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養心殿擺駕濟南,1:1還原!帝王們果然都是精緻Boy,先睹為快!

2021-02-28 濟南街拍

 養心殿 

一個清宮戲裡出鏡率最高的地方

因為這裡是清代八位帝王的寢室加辦公室

可以說是大清王朝真正的政治漩渦中心



去過故宮的你肯定知道

人們參觀養心殿

都是這樣的

emmmm……內心是崩潰的

不過!從今天開始

大家可以「走進」養心殿了!

故宮養心殿「擺駕」山東省博物館

1:1還原全貌、展出242件珍貴文物

聽起來是不是很激動人心呢?

走!跟著街拍小編一起「走進養心殿」一睹真容吧!

觀展視頻戳👇記得wifi下觀看

本以為工作日的上午不會有太多人

但今早9點鐘

當小編到達博物館的時候

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

展覽位於博物館一樓東四號廳

長長的紅色「宮牆」和正殿大門讓人瞬間有了穿越感

正中的「中正仁和」匾

是雍正御筆,屬國寶級文物

中正仁和殿旁邊是東暖閣

提起東暖閣

忍不住會聯想到「明窗開筆」「垂簾聽政」

東暖閣也是雍正之後的皇帝們最常用的餐廳」

據說皇帝用膳的時候也喜歡「翻牌子」

清代王公或官員想覲見皇帝,首先要呈遞寫有官員姓名、官銜的竹製紅、綠頭籤。因為是在皇帝進膳前呈遞,所以又稱「膳牌」。皇帝飯後看籤,決定是否召見。一般宗室、王公用紅頭籤,其他大臣用綠頭籤。

西暖閣是皇帝相對私密的辦公場所

批閱奏摺,私底下與大臣密談都在這裡

雍正帝「朕知道了」「朕就是這樣漢子」「不與朕相干」

躥紅網絡的語錄

就出自其在西暖閣批閱的奏摺之中哦

起養心殿西暖閣,總繞不開軍機處

雍正帝創立了軍機處和密折制度,軍機處的位置與養心殿距離很近,軍情緊急時,軍機大臣能隨時上報處理。

相傳雍正皇帝擔心自下而上遞摺子的過程中有人私藏奏摺舞弊,為了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他要求官員把奏摺放到密封的匣子裡,每個匣子配有雙孔的鎖和鑰匙,提高了安全性的同時,也提高了辦事效率。

乾隆皇帝執政時

在西暖閣旁開了一個小套間作為書房

他將三件稀世珍寶——

王珣的"泊遠帖",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和王獻之的"中秋帖"收藏於此

被稱為

三希堂雖然只有約8平方米

卻是乾隆帝鑑賞古物、讀書怡情之處

也是最能體現乾隆帝對漢族文化的熱愛

西暖閣屏風後還有一個小佛堂

是皇帝專用的禮佛場所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養心殿陳設

應當是三百年歷史的混亂拼搭

把清後期「垂簾聽政」的東暖閣

雍正朝的「勤政親賢殿」

以及乾隆朝的「三希堂」

放在了同一個歷史時空

海量文物

除了養心殿的五大場景陳列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242件養心殿珍貴文物

涵蓋玉器、琺瑯、陶瓷、家具、法書、繪畫、碑帖、文房、織鏽、玻璃、雕刻、漆器、生活、宗教、璽印、古建築等多個門類。

因為《國家寶藏》而大火的

「雍正審美」和「乾隆審美」也成了這裡的重要話題

一邊忙著幫雍正帝打call

一邊又不忘拍乾隆款金嵌珠寶金甌永固杯

對的,就是下面這個

「要花,要過,要複雜!」

雖然是雍正帝四爺粉,但小編看了還是好喜歡!

畢竟那麼複雜的工藝堆積在一塊兒還能這麼精緻

大家對龍袍都很有興趣

小編耳邊不時冒出各種聲音——

這金絲真的假的?

艾瑪這清朝的刺繡也太精湛了吧!

蘇州刺繡,牛!

濟南的老師兒們注意啦

這次展出的文物中

還有一件和濟南相關的哦

就是下面這幅《玄燁行書趵突泉詩軸》

這是康熙皇帝所書的《趵突泉》七言詩

雖然沒有題年款

但據記載

應該是康熙第四次南巡途經濟南府期間所作

精美的展品還有很多

小編就不一一介紹啦

觀展接近尾聲,直到見到一整面牆的

《大清帝國皇帝世襲圖》

看著清朝12位皇帝的畫像和簡介

真的像是短時間內完成了一場

見證清朝興衰的穿越

最後,小編還買了兩個清宮style的書籤

是不是很可愛?

時間倉促只逛了個大概

剩下的就留給你們親自來感知了

/展覽名稱/

中正仁和——走進養心殿

/展覽時間/

2018年7月3日-10月7日

/展覽地點/

山東博物館一樓4號展廳


 圖丨康康、DouDou  萱 

關注濟南街拍

回復下方關鍵詞  獲取更多推薦

法醫 丨飲馬丨宜家貨架丨狗狗咖啡館丨八伯丨拍照聖地

丨ins風丨髒攤丨素人改造丨最貴餐廳丨街拍大賽丨

丨復古騎行丨古著店丨復古集市丨

相關焦點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
    600年間,這裡不知冤死了多少宮女太監,也不知留下了多少亡魂,加上現在故宮又沒有什麼人住,9000多間房子更是顯得空蕩蕩的。而這種空曠之下,更是顯露出一些陰森恐怖,而這裡最恐怖的地方就是尤其潮溼陰冷的「養心殿」,故宮養心殿為何特別潮溼陰冷?專家挖開地磚一看,傳言果然是真的。「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 故宮養心殿為何常年潮溼陰冷?直到地板被挖開後,才真相大白!
    故宮紫禁城一直就是後世皇帝們的宮殿,也是封建王朝最高權力的象徵。在這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的宮城之中,70多座宮殿在城中林立,房屋更有9000多間。  據官方數據統計,故宮的日接待遊客量已達5萬,節假日一天接待遊客的數量更能達到15萬以上。人們對故宮心生嚮往,更充滿好奇,無數遊客不遠千裡而來,只為一睹故宮容顏。不過令大家遺憾的是,偌大一個故宮,並沒有將它的全部展現在人們面前,不少宮殿因為年久失修,都處於封閉狀態。但是,拋開這些遺憾,即便在開放的宮殿中,也有著不少謎團。比如接下來的這個宮殿:養心殿。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提到故宮,大家都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它以前是帝王的宮殿,當時它有一個霸氣又好聽的名字——紫禁城。清朝滅亡,新中國成立之後,紫禁城內無人居住,為了保護這座具有中國歷史文化代表的建築,便更名為故宮,變身為旅遊景區,派專人看守搭理,人們可以進出參觀遊覽,想像一下古代帝王的日常生活。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 博物館文物介紹——說說故宮的養心殿(上)
    在一些的清宮的電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皇帝不是住在乾清宮,而是住在養心殿的。養心殿這個名字,是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
  • 紀錄片《故宮新事》上新啦!看看養心殿如何「祛病延年」
    《故宮新事》,這部由故宮博物院獨立出品、真實反映「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進展的紀錄片,終於迎來了第四度更新。9月10日,《故宮新事》第四集正式上線對外發布。前三集的陸續上線讓大家對「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豆瓣評分高達9.0,播放量超過3600萬。經過又一年的翹首以盼,新的一集中,養心殿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故事呢?2015年底,隨著「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啟動,故宮博物院開始對養心殿進行全面的修繕和保護,這一區域也隨之關閉。
  • 養心殿罕見寶匣展露真容了,裡面竟然有……
    16日,小新在故宮文物醫院所見,養心殿寶匣裡有這些「內容」:經卷,金錢、金銀銅鐵錫五種元寶、五色寶石、五色緞、五色絲線、五香、五藥和五穀。「寶匣們」那些造型根據殿宇等級不同,寶匣們的「長相」也不盡相同。外觀一般是長方扁匣形,有銅的,也有錫的,還有木質的。銅質寶匣製作較為精緻,多半表面鎏金,鐫刻精美的花紋,紋飾有龍紋、雙喜龍鳳紋等。錫質寶匣顏值差一些,多為素麵,個別修飾朱色、彩色龍紋。木質寶匣則有原木色、紅色,慈寧宮的原木質寶匣上繪有金龍紋。
  • 「大學士」給您答疑解惑 故宮喊你到養心殿幫皇帝批奏章啦
    2017年10月12日訊,經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備,端門數字館的第二個主題數字大展「發現·養心殿」也正式與觀眾見面了。在這裡,通過大型高沉浸式投影屏幕、虛擬實境頭盔、體感捕捉設備、可觸控螢幕等,讓觀眾走進虛擬世界中的養心殿。
  • 景致記錄:在清宮劇中,出鏡率極高的故宮養心殿,有何獨特魅力呢
    清朝皇帝如此喜愛的養心殿,究竟有什麼魅力呢?今天,景致記錄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故宮的養心殿。養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中:「養心莫善於寡慾」,就是說,一個人養心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少了,內心的迷失就少。養心殿,始建於明朝嘉靖十六年,也就是1537年,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西六宮南面,從雍正皇帝起,清朝共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這裡。
  • 為何養心殿常年潮溼陰冷?專家撬開地磚後,被古人的聰明所折服!
    故宮這座曾經的皇家住所,帶著屬於東方的神秘和典雅,呈現出古色古香的韻味,都說「一入宮門深似海」,紫禁城的故事卻至今都讓無數遊覽的人著迷。 不得不說的南京故宮 中國有四個故宮,從北到南分別是瀋陽故宮、北京故宮、南京故宮、臺北故宮。雖然地理位置不一樣,但是名字同樣是故宮,名字相同,歷史卻截然不同。
  • 瀋陽故宮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合作辦展——金滿堂,玉滿堂擺駕進京展典藏
    1月7日,記者從瀋陽故宮了解到,「金玉滿堂——瀋陽故宮典藏清代宮廷珍品展」自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以來,大受觀眾的歡迎。在為期3個月的展覽期間,將為觀眾揭開中國最後一個皇朝的神秘面紗,展現清代宮廷藝術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最高工藝。
  • 「年更」紀錄片《故宮新事》又上新!揭秘養心殿修繕故事
    故宮博物院獨立出品的《故宮新事》第四集日前出爐,該集揭秘「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古建修繕。瓦片新款兒、點翠捉蟲、變廢為寶……一段段養心殿「祛病延年」的故事生動再現。如今,文保科技部的文物修復師們正努力尋找替代品。她們收集了大量各類鳥類自然脫落的羽毛,包括金剛鸚鵡、孔雀、虎皮鸚鵡……甚至自家養的鳥脫落的羽毛都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然後用染色劑著色,進行實驗,選擇最合適的替代品。文物修復師們還到養心殿去捉蟲子,研究蟲子的生長規律,觀察它們對不同羽毛取食的特點。
  • 紀錄片《故宮新事》網絡上線,「一年等一集」觀仰匠心
    一秒的短暫黑屏後,「乾隆御筆養心殿銘」揭開了紀錄片片頭:《故宮新事》。日前,又一部關於故宮的紀錄片面世。準確地說,它還「未完成」,僅僅推出了第一集,26分鐘。故宮的「粉絲」們得要花上四五年時間來等待全片出齊。
  • 故宮最新記錄片:《故宮新事》——道出養心殿百年塵土下的秘密
    「養心殿」一名,出自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慾」,即修養心性的最好辦法是減少欲望。它地處西六宮南端,來往於前朝、東西六宮之間十分便利,是清朝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幾代帝王更迭、權勢易主,它的角色卻不曾變過,承擔著日益加重的時光侵蝕。
  • 養心殿文物修復的背後,隱藏著人類身體和情感修復的精髓
    故宮裡的文物,天下無雙,若有破損,必定會好好修復一番。紀錄片《故宮新事》第四集,講述了養心殿裡的秘密。內容涉及古建築的修繕,裝飾品的修復,紡織品的修補等。養心殿裡的紡織品,紀錄片中提到兩件:藍色呢繡雲蝠紋炕單和湖色緞繡鳳紋大臥單。這兩件文物,繡法細緻,做工精美,可惜有了破損。藍色呢繡雲蝠紋炕單是羊毛材質,上面的刺繡栩栩如生,但邊角處有缺損。
  • 故宮養心殿房梁上取出一個罕見寶匣,單霽翔興奮宣布——
    提要:在熱播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作為帝王寢宮的養心殿頻頻亮相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古建修繕工程,預計在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時重新開放。藍天白雲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老院長鄭欣淼相攜,攀上養心殿屋頂,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寶匣從正脊中央取出,交給故宮古建部副研究館員徐超英。顧不上摘下白手套,單霽翔就興奮地宣布:「這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有彩繪的寶匣。」取寶匣,意味著這處住過8位清代皇帝的宮殿正式開啟百年大修。
  • 故宮養心殿房梁上取出罕見寶匣!標註年款顯示「嘉慶六年」
    9月3日,故宮養心殿正式啟動古建修繕工程,預計在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時重新開放。藍天白雲下,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老院長鄭欣淼相攜,攀上養心殿屋頂,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寶匣從正脊中央取出,交給故宮古建部副研究館員徐超英。顧不上摘下白手套,單霽翔就興奮地宣布:「這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有彩繪的寶匣。」
  • 超1億人圍觀,故宮再上熱搜:看了故宮,才懂什麼是文化底氣
    600歲的故宮,帶著承乾宮滿院的梨花,又上了熱搜。 圖片來源:故宮雲遊直播畫面 梨花風起,滿城春色。網友們感慨,「故宮的花都開好了,我卻要錯過這春光了。」
  • 五年五集,「年更」紀錄片這樣講述「故宮新事」
    跟隨這部「年更」紀錄片,觀眾得以陪同故宮文物修復師們推開養心殿朱漆斑駁的大門,了解為期五年的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也透過門窗洞察百年塵埃裡封存的歷史。建築學家梁思成說過,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築。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故宮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集大成者。
  • 紀錄片《故宮》1-6集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舉動,無疑明確了太和殿、乾清宮和養心殿這三處宮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餘兩個宮殿都在皇宮的內廷。和前朝相對,紫禁城後半部分統稱內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後三宮,妃子們居住的東西六宮和皇子們生活的乾東西五所。至此,紫禁城建築的樂章從陽剛的高潮樂段進入陰柔的慢板。乾清宮與坤寧宮和交泰殿合稱為後三宮。
  • 《我在大清當皇帝HD》新版本即將上線 養心殿新玩法揭秘
    《我在大清當皇帝HD》新版本即將上線,養心殿新玩法揭秘。《我在大清當皇帝HD》12月新版本即將上線,此次新版將會帶來諸多全新玩法。