慶祝,日本網友的熱評亮了
    《電鋸人》是日本漫畫家藤本樹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偏獵奇少年漫,其主要講述和鏈鋸惡魔波奇塔共同生活的平凡少年電次,在一次意外中和波奇塔融合變成電鋸人,後來在瑪奇瑪的邀請下加入公安成為惡魔獵人,為了平凡的幸福而不斷努力的故事。
  • 日夜思念的夢中老家,美得如夢的老家
    半山腰煙霧繚繞,青山翠綠生機一片一直在外地甚至出國工作,已有五年沒回過生我養我的老家。老家有父母、父老鄉親、還有微薄收入養家餬口的山、地、莊稼,不離不棄的大黃狗。總覺得是欠了些什麼抑或丟失了什麼樣地記著、念著、夢著童年記憶中的老家。夢著在晨曦中牽著黃牛,黃牛吃著路兩邊帶著露珠欲滴的嫩草,而我自顧望著山上的飛鳥,看著霧裡有無驚奇的小動物顯現而忘記牛兒偷吃了路邊的禾苗莊稼。老是夢見父母叫放牛時讓我大聲朗讀課文,背不到課文不許回家吃飯。這刻骨銘心地思念,只當你遠離養育你的老家時,才知你的魂有三分還落在老家裡。於是春節前我早早地趕回了日思夜想的老家。
  • 柿子樹咖啡館.
    我生長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柿子樹,每到秋天,就能看見這種頑強而不矯情的樹上掛滿了果實,兒時的記憶裡它就美好的存在著,一直佔據著內心最重要的位置,不僅僅是愛柿子,而更多的是喜愛這種樹。2012年在大理,因為想要開咖啡館,四處尋找房子,最後選擇如今的地方,也就因為院子裡恰好有一棵柿子樹,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用柿子樹這個名字。現在開的客棧,也因為院子裡有一棵柿子樹,所以第一眼看完以後就決定選了它。
  • 農村老家鍋巴粥,兒時的記憶,媽媽的味道... ...
    歲月流逝,我們長大了,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卻始終忘不了老家土灶的飯香。柴火灶保存下來的記憶,總是回味悠長。      最難忘的就是老家的鍋巴,那是孩子們飯後的最愛。吃完飯,拿著一塊鍋巴,去找小夥伴們玩。
  • 朱道偉​: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2020修改版)
    原創 朱道偉 上海老底子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2020修改版)作者:朱道偉回讀:➤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讀者留言集》(點擊上述文字連結可回讀)修改版前言「記憶中的老家——靜安寺」這篇美篇,有幸被「上海老底子」公眾號的編輯發表於2019年9月3日刊。
  • 【散文】《 老家的杏樹 》|| 作者 劉敬森 | 朗誦 徐淑媛
    作者:劉敬森  朗誦:徐淑媛點上方綠圓圈可收聽        母親前幾天從城裡回了趟老家,回來直言老家院子裡的杏樹結的多,把樹枝都快壓折了,她找了幾個木棍子立起來頂住樹枝,確信沒事後方才回來。       雖說不相信,但我還是將信將疑,然終究沒有耐得住,瞅個星期天我還是驅車回了老家。一進家門,我就被院裡那滿樹的青杏驚呆了:原來散開的朝上長的高傲的樹枝不知道什麼時候都含蓄地彎著腰,好像要親吻大地母親一樣,枝頭的杏兒挨挨擠擠,生怕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瞬間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小夥伴們玩的「擠尿床」的遊戲。
  • 這裡是嶽雲鵬老家,濮陽南樂縣嶽村集
    周末出去玩,車過南樂縣城後,看到牆上壁畫,一陣激動~無意間到了小嶽嶽的老家,南樂縣嶽村集村快樂老家~這應該是村子主題吧相聲前輩張壽臣這應該是小嶽嶽的心聲吧~樹高千尺不忘根惟妙惟肖而又笑感十足的壁畫(2)能看出來這兩位都是誰嗎紅色記憶
  • 老家門前的海棠樹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顆海棠樹就是我們家的標誌,看到了這顆樹就代表看到了我們的家,那隱藏在樹後面的我們溫暖明亮的家。春天來了,滴答滴答,一顆顆晶瑩的雨滴從天而降,瞬間打破了冬的寂靜。大地甦醒了,人們都抬頭仰望著在半空中嬉戲的雨滴。春天來了,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大地睡醒了,楊柳也發芽了,我家門前的海棠樹也換新顏了。雖說春天到了,但內蒙的初春天氣還是有些涼。
  • 古荔枝樹的前世今生 承載著一個村落的記憶和文化-廣西新聞網
    就因為這句話,我們決定以北流民樂鎮蘿村的古荔枝樹作為開篇。因為,蘿村是中國首批傳統村落、廣西歷史文化名村和玉林市特色嶺南文化名村,這裡的古民居、歷代名人以及祖祖輩輩生息在這裡的村民都與現存的近百棵古荔枝樹有著相依相存的關聯。蘿村的古荔枝樹就如同這個村落一樣,沉澱著深厚的文化傳說。
  • 清明·老家記憶——我的老家在河南
    王廣亞逝世後,考慮到他生前心繫故土,家人最後把他的衣冠帶回了老家河南,安放在河南福壽園,在這裡,他可以遠眺故土和臺灣,同時還可以聆聽數萬學子的朗朗書聲,先生在天有靈,當感安慰。
  • 老家的油柿子
    老家那邊的人都搬走了,田地荒廢了,老房子也拆了。曾經和小夥伴一起追逐打鬧的場地,早已雜草叢生。走在熟悉的老家山野小道,放眼望去,只剩下連綿不絕的群山,還有路邊那幾棵承載著兒時美好回憶的老油柿子樹。自打我記事起,那幾棵油柿子樹便在那了。
  • 老家的院子,不只是一方風景,更是心裡的世外桃源【唐寧街地產】
    老家的院子 不只是一方風景 更是心裡的世外桃源 是許多人的鄉愁所在 老家的小院兒 雖比不上北京的四合院精緻有名 卻更添幾分悠閒隨意 ............................................
  • 老家的味道
    我曾出生和長大的老家,即將被拆遷。時光帶不走回憶,卻能帶來變遷。孤獨寂寥多年的老家,橫亙在石馬桃子山上,歲月洗滌,時光滄桑,原本寂靜無聲。在我的印象中,老家的孤寂和淡然,已然有十年之餘。老家矗立於桃子山上,儘管桃子山一直沒有桃子,但仍然掩飾不住她的美麗。兩層樓閣,十餘間內房組成的磚橫結構小樓房,是從事幾十年建築行業的父親親力親為之作。
  • 夢回老家
    「天邊的彩霞,可是我的那個老家,我在遠方思念著她。譁啦啦的小河水,流淌著童年的歡樂。嫋嫋的炊煙下,住著我的親爹親媽……」一首娓婉動聽的歌聲,飽含深情的演唱,我引出無限的情思,仿佛把我又帶回那魂牽夢縈的老家。
  • 老家的老飲料,那是永遠的心頭好
    往你鉛筆盒裡放個毛毛蟲,手上掄一條蛇在你身邊舞來舞去,晚上放學路上藏到樹後,突然蹦出來用手電筒照著下巴裝吊死鬼……總之把你嚇得吱哇亂叫,他們就樂得不行了。只有一個男生不同。他是我的同桌,也是我們的班長(是不是很落俗套)。瘦高、愛笑、眼睛小小,笑起來就眯成了一條縫。
  • 地名記憶:螺城圍頭池 記憶的故鄉
    已經搬到山頂的圍頭池大祠堂  (一)故鄉有田螺姑娘  都說,那裡有愛,那裡有記憶,那裡就是故鄉。  故鄉有田螺姑娘,清水悠悠的圍頭池,小巷深深的青石板,墨綠節節的木麻黃,一座座出磚入石的古厝老房,一對對燕尾脊在飛翔,一串串至親至愛的鄉親,一股股老家的古早味道香,一幅幅德高望重前輩的親情慈祥。  老家在惠安螺城鎮的圍頭池旁。聽老母說,以前老家門口有一湖清美的池水,傳說中美麗的田螺姑娘會在彌霧繚繞的晨曦中時隱時現。據說,螺城就是以此得名的。
  • 到味——老司機「樹裡」記憶裡的老三毛黑魚煲
    老司機「樹裡」,是我們公司一瘋丫頭。她完全具備了90後一切極致風格。說話「衝」,幹事麻利,喜好小眾的事物等等。
  • 夢回老家,夢回童年
    今天我又夢回老家,夢回童年。夢中老宅依然如昔,全村最大的七間土房,五間正房東帶兩間耳房,坐落在村西頭第二家,房子的格局和房內的陳設依舊 ,房子朝向為坐北朝南,正房中間開門,門左右兩邊對稱著帶兩扇大耳窗。進屋就是廚房,兩邊各兩間每間開設一扇大窗外帶一小耳窗,東兩單間都為靠窗(南牆)搭建的東西方向土坯火炕,東間是二哥二嫂的房間,西間是姐姐和姐夫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